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禪宗

禪宗語錄 勵志|經典語錄大全

禪宗語錄 勵志: 1、和尚神秀的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慧能的畿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經典 2、人之所以累,緣於一顆攀比之心, 有時候,人之所以累,緣於一顆攀比之心。不用羨慕命運給他人的多,他擁有的不一定適合你。不要抱怨命運給你的太少,因為這在你的生命中彌足珍惜。每個人都希望幸福,幸福卻偏愛知足。

禪宗語錄勵志|經典語錄大全

禪宗語錄1.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禪宗語錄2.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禪宗語錄3.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禪宗語錄4.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禪宗語錄5.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禪宗語錄6.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禪宗語錄 勵志|勵志語錄大全

禪宗語錄 勵志: 1、和尚神秀的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慧能的畿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經典 2、人之所以累,緣於一顆攀比之心, 有時候,人之所以累,緣於一顆攀比之心。不用羨慕命運給他人的多,他擁有的不一定適合你。不要抱怨命運給你的太少,因為這在你的生命中彌足珍惜。每個人都希望幸福,幸福卻偏愛知足。

禪宗語錄勵志|勵志語錄大全

禪宗語錄1.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禪宗語錄2.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禪宗語錄3.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禪宗語錄4.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禪宗語錄5.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禪宗語錄6.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惠能簡介 佛教禪宗祖師禪宗六祖大鑒禪師惠能生平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祖籍范陽郡即今河北涿州。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憲宗追謚大鑒禪師。著有六祖《壇經》流傳於世。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惠能,祖籍河北范陽郡即今河北保定涿州,隨父流放嶺南新州即今廣東新興縣。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憲宗追謚大鑒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陳寅恪稱贊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  惠能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中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唐咸亨二年即671年出傢到東山法門,是在舂米作坊服雜役的行者,未經剃度,可見沒有法名。[2]六祖門人法海在其著作《六祖法寶壇經略序》中記載:“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按佛教用語“上下”即指法名,是對法號的尊稱。在當時,盧能隻是傢境貧窮的孩子,佛教界沒有為百姓安法名之舉,兩個異僧“專為安名”難免是神話傳說。《六祖壇經》裡記載:六祖黃梅三更得法,人盡不知,持衣缽南下,被惡黨追殺,六祖遁於前山,惡黨火燒前山,六祖隱身挨於石中得免。石頭留下六祖結跏趺坐的膝蓋痕跡,以及所穿衣服的佈紋,此石因名避難石。[3]由此可見,惠能法號應是五祖秘密定下,何時公開啟用“惠能”法號又是一個謎。苦痕在《龍棘子的傳說》中有新的版本演義,或許更有道理。[4]  其父原是小官吏,後因過失而被謫居嶺南新州即今廣東新興縣。惠能出生三歲時,父親病逝,他靠賣柴養母為生活。後因自感與佛教有緣,遂於唐咸亨三年即672年離開廣東北上,到湖北黃梅縣東山寺拜禪宗五祖弘忍為師。後在弘忍命門徒作偈呈驗以選拔傳法繼承人時,他因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受到弘忍首肯而授與衣缽成為傳法繼承人,世稱禪宗六祖。後為逃避爭奪繼位權的對立派追殺,惠能離寺南歸,長期輾轉流徙於嶺南四會、懷集等地,過著隱居生活。唐高宗儀鳳元年即676年正月初八到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在該寺內講《涅盤經》之際,“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爭論不休,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印宗聞之竦然若驚。知惠能得黃梅弘忍真傳,遂拜為師,並為之剃度。  儀鳳二年即677年,韶州刺史韋璩仰其道風,率同僚入山請惠能入城,於大梵寺講堂為眾說法,兼授無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餘人,門人法海編錄其法語。同年,他前往韶州住持寶林寺即今南華寺,並在大梵寺設壇講經說法,為其後開辟:“南宗”奠定瞭基礎。惠能在寶林寺30餘年,悉心傳道,弘法不輟。他以“見性成佛”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弘揚“頓悟”,以傳統文化的精髓結合禪宗教義的秘笈,形成中國佛教禪宗的“南宗”與“北宗”相比較而迥然不同的獨特風格。由於惠能的弘法,“南宗”禪學的影響逐漸遍及全國,並取代瞭“北宗”在禪宗中的主導地位,而各地投奔在惠能門下治學的門徒數以千計。其後,他的弟子集錄其講經的要義,編纂成《壇經》一冊。該書反映出惠能對傳統佛教教義作重大改革的思路,是禪宗進一步“中國化”的重要標志,從而對中國哲學與佛教文化的發展產生瞭深遠影響。  延和元年即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門人建報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即713年,圓寂於新州國恩寺,世壽七十六,唐憲宗謚號大鑒禪師。惠能圓寂後,其真身不壞,被運回韶州即今廣東韶關曹溪,其門人裹綜塗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在六祖殿中。  惠能禪師入寂於先天元年即712,春秋七十六。他生前的主要講法,由弟子法海整理成書,即《壇經》。在佛教史上,中土人的著述,被稱之為經的,唯惠能禪師一人。  唐玄宗開元二年即730年,在河南滑臺今滑縣的無遮大會上,惠能弟子荷澤神會辯倒瞭神秀門人崇遠、普寂,使得“南宗”成為中國禪宗正統。

菩提達摩是誰?中國禪宗的始祖菩提達摩簡介

  菩提達磨(?~535)梵名Bodhidharma 。意譯作道法。又稱菩提達摩、菩提達磨多羅、達磨多羅、菩提多羅。通稱達磨。為我國禪宗初祖,西天(印度)第二十八祖。南天竺香至國(或作婆羅門國)國王之第三子,從般若多羅學道,與佛大先並稱為門下二甘露門,四十年之後受衣缽。  北魏時,曾在洛陽、嵩山等地傳授禪教。當時對他所傳的禪法褒貶不一,約當魏末入寂於洛濱。據《景德傳燈錄》載,其為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屬剎帝利種姓,通曉大小乘佛法,於梁普通八年(527)泛海達於南海(今廣東廣州),廣州刺史具禮迎接,梁武帝遣使請其至金陵(今江蘇南京),因晤談不契合,於同年潛行至北魏,寓於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世稱“壁觀婆羅門”,所傳安心禪法,深受魏孝明帝推崇,僧俗信向者甚眾。  他到中國開創的新禪法,經其弟子慧可等以下幾代禪師的闡發,到惠能時正式形成禪宗。惠能法嗣神會,堅持南宗為禪宗正宗正統,認定自菩提達摩至惠能六代系一脈相承,從此菩提達摩被尊為東土禪宗初祖。其後智炬作《寶林傳》,本北魏吉迦夜、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時敘述的西天(天竺)世系的廉潔以,以西天佛祖傳自迦葉至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世,以後此說復為《景德傳燈錄》、《傳法正宗記》等所采用。著作有《少室六門》上下卷,包括《心經頌》、《破相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6種。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等,大都系後人所假托。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師泛海至廣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業,然與武帝語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時人不解其意,稱壁觀婆羅門。時神光於伊洛披覽群書,以曠達聞,慕師之高風,斷臂求法,師感其精誠,遂傳安心發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經九載,欲歸西方,囑慧可一宗之秘奧,授袈裟及楞伽經四卷。未久即入寂,葬於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雲度蔥嶺時,適逢達磨攜隻履歸西方。師之一生頗富傳奇,亦難辨其真偽。師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異說。又梁武帝尊稱師為‘聖胄大師’;唐代宗賜‘圓覺大師’之謚號,塔名空觀。 其弟子除慧可外,較著名者另有道育、僧副(一作道副)、曇林等。相關閱讀推薦: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名僧:盤點歷史上的佛教高人元宵節源於宮廷政變佛教傳播?元宵節來源揭秘觀音菩薩的由來 佛教中觀音菩薩是怎麼來的?惠能簡介 佛教禪宗祖師禪宗六祖大鑒禪師惠能生平

經典的禪宗語錄,充滿佛性的名言

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惠能   2、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3、人身難得,六情難具,口辯難中,才聰難致,壽命難獲,明人難遭,直言難有,大心難發,經法難聞,如來難值。——《五苦章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