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火器

最早的火器部隊神機營:比歐洲火槍兵早瞭100年

  在地球上,戰爭比和平更早出現。從人類開始出現,為爭奪食物、棲息地,而發展出戰爭。戰爭從未曾長久停歇過,它幾乎在每一個國傢都存在過。中國各個朝代的滅亡與崛起,軍事戰爭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  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在土木堡戰役中大敗明軍,之後,浩浩蕩蕩率軍進攻北京。  當時明朝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北京幾乎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  兵部緊急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馬上開赴京師。就這樣也才湊瞭20萬人,且大多沒有多少戰鬥力。  面對強敵,兵部侍郎於謙斷然下令:將領不顧軍士自己先後退的,斬將領;軍士不顧將領先後退的,斬軍士;部隊集體逃跑的,後隊斬前隊。在這樣嚴厲的軍令面前,將士們都抱著拼死抵抗的決心。  於謙命令大將石亨在德勝門找瞭一排空屋子,秘密安排神機營隊員帶著火器埋伏在屋子裡。   神機營是什麼營?  明朝禁衛軍有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神機營是明朝軍隊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種部隊。這個部隊,對外可征戰,對內可保護京師,這是由中央直接指揮的機動部隊。神機營共有5000人,其中,步兵有3600人,全部配備火銃;炮兵有400人,配備野戰重炮160門、大連珠炮200 桿,還有炮兵防身用手銃400 桿。另外還有騎兵1000人。這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獨立槍炮部隊,比西班牙的火槍兵還要早100年。  安置好神機營之後,於謙叫一些騎兵故作悠閑散漫,稀稀拉拉,三三兩兩地東遊西逛。也先看到這個情況後,急忙派遣一萬騎兵,迅速攻向德勝門。當瓦剌騎兵逼近德勝門時,隻聽槍炮齊鳴,硝煙四起,密集的槍彈和炮彈從空屋子中噴射而出。神機營采用三段式的射擊方法,即:把士兵分為3排,首先射擊的是第一排處於隊列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緊接著是處於隊列2、4、6、8、10、12等位置的士兵射擊。第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擊之後,馬上把空槍遞給中間一排的士兵,並從中間一排的士兵手中接過裝好彈藥的神機銃。中間一排的士兵從第三排士兵手中接過已經裝好彈藥的神機銃,快速遞給第一排士兵,同時,將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的空槍遞給第三排士兵。第三排士兵主要任務是裝彈藥。這樣一來,就保證瞭可以對敵人連續不斷地射擊,使敵人沒有絲毫喘息的機會。發明這種方法的是明朝初年的名將沐英。此法領先世界200多年。  瓦剌兵哪裡會料到,空屋裡會暗藏機關。剎那間,瓦剌兵被炸得人仰馬翻,鬼哭狼嚎。不一會兒,便死傷慘重,隻得狼狽逃跑。他們回頭又直沖向西直門,誰知還沒站穩就遭到迎頭痛擊。他們又沖向土城,那裡的居民爬到屋頂上,將磚頭、石塊扔向瓦剌兵陣營。瓦剌兵沒占到一點兒便宜。明朝大軍迅速趕到擊潰瞭他們。  雙方接連戰鬥多次,每次都是以瓦剌兵的失敗結束。也先待瞭5天,沒撈到一點兒好處,他擔心明朝的援軍趕到,不敢戀戰,隻好灰溜溜撤兵回瞭大漠。就是在他撤兵途中,也被於謙一路追打到紫荊關。相關閱讀推薦:土木堡之變:50萬軍潰敗英宗被俘促使大明重修長城土木堡之變結果令人驚異:五大疑團至今無人可解最具正面形象的錦衣衛:土木堡之變護駕功臣袁彬什麼是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結果怎樣?土木堡之變結局 土木堡之變為何未釀成悲劇?

坑爹的武器:鴉片戰爭前清軍火器相當於三藩之亂

  宋朝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它與契丹、女真及蒙古的戰事大部分是在中原或以南的農業地區進行的。世界上最早的熱兵器便於這段時期在中國出現,並且不斷被改良。  元末群雄割據時期的戰爭也大量使用熱兵器。《火龍神器陣法》一書的作者焦玉,自詡是他獻給明太祖的熱兵器令朱元璋能夠統一天下。《火龍神器陣法》記載瞭38種各式各樣的熱兵器,但其中隻有一種是輕便的長射程武器――一種射箭的火槍(又稱“手銃”),這種火槍是火繩槍的前身。  朱元璋統一中國,對以後數百年中國的軍事科技發展影響深遠。在其後的400多年裡,中國內戰較少,敵人主要是北方遊牧民族,在宋元戰爭中發明的熱兵器便再未能發揮它們的長處。  我們從15世紀初明成祖五次親征蒙古的經驗可見,明代槍炮在大漠戰爭所發揮的作用很有限。明朝軍隊雖然配備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熱兵器,但始終未能消滅敵人。塞外沒有城池,明軍的大炮不能發揮所長;蒙古軍避免與明朝主力軍相遇,明軍隻得用輕騎追擊,但當時的熱兵器主要是步兵武器,不適宜騎兵使用,因此明朝騎兵在武器上沒有優勢;再加上大漠廣袤千裡、荒無人煙,要搬運笨重的大炮、補給數十萬大軍談何容易。這便是明初國力強盛,但明成祖五次親征蒙古,花費瞭很多人力物力,結果隻能在前兩次獲得小勝,其餘的都徒勞而返的根本原因。   早期的熱兵器也未能在熱帶森林的遊擊戰中發揮大作用。因為欠準繩,這些熱兵器最適合對付密集的步兵,但在森林發動遊擊戰的敵人卻懂得分散和躲藏,這令熱兵器的作用大減。安南在明朝成祖和宣宗期間反叛,明朝雖然派兵征討,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承認安南的獨立,熱兵器未能使明朝軍隊在遊擊戰中占優勢便是原因之一。  既然當時的熱兵器對付北方蒙古宿敵和南方安南叛軍的作用都有限,但落在盜寇手中,卻可以被他們用來對付官兵和城池,因此明朝沒有刻意發展這類武器便不難理解。  到瞭15世紀後期,因為戰爭需要而不斷改良的西歐熱兵器已比明朝的進步。葡萄牙人於1521~1522年間滋擾廣東沿海,被明朝海道副使汪宏和備倭指揮柯榮率水師驅逐,戰事在今日香港的屯門和廣東新會西草灣進行,是歷史上第一次中西軍事沖突。葡人當時的槍炮雖然已比明朝的優越,但彼此的差距還不是太大,況且葡人寡不敵眾、補給困難,因此終於敗退。葡人較先進的佛朗機炮、火繩槍和制造火藥方法,卻在這段時期傳入中國。  明人不僅仿制瞭西方的新式熱兵器,還把它們改良成為迅雷銃(一種裝有五根銃管的火繩槍,槍管輪流發射)、連子銃(一種原始機關槍)和翼虎銃(一種裝有三根銃管的短射程輕便火繩槍)等。這些發明雖然增加瞭火繩槍的發射率,但隻有翼虎銃可以在馬背上使用,而翼虎銃的射程和準繩仍然不及弓箭,而且依舊不能在馬背上裝填彈藥,因此對付蒙古輕騎的作用還是不大。  在15、16世紀騷擾浙江、福建和廣東沿海的倭寇並不懂得有效地使用熱兵器。明朝官兵利用改良的槍炮及配備西洋大炮的戰船來對付他們,在武器上占瞭優勢。但倭寇得到許多沿海官民暗中支持,加上集團眾多,官兵消滅一批又有另一批出現,因此甚難鏟除。戚繼光最終依仗士卒的嚴格操練和紀律,才剿滅瞭倭寇集團;“隆慶開禁”令沿海居民私通倭寇的人數大減,也是倭患沒有死灰復燃的重要原因(見第二章第一節)。  17世紀初,東北出現瞭一個新的強敵――滿洲。滿洲並非遊牧民族,他們重視建立據點和攻克城池。明朝立國200多年,終於在邊疆上出現瞭一個新式熱兵器可以發揮作用的勁敵。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叛明。在次年的薩爾滸戰役中,配備熱兵器的明軍因為戰術錯誤,被隻配備冷兵器的滿洲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明朝隨即聘請澳門的葡人協助鑄造更精良的大炮,傳授操作技術,並從廣東沿岸歐洲沉船中打撈出多門先進的紅夷炮,運到北方前線。這些大炮在天啟六年(1626年)的“寧遠之戰”中發揮瞭重大作用,努爾哈赤為炮火所傷,滿洲軍大敗;紅夷炮在其後的錦州和灤州等戰役中也立下大功。領教過這些大炮的厲害後,努爾哈赤積極仿制,在擄獲的明朝工匠的協助下,成功鑄造瞭“天佑助威大將軍”大炮,後來又從明降將孔有德處獲得多門明朝紅夷炮及大炮操作技術;入關之前,他們又把這些火炮改良,利用明朝的冶鑄技術和西歐的熱兵器知識,制成比明朝火炮更威猛的“神威大將軍”大炮。  在以後半個世紀的清朝統一戰爭中,雙方都大量使用槍炮,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為止。這段時期中國的熱兵器技術已接近西歐國傢的水平。這便是為什麼鄭成功的水師有能力趕走盤踞臺灣的荷蘭人,及康熙時期的清軍能夠擊退入侵黑龍江的俄國士兵、強迫俄國簽署《尼佈楚條約》(見第一章第四節)的原因。  但其後的一個半世紀裡,清帝國境內大致升平。17、18世紀平定準噶爾、收復新疆的戰爭在大漠進行,槍炮再次發揮不出大作用,因此清朝的熱兵器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直至鴉片戰爭前夕,還是停留在“三藩之亂”時期的技術水平。  由此可見,當中國境內出現長時期大規模軍事對峙的局面,如宋元時代或明末清初之際,熱兵器便會不斷演進。但在明清時期的500多年裡,境內很長時間沒有重要戰事,在西北大漠草原與遊牧民族的戰爭中,槍炮又未能發揮大作用,因此熱兵器的發展速度便不及西方。相關閱讀推薦:英軍侵緬歷程:攻擊這個小國傷亡超鴉片戰爭百倍被猜疑的慈善傢李提摩太:鴉片戰爭的陰影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源之一:漢奸的誤導鴉片戰爭失敗並非落後:更落後的祖魯人打贏瞭歷史內幕:鴉片戰爭原來是這個樣子!

壬辰之變:明朝軍隊與日軍在朝鮮的火器大戰

  朝鮮國王李昖問道:“銃筒(指日本人的鳥銃)之聲,不與天兵(指明軍)之火炮同耶?”李德馨回答:“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蕩,不可狀言……”李昖贊嘆道:“軍勢如此,可不戰而勝矣!”  現代戰爭很少見刀光劍影,能見到的大多是槍炮所帶來的滾滾硝煙,你略窺一下仍在燃燒的加沙戰場便知,開戰便意味著槍林彈雨和炮火連天。  古代戰場是否隻見血腥而不聞硝煙呢?否。公元十六世紀時,大明朝便與日軍在朝鮮平壤,真槍真炮的大幹瞭一場,大炮對鳥銃,硝煙彌漫。新華網刊載文章記錄瞭這場大規模的戰事,在戰火燃燒的平壤,明軍用火力最猛的大炮抗日援朝,成功擊退日軍。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說到古代戰爭,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隻是一片刀光劍影,與現代戰爭中的槍林彈雨完全不同。殊不知,在古代,同樣也有與現代戰爭一樣的炮火連天。自從唐代開始嘗試將火藥應用於軍事,經過歷代不斷的改進,使用火藥作戰的方式已經名目相當繁多瞭。特別要註意的是,是利用火藥來推送彈丸的金屬管形火器,其主要分為炮、槍兩大類,並在戰爭中逐漸取代刀、劍、弓箭等冷兵器的地位,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例如公元十六世紀,明軍與日軍就在朝鮮平壤爆發瞭一場用大炮與鳥銃互相射擊的大規模戰事。  日本的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1592年發動二十萬大軍,渡過朝鮮海峽,於4月13日在朝鮮釜山登陸,開始瞭侵朝戰爭。日軍一路所向披靡,連克漢城、開城、平壤。朝鮮軍民望風皆潰相關閱讀推薦:戰神李舜臣:原是朝鮮吹瞭400年的一個“牛皮”!露梁海戰作戰經過:明朝和朝鮮的聯合打擊日本露梁海戰的背景:豐臣秀吉南洋擴張軍事侵略計劃歷史上的今天4月28日 朝鮮英雄戰神李舜臣誕生李舜臣是誰?歷史上李舜臣簡介及怎麼死的

令人扼腕的吳橋兵變:明清火器對比從此逆轉

  誰都知道清末國力衰弱,西方列強兵堅炮利,主要是差在火器上。但是我們的火器發展起始早在明朝末期已經大量裝備瞭軍隊,如果不是一次兵變,歷史的進程可能要重新書寫。這個兵變就是孔有德的吳橋兵變。  明朝宰相徐光啟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傢,對西方科學非常有研究。在軍事方面,他主張學習西方技術,在登州(蓬萊)建立軍事基地,從葡萄牙進口紅衣一大炮(加農炮),請來100多葡萄牙的軍事人才,指導明軍學習火炮使用和建造技術。登州巡撫孫元化正是徐光啟的大弟子。  在登州訓練的軍隊中,有兩個後來很有名氣的人,一個是孔有德,一個是耿仲明。這兩個人都是遼東人(現在的遼寧)。原來是明朝皮島(在鴨綠江口附近)總兵毛文龍的部下,毛文龍戰功顯赫,但是擁兵自傲,不服明朝名將袁崇煥轄制,放縱士兵,被袁崇煥殺掉瞭。後來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靠登州巡撫孫元化帳下,各守要害。  孔有德的部下多為遼東人,與山東不對向來不和。但是這支軍隊擁有當時最先進的火器,是一支王牌部隊,隻是一直沒有派到戰場上。當皇太極率領滿族軍隊攻打大凌河(現在的凌海),明軍祖大壽等部被包圍,孫元化派孔有德率部援助,從海上出發,不日,借口北風強勁,退回登州。孫元化有命令從陸路馳援。   大軍行動遲緩,行軍多日,到達河北吳橋。由於遼東軍和山東軍政向來不和,一路供給無法保證,軍糧基本自己籌措。到達吳橋時,當地政府沒有安排軍糧,孔有德部下一士兵沖進一當地人傢,欲強索一隻雞,這傢人傢堅決不給,結果發生瞭激烈沖突。  孔有德等就此舉兵叛亂,攻縣掠城,一路南下,一直攻到登州城下。登州巡撫孫元化主張安撫這股叛賊,失去多次剿滅機會,隻是叛軍順利攻到登州城。另一個遼東將領耿仲明的策應下,加上孫元化對叛軍仍抱有安撫幻想,叛軍攻下登州。  在叛軍一路勝利和朝廷安撫無效的情況下,朝廷派出大軍一路攻打,孔有德等率部1萬多人投降瞭滿族頭領皇太極,同時帶走瞭大量的紅衣大炮等火器和有關技術人員,是皇太極的軍隊攻擊力大為改觀,致使滿足部隊以後攻城略地、入關南下更加無堅不摧。  這次叛亂的導火線是一隻雞,但是這隻雞的背後,有深刻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  一.明朝軍隊弊端  明朝軍隊克扣糧餉一時很普遍,士兵擄掠經常發生,尤其遼東為甚。袁崇煥先斬後奏殺瞭毛文龍後,其部下更是難以控制。加上山東各地對遼東兵另眼相看,不予援助,也是其原因之一。  二.控制不力,猶豫寡斷  孫元化雖然戰功顯赫,但過於相信孔有德等人,把最先進的武器設備交給他們,沒有有效地控制這批部隊,致使一旦叛亂,反受其制。在剿滅叛軍過程中,無論從自身責任來看還是從國傢利益來講,孫元化的猶豫寡斷都是致命的。  隻是可惜的是,清軍占領全國後,清朝皇帝再也沒不重視火器更新,武器建設方面就停滯不前瞭,再也沒有徐光啟這樣的例子瞭。到瞭八國聯軍攻打大沽炮臺時,我們的大炮還停留在200年前的水平,任憑僧格林沁的部隊兇猛強悍,但是無奈武器落後,隻能眼看北京陷落瞭。可以說這次叛變的歷史性後果,其中之一,就是我們在火器發展方面被中止瞭,可能這是一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個後果瞭。  吳橋兵變也告訴我們,用人之道至關緊要。有德有才之人,是用人之上選,這樣的人,歷史不乏其數;有德無才者,其道德榜樣作用仍可影響後世,作用還是積極的;無德無才者,其本身也沒什麼,基本上沒什麼可怕的;無德有才者,如果駕馭不利,其害之深,影響之深遠,其遠甚於無才者。相關閱讀推薦:明末悍將盧象升:大明史上死得最悲壯的英烈!鄭成功大軍四次向日本借兵內幕:明末對日借兵始末細說明末的秦淮八艷:中國古代名妓們的最後輝煌三藩之亂是哪三藩?誰平定三藩叛亂的?康熙帝為什麼要平定三藩的前因後果

火器應用於戰爭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

  唐島之戰,又稱黃海奔襲戰,它是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雙方在黃海海面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海上決戰,戰爭的結果,以宋勝金敗而告結束。  宋金之戰,自北宋末年即已開始。由於南宋統治者腐敗無能,妥協投降,於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同金簽訂瞭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緊接著義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抗金名將嶽飛。然而金並不以宋割地稱臣、貢納銀絹為滿足,仍積極備戰,企圖消滅偏安東南一隅的南宋王朝。當時的金朝皇帝完顏亮,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紹興十九年(1149年)殺死金熙宗自立為帝。為滿足其強烈的占有欲,同時轉移內部的不滿情緒,自即位後,便處心積慮地準備發動消滅南宋的戰爭。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完顏亮遷都燕京(今北京),不久,又下令營建南京(今開封),同時修造戰船,大規模強征男丁為兵。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完顏亮派人向南宋強行索取淮漢地區廣大土地,尋機挑釁,進一步制造事端,在廣大軍民一致要求抗金的浪潮中,宋高宗被迫下令抵抗。八月,完顏亮見恫嚇威脅不成,正式出兵南侵。金朝60萬水陸大軍,在東起海上,西到陜西的千裡正面戰場上全面推進。其具體部署是:陸上分西、中、東三路。西路由徒單合喜、張中彥率領自鳳翔攻大散關,取四川作戰略配合,以牽制宋軍;中路由劉萼、仆散烏者率領,自蔡州(今河南汝南)進攻荊襄,控制長江中遊的戰略要地,從側翼掩護主力作戰;完顏亮則親率東路主力出壽春(今安徽壽縣),企圖搶渡淮河,橫渡長江,進窺臨安。海路則由蘇保衡、完顏鄭傢奴率領一支擁有戰船600艘,水兵7萬人的艦隊沿海南下,直搗臨安,配合主力對南宋形成四路並舉、海陸夾擊的鉗形攻勢,企圖一舉滅亡南宋。完顏亮狂妄地宣稱:多則百日,少則一個月,定能滅掉南宋。  面對嚴峻的形勢,南宋政府任命吳璘為四川宣撫使,負責川陜防務;命令成閔率軍3萬往武昌,防守長江中遊;任命老將劉錡擔負起江淮地區抗擊金主力的重任。在大敵當前的緊急關頭,時任兩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兼率艦隊守衛海防的李寶,主動請纓率領一支隻有戰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艦隊沿海北上迎擊金軍。李寶早年曾在嶽飛部下統率義軍,同金軍作戰屢立戰功。他率領艦隊從平江(今江蘇蘇州)出發,沿東海北上長途奔襲金艦隊。  金朝女真貴族對中國北部地區的殘酷統治,不斷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八月,宿遷入魏勝趁金軍即將南侵之機,起兵收復瞭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西南)。完顏亮為解除後顧之憂,分兵數萬圍攻海州。這時,李寶艦隊正錨泊東海(今江蘇連雲港市東南),得知這一消息,即指揮軍隊登陸支援,大敗金軍,解瞭海州之圍。然後,李寶率領艦隊繼續北上。十月下旬,李寶的艦隊駛抵石臼山(今山東日照附近),巧遇幾百名前來投誠的金朝漢族水兵,從他們那裡獲得可靠情報,得知金艦隊已駛出海口,正停泊於唐島(又名陳傢島,在今山東靈山衛附近)。距離石臼山隻有15公裡多,李寶根據這一情報,決定采取先發制人,出其不意,火攻破敵的戰法,以弱小的艦隊襲擊強大的敵人。於是,李寶率領艦隊迅速向唐島進發,水軍將士個個摩拳擦掌,士氣高昂。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