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癡情

傷感句子表達心情失落|傷感語錄大全

隻怕你的用心和癡情,隻是別人茶餘飯後的笑話。以下是傷感句子表達心情失落,希望大傢喜歡。 1、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走人。 2、我懂你說的那些話,隻是一些理由借口罷瞭。 3、從小學到大學,唯一不變的就是一顆不想念書的心。 4、一切都狠虛偽,虛偽到要用笑容來包裝痛楚。 5、我沒有離開你。是你丟下瞭我。我隻好一個人去流浪。

漢哀帝:史上唯一一個愛俊男不愛江山的癡情皇帝

  朱孝天版的《楚留香傳奇》裡有句歌詞唱得好:江山如畫卻獨愛美人。古往今來的許多壞皇帝無不是美人中間擺,江山百姓靠邊站,譬如北齊後主高緯、陳後主陳叔寶等等,都是泡妞有方、治國無方,好端端的一座江山被他們整得改瞭姓。但這些皇帝即使再不務正業,一旦觸及自己的皇位,他們還是會拼命反擊的。比如高緯同志,一上臺就幹掉瞭讓自己睡不踏實的斛律光。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則完全不同,他不愛江山,不愛美女,卻獨愛一個美男,愛就愛瞭吧,還要把自己的皇位當聘禮,來迎娶那個帥哥的愛情。真正達到瞭癡情皇帝的最高境界——視皇位為糞土、視愛情為全部。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漢哀帝劉欣。  漢哀帝的前任漢成帝在前文已經介紹過,他是個愛情至上的人。隻要愛上瞭就會不顧一切往前沖,以至於他沖得太狠,最後連一子半女都沒留下。於是漢哀帝出場瞭,他當時是定陶王,漢成帝有意立他為皇儲,就親自詔見驗貨。結果劉欣小朋友表現出眾,“上令誦詩、通習,能說”,一問一答之間,把漢成帝說得心悅誠服,當即決定立這個十七歲的小子為自己的接班人。不過,事情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純潔。劉欣隻是漢成帝的可選項,當時的皇子皇孫成百上千,可以選擇的人比比皆是。而皇位則是劉欣人生走向成功的必選項,他們全傢的榮華富貴全仰仗他的這次參選。所以他的祖母絞盡腦汁,花瞭一筆錢,買瞭漢成帝皇後趙飛燕的一陣枕邊風。以前,趙合德輕輕一吹枕邊風,漢成帝就毫不猶豫地掐死瞭自己的兒子,現在的這點小事自然不在話下。劉欣作為帝國接班人的事就這樣定瞭下來。  兩年後,隨著漢成帝在龍榻上“因公殉職”,漢哀帝順利接過大漢王朝的皇位,開始瞭自己傳奇性的後半生(因為死時太年輕,即位時已經是他的“晚年”)。剛繼位時的劉欣同志能不花錢就不花錢,能花半文錢就盡量不花一文錢,頗有一番節約鬧革命的架勢。同時,他在國傢事務上兢兢業業,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宦官等業餘選手插手。一時間,朝野內外備感欣慰,感到國傢振興有望——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漢哀帝在位初期之所以有此作為,和他前任的昏庸是分不開的。漢成帝是個貪玩兒的人,最愛的玩樂項目是帶著情人們四處觀光旅遊。皇帝的工種性質決定瞭他們不能做行腳僧,而要做苦行僧,數十年如一日地待在金鑾殿裡治理國傢。可惜漢成帝沒有這點覺悟,隻顧自己的小傢,很少關心全天下這個大傢,導致經過漢昭帝和漢宣帝兩朝努力恢復起來的西漢王朝,再一次倒在病榻上。有感於此,劉欣決定有番大作為,重振朝綱。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開頭的,然而卻不是這麼善始善終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規律一次次告訴我們:失敗的皇帝背後總有一個或多個失敗的女人。漢成帝背後有趙氏姐妹,漢哀帝劉欣背後有個傅太後。傅太後是個有野心、有志向、有脾氣卻沒水平的女人,由她養大的漢哀帝性格上軟弱,對其很是依賴,造成“母悍子弱”的局面。對此,大臣李尋曾進諫漢哀帝:“請陛下振奮陽剛之氣,意志堅決,不聽女人擺佈……”但是,軟蛋一旦養成,就很難再硬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傅太後開始隻伸一根指頭,後來十個指頭齊出,整天對朝政指手畫腳,李尋“崇陽抑陰”的夢想最終變成瞭“崇陰抑陽”的悲慘現實。   生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漢哀帝不慍不火地治理瞭國傢三年之後,一個美男子的闖入使他的政治生涯開始倒車,這個男子就是董賢。董賢是禦史董恭的兒子,開始隻是個太子舍人的小官。他人長得很有個性,具體地說就是帥,帥得隻需換換發型就成瞭“美女”。董帥哥見自己有這麼好的硬件,於是大力開發自身的軟件,導致性格舉止也是十足的女人味,“性柔和”、“善為媚”。用現在一個流行的詞來說就是中性人。  建平二年(公元前五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漢哀帝與董賢邂逅瞭,如果要在前面加個定語的話就是“致命”,不隻是他的命,還有西漢王朝的命。此後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漢哀帝與董帥哥激烈摩擦,擦出驚人的愛情火花。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愛你勝過愛自己”,漢哀帝深刻領會瞭這一點。皇宮裡的金銀珠寶原本是他的私人財產,他卻義無反顧地送給瞭董賢,而且都是給對方最好的,留給自己次一點的。有瞭珠寶,就得有能裝得下珠寶的房子,漢哀帝接著就在北宮門外大建宅邸,整個工程十分浩大,建成後的董府富麗堂皇,精妙絕倫,就差把門匾換成“紫禁城”瞭。房子有瞭,裡面的擺設也不能寒酸吧,於是漢哀帝連他們一傢的日用器皿也一概承包。每次擺什麼東西,都有專人出方案,然後皇帝大人親自審核,審核通過才能送去。珠寶、房子、傢具全部置辦好瞭,萬一有個把毛賊惦記怎麼辦?別擔心,漢哀帝是個有保姆天賦的好情人。皇宮的侍衛原本領的是他的工資,保護他的人身安全。後來卻變成瞭領他的工資,保護董賢一大傢人的人身安全,並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這還不算,就是董賢一傢上街閑逛,都有他老人傢委派的人專門陪同。到後來,漢哀帝覺得看得見的東西幾乎全送瞭,於是就開始送董賢看不見的東西——身份。董賢不過二十左右,就被封關內侯,破天荒做瞭最大的官之一大司馬,董賢從此便與大司空、大司徒同列三公,顯赫一時。元壽二年(公元前一年),匈奴單於親自來朝,宴會上看見群臣個個胡子一大把,唯有董賢年紀輕輕,卻位坐前列,奇怪之餘就詢問傳譯,哀帝令傳譯回報:“大司馬年少,以大賢居位。”單於信以為真,連忙恭賀漢哀帝得到瞭賢臣。  說到這裡,你一定覺得漢哀帝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錯!我要告訴你漢哀帝是三界之內最好的男人,他不僅要做董賢在陽間的保姆,還要做陰間的保姆。他在建造自己義陵的同時,特意在旁邊留出一塊空地給董賢修墓,希望死瞭以後也可以經常串串門,談談情,說說愛。真正做到瞭死瞭也要愛。  不過在死之前,漢哀帝就已經差不多把董賢愛死瞭。譬如,漢哀帝有次起得早,還在美夢中的董帥哥枕著他的一隻袖子,皇帝大人舍不得驚擾他,就拔劍割斷袖子。還有一次宴會中,漢哀帝笑瞇瞇地看著董賢,順口說:“吾欲法堯禪舜,何如?”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把皇帝的寶座讓給董賢來做。在場的中常侍王閎立即勸諫哀帝打消這個念頭。估計是受瞭打擊,從此哀帝以後也沒有再公開提及此事。  以前隻聽說世上有花癡,看瞭漢哀帝的故事後,終於知道世上還有種人叫“草癡”。但是草癡畢竟是少數,少得有點像當年的“日心說”論者,所以在常人眼裡草癡就是怪物,是異類,他們的存在是種錯誤。譬如丞相王嘉就在一份奏疏中嚴厲譴責:“奢侈僭越、尋歡放縱、變亂陰陽……陛下一向仁慈智慧,行事謹慎,如今卻有這些過失被人大肆嘲諷……”罵完之後這個老頭子還不忘詛咒一番,認為董賢應該“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說白瞭就是不得好死。聽完這番話,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王嘉同志被下瞭大獄。滿心不服的王丞相以絕食抗議,居然硬挺瞭二十多天,在董帥哥不得好死之前,自己先嘔血而死。  其實愛情這種東西自古到今對皇帝來說都是奢侈品,喜歡的人身份低瞭點吧,老爸老媽們不答應,怕生出的不是龍種;喜歡的太癡情瞭點吧,大臣們不答應,怕老板不務正業;喜歡的人醜瞭點吧,全天下人不答應,怕嚇跑國際友人。到頭來,這麼多的皇帝裡和自己真心相愛的人長相廝守的,幾乎寥寥無幾。而某些自以為找到真愛的皇帝,其實一直生活在美人的謊言中,因為她們愛的隻是皇位和權力,而不是皇帝本人。譬如愛瞭萬貴妃一輩子的明憲宗,被人傢用墮胎藥幹掉瞭那麼多親骨肉,居然還癡心不改。  作為一個皇帝而言,漢哀帝的愛情行為無疑是不當的。用國傢賦予他的權力對董賢濫賞濫封,可謂以公謀私;關心一個男人勝過關心天下人,可謂玩忽職守;對大臣的正直諫言打擊報復,可謂昏庸剛愎。然而,作為一個敢愛敢恨的男人,他無疑是可愛的,值得同情的。很多皇帝把愛情當玩物,為瞭帝業,甚至把愛情從生命裡剔除得幹幹凈凈。但是漢哀帝沒有,他用皇帝的方式全心全意地愛著董賢,一直到死。對於身邊從不缺乏美人的皇帝來說,這簡直是個奇跡。  無亂如何,漢哀帝管得瞭身前,管不瞭身後。元壽二年六月,二十六歲的漢哀帝病死。因為他的早逝,沒有多少政治頭腦的太皇太後王政君讓她們老王傢的王莽出來掌管國傢。王莽抓住朝中對董賢的普遍不滿,先是取消董賢在皇宮的居住權,把他們一傢攆瞭出去。然後又罷免他的大司馬一職。董賢知道大難臨頭,就在當天和妻子一起自殺,也算是為疼愛自己的漢哀帝殉情。就是這樣,王莽還懷著小人之心以為他假死,命人開棺驗屍,極盡羞辱之能事。  此後,王莽幾經廢立,終於搞定瞭大漢王朝,然後取而代之建立瞭新朝,開始瞭一段新的朝代更替。相關閱讀推薦:嫁瞭同性戀皇帝而受冷落的漢哀帝劉欣傅皇後漢哀帝的傅皇後為何被廢?傅皇後怎麼死的漢哀帝劉欣皇後孝哀傅皇後簡介 傅黛君生平介紹揭秘:漢哀帝劉欣為搞同性戀 不惜整死宰相漢元帝劉奭的寵妃傅昭儀簡介 漢哀帝祖母定陶太後

古今第一癡情人:荒唐帝王漢哀帝想讓男寵當皇帝

  漢哀帝“雅性不好聲色”,還是做定陶王的時候娶瞭王妃。他被立為太子時,王妃變成太子妃;他當上皇帝時,太子妃也就成瞭皇後。漢哀帝沒有喜新厭舊,對他的原配不離不棄。他雖然貴為天子,卻不縱情聲色。除瞭一個皇後外,隻冊立瞭一個昭儀,也就是董賢的妹妹。董昭儀是哀帝最欣賞的女子,住處叫椒風,和皇後的住處椒房相呼應。  被哀帝寵愛的董賢字聖卿,雲陽人。父董恭,為禦史,任賢為太子舍人。哀帝立,董賢隨太子官為郎。兩年多以後,董賢在殿下報時,哀帝望見,十分喜歡他的儀貌,就問是當年的舍人董賢嗎?這樣和皇上搭上話,董賢被拜為黃門郎,從此開始得到哀帝的寵幸,出則參乘在前面為皇帝趕車,在宮中則陪伴在皇帝左右,每月間得到的賞賜過萬,貴震朝廷。董賢曾經有一次和哀帝一起午睡,腦袋壓著哀帝的衣袖。哀帝醒瞭以後,看到董賢還在熟睡,不忍心驚動他,竟然叫人來把自己的衣袖剪斷!  隨著董賢的受寵,董賢的父親董恭也被任命為光祿大夫;妹妹被封為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後;董賢的妻子也被允許進宮。此外,董賢的嶽父出任將作大匠,董賢的妻弟為執金吾。哀帝為瞭給董賢封侯,竟然將別的大臣的功勞算到瞭董賢的頭上。當時的丞相王嘉懷疑其中有詐,幾次提出異議,竟然被哀帝打入監獄,最後死於獄中。 漢哀帝  丞相王嘉死後,大司馬丁明心裡十分同情他。哀帝本來就想重用董賢,看出丁明的心意之後,知道他不是道上的人,就下詔免去丁明的官職,讓董賢代大司馬衛將軍。甚至一次和董賢及董賢父親一起喝酒的時候,哀帝看著董賢笑說:要效法堯將帝位禪讓給舜的做法,也就是要傳皇帝位給董賢。當時在旁邊侍侯的王氏外戚、侍中王閎趕緊說:“天下是高皇帝打下來的,並不是陛下所有的。陛下繼承祖先的基業,應當傳給子孫至無窮。管理國傢和社稷是很嚴肅的事情,天子不能戲言!”哀帝不作聲,但心裡很不高興。王閎很快被遣送出宮廷,以後再也不能給哀帝侍宴。  董賢22歲時就出任三公,為大司馬衛將軍,位居各大臣之上。有一年匈奴單於來朝,哀帝設宴款待。單於內心奇怪:排在群臣之前的董賢如此年輕,是幹什麼的?哀帝讓翻譯告訴單於:“大司馬年少,以大賢居位。”  哀帝期間,王氏外戚基本上處在不得勢的階段。但是哀帝短命,不久就死去。而董賢“進不由道,位過其任,莫能有終”。平帝即位之後,王莽以太後的名義下旨要收回董賢大司馬的印綬。董賢獲悉這個消息之後,知道自己將來的日子不會好過。  哀帝如此重用董賢,甚至有同性戀的嫌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被祖母傅太後、母親丁太後控制過嚴,因此產生瞭逆反和變態心理,對於外戚統統采取排斥態度。但是,這樣一個皇帝,卻荒唐地重用瞭一個隻是因為長得漂亮的男孩,國傢的衰敗也就無法逆轉瞭。  董賢極盛時期,王氏隻有王閎作為待詔能夠呆在內宮。王閎的嶽父蕭咸,是當年名臣蕭望之的後人。董賢的父親董恭想為他的另一個兒子董寬求娶蕭咸的另一個女兒做妻子,讓王閎幫著說媒。蕭咸婉拒瞭,對王閎說:哀帝任命董賢為大司馬的詔書中有“允執其中”的字樣,這是當年堯將天下禪讓給舜時所用的話,這不是屬於三公所用的詞語,董傢怎麼能夠承受得瞭?  董恭得知被拒絕之後,慨嘆說:“我董傢究竟做瞭什麼對不起天下百姓的事情,讓大傢這樣害怕?”簫咸確實不愧為名臣之後,很有先見之明:哀帝一死,王太後和王莽這支王氏外戚重新上臺;董賢立即被免職,最後與他的妻子一同自殺。傢人害怕,連夜下葬。王莽懷疑董賢是詐死,讓人挖開董賢的墓,將屍體抬到獄中,他親自去獄中察看,最後將董賢就地埋在瞭獄中。董傢財產全部被沒收變賣,董恭、董寬及傢人被流放合浦。官員朱詡曾經得到董賢的厚遇,自己掏錢給董賢買壽衣,最後也被王莽找其他借口處決瞭。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漢哀帝為何不敢接見前來朝拜的匈奴單於?漢哀帝劉欣的風流情史:為何不愛江山獨愛美男?揭秘:被人們誤讀千年的同性戀皇帝漢哀帝劉欣漢哀帝為何禪位於外姓之臣?漢哀帝禪位董賢之謎漢哀帝劉欣簡介 漢哀帝劉欣與男寵董賢怎麼死的

揭秘唐代宗李豫:古代史上鮮有的癡情帝王之一

  從歷史數據中可以看到,李豫是個至情志性、重情重意的人。他對祖父和父親盡兒孫之道、行仁孝;他手足情深,對建寧李倓之死一直難以忘懷;對兒女鐘愛有加,不似其他之王室;因為他經歷過戰亂,熟知百姓疾苦,因而能夠體恤百姓;他對人臣也很寬容豁達,《打金枝》就是很好的一個案例,當郭子儀老將軍戰戰兢兢將自己的兒子郭曖綁縛到代宗面前,代宗笑曰:“不癡不聾,不作傢翁。”他教育瞭升平公主的任性,使得升平公主自此之後成為一賢明惠達的公主,和丈夫郭曖一起,為民間百姓做瞭不少善事,包括她的女兒郭後,也是一位出名的賢惠皇後。這不僅表現瞭他的胸懷寬廣、英明豁達,而且也能體現他的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在代宗李豫16年的執政期間,他以溫和路線而聞名,從未有過濫殺無辜的記錄,這在歷朝歷代的帝王史上也是鳳毛麟角和難能可貴瞭。  另外,代宗李豫在歷朝歷代的帝王之中也是鮮有的癡情帝王。  代宗李豫有兩個皇後,一位是睿真皇後沈氏,一位是貞懿皇後獨孤氏。  代宗李豫的睿真皇後沈氏是結發之妻,741年成婚,夫妻恩愛非常,代宗對沈氏寵愛有加、兩情甚篤,742年沈氏產下未來的德宗李適。歷史上傳說升平公主也系沈氏所出,也有傳說系崔氏所出。《舊唐書》記載代宗崔妃文字如下:“代宗崔妃,博陵安平人。父峋,秘書少監。母楊氏,韓國夫人。天寶中,楊貴妃寵幸,即妃之姨母也。時韓國、虢國之寵,冠於戚裡。時代宗為廣平王,故玄宗選韓國之女,嬪於廣平邸,禮儀甚盛。生召王偲。初,妃挾母氏之勢,性頗妒悍,及西京陷賊,母黨皆誅,妃從王至靈武,恩頓漸薄,達京而薨。”史上記載代宗對崔氏比較冷淡,他們的婚姻系政治聯姻,崔氏雖貌美,性卻妒悍,更何況楊傢之勢,在代宗眼中已然不喜。而李豫與沈氏感情甚好,夫妻相處十幾載,故此推算,升平系沈氏所出的可能性比較大。呵呵,不過這在這裡也不算重點,閑言閑語聊作休閑罷瞭。  代宗睿真皇後沈氏,吳興人,也就是現在浙江省人,江南出美女嘛,呵呵。其父名諱易直,世為冠族。開元末,以良傢子選入東宮,賜廣平王。  然而,代宗李豫和沈氏的幸福不過區區十幾年,沈氏的命運顛簸坎坷,身世堪憐,卻是受瞭那無妄之災的禍端所引起,致使夫妻二人天涯兩茫茫,不見歸路,一片癡心向誰訴?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玄宗率眾親信逃離京師。沈氏不幸,被留在廣平府邸,陷於賊,後被拘於東都掖庭。後代宗李豫討伐歸來,收復東都,從牢中見到失散的沈氏,夫妻二人短暫相聚,後又征戰沙場,沒有來得及將沈氏迎歸長安。不料史思明再攻東都,東都失陷。等代宗再次收復東都,卻遍尋沈氏不得,引以為憾。   待代宗即位後,十餘年尋訪沈氏蹤跡,虛懸後位,並且立沈氏的兒子李適為太子。代宗一生,未立皇後,並且自沈氏失蹤後,多年冷淡後宮,直到遇見獨孤貴妃。  代宗貞懿皇後獨孤氏,父穎,左威衛錄事參軍,後為工部尚書。獨孤氏以美艷選入宮中,受到代宗的寵幸,並且冊封為貴妃。獨孤氏生有一子一女:韓王迥和華陽公主。代宗最寵華陽公主,華陽公主聰悟過人,卻命如紙薄,一場大病魂歸西方,代宗痛苦萬分。獨孤因思女過甚,也於第二年逝世。自獨孤去後,追封為貞懿皇後,代宗不讓人裝殮,一直安放在身邊許多時日,後因屍體腐化,不得不入殮,離別戚戚。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代宗李豫的鐘情。他一直不相信沈氏已死,尋訪十餘年,直至終老;他為他虛懸後位,那個位置致始致終為她而留;他為她將王位留給瞭她的兒子;他為她冷淡後宮多年。沈氏何其幸,遇見這樣一位帝王;沈氏何其不幸,戰禍漣漣,與丈夫離散,與子女分離,這是怎樣的悲慟和不公的命運?  不僅對沈氏,對獨孤氏,代宗李豫也是情深一片,雖然一直未立獨孤為皇後,卻寵愛之深,那個虛名又有何用呢?怎及這眼前的一片真實,傢庭相聚,其樂融融。  有人怪責李豫為何在逃難時沒有帶走沈氏,而使她深陷賊囚,為賊所辱。他們的理由時:既然李豫和沈氏是恩愛夫妻,李豫又是那麼寵幸沈氏,何以而丟棄在陷城?  有人怪責李豫為何在東都掖庭時沒有妥善安頓好沈氏,致使沈氏失蹤,下落不明。他們的理由是,大抵被棄於失陷之城的王公貴族和後宮妃嬪們,無不將遭受叛兵所辱。而這是王室所萬萬不能允許的。李豫沒有將沈氏轉移到京師長安,正是因為他有心結,受不起這樣的奇恥大辱。  然而,疑問是,如果李豫是這樣的人,那他何必又尋訪沈氏十餘年直至終老呢?一生虛懸後位為她保留呢?這不就產生瞭矛盾瞭麼?  歷史的謎點我們也很難猜測端詳,隻能從遺留下來的之言片句來感受。  代宗李豫不可否認是個不可多得的癡情帝王,他的癡情與他的祖父玄宗不同,他的癡情顯得更真,並且不會禍亂國傢。對於玄宗的評價,恐怕隻能說是功過參半;而對於代宗的評價,則是功大於過。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有他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從廣平王到太子的身份轉換後,他的政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面對周遭的危險,他的地位也並不是那麼穩固的。後人不能要求他像愛德華一般“不愛江山愛美人”,他有他的愛情,同時,愛情也不是他的全部,他有更高於愛情的使命存在,他也同樣具有權利欲望,我不信他對王位沒有憧憬。在這種情況下,也許對於他在戰亂之中使得沈氏流離失所就能給予理解瞭。但,終歸是可悲的,那時女子的命運卻如此飄零。  代宗給我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他的才學豐厚和癡情一片,雖然他有其本身的局限性,但縱觀歷史長河,這樣的帝王實屬不可多得。  最後,以《舊唐書》一句話作為總結:“古之賢君,未能及此。”雖然評價高瞭些,但究其他的情感之路,倒也不為過。相關閱讀推薦:唐代宗和沈珍珠的故事:唐代宗李豫曾是唐代陳世美唐代宗李豫簡介 唐朝第一個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唐代宗李豫有幾個兒子?唐代宗李豫子女簡介沈珍珠是誰?唐代宗李豫的皇後沈珍珠簡介唐代宗李豫最愛的皇後獨孤貴妃簡介 貞懿皇後生平

揭秘:歷史上為皇帝老公哭瞎一隻眼的癡情皇後?

  導讀: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隻為風月情濃。一個情字,讓世間多少男女為之陶醉,為之瘋狂,也為之困擾。從小鹿撞胸的萌動,到兩情相悅的歡暢;從輾轉不眠的迷茫,到心如刀割的無助……情,簡簡單單一個字,卻包涵瞭世間種種。“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情無處不在,卻又似無處安置。它可以在空間無限度的蔓延,彌散在大自然的任何一個角落。又會在心靈的某處沉積變濃,擁擠到化解不開。讓人如癡如醉,讓人似傻如狂,憑添幾許歡喜和憂愁。  (一)問世間情為何物  歷史走過5000年,期間向來不缺癡情種。大到皇宮之內,小到萬傢燈火,試問世間何處能無情!相較男人,女人的癡情,則又增加瞭幾分柔美和淒涼。多少癡情的女人,營造瞭無數個感人的瞬間,演繹瞭無數個讓人心痛的故事。明英宗的皇後錢氏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可以舒緩一下思緒,試著穿越時空,追回到500多年前,目睹一下那場令人噓嘆的土木堡之變。這場改變明朝歷史走向的大事件,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場金戈鐵馬的政治爭鬥。在它背後,還隱藏著一段讓人心碎的癡情往事。  情之所至,傷心總是難免的,而情深情淺,傷心程度也不一樣。史上或許還沒有哪一個女人,能做到像錢皇後這樣的傷心欲絕。據《明史》記載,聽說老公被瓦剌軍擄去,錢皇後“夜哀泣籲天”。我們可以想象,在寧靜的夜晚,呼天而告,哭聲如雷,是怎樣一副撼人心魄的場景!而後的錢皇後,猶如一個工作廢寢忘食的領導,完全忘瞭自己的身體,由於長期一個姿勢的蜷跪,她的一條腿就此殘廢瞭(倦即臥地,損一股)。癡情到自虐自殘,讓人為之動容。不僅如此,錢皇後日日哭號,夜夜垂淚,還“復損一目”,一隻美麗的大眼睛也給哭瞎瞭。情深至此,令人震顫。一邊是戰場的兵戈鐵馬,詮釋生命的無常;一邊是後宮的相思淚盡,演繹蝕骨的深情,生命與真情無奈的碰撞,同時達到瞭極限。   情是感人的,也是感性的,真情拒絕任何雜質。人世間,或許也隻有真情,是不需要要任何理由、任何修飾的。情也是相互的,情與情相互交融、碰撞,才能迸射出真愛的火花。也隻有雙方情感的不斷累加,才會讓愛得到無限的升華,達到真愛的極致。可以肯定,錢皇後如果隻是一頭熱的單相思,情感絕然不會釋放的如此徹底。英宗對錢皇後的感情到底怎樣的好,筆者沒有搜集到相關的資料。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一下英宗這個人,或許答案就在其中。相關閱讀推薦:明代好宦官大盤點:揭秘明朝史上六大賢德太監露梁海戰的前因後果:中國明朝本有機會滅亡日本露梁海戰作戰經過:明朝和朝鮮的聯合打擊日本揭秘:大明朝永樂大帝朱棣”活剮三千宮女的內幕傳染病竟能改變歷史:羅馬亡於瘧疾 明朝亡於鼠疫揭秘歷史上明朝末期亂世奇景:三個皇帝共管中國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二)英宗,你是一個啥樣的人兒  首先說,英宗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傢,也不是一個很成功的皇帝。他的治政功績,或許隻體現在他的仁義上。而他的仁,則又體現在對百姓的寬厚,對下屬的仁慈上。《明史》記載,英宗多次下詔減賦賑災,體恤民情,致使“海內富庶,朝野清晏”,一派安樂和諧的景象,這是對百姓的仁;他“罷宮妃殉葬”制度,是對臣子奴婢的仁。這些仁政措施,也充分體現出英宗人性上的良善,可以說,英宗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的皇帝。  不單如此,英宗還是位很有血性的皇帝。且不管勝敗如何,土木堡之戰,他敢於禦駕親征,首先就證明瞭他的錚錚鐵骨和血性氣節,我們完全可以想見,雄姿英發的英宗皇帝當時是如何的風采照人。世人多嫌英宗魯莽,那是大錯而特錯瞭,不禦駕親征未必就會打贏不是?你可以說英宗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傢,但絕不能否認他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單就隻一點,就值得我們後人敬佩。  土木堡之變的原因,人們也多歸結在一個叫王振的宦官身上,說“瓦剌貢使三千人,(王振)賞不如例,遂構釁”(《明史》)。是說瓦剌對王振負責的賞賜一事不滿而開戰的。這理由其實很可笑,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是絕不會在乎主子賞賜多少的,那不過是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是蓄謀已久的迸發罷瞭。就像你討厭或嫉妒一個人,總能找到不喜歡他的理由。  說到這裡,咱們應該回過頭去,審視一下英宗和王振之間的關系。據《明史》記載,明朝的宦官專權,“始於王振,卒於魏忠賢”,是打王振這才興起來的,到魏忠賢又把它發揮到瞭極致。而王振之寵,便是得益英宗。英宗打破瞭朱元璋“內臣不得幹預政事”的遺訓,開創瞭寵信宦官的先河。但此事不能怪在英宗一個人頭上,沒有前因,就不會有結果,其實早從英宗的父親宣宗開始,便“設內書堂,選小內侍”,放松瞭對宦官的警惕,王振也因此得以成為英宗的伴讀。   人們對宦官的誤國往往深惡痛絕,這在感情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皇宮內的爭權奪勢本就司空見慣,不能以錯對論之。英宗和王振自小相伴,感情自然甚篤,英宗“傾心向振,嘗以先生呼之”,也在情理之中。彼時的英宗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擱現在,也就是個初中生,你讓他深諳權謀之術,要求未免太高。況且,作為宦官的王振,未必就想著把國傢搞亂,讓蒙古人把英宗擄去,那樣對他也沒好處不是?我不想討論明朝敗亡的原因,那屬於政治軍事范疇。我隻是想說,寵信王振,也是英宗重情重義的一個自然表現。  如果說政治沒有對錯,那麼情就更沒有對錯之分。除去皇帝的外衣,英宗更像一個普通的人,他仁慈、善良,他有血性、有情感,是一個值得珍惜、值得深愛的男人。或許,他唯一的錯誤,就是不該生在帝王之傢。還有個典型的例子,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錢氏一直沒有生育,這本是後宮大忌,然而英宗沒有疏遠錢氏,應該是這種真情的最好詮釋。如此重情重義的男人,絕不會對錢皇後薄情寡義。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更為難能可貴的,錢皇後與英宗的情裡,不摻雜任何的利益與爭鬥。《明史》記載,英宗考慮到錢氏出身寒微,想給她的娘傢封侯(憫後族單微,欲侯之),結果錢氏給婉言拒絕瞭(後輒遜謝)。在當時所有外戚之中,隻有“後傢獨無封”,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很罕見的。不受權勢勾連,不受利益擺佈,不受外界幹擾的情感,才是至真至純的情感。所以錢氏哭的傷心,哭的執著,哭的痛快。她在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瞭自己的真情。  (三)情的最高境界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隻有情難死”,錢皇後的真情,在英宗歸來後,化作瞭無微不至的關懷,則又是情的另外一種更高境界。英宗的弟弟景泰帝怕英宗重奪皇位,便將其幽禁在南宮,英宗當時處境之艱難,心情之鬱悶可想而知。然而已是殘廢之身的錢氏,對他卻更是照顧有加,不離不棄,每日“曲為慰解”(《明史》),變著法兒地讓他開心。昔日後宮的繁華,到現在已是蕩然無存,慣受眾星捧月的英宗,現在也已無人問津,隻有一個身心都曾遭受巨創的女人相伴,不斷去寬慰他,開導他,給他帶來些許的快樂。這種不受外界影響、不因地位變遷而改變的愛,才是真正永恒的愛,才是男女之間最偉大的愛。   錢氏一哭,也許有人會將她的動機和規格,無限度的拔高、誇大,可以說她為國傢而哭,為社稷存亡而哭。這是投機者慣用的伎倆。將人物臉譜般的模式化,就會忽視真情所在,無疑是對人性的一種褻瀆。其實,大可不必做的那麼乖巧。“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錢氏之哭,就是為瞭英宗,為瞭自己的男人,為瞭自己的真情而哭,這就已經足夠瞭!情感的宣泄本就是對愛情的一種執著,值得我們任何一個人肅然起敬。英宗臨終前,在交代後事時說,“錢皇後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明史》),生在一起,死作一處,當是這場情感的另一方,對這段感情所做出的最好的回應。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一代名妓關盼盼:被白居易逼死的癡情女詩人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去隨。這是唐朝徐州名妓關盼盼《和白公詩》,這位多才女子不簡單,她和白居易曾經有過一面之交,後來下嫁她人,最後卻也因為白居易而以絕食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關盼盼,徐州名妓,禮部尚書張愔之妾。張愔死後,獨居彭城燕子樓。白居易贈詩譏諷她,關盼盼得詩,作詩回復白居易,十日內絕食而死。熟悉這段歷史的人知道,關盼盼是白居易的頭號粉絲,不僅能將白居易所有作品倒背如流,還將白居易的《長恨歌》譜上曲,作為每次演出的保留曲目演唱。白居易聽很多人說,徐州有個女詩人非常崇拜自己,簡直到瞭如癡如醉的地步,就決定會會這個關盼盼。  唐德宗貞元年間,白居易官拜校書郎,由於工作清閑,就經常到外地旅遊。一次他應邀到徐州節度使張愔處“調研學習”,張愔大擺宴席招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著名詩人。這個張愔跟關盼盼一樣,也是白居易的粉絲,此次張愔之所以邀請白居易到徐州,主要是為瞭一睹這位大詩人的風采。按照張愔的安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文藝晚會就該粉墨登場瞭。  張愔試探地問白居易:“白老師,您吃得可好?”白居易答,很好。張愔又問:“您喝得可好?”白居易答,很好。張愔最後說:“我這還有一道‘大餐’,相信白老師一定喜歡。”白居易聞聽大喜,便說:“那還等什麼,趕緊‘上菜’吧。”按照預定計劃,張愔喚出穿著艷麗的關盼盼,為白居易表演舞蹈。關盼盼初見偶像白居易,心中頓時湧動出按捺不住的欣喜,就非常賣力地為偶像跳瞭一曲高雅的《霓裳羽衣舞》。後來有人用如下文字描述關盼盼當時的風姿:“盼盼身著紅色紗裙,猶仙女翩翩起舞,體態輕盈,忽如輕風吹拂,時隱時現,忽似紅玉雕像,靜中有動,令人心曠神怡。”看來盼盼果真是舞林高手,否則後人就不會如此不惜華麗辭藻大加贊美她瞭。一曲獨舞跳罷,大詩人白居易小聲問旁邊的張愔:“想不到你這窮鄉僻壤的地方,還藏有如此寶貝,這姑娘叫什麼名字?”張愔答:“此女是我所養的傢中舞伎,芳名關盼盼,大人若是喜歡,就請……”   還沒等張愔的話說完,白居易大叫一聲:“哎呀,莫非此女就是苦戀我的粉絲關盼盼不成?”張愔點頭稱是。白居易立刻找關盼盼套瓷,大贊其舞姿優美,如風中扶柳,讓人不禁上去攙扶之。  白居易不是一般人,那可是整日跟大唐藝術傢混在一起的大詩人,其對藝術的理解自有其不同凡響之處。白居易高度肯定瞭關盼盼的藝術成就,並提筆留詩以示鼓勵:“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白老不愧是文學大傢,寥寥十字就將關盼盼的藝術特色概括得全面而飽滿。關盼盼得偶像如此禮遇,自然是受寵若驚,一個勁地點頭致謝。白居易臨行之時深情款款地對關盼盼說:“你要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爭取做個德藝雙馨的藝人,將來為我大唐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關盼盼彎腰行禮,聆聽偶像諄諄教導,激動得語無倫次。  至此,白居易和關盼盼算是正式見瞭一次面,雙方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結束瞭交談。關盼盼有緣見到白居易,深以為榮。她覺得白老師雖然那麼有名,卻平易近人、通情達理。白老師在關盼盼心裡,那就是無法攀越的山峰,那就是人生指路的明燈,那就是頂禮膜拜的神像,那就是航行中的燈塔。相關閱讀推薦:揭秘:白居易是如何逼死唐代名妓關盼盼的?關盼盼是誰?唐朝美女名妓關盼盼生平簡介揭秘:歷史上白居易為何要作詩逼死名妓關盼盼揭秘:被白居易以詩逼死的美少婦是誰?白居易是哪個朝代的 香山居士詩王白居易簡介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淳厚善良的關盼盼萬萬沒想到,白老師貌似寬厚謙和的外表之下,居然隱藏著一顆狹隘之心,就是這顆狹隘的心將她逼上瞭絕路。幾年之後,徐州節度使張愔去世,傢中“豢養”姬妾改嫁的改嫁,自謀職業的自謀職業。關盼盼無處可去,就搬到張愔生前在郊區為她買下的別墅居住。因此地春夏季節燕子成群,整日唧唧啾啾,故稱為燕子樓。關盼盼搬到燕子樓後,宣佈告別娛樂圈,過著簡單樸素的隱居生活。  元和十四年(819年),一個叫張仲素的人拜望白居易的時候,帶去瞭關盼盼的消息。張仲素是張愔的老部下,故跟關盼盼很熟。白居易問張仲素:“盼盼還好吧?”張仲素答:“不好,張愔死後她就搬到燕子樓獨居瞭。”張仲素取出關盼盼在燕子樓寫的三首詩給白居易看:《燕子樓三首》其一:“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其二:“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銷已十年。”其三:“適看鴻雁洛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關盼盼在詩中以無比沉痛的語氣懷念“死鬼”張愔:“當淚水模糊視線,我發現你已不見。你在他鄉還好嗎?可有淚水打濕雙眼。你在他鄉還好嗎?是否想過靠著我的雙肩。你那不再熟悉的笑容,對我可是一種敷衍。手中握著你的照片,我真的感到你很遙遠。雖然你曾經對發點脾氣,因為我愛你所以我不在意。老公老公我愛你,我的祝福保佑你,願你有個好身體,健康有力氣。老公老公我愛你,願你事事都如意……”  白居易讀罷,不禁感慨萬千。但他轉念又一想,既然你(關盼盼)在詩中表現得如此思念張愔,如此痛斷肝腸,既然你那麼愛他,為什麼不為他殉情?我給你指條光明大道,與其這樣茍且地活著,倒不如前去陪伴張愔,那樣也不枉你們相愛一場。想到這裡,白居易刷刷刷,回瞭三首詩給關盼盼。其一:“滿床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隻為一人長。”其二:“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其三:“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白居易覺得不過癮,又寫瞭一首七言絕句表明立場:“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作為具有極高社會知名度的大詩人,白居易用尖酸刻薄的語言刺激一個年輕寡婦,他的風度哪裡去瞭?而且,白居易跟關盼盼的關系也不是很熟,不過是點頭之交而已。就憑這個,他就敢幹涉人傢的傢事,詆毀人傢的人格,他到底憑的是什麼?難道就憑他是個詩人嗎?還是憑他是大唐的一個在職官員?都不是,也許白居易僅僅是憑著是關盼盼偶像的那麼一點點優越感而已。也許,這些刻薄之言是白居易酒醉之後的胡言亂語。也許是白居易情緒低落時發的邪火。不管怎麼說,他的做法對關盼盼刺激很大。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張仲素把白居易回復的四首詩帶回燕子樓。關盼盼聞聽偶像為自己獻詩,倍感欣喜,心想,白老師那麼大一個詩人,心中還想著我這樣的無名小卒,真是難得。熱血沸騰的關盼盼快速打開信箋,讀完詩後目瞪口呆,站立不穩。萬沒想到,一直尊敬的白居易老師,竟然在詩中挖苦自己是賤人。  想到自己為張愔守節,一直未嫁,獨居燕子樓,孤苦伶仃。而白老師哪裡知道這些隱情?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他就讓自己去陪伴那個死鬼,這哪裡還是我尊敬的白老師,簡直就是魔鬼。關盼盼痛不欲生,對張仲素說:“張愔生前對我很好,我一直無以為報。自從他死後,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以死殉情。但我不能死,如果我死瞭。後人就會議論,說張愔人品有問題,自己死瞭不算,還拉個墊背的。那樣對他影響不好。”張仲素知道自己惹瞭大亂子,嚇得面無血色,沉默不語。  之後,關盼盼給白居易回瞭一首《和白公詩》解釋瞭自己的苦衷:“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去隨。”關盼盼“含蓄”地對偽君子白居易抗議:“我的愛情你怎能懂?自從張愔離開後,你知道我有多痛苦?我一人獨坐燕子樓一隅,那些淒迷的歲月,一遍一遍浮上心頭。沒有張愔的日子,頭頂的天變得陰霾,心像斷瞭線的風箏,在無望的掙紮中落入波濤洶湧的海。沒有張愔的日子,雨如期來花如期開,我的季節卻四季紊亂。沒有張愔的日子,夜黑而靜,月掛著,星光閃爍。一顆流星劃過,將夜空裁剪成兩片。我在這片,我的男人在那片……”此時的關盼盼絕望至極,以此詩跟白居易斷絕關系。在此,想說說這個張仲素。此人也是吃飽瞭撐著沒事幹,偏偏去拜訪白居易,還把關盼盼的詩給白居易看,最後又把白居易的詆毀詩轉到關盼盼手中。要是追究法律責任,此人也是難逃其責。  經過白老師的“炮轟”,本來就身心疲憊的關盼盼萌生死意。她開始絕食,十天後餓死於燕子樓。臨終之時,關盼盼給白老師留下兩句詩:“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是譴責,失望,決絕?還是蔑視?也許都有,也許都沒有。   白居易得知關盼盼去世的消息,深感自責。他解散府中歌妓和小蠻,給他們錢物讓其再就業。對於白居易這個人,筆者不做過多評說。關盼盼死後,很多文學名流寫詩紀念這位跟白居易“有染”的苦情女詩人。宋朝的某一天,大詩人蘇軾夜登燕子樓,曾作詩曰:“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嘆。”清代著名歌妓王微也寫詩紀念這位同行:“羅衾自壘怯新涼,無寐偏憐夜未央。生死樓前十年事,砌蛩簾月細思量。”品讀至此,不禁為關盼盼這位女詩人扼腕嘆息。即使遇人不淑抑或交友不慎,也斷不可自輕性命。  可見文人也是多刻薄的,別人的話,有時候是萬萬不可輕信在意的。在關鍵的時候還是要有自己的見解,辨別是非,承擔是非,因為沒有人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揭秘:癡情皇帝唐玄宗李世民為何還要征召四萬宮女

  導讀:我們已經知道,中國的這些大權在握的皇帝往往都有幾千個宮女(中國的宮女,皇帝是隨時可以拿來受用的,據臺灣著名學者柏楊先生考證,宮女都是穿開襠褲的,此一設計,是為瞭方便興突發致的皇帝能及時地當場推翻享用),一般人未免會想過這個問題:歷史上哪個皇帝擁有過最多的宮女呢?其數量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歷史上擁有宮女最多的皇帝是唐玄宗,其長期擁有的宮女數量超過四萬個。  唐代以貴、淑、德、賢四妃為夫人,後宮設立六局二十四司,共190人,還有女史10人。這些都是有品級的,無品級的宮女人數相當多。唐肅宗寶應元年,一次就放宮人3000。而到瞭玄宗開元天寶中,僅長安大內、大明、興慶三宮和東都大內、上陽兩宮,即有宮女40000人,可見唐玄宗的宮女是超過四萬個的,而當時唐朝的總人口也就5000來萬,相當於一千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員總數還多。可見,要評歷史上擁有宮女最多的皇帝,唐玄宗當之無愧。  唐玄宗,作為帝王中的癡情漢(其實也不是太癡情,傳聞他跟楊貴妃的三姐妹,秦國夫人、韓國夫人、虢國夫也有一腿),在他與貴妃意濃情深時,這四萬宮女隻能是徒勞地翹首東望皇帝那永不會來臨的幸禦。既然唐玄宗不大可能會垂幸這些寂寞的宮女,那為什麼不放一些出去呢?雖說宮女除瞭讓皇帝發泄的用途外,還用來替皇後嬪妃服務,還用來掃地等,但僅是這樣的話,幾百宮女也就夠瞭,何必弄個四萬人?其答案隻能是唐玄宗養那四萬宮女僅僅是為瞭那性排場和偶爾的心血來潮。   唐玄宗自己的性排場是大瞭,在四萬粉黛中獨愛楊貴妃一個也更能顯示出自己對楊的用情之深,抬高瞭楊貴妃也渲染瞭自己的驚世之愛。很有傳奇效果。可惜苦瞭那千萬不幸宮女,隻能在深宮裡坐待紅顏老去。唐代詩人元稹有詩曰:“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這些美女就這樣在深宮老去瞭。(當然,這四萬人中最後大部分都是放出去瞭,可那是在她們紅顏老去之後。)四萬宮女就這樣毫無理由地成瞭寂寞無奈的綠葉,隻襯瞭楊貴妃一個人。真是“一女情成萬女寂。”  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抨擊封建皇帝以天下為私產,“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其“一人之淫樂”,看來講得一點也沒錯,連號稱明君的唐明皇與漢武帝也都是這副德性。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同時霸占隋煬帝楊廣妻女真相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時期的奢華荒淫荒唐生活揭秘李世民14個兒子的悲慘結局:李世民死後誰繼位命帶桃花一生嫁六個皇帝的女人:晚年得李世民傾慕玄武門之變真相:李世民殺兄軾弟都是為瞭女人?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女兒為何會愛上一個野和尚?

中國歷史上最讓人驚悚的癡情皇帝:後燕君主慕容熙

  後燕君主慕容熙——最讓人驚悚的癡情皇帝  古往今來有很多癡情的皇帝,不過,癡情到驚悚的地步就不多瞭。慕容傢就出瞭這麼一位癡情得丟瞭江山、丟瞭尊嚴,最後丟瞭性命的皇帝。  這哥們兒叫慕容熙,這傢夥風流倜儻、多情溫柔,他得到王位是因為女人,最後失去王位也是因為女人。  公元402年,慕容熙將中山尹苻謨的兩個女兒納入後宮,姐姐苻娥封為貴人、妹妹苻訓英封為貴嬪。慕容熙對這對姐妹花真是愛死瞭,這姐妹倆都長得月眉星眼、體態輕盈,從此,慕容熙便開始極盡能事地瘋狂寵愛苻氏姐妹。  姐姐病亡 慕容熙火燒王郎中  為啥用“極盡能事”和“瘋狂”兩個詞形容慕容熙對苻氏姐妹的寵愛呢?  為瞭博取美人的歡心,慕容熙調集兩萬多人在龍城之北大修龍騰苑,一次就“役徒兩萬人”。建逍遙宮、甘露殿,“鑿天河渠,引水入宮”《晉書》。為討大苻美人的歡心,慕容熙為她開鑿曲光海、清涼池,正趕上三伏天,士兵們無法休息,中暑曬死的有一多半。  1972年,在朝陽北郊的凌北鄉木營子村後,發現一座人工夯築的土山,當地百姓稱之為“團山子”。經考證,這座土山就是慕容熙為博美人歡心勞民傷財建造的皇林——龍騰苑遺跡。  修龍騰苑的當年,大苻美人生病瞭,咋治都治不好,越來越重,眼看著就不行瞭。慕容熙急壞瞭,重金懸賞天下名醫。龍城有個叫王溫的郎中,自告奮勇說能治好大苻,結果折騰半天大苻還是死瞭。慕容熙這個心疼啊,把氣全撒王溫身上,“支解溫而焚之”《晉書》,肢解瞭還不解氣,還要燒成灰。   妹妹專寵冬吃鮮菜夏吃凍魚  慕容熙對這姐倆都很寵愛,但比較而言,他對妹妹訓英也就是後來的苻皇後更愛,為她修建承華殿,“負土於北門,土與谷同價”《通鑒》。役使人們把土挑到北門,土的價錢和谷子價錢一樣,夠下本吧!  苻皇後喜歡旅遊,慕容熙便領著她“北登白鹿山,東過青嶺,南臨滄海”,山川大海江河湖泊走瞭個遍。這次超常黃金假期,興師動眾,所到之處“百姓苦之”,而“士卒為豺狼所害及凍死者五千餘人矣”《晉書》。  苻皇後喜歡美食,嘴刁得很,“季夏思凍魚膾,仲冬須生地黃”《晉書》,三伏天要吃凍魚,三九天要吃鮮地黃,喜歡錯季蔬菜和反季食品。比後來的楊貴妃難伺候多瞭,人傢楊貴妃也就想吃個荔枝啥的鮮果,還是正季。那時候也沒冰箱暖棚什麼的,哪去搞這些東西?不過皇後想吃,再不好搞也得搞。慕容熙就吩咐下去,找不來就殺頭。  慕容熙是一刻不能離開苻皇後,連行軍打仗也得帶著。“熙與苻氏襲契丹”,結果看到契丹兵強馬壯,沒敢動手,想回去,結果“苻氏弗聽”,小苻美人沒過上打仗的癮不幹。於是,慕容熙就帶著美人去打高句麗,來回折騰瞭三千裡地,“士馬疲凍,死者屬路”《晉書》,最後還弄瞭個 “不克而還”《晉書》。勞民傷財,興師動眾,不過就是因為小苻美人“弗聽”。相關閱讀推薦:中國十大癡情帝王: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皇帝是誰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娶妃子的癡情皇帝是誰?娶四個寡婦為妻的癡情皇帝是誰?史上最傳奇皇帝揭秘:歷史上兩次“棄妻”的唐朝癡情皇帝是誰?歷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癡情皇帝是誰?明孝宗的愛情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美人歸天癡情帝丟命丟江山  沒想到,這個小苻美人也是個短命的,沒多久,也扔下慕容熙撒手西去瞭。  苻皇後死瞭。慕容熙什麼表現呢?“悲號踴,若喪考妣”,捶胸頓足如同死瞭爹媽一樣其實爹媽死瞭也沒這樣,“僵仆氣絕,久而乃蘇”,後來幹脆哭死過去瞭。  大殮已畢,準備蓋棺移殿時,慕容熙又撫棺大哭起來,就是不忍從此分離。於是,又命左右打開棺蓋,最後一睹芳顏。實在想不出一具發臭的屍體對堂堂後燕皇帝怎麼就會那麼有吸引力,慕容熙纏纏綿綿、哭哭啼啼,最後竟然“復啟其棺而與交接”《晉書》,又爬進棺材和死瞭好幾天的皇後同房!夠驚悚!  纏綿之後,慕容熙才戀戀不舍地命人蓋棺移至靈堂,並下令百官哭靈。他又令人暗中監視,有聲有淚者有獎,否則就有罪有罰。大臣們沒辦法隻好將辛辣之物抹在臉上,硬弄出眼淚來。這還不算,慕容熙還逼令高陽王妃張氏自盡,為苻皇後殉葬,又幾乎耗盡瞭國庫儲蓄為其修建陵墓。   送葬時,慕容熙披散瞭頭發、光瞭腳,徒步跟從靈車走瞭二十餘裡。因喪車高大,不能出城,慕容熙竟下令拆毀北門。當時老百姓嘆息說:“慕容氏自毀國門,怎麼能夠長久呢?”  果然不出人們所料,趁慕容熙葬後未歸之機,大將高雲、馮跋等人發動政變,占領龍城。送葬歸來的慕容熙大驚失色,無奈之際率隨從退入龍騰苑中。  第二天,兩軍交戰,勝負未分之時,慕容熙竟獨自逃走。部眾失掉主帥,也便如鳥獸散。叛軍攻占龍騰苑,狼狽不堪的慕容熙在龍騰苑附近的樹林中被擒獲,不久被處死。  這個荒淫暴虐的皇帝,死的時候才23歲。後燕也自此滅亡。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明憲宗為何對一個年長17歲的女人癡情一生

  明憲宗癡情一生的女子:在中國古代社會,封建帝王後宮佳麗三千、妃嬪無數乃是常態。作為後宮中的女人,要從眾多佳麗中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的寵愛,實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要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且還能獨受皇帝恩寵幾十年,就更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瞭。然而萬貴妃做到瞭,這個生活在明朝英宗和憲宗時期的謎一樣的女人,留給瞭後世研究者無數的問號。沒有驚人的美貌,沒有顯赫的傢勢,也沒有花季一般的年齡,她究竟憑借什麼獨受恩寵二十年呢?  萬貴妃(公元1430-1487年),小名貞兒,原籍青州諸城(今山東益都縣一帶)人,父親萬貴為縣衙掾吏,因犯法被流配邊疆。萬貞兒年僅四歲便被選入孫太後宮中,充入掖庭為奴。明憲宗朱見深兩歲的時候被孫太後立為太子,與此同時,時年19歲的萬貞兒做瞭他的貼身侍女。公元1465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見深繼承瞭皇位,改元成化,成為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萬貞兒為憲宗生下一子,憲宗大喜,遂封萬貞兒為貴妃。可惜不到一月,皇子夭折,此後萬貞兒再無生育。  然而,朱見深傾其一生都對這個比自己大17歲的女人格外地寵愛和忍讓,一直到萬貞兒去世。明朝文人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篇》中對萬貴妃所受的恩寵感慨道:“自古妃嬪承恩最晚、而最專最久者,未有如此。”另外,據可靠史料記載,年僅18歲的憲宗大婚不久,就撇下年輕貌美、才華橫溢的吳皇後,夜夜就寢於萬貞兒所住的寧貞宮,這足以說明萬貞兒在憲宗心中的地位。據清代張廷玉等人所修《明史》記載,經歷喪子之痛,萬貴妃開始對其他懷孕的妃嬪或已經降生的皇子大加謀害,而憲宗卻對這個女人無計可施,未加責罰,相反卻是一再的退讓。憲宗憑啥這麼縱容萬貞兒?他跟萬貞兒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情緣?她又為什麼會得到憲宗的曠世恩寵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朱見深具有強烈的俄狄浦斯式的戀母情結。據正史記載,朱見深自兩歲開始就由萬貞兒帶著。英宗土木堡之變之後被困瓦剌,朱見深的叔父趁機搶去皇位並罷免他的太子職位,從此他便跟隨萬貞兒住在後宮,直到英宗卷土重來。在這段最艱難的日子裡,朱見深和萬貞兒相濡以沫,在他最落魄的時候萬貞兒一直守護在他身邊。由於古代主子和侍女之間的特殊關系,萬貞兒在他心目中就有瞭多角色的朦朧的定位——母親、姐姐兼情人。總之,朱見深傾其一生都對這個女人有特殊的依戀,不論她做得多麼過分,他都能忍讓、退避。他離不開這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他生活的支撐,沒瞭她,他的世界也將潰然崩塌。《明史》中記載:“帝每遊幸,妃戎服前驅”,也就是說憲宗每次出遊,萬貴妃總是戎裝侍立在旁,這給憲宗一種安全感。另據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篇》中記載,“妃怒撻一宮婢,怒極氣咽,痰湧不復蘇”,“訃聞,帝不語久之,但長嘆曰:萬侍長去瞭,我亦將去矣”,“於是挹挹無聊,曰以不豫,至於上賓”。也就是說,聽聞萬貴妃死後,憲宗很長時間沒有說話,隻是長嘆一聲:萬貴妃去瞭,我也快要去瞭。憲宗對萬貴妃的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愛,但兩者本質是不同的。楊貴妃是四大美女之一,有驚人的美貌,而萬貴妃,得寵的時候已經35歲,已經是半老徐娘。所以憲宗對萬貴妃的愛應該著重在一個“情”字上,或是親情,或是友情,或是愛情,總之是一種錯綜復雜的情。或者憲宗真有某種心理或人格障礙,而這種障礙唯萬貞兒才能解除,故而離不開。相關閱讀推薦:明朝歷代皇帝簡介:明憲宗朱見深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二是萬貞兒善用心計,想方設法籠絡憲宗。她是陪伴朱見深時間最長的女人,對朱見深的弱點頗為瞭解,可以輕易地玩弄他於股掌之中,利用他來達到自己“擅寵”的目的。《明史》中記載:“先是,憲宗居東宮,萬貴妃已擅寵。後既立,摘其過,杖之。帝怒,下詔曰:‘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於別宮待期。太監牛玉輒以選退吳氏於太後前復選。冊立禮成之後,朕見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太後,廢吳氏別宮。’”也就是說,萬貞兒擅寵之後,醋意大發的吳皇後憑借優越的地位和超凡的自信指責萬貞兒的過錯,並親手杖打瞭萬貞兒,結果引起憲宗大怒。憲宗一怒之下下詔“廢後”,並將吳皇後打入冷宮。《明史》裡面對這件事是這樣評價的:“憲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機警,善迎帝意,遂讒廢皇後吳氏。”一“迎”一“饞”,說明萬貞兒心計頗深。也就是說,她憑借憲宗的寵愛,趁機大講吳皇後的壞話,並提議廢後,憲宗一“怒”一“疼”,竟從其言。時至今日,由於史料有限,且無第三人在場,歷史事實中的萬貞兒究竟有沒有這麼做,已無從可考,但可以證實的是,萬貞兒並沒有在憲宗面前為吳皇後說情,這也是為什麼《明史》會把“廢後”這筆帳算在她頭上的一個佐證。之後上臺的王皇後對她已是忌憚三分,隻能忍氣吞聲。  《明史》還記載:萬貴妃“母以子貴”的夢想破滅之後,為瞭達到“擅寵”的目的,開始千方百計迫害未出生的皇子,通過買通太監給懷孕的妃嬪灌藥,導致“飲藥傷墜者無數”。所幸的是,一個跟萬貞兒長得很相似的宮女紀春紅懷孕之後,太監張敏感嘆憲宗無子,動瞭惻隱之心,私自將墮胎藥量減半,竟保住瞭孩子,即為孝宗。《明史》中也有記載:“孝宗之生,頂寸許無發,或曰藥所中也。”從這件事來看,這個女人心計太重、心機太深。因為她知道憲宗知情,也知道憲宗不會把她怎麼樣,因為她是憲宗最需要的女人。  三是萬貞兒高超的房中禦夫術。在明末清初查繼佐撰寫的《罪惟錄》中,描述萬貞兒“貌雄聲巨,類男子”,可見萬貞兒絕非是美女中的極品,連憲宗的母親周太後也大惑不解地問兒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憲宗答道:“臣有疝疾,非妃撫摩不安。”這話已經說得非常露骨瞭,萬貞兒盡管不是美女,卻有美女不可替代的好處。不過這一觀點大多見於小說野史。很多小說都根據這一點把萬貴妃塑造成瞭一個風騷淫蕩的女人。   四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很多小說野史中,比如《成化年間的愛情故事》、《明史演義》等,都提到憲宗很小的時候,偶然知道萬貞兒有一個情人叫杜箴言。在憲宗11歲那年,因為嫉妒和自私,他派人把杜箴言殺瞭。萬貞兒偶然得知這件事,大受傷害,就開始瞭漫長的有愛有恨的報復過程,對憲宗時而若即若離,時而嗔怪冷落,而這恰恰抓住瞭憲宗不容易得到的才是最好的心理,於是對萬貞兒越加癡迷。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萬貞兒腰上一直戴著虎符玉佩,這就提醒憲宗,她心裡還想著那個贈玉的人。萬貞兒也有心計,雖然有意無意地讓憲宗意識到這一點,卻又把握分寸,讓憲宗產生淡淡的醋意,而又不至於惹得他惱羞成怒大開殺戒。  不管怎麼樣,萬貞兒是個非常有心計的女人這一點是肯定的,她巧妙地利用瞭憲宗從小對自己產生的依賴心理,並將這種依賴化解和轉換為男人對女人的愛慕,中間又夾雜著母性和親情的魅力,這讓憲宗無法自拔地愛上瞭萬貞兒。而憲宗自身又是一個弱勢內斂的皇帝,喜歡留戀過去的歲月和時光,這與萬貞兒的細心謀劃正相吻合,從而造成瞭萬貴妃獨享恩寵20年。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歷史上兩次“棄妻”的唐朝癡情皇帝是誰?

  導讀:“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寫出瞭詩人忽聞平叛捷報時的欣喜若狂和興致勃發,一向被人稱作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該詩意境風馳電掣,結構行雲流水,既是愛國詩人喜極而泣的真情湧動,也是對唐代宗力挽狂瀾的由衷贊頌。叛亂平息瞭,愁悶多年的杜甫可以輕松地和妻子放歌縱酒;而唐代宗卻因戰亂期間兩次“棄妻”,陷入瞭難以自拔的苦楚之中。  在歷史上,唐代宗李豫不僅是安史之亂的終結者,同時也是一位鮮有的癡情皇帝。李豫(726—779),原名李俶,唐肅宗李亨長子,唐朝第九任皇帝。李豫十五歲時,封廣平王。開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做主把秘書監沈易直之女沈氏賜給李豫做侍女。沈氏的母親是李豫的乳母,沈氏與李豫從小一起長大,情投意合。由於出身微賤,李豫無法將沈氏立為王妃。成為李豫女人的次年,沈氏生下長子李適(即唐德宗)。沈氏雖非嫡妻,但李豫對她卻寵愛有加,二人相濡以沫十五載,感情甚篤。然而,安史之亂卻把他們拆散開來。  至德元年(756)六月,安祿山叛軍攻占潼關,長安告危,唐玄宗倉皇西逃時,李亨、李豫父子隨行,“諸王妃、主從幸不及者,多陷於賊,後(按:沈氏)被拘於東都掖庭”。至德二年(757)九月,唐軍先後收復長安和洛陽。在洛陽,李豫找到瞭失散瞭一年零三個月的沈氏。當時,李豫“方經略北征,未暇迎歸長安”,仍將沈氏安置在洛陽。乾元二年(759),叛將史思明再次攻占洛陽,沈氏又陷賊手。聞此噩耗,李豫悲痛萬分。寶應元年(762)冬,也就是“官軍收河南河北”後,洛陽收復,叛軍潰敗,李豫再次跑進洛陽尋找沈氏,但“失後(按:沈氏)所在,莫測存亡”。(《舊唐書·後妃傳》)   沈氏兩次被棄,一次身陷囹圄,一次飄渺無蹤。李豫不是薄情漢,兩次被迫“棄妻”,均是由特定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筆者翻閱大量史籍,結合當時的情況分析認為,李豫第一次“棄妻”,是出於無奈;第二次“棄妻”,則另有苦衷。唐玄宗決定幸蜀時,事發倉促,時間緊迫,不可能顧及到一個“良傢子”出身的孫媳婦;再者,李豫當時隻是一個皇孫,身輕言微,也沒辦法決定誰去誰留。等到李豫再次見到沈氏時,雖成為皇太子,但張皇後卻一心要除掉李豫,好讓自己的兒子取而代之;李豫身處險惡,也決不敢把沈氏送到長安這個政治漩渦。史籍中的“從幸不及”和“未暇迎歸長安”,顯然是史官的春秋筆法。相關閱讀推薦:公主中的剩鬥士:將單身進行到底的唐朝公主是誰發生在唐朝名將身上的“吃人”事件:張巡吃人案解析:唐朝皇位繼承問題多 太子想去突厥當幹部囚禁皇帝屠殺朝臣:解密甘露之變與唐朝宦官歷史盤點唐朝十大怕老婆的風雲人物:唐朝怕老婆之風歷史上唯一被太監嚇死的皇帝是誰?唐朝專政宦官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天涯兩茫茫,不見歸路,一片癡心向誰訴?沈氏的失蹤,讓李豫愁悶一生,苦楚一生。沒有心上人與他溫馨相擁相伴,沒有心上人跟他分享成功喜悅,李豫即使登上瞭帝位,站在瞭世界的頂端,也未免終日唉聲嘆氣,寂寥纏身。沈氏雖然無覓處,但李豫對她的思念卻沒有停歇。安史之亂平定後,李豫多方“遣使求訪”沈氏的下落,但杳無音訊。當時,李豫已經有好幾個兒子,而他卻把德才並不十分出眾的李適立為接班人,這不能不說是出於對沈氏的思念,不能不說是愛屋及烏。思念是個怪東西,總讓人一生揪心。時間越長,他對沈氏的思念就越深。沈氏一天找不到,李豫的身心就一天找不到棲息的港灣。  後來,李豫又納獨孤氏。獨孤氏“美麗”,且生性寬仁惠達,嫻雅賢淑。在獨孤氏的身上,李豫仿佛又找到瞭沈氏的影子,這讓李豫對沈氏的癡情,終於有瞭一個寄托的著落。盡管如此,但李豫始終沒有放棄對沈氏的找尋,結果“十餘年寂無所聞”(《舊唐書·後妃傳》)。李豫即位後,皇後的位子一直虛懸著,因為李豫相信沈氏一定能夠找到。再者,他毫不猶豫地把李適立為皇太子,也是想讓沈氏“母以子貴”入主中宮。獨孤氏雖然寵冠後宮,甚至被“嬖幸專房”,但她始終無緣皇後桂冠,李豫最後隻是將她冊封為貴妃。在李豫的心目中,沈氏的地位是誰都無法取代的,獨孤氏永遠是沈氏的替身。  獨孤氏陪伴瞭李豫十餘年,先後生下韓王李迥和華陽公主。華陽公主天生聰慧,十分乖巧,能夠看李豫的臉色說話做事,“上之所賞,則因而美之;上之所惡,則曲以全之”(《舊唐書·後妃傳》)。李豫與華陽公主在一起,總能開懷大笑,把愁事暫拋。獨孤氏受寵,在很大程度上也沾瞭女兒的光。愛女病重之際,李豫竟然“嚙傷上指”,可見他對華陽公主疼愛之深。華陽公主離世,獨孤氏哀傷過度,一年後香消玉殞。獨孤氏死後,李豫追謚其為貞懿皇後,並將其“殯於內殿,累年不忍出宮”。李豫此舉,應該說是因為對生命中第一個女人沈氏的不能忘懷,而在情感和名分上對獨孤氏的某種愧疚和補償。   沈氏始終找不回來,愛女和愛妃又相繼離去,李豫身邊沒有瞭知己,淒涼瞬間襲來。加上執政後期,藩鎮割據之勢已成,國傢經濟每況愈下,朝政更是紊亂不堪,李豫焦頭爛額,難以應對。愛情和政治的雙重打擊,讓李豫精神恍惚,形容憔悴,身體迅速垮塌下來。大歷十四年(779)五月,李豫在對沈氏的思念中崩於紫宸內殿,享年五十四歲。李豫執政十七年,沈氏始終沒有找到,所以他一直沒立皇後。為瞭一個侍女,李豫苦苦找尋瞭十七年;為瞭一個替身,李豫和僵屍朝夕相伴瞭三年。李豫的癡情指數雖比不上順治帝,但這種另類的癡情方式,在中國歷代帝王中卻是極其罕見的。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民國秘史:揭秘為汪精衛懸梁自盡的癡情女子

  導語:秋瑾之後,被世人普遍贊譽為“女俠”的革命傢並不多,方君瑛就是這不多的“女俠”中的一個。這位溫婉女子,並不像秋瑾那樣發揚踔厲,也沒有任何武術功底,但她是一位公認的現代民族主義革命傢,一度主掌暗殺團,反抗清王朝的鐵血專制。  方君瑛(1884-1923),字潤如,福建侯官(今閩侯縣)人。其父方傢湜,做過湖北漢口公信存轉運公司經理,承辦轉運業務,在時人眼中,他是一位“有遠識,教育子女得風氣先”的開明紳士。方君瑛生長在一個人丁興旺的大傢庭裡,共有四兄弟七姐妹,她排行第七。  1905年,方君瑛二十一歲,伯父方傢澍資助她留學東瀛。此前,寡居的四嫂曾醒、六哥方聲濤、六嫂鄭萌、妹妹方君笄、弟弟方聲洞已先行在日本站穩腳根。同年,方君瑛與曾醒、方聲濤、鄭萌、方君笄、方聲洞一齊加入中國同盟會,被稱為“舉族起義”,一時傳為美談。方君瑛為人正直熱情,剛毅沉著,對革命事業傾心竭力,深受孫中山、胡漢民、朱執信等革命黨首要人物的敬重。  方君瑛赴日留學前,已由父親包辦,與富傢子弟王簡堂訂婚。這位未婚夫倒也不是什麼紈絝子弟,同樣在日本東京留學。由於兩人尚未拜堂成親,方君瑛與王簡堂自覺避嫌,來往不算密切,單獨見面的次數少而又少。王簡堂埋頭念書,學業成績出色,但他思想保守陳舊,一心隻看重仕途經濟,因此對於方君瑛及其兄嫂等人明確進行的革命活動不以為然,時不時向方聲濤、方聲洞兄弟吐露抱怨之詞,對未婚妻方君瑛的不滿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試想,方君瑛追求革命理想,如何肯與這樣一個不著調不靠譜的人結為夫婦?秋瑾已經打碎桎梏,她怎能鉆進樊籠?於是方君瑛萌生退婚之意,終因父親不表贊成而未能如願。當時,方君瑛畢業在亟,從事革命活動貴在身份秘密,要盡可能不引起外界關註,所以她也就暫時將此事按下不提。但她決心已定,獨抱琵琶,終身不嫁。  在日本留學期間,方君瑛的民族革命思想日趨激烈,她認為革命不能光靠坐而空談,必須起而付諸暴力實踐,在實力不對稱的情況下,以定點清除的暗殺手段對付清廷要員,最能使專制奴才喪魂破膽,使革命風潮波及全國。相關閱讀推薦:終身未婚的民國第一奇女子:戀上梁啟超與汪精衛揭秘:汪精衛去長春拜見溥儀為何嚎啕大哭?大漢奸汪精衛夫婦有多少私人財產?汪精衛財產之謎醜女陳璧君如何搞定帥哥汪精衛:醜女如何找帥哥汪精衛“病逝”內幕:因為一個女人被戴笠下毒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1905年,俠士吳樾身懷炸彈,在北京正陽門東站炸傷出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這一事件轟動全國,振奮人心,土制炸彈從此成為激進革命者的首選利器。中國同盟會組織瞭一個專司暗殺之職的部門–實行部,方君瑛“智深勇沉,可屬大事”,被眾俠士推舉為部長,主要成員有吳玉章、黃復生、喻培倫、黎仲實和曾醒等人。當時,中國同盟會中第二號人物黃興在橫濱設立瞭一個制造炸藥的秘密機關,聘請俄國人為教授,喻培倫擅長化學,主持研制。中國同盟會中的女會員秋瑾、方君瑛、陳擷英、林宗素、唐群英、蔡蕙、吳木蘭都是學員。  以今人的眼光去看,這些女革命傢學習暗殺行動的重要步驟,豈不是與當今中東和中亞恐怖組織的“黑寡婦”毫無二致?她們的行為果然是正義的嗎?這個問題應該如此分析:“黑寡婦”將打擊目標鎖定為無辜平民,她們的恐怖行為所傷害的並不是民主、自由的天敵,因此這些視死如歸的恐怖分子犯下的是不可饒恕的反人類、反人性、反文明的大罪。中國同盟會中致力於暗殺活動的俠士則截然不同,他們針對的仇敵是鐵血專制政權的鷹犬爪牙,他們竭力避免殃及無辜平民,有時為瞭精確打擊,行動計劃一變再變,終告流產。1907年7月6日,徐錫麟開槍擊斃安徽巡撫恩銘。1912年1月26日,彭傢珍擲彈炸死宗社黨頭目良弼。與吳樾的暗殺行動如出一轍,他們的狙擊目標均十分明確,針對的是專制政權的鷹犬爪牙,未曾殃及無辜平民。  方君瑛與一些職業革命傢有明顯的不同之處,一方面她致力於反清大業,另一方面她主張“力學救國”,黽勉於學業。她兼顧二者,無所偏廢。經過三年苦學,方君瑛畢業於日本高等女子師范學校。1908年,方君瑛與喻培倫、黃復生、黎仲實、汪精衛、曾醒、陳璧君七人組成暗殺團,將秘密機關設於香港黃泥湧道,試制炸彈。1910年4月,汪精衛、黃復生將清朝攝政王載灃(末代皇帝溥儀的親生父親)鎖定為刺殺的頭號對象,以求取得最佳震懾效果,可惜他們尚未出擊,刺殺行動即謀泄失敗,兩人被判處徒刑,終生監禁。方君瑛心系同志,悲憤不已。   1911年3月,廣州起義前夕,方君瑛與四嫂曾醒受廣州起義總指揮黃興委派,往來於香港、桂林之間,懷揣黃興、趙聲的親筆書信與方聲濤、耿毅等革命黨人密切聯絡,共商大計。廣州起義所需軍械均從香港碼頭啟運,大部分裝入棺材中,由方君瑛扮成孝婦,瞞天過海,運抵羊城。  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提前爆發,胡漢民率領方君瑛、曾醒、黎仲實、陳璧君、李佩書等革命黨人為後援,剛抵羊城碼頭,就聽說起義失敗瞭,清軍全城戒嚴,大肆搜捕革命黨人,他們隻好退回香港,再作後圖。  廣州起義一役,革命黨人的損失至為慘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方君瑛的胞弟方聲洞即在其列。方君瑛痛定思痛,“以未能作烈士而遺憾”。死者長已,生者餘悲,方聲洞的妻子王穎在日本千葉醫學專門學校學習,且有孕在身,襁褓之中還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兒子,乍聞噩耗,哀慟欲絕。方君瑛不失傢姊的風范,立刻從香港乘船去日本,陪王穎母子歸國。  1912年,方君瑛回到福州,短期擔任福建女子師范學校校長,四嫂曾醒監學。中華民國新肇,方君瑛無意從政,有意求學,她的求知欲異常旺盛,她認定真正的學問之府遠在歐洲。1912年下半年,方君瑛帶領幼妹方君璧、四嫂曾醒等人前往法國留學。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袁世凱摘走中華民國的“蟠桃”之後,手段很快就由溫和轉為毒辣,他大肆打壓革命黨人,明捕暗殺,無所不用其極,中國政局日益動蕩。1915年,強橫無比的日本政府向袁世凱主宰的北洋政府提出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消息揭諸報端,舉國為之震怒,方君瑛在平靜的書桌前再也坐不住瞭,她輟學歸國,決意有所行動。恰在此時,她父親遽然謝世,內心更添悲傷。方君英回傢辦完喪事之後,眼看國勢蜩螗,河決魚爛,已無從措手補救,沒奈何,她隻好帶著妹妹方君琦重返法國。  1920年,方君瑛的六嫂鄭萌從國內匯寄八萬餘元給方君瑛,預存在她那裡,這是鄭萌為兒子方賢旭到法國留學準備的學費。款到不久,在波爾多讀書的福建籍的青年學生林秋生和黃國治,因傢中沒有及時寄來學費,生活無著,他們獲悉方君瑛處有一筆剛從國內寄來的款項,就向她商借若幹,暫蘇窘困,兩人堅稱,隻要傢中匯款一到,就立刻全額奉還。方君瑛生性慷慨,古道熱腸,雖然銀錢是六嫂托付的,但總不能見死不救。於是她拆借一萬六千法郎給林秋生和黃國治,幫他們度過眼前的難關。事情卻出現瞭意料之外的變故,欠債者遲遲沒有還錢,方君瑛為此焦慮不安,深感愧對六嫂鄭萌的囑托,因而落下一塊心病。  1921年秋,方君瑛修畢法國波多鐸大學的數學課程,獲得碩士學位,成為中國女留學生在法蘭西獲得碩士學位的第一人。有道是禍福相倚,方君瑛獲得學位後不久,在法國街頭遭遇交通事故,腦部受瞭重傷,留下較為明顯的後遺癥,記憶嚴重衰退,情緒波動起伏。   1922年冬天,方君瑛回國,汪精衛邀請她主掌廣州執信學校,但該校仍在草創籌備期間,薪金無從談起。此時,東南亞華僑領袖陳嘉庚創辦的廈門集美學校想聘請方君瑛做教授,她也很想接受聘請,這樣一來,經濟上就會有著落,每月既可以還些錢給六嫂,又可以盡一點撫養子侄和弟妹的責任。但集美學校所訂的條件相當苛刻,開出的是“霸王合同”,方君瑛的教齡必須達到十年方可自由離職,校方卻有權隨時解聘。方君瑛將合約條款告知好友汪精衛和陳璧君,他們都不贊成她接受集美學校的聘書,她權衡再三,也覺委屈,因此作罷。  方君瑛不能就職,她想盡快償還債務的心願就難以達成,內心難免受到苦悶和焦慮的煎熬。她著實有些心灰意冷,執信學校發來電報,催她與四嫂曾醒速往廣州,汪精衛已將路費匯往福州曾醒處。在這節骨眼上,方君瑛大犯躊躇,不願南下,她對汪精衛說:“我在法國被汽車撞傷,留下頭痛的毛病,腦力已大不如前,執信學校人事復雜,恐擔任校長不下來。”汪精衛回答她:“此時已六月矣,七月中旬即放暑假,七姊到廣州後,不必接事,可在籌備會中,與諸籌備委員籌備一切,暑假後度力能任,即任校長,力如不能,則先任教員,隨後再任校長,亦無不可。”方君瑛將汪精衛的提議擱在一旁,未置可否。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方君瑛性格剛強,毅力過人,為何也會心灰意冷?清王朝被推翻後,中華民國卻並非新瓶裝新酒,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方君瑛懷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前往法國深造,十年間與寡嫂、子侄、弟妹過著儉樸單調的學校生活,本想學成之後,以一技之長報效國傢,造福社會。然而,她所目睹的上海,中國的最大都會,又是一番怎樣的情形?在燈紅酒綠的十裡洋場,多的是紙醉金迷之徒。在革命發源地廣州,地方軍隊包煙包賭還包娼,割據為雄,到處烏煙瘴氣。     中國的進步在哪裡?污濁如故,腐敗如故,疾苦如故,混亂如故,甚至比清末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國是日非,民瘼依舊,志士仁人,情何以堪?方君瑛毫無心理準備,她憤怒,悲傷,失望,卻無能為力。當年的那些不惜拋灑熱血的革命者也多半墮落瞭,追名逐利,養尊處優,理想和氣節蕩然無存,較之清朝官吏的腐敗,不遑多讓。    

中國十大癡情帝王: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皇帝是誰

  中國古代十大癡情帝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多半嬪妃一大票。其中數量最多的可能是偽天王洪秀全,一百多個,沒有名字隻有編號。古代的帝王後宮佳麗三千, 很多帝王隻把女人當玩物,但是這些皇帝中也有不少帝王不把女人當玩物, 是真心愛她們的。  1 明孝宗朱佑樘  弘光皇帝的後宮隻有皇後張氏一人,恩愛如民間夫婦。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情節,面對無盡的誘惑,它能始終如一地愛自己的妻子,難能可貴,其實愛情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而放在高貴處的平淡的東西,就不是那麼平淡瞭。  明孝宗沒有嬪妃是因為他做皇子的時候就跟原配張皇後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願意娶瞭。  晚明學者朱國楨就認為,自秦始皇以來的歷代皇帝中,能夠稱得上“賢主”的,也就是汗文帝丶宋仁宗丶明孝宗等屈指可數的幾位。清代修撰的《明史》固然對明代的帝王多有醜化,不過對明孝宗還是給予瞭簡要的高度評價:“恭儉有制丶勤政愛民”。事實上,這樣的評價很多明代皇帝都當得起,除瞭前文提到過的5位明帝之外,建文帝丶英宗丶景帝丶穆宗丶光宗丶崇禎也都如此,細究起來,其實憲宗丶萬歷也都當得起的(朱元璋在祖訓中就要求後代帝王永遠要保持“愛民”的本色)。  朱佑樘,憲宗皇帝的第三個兒子,1488年,年滿18歲的朱佑樘接班即位,是為明孝宗。孝宗皇帝病逝於1505年,享年36歲,在位時間18年。固然不算多長,卻也不是很短吧。孝宗皇帝一生勤政丶寬容丶遵禮大臣丶體恤民生,當時就獲得瞭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和贊譽。長久以來,明孝宗都被看作明代最符合儒傢倫理的模范皇帝。從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看,他確是一位少有的榜樣皇帝和君主典范。實際上,就“賢主”所涵蓋的內容而言,我以為明孝宗在中國封建社會所有的帝王中(“偉大系列”的皇帝姑且不論),顯然是位列前5名的,甚至就排在第二名也不一定。   在位23年的漢文帝似乎可以排在第一。不過“文景之治”的另一位皇帝漢景帝卻要放在明孝宗之後——漢景帝以周亞夫等將帥平定七王之亂固然添瞭武功,但周亞夫卻沒有落到好下場,而且他還冤殺瞭晁錯,再就是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漢景帝也處理得不好出瞭些問題。而宋仁宗呢,倒是一位寬仁且有人望的皇帝,還啟用范仲淹等施行改革,可惜沒多久就失敗瞭,不玩瞭——宋仁宗最丟分的地方還是丟在對外戰爭的屢戰屢敗上。所以宋仁宗也排在明孝宗之後。除瞭這幾位,還有哪些皇帝有競爭力呢?明仁宗在位僅一年,可惜瞭。明宣宗在位十年,文韜武略,有得一拼。清朝的康雍乾幾位,都有“文字獄”的罪過,甚至有豢養巨貪之類的罪過,在賢明方面自然是無有競爭力的。總體看來,我以為明孝宗應該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和平年代總排名位列第二的賢明君主罷。  那麼,明孝宗的“賢”名究竟又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首先,明孝宗秉性寬善,從小就接受瞭良好的皇室教育,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他不僅有著良好的儒學功底,而且很有文藝天賦,他既是畫傢,器樂演奏傢,又是詩人。不過他的琴聲後人是無從聽到瞭,並且他的畫作也少有流傳下來的,甚至包括他所作的《詩集》5卷,在今天也已經看不到瞭。也不知是被李自成的農民軍進京後於混亂中給毀瞭,還是被以寫詩產量巨大著稱的乾隆在修好《明史》後出於嫉妒而連同其他許多明代的史料給一並毀瞭。更重要的是,同樣是藝術傢,南唐後主李煜,詩寫得夠好吧?可是亡國瞭。宋徽宗畫畫得夠檔次吧?可是亡國瞭。再看看明朝的皇帝吧,同樣是藝術傢,明宣宗丶明孝宗等卻並沒有因此荒廢朝政,他們不光能做到兩手同時抓,而且能做到把兩手都抓得很好。明朝的皇帝總體實力到底怎麼樣,其實由此也就可見出一斑來。  明孝宗在位期間制定和完善瞭一些政治制度,比如編撰《大明會典》,完善官吏考察制度等等,為明朝的穩定和持續的發展,做出瞭繼“制度之王”朱元璋之後的又一制度性貢獻。明孝宗親禮儒臣丶用人唯賢,陸續選拔瞭徐溥丶劉健丶謝遷丶李東陽丶王恕丶馬文升等德行兼備之臣入閣拜官,共理朝政。在武功方面,孝宗也有所建樹。他擊敗土魯番,收復嘉峪關以西的土地,經營哈密,之外還修繕長城,抵禦蒙古。孝宗皇帝提倡儉樸反對奢靡且身體力行,提倡用刑審慎丶減少賦稅丶保養民生……總之,在孝宗的勵精圖治之下,明朝出現瞭又一個太平盛世(史稱“弘治中興”)。  值得說說的還有明孝宗獨占的一絕,那就是:他大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孝宗的皇後張氏出身系今河北滄州一讀書人傢(明朝中後期的選後制度,皇後一般都出於平民之傢,此舉似為保證皇室血脈始終貫之的民間性),美麗聰慧又活潑,深得孝宗喜愛。夫妻伉儷情深,每日一同起居,儼然民間普通的恩愛夫婦一般。後宮粉黛無數,而專心治國的孝宗皇帝並無心昵近。一方面雖多有太監勸進,另一方面卻也有大臣勸阻,孝宗皇帝想必也是有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的,但他終於還是心性不為所亂,以高標準的儒傢風范和“克己”理念為大明朝的全體國民做出瞭非凡的表率,其美德實屬千古所罕見。  遺憾的是明孝宗竟然英年早逝瞭。據說他隻是偶染風寒,但幾位禦醫未經診療就開瞭藥,導致孝宗誤服藥物,鼻血不止而死(葬於泰陵)。真該拿這幫禦醫問罪才是。不過史書的記載上似乎並沒有追究他們。隻是可惜瞭明孝宗這樣的史上少有的賢明君主。相關閱讀推薦:中國古代十二個武功最厲害的帝王 哪個皇帝武功最強盤點帝王寵妃中10對絕色姐妹花:史上十大花心皇帝中國歷史上最有才情的十大帝王:哪些皇帝最有才?毒害中華民族最大的3個皇帝

史上最讓人吃驚的癡情皇帝 為美人不惜自毀城門

  史上最癡情的皇帝:古往今來有很多癡情的皇帝,不過,癡情到驚悚的地步就不多瞭,慕容傢就出瞭這麼一位癡情得丟瞭江山、丟瞭尊嚴,最後丟瞭性命的皇帝,慕容熙,風流倜儻、多情溫柔,他得到王位是因為女人,最後失去王位也是因為女人。  公元402年,慕容熙將中山尹苻謨的兩個女兒納入後宮,姐姐苻娥封為貴人、妹妹苻訓英封為貴嬪。慕容熙對這對姐妹花真是愛死瞭,這姐妹倆都長得月眉星眼、體態輕盈,從此,慕容熙便開始極盡能事地瘋狂寵愛苻氏姐妹。  姐姐病亡慕容熙火燒王郎中  為瞭博取美人的歡心,慕容熙調集兩萬多人在龍城之北大修龍騰苑,一次就“役徒兩萬人”。建逍遙宮、甘露殿,“鑿天河渠,引水入宮”《晉書》。為討大苻美人的歡心,慕容熙為她開鑿曲光海、清涼池,正趕上三伏天,士兵們無法休息,中暑曬死的有一多半。  1972年,在朝陽北郊的凌北鄉木營子村後,發現一座人工夯築的土山,當地百姓稱之為“團山子”。經考證,這座土山就是慕容熙為博美人歡心勞民傷財建造的皇林——龍騰苑遺跡。  修龍騰苑的當年,大苻美人生病瞭,咋治都治不好,越來越重,眼看著就不行瞭,慕容熙急壞瞭,重金懸賞天下名醫。龍城有個叫王溫的郎中,自告奮勇說能治好大苻,結果折騰半天大苻還是死瞭,慕容熙這個心疼啊,把氣全撒王溫身上,“支解溫而焚之”《晉書》,肢解瞭還不解氣,還要燒成灰。   妹妹專寵冬吃鮮菜夏吃凍魚  慕容熙對這姐倆都很寵愛,但比較而言,他對妹妹訓英也就是後來的苻皇後更愛,為她修建承華殿,役使人們把土挑到北門,土的價錢和谷子價錢一樣,夠下本吧! 苻皇後喜歡旅遊,慕容熙便領著她“北登白鹿山,東過青嶺,南臨滄海”,山川大海江河湖泊走瞭個遍。這次超常黃金假期,興師動眾,所到之處“百姓苦之”,而“士卒為豺狼所害及凍死者五千餘人矣”《晉書》。  苻皇後喜歡美食,嘴刁得很,“季夏思凍魚膾,仲冬須生地黃”《晉書》,三伏天要吃凍魚,三九天要吃鮮地黃,喜歡錯季蔬菜和反季食品。比後來的楊貴妃難伺候多瞭,人傢楊貴妃也就想吃個荔枝啥的鮮果。還是正季,那時候也沒冰箱暖棚什麼的,哪去搞這些東西?不過皇後想吃,再不好搞也得搞,慕容熙就吩咐下去,找不來就殺頭。  慕容熙是一刻不能離開苻皇後,連行軍打仗也得帶著,“熙與苻氏襲契丹”,結果看到契丹兵強馬壯,沒敢動手,想回去,結果“苻氏弗聽”,小苻美人沒過上打仗的癮不幹。於是,慕容熙就帶著美人去打高句麗,來回折騰瞭三千裡地,“士馬疲凍,死者屬路”《晉書》,最後還弄瞭個 “不克而還”《晉書》,勞民傷財,興師動眾,不過就是因為小苻美人“弗聽”。  美人歸天癡情帝丟命丟江山  沒想到,這個小苻美人也是個短命的,沒多久,也扔下慕容熙撒手西去瞭,苻皇後死瞭,慕容熙捶胸頓足如同死瞭爹媽一樣其實爹媽死瞭也沒這樣,“僵仆氣絕,久而乃蘇”,後來幹脆哭死過去瞭。  大殮已畢,準備蓋棺移殿時,慕容熙又撫棺大哭起來,就是不忍從此分離,於是,又命左右打開棺蓋,最後一睹芳顏。實在想不出一具發臭的屍體對堂堂後燕皇帝怎麼就會那麼有吸引力,慕容熙纏纏綿綿、哭哭啼啼,最後竟然又爬進棺材和死瞭好幾天的皇後同房!夠驚悚!  纏綿之後,慕容熙才戀戀不舍地命人蓋棺移至靈堂,並下令百官哭靈,他又令人暗中監視,有聲有淚者有獎,否則就有罪有罰。大臣們沒辦法隻好將辛辣之物抹在臉上,硬弄出眼淚來,這還不算,慕容熙還逼令高陽王妃張氏自盡,為苻皇後殉葬,又幾乎耗盡瞭國庫儲蓄為其修建陵墓。  送葬時,慕容熙披散瞭頭發、光瞭腳,徒步跟從靈車走瞭二十餘裡,因喪車高大,不能出城,慕容熙竟下令拆毀北門,當時老百姓嘆息說:“慕容氏自毀國門,怎麼能夠長久呢?” 果然不出人們所料,趁慕容熙葬後未歸之機,大將高雲、馮跋等人發動政變,占領龍城,送葬歸來的慕容熙大驚失色,無奈之際率隨從退入龍騰苑中。  第二天,兩軍交戰,勝負未分之時,慕容熙竟獨自逃走,部眾失掉主帥,也便如鳥獸散,叛軍攻占龍騰苑,狼狽不堪的慕容熙在龍騰苑附近的樹林中被擒獲,不久被處死。這個荒淫暴虐的皇帝,死的時候才23歲。後燕也自此滅亡。相關閱讀推薦:史上最能睡的皇帝 史上被稱為睡王的皇帝是誰?史上最能哭的皇帝

歷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癡情皇帝是誰?明孝宗的愛情

  中國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癡情皇帝是誰?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多半嬪妃一大票。其中數量最多的可能是偽天王洪秀全,一百多個,沒有名字隻有編號,今天從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從二百三睡到二百五。這些皇帝中,有兩個皇帝沒有嬪妃,隋文帝和明孝宗。  明孝宗沒有嬪妃是因為他做皇子的時候就跟原配張皇後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願意娶瞭。  晚明學者朱國楨就認為,自秦始皇以來的歷代皇帝中,能夠稱得上“賢主”的,也就是汗文帝丶宋仁宗丶明孝宗等屈指可數的幾位。清代修撰的《明史》固然對明代的帝王多有醜化,不過對明孝宗還是給予瞭簡要的高度評價:“恭儉有制丶勤政愛民”。事實上,這樣的評價很多明代皇帝都當得起,除瞭前文提到過的5位明帝之外,建文帝丶英宗丶景帝丶穆宗丶光宗丶崇禎也都如此,細究起來,其實憲宗丶萬歷也都當得起的(朱元璋在祖訓中就要求後代帝王永遠要保持“愛民”的本色)。  朱佑樘,憲宗皇帝的第三個兒子,1488年,年滿18歲的朱佑樘接班即位,是為明孝宗。孝宗皇帝病逝於1505年,享年36歲,在位時間18年。固然不算多長,卻也不是很短吧。孝宗皇帝一生勤政丶寬容丶遵禮大臣丶體恤民生,當時就獲得瞭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評和贊譽。長久以來,明孝宗都被看作明代最符合儒傢倫理的模范皇帝。從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看,他確是一位少有的榜樣皇帝和君主典范。實際上,就“賢主”所涵蓋的內容而言,我以為明孝宗在中國封建社會所有的帝王中(“偉大系列”的皇帝姑且不論),顯然是位列前5名的,甚至就排在第二名也不一定。   在位23年的漢文帝似乎可以排在第一。不過“文景之治”的另一位皇帝漢景帝卻要放在明孝宗之後——漢景帝以周亞夫等將帥平定七王之亂固然添瞭武功,但周亞夫卻沒有落到好下場,而且他還冤殺瞭晁錯,再就是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漢景帝也處理得不好出瞭些問題。而宋仁宗呢,倒是一位寬仁且有人望的皇帝,還啟用范仲淹等施行改革,可惜沒多久就失敗瞭,不玩瞭——宋仁宗最丟分的地方還是丟在對外戰爭的屢戰屢敗上。所以宋仁宗也排在明孝宗之後。除瞭這幾位,還有哪些皇帝有競爭力呢?明仁宗在位僅一年,可惜瞭。明宣宗在位十年,文韜武略,有得一拼。清朝的康雍乾幾位,都有“文字獄”的罪過,甚至有豢養巨貪之類的罪過,在賢明方面自然是無有競爭力的。總體看來,我以為明孝宗應該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和平年代總排名位列第二的賢明君主罷。相關閱讀推薦:明孝宗朱佑樘有幾個妃子明代之明孝宗朱祐樘皇後的簡介明朝歷代皇帝簡介:明孝宗朱佑樘明孝宗對殺母之人選寬容 治下明朝國力強盛明孝宗朱佑樘簡介 明孝宗一生隻有張皇後一妻?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那麼,明孝宗的“賢”名究竟又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首先,明孝宗秉性寬善,從小就接受瞭良好的皇室教育,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他不僅有著良好的儒學功底,而且很有文藝天賦,他既是畫傢,器樂演奏傢,又是詩人。不過他的琴聲後人是無從聽到瞭,並且他的畫作也少有流傳下來的,甚至包括他所作的《詩集》5卷,在今天也已經看不到瞭。也不知是被李自成的農民軍進京後於混亂中給毀瞭,還是被以寫詩產量巨大著稱的乾隆在修好《明史》後出於嫉妒而連同其他許多明代的史料給一並毀瞭。更重要的是,同樣是藝術傢,南唐後主李煜,詩寫得夠好吧?可是亡國瞭。宋徽宗畫畫得夠檔次吧?可是亡國瞭。再看看明朝的皇帝吧,同樣是藝術傢,明宣宗丶明孝宗等卻並沒有因此荒廢朝政,他們不光能做到兩手同時抓,而且能做到把兩手都抓得很好。明朝的皇帝總體實力到底怎麼樣,其實由此也就可見出一斑來。  明孝宗在位期間制定和完善瞭一些政治制度,比如編撰《大明會典》,完善官吏考察制度等等,為明朝的穩定和持續的發展,做出瞭繼“制度之王”朱元璋之後的又一制度性貢獻。明孝宗親禮儒臣丶用人唯賢,陸續選拔瞭徐溥丶劉健丶謝遷丶李東陽丶王恕丶馬文升等德行兼備之臣入閣拜官,共理朝政。在武功方面,孝宗也有所建樹。他擊敗土魯番,收復嘉峪關以西的土地,經營哈密,之外還修繕長城,抵禦蒙古。孝宗皇帝提倡儉樸反對奢靡且身體力行,提倡用刑審慎丶減少賦稅丶保養民生……總之,在孝宗的勵精圖治之下,明朝出現瞭又一個太平盛世(史稱“弘治中興”)。  值得說說的還有明孝宗獨占的一絕,那就是:他大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孝宗的皇後張氏出身系今河北滄州一讀書人傢(明朝中後期的選後制度,皇後一般都出於平民之傢,此舉似為保證皇室血脈始終貫之的民間性),美麗聰慧又活潑,深得孝宗喜愛。夫妻伉儷情深,每日一同起居,儼然民間普通的恩愛夫婦一般。後宮粉黛無數,而專心治國的孝宗皇帝並無心昵近。一方面雖多有太監勸進,另一方面卻也有大臣勸阻,孝宗皇帝想必也是有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的,但他終於還是心性不為所亂,以高標準的儒傢風范和“克己”理念為大明朝的全體國民做出瞭非凡的表率,其美德實屬千古所罕見。   遺憾的是明孝宗竟然英年早逝瞭。據說他隻是偶染風寒,但幾位禦醫未經診療就開瞭藥,導致孝宗誤服藥物,鼻血不止而死(葬於泰陵)。真該拿這幫禦醫問罪才是。不過史書的記載上似乎並沒有追究他們。隻是可惜瞭明孝宗這樣的史上少有的賢明君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娶四個寡婦為妻的癡情皇帝是誰?史上最傳奇皇帝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傳奇故事  提到“黃袍加身”,自然讓我們想到瞭那位“隻贏不輸”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但實際上趙匡胤不是中國史上“黃袍加身”第一人,之前至少還有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後周太祖郭威等先行者。今天介紹的就是被趙匡胤奪瞭江山的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傳奇故事。  郭威(904-954),邢州堯山(今河北邢臺市隆堯縣西)人,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後周開國皇帝。五代十國的50餘年,是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之後最混亂的年代,“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好戲屢屢上演。郭威,就生活在這段戰亂頻仍的年代,他出身平民,白手起傢,戎馬倥傯,由普通士卒逐步成長為將領,最後又當上瞭皇帝,而且治國有方,政績斐然,堪稱五代十國諸帝中的佼佼者,是歷史上公認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  1、出身寒微 勇武少年殺豪強  郭威字文仲,由於他脖子上刺瞭一隻飛雀,所以人們又叫他郭雀兒。本姓常,由於早年父親被殺害,母親迫於生計而帶著幼小的他改嫁到郭傢,於是乃改姓郭。其繼父郭簡,曾經在後晉當過順州刺史,後被劉仁恭所殺。郭威在三歲的時候隨母遷到瞭太原,不久母親即去世,郭威成瞭孤兒,由姨母韓氏收養,而姨母傢也是一個傢道並不寬裕的破落人傢。十八歲的時候,郭威跑到潞州(今山西長治)投奔其生父的親屬常氏。   少年郭威生的是虎背熊腰,形體魁梧,勇力過人,但是好鬥成性,好賭嗜酒,且喜歡打抱不平。一天,郭威又到街上閑逛,有一個屠戶欺行霸市,非常跋扈,大傢都很怕他,喝瞭點酒的郭威不服氣地到瞭這個屠戶跟前,讓他割肉,然後找茬罵他,屠戶也知道郭威不好惹,但最後終於忍不住瞭,就扯開衣服用手指著肚子說:“有膽量你就照這兒捅一刀!”郭威二話沒說就抄起刀子捅破他的肚子,屠戶自然一命嗚呼。  時值河東大將李嗣昭的兒子李繼韜在潞州割據,正在招募軍士擴充軍隊。勇武有力、豪爽負氣的郭威,深得李繼韜所賞識。在郭威醉酒殺人而被官府拘押後,李繼韜暗中將其放走,後又招至麾下,留於帳下作牙兵(即藩帥親兵)。郭威因略通文墨、書算,不久升為軍吏,從此開始瞭軍伍生涯。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歷史上兩次“棄妻”的唐朝癡情皇帝是誰?史上最癡情皇後:因擔心夫君而哭瞎眼睛哭癱雙腿揭秘史上最癡情的皇帝:爬進棺材和已死皇後同房揭秘:明憲宗為何對一個年長17歲的女人癡情一生後周太祖郭威簡介 滅後漢誅隱帝 建立後周政權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2、戎馬倥傯 黃袍加身成霸業  後來,李繼韜部被後唐莊宗李存勖發兵滅掉,郭威也被收編進瞭後唐軍隊,充當李存勖的親軍“馬鋪卒使”,時年郭威21歲。郭威喜讀兵書,拜師求教,開始關註研討存亡治亂之事、治國用兵之道。再後來又跟隨石敬瑭攻戰,替石敬瑭掌管軍籍,得到倚愛;在石敬瑭稱帝後改隸於後晉侍衛親軍都虞侯、沙陀族人劉知遠名下,成為劉知遠的心腹,不管劉知遠走到哪裡都把他帶在身邊,讓他督率親軍。及至後晉為契丹所滅,郭威和蘇逢吉、史弘肇等人勸說劉知遠稱帝,成為後漢開國功臣。劉知遠稱帝後,牙將郭威升為執掌軍務的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時年郭威43歲。劉知遠在位不到一年便一命嗚呼,郭威、蘇逢吉等這幫舊日將佐幕僚同受顧命立太子劉承祐(即後漢隱帝),而這些顧命大臣中,唯有郭威遠見卓識,文武兼備。  隱帝繼位不久,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相繼擁兵造反。郭威奉命出征,很快就討平瞭叛亂,李守貞自焚而死,趙思綰、王景崇相繼歸降,使風雨飄搖的後漢政權轉危為安。之後,郭威又移師北伐,大敗契丹。郭威以功進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檢校太師兼侍中,河北諸州郡皆聽郭威節制。自此,郭威成為後漢最重要的大臣。

散文:迷失緣在癡情

我在感情中遊離瞭很久,悲花憫月,傷痛時光,一切皆因情生,無法逃離,一度陷在感情旋渦的我,曾願意為情所困,為情憔悴終不悔,總感到所牽的情象巨石,你是我感情的依靠,沒有退路,讓我別無選擇,孤傲的我遇到你就再也找不到孤傲的我,眷戀你讓我狼狽不堪,有時都認不出自己是誰,在這個美好而又殘酷的現實世界裡,也許兩顆灼熱的心不許碰在一起,我卻是這般地飛蛾撲火,我沒有什麼可以來償還,除瞭這一生的淚。很長時間以來,感覺枯燥的生活都被一種的不安和遺憾裝點著,便讓我少瞭一份冷靜與自負,白天工作之外的空閑時間,總是自覺與不自覺地沉浸在一種思想意識裡,每每想到在腦海中來回穿梭的問題時,我就有種夢斷天涯路的心悸。就連夢裡,那個虛幻的影子我也常常無法觸碰,讓我在夢醒時分倍感淒涼,並且輾轉反側的想象著、思維著、惦量著而又一次次地遺憾著。為什麼不遠的行程,似遙遙的遠方,又似無望的他鄉?我想看清情網裡的每一粒沙,不想被它深埋於地下。每一粒沙,看起來是那麼的輕,落到心上卻好痛。當感情風化成記憶的淚滴時,我哭瞭。我害怕,我迷惘,我聽到瞭自己心碎的聲音。相思苦,苦得象咖啡;相思美,美得似落紅。明知道是不會有結果的,但我就是無法放開你,寧願就這樣孤獨地想著你。不知道愛一個人是否要走向極至?似乎覺得應該越愛越濃,情才是最真切的。但愛是燃燒的油海,一旦點燃就熊熊不息,心再也停不下來瞭,直到把自己毀滅,使心海成為幹涸的廢墟。沒有承諾,沒有責任,這是網絡遊戲的原則。夢遊回來,我的軀殼依然在現實的空間裡疲憊的掙紮。多少個晚風習習的夜晚,一種莫明的情愫纏繞著,那顆飛出軀殼的心。魂牽夢繞遙望著你。魂不守舍的占據著現實的空間。我那丟失的靈魂啊,在飄渺的時空裡,漂浮、遊蕩,魂歸何處。我以為一切早已過去,我以為一切早已結束,我以為心靈的傷口已經愈合,我以為你已經走出我的心海,我以為一切會歸於平靜,從今往後,什麼都無法波動我的心湖,我以為心思早已脫離苦海,遁入空門。如今已是心如止水掛在嘴裡,靈魂深處卻總隱藏著一點微微的祈盼、一絲幽幽的酸楚,陪伴我在遙無盡頭的路上辛苦跋涉……※本文作者:自然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