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草船借箭

成語典故_成語故事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誰?

  導讀:草船借劍的成語故事,出自三國時期,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是是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裴松之註,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與孫權對壘濡須(今安徽巢縣西巢湖入長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堅守不出。一天孫權借水面有薄霧,乘輕舟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部署。孫權的輕舟行進五、六裡,並且鼓樂齊鳴,但曹操生性多疑,見孫軍整肅威武,恐怕有詐,不敢出戰,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隨後,曹操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不一會,孫權的輕舟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有翻沉的危險。孫權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一會,箭均船平,孫軍安全返航。曹操這才明白自己上當瞭。  由此可見,“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並且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以後五年。  【小說中的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制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隻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復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瞭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3日之內如何能造出10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教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說:“隻望你借給我20隻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佈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樹在船的兩舷。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10萬枝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瞭,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瞭。”魯肅雖然答應瞭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隻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準備停當。可是一連兩天諸葛亮卻毫無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裡四更時分,他才秘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隻得陪伴著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清晨,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20隻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制造瞭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說:“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裡,曹操決不敢貿然出戰。你我盡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

誰是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人公?到底誰借誰的箭

  諸葛孔明在赤壁大戰前夕“草船借箭”,無疑是羅貫中名著《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羅貫中借此充分展示“半仙”諸葛亮的料事如神。但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未“草船借箭”,羅貫中大概是嫁接三個藍本於諸葛亮,而並非“孫權借箭”一個藍本之“孫”冠“諸葛”戴。  藍本之一:孫權借箭。裴松之在註《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時,曾引用《魏略》說:“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是發生在赤壁大戰結束五年後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之事,當時曹操與孫權對壘於濡須(今安徽巢縣西巢湖入長江口),初戰曹軍大敗,便堅守不出。某日孫權見江面薄霧,便乘一艘大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營前觀察軍情。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戰,即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孫權的船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得行將傾覆,孫權即令調轉船頭,讓另一側再受箭。待兩側受箭均衡後,即安然返航。  從中可知,“孫權借箭”並非事先策劃,而是一次偶發事件,也並無準備“草船借箭”中的“稻草人”,箭是直接射於大船的木板之上。故應該是一次偶發的“木船受箭”。  藍本之二:張巡借箭。歷史上真正用“草人”借箭的是唐代名將張巡,他在任睢陽(今屬河南商丘)縣令時與叛軍令孤潮之戰中,便施出“草人借箭”之計。據《新唐書·張巡傳》載:“城中矢盡,巡縛藁為人千餘,被黑衣,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久,乃藁人;還,得箭數十萬。” 文中的“藁”即稻麥禾稈,“潮兵”指令孤潮的軍隊。此事發生於“安史之亂”中期,當時安綠山命叛將令孤潮率四萬左右叛軍圍攻睢陽城,張巡僅憑臨時招募的千餘守軍與敵對壘。叛軍不斷攻城,城中的箭已用盡。這天深夜,張巡命令士兵紮上千餘草人,裹以黑衣,用繩子從城頭吊下。叛軍發現後,便向草人射箭,直到天亮,才發現是些草人。待守軍拉回草人,凈得幾十萬支箭。第二天晚上,張巡又挑選出五百死士,仍用繩子吊下城。叛軍以為又是草人借箭,笑而不理。於是這五百人趁敵不備,直襲令狐潮大營,令狐潮來不及組織抵抗,幾萬叛軍四下逃竄,一退十幾裡。  “張巡借箭”是一次精心策劃的“草人借箭”,但發生在守城時,並無船可用。   藍本之三:周瑜借箭。這第三個藍本其實是將孫權“木船受箭”的史實,附會到周瑜身上。宋元之際的話本《三國志平話》說:“周瑜用帳幕船隻,曹操一發箭,周瑜船射瞭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卻射右面。移時箭滿於船。周瑜回,約得數百萬支箭。周瑜喜道:‘謝丞相箭。’曹公聽得大怒。” 《三國志平話》的作者大概更青睞周瑜,故讓周瑜上演一出“木船借箭”的好戲。其間所說“約得數百萬支箭”,已經是小說傢的藝術誇張,試想一人射出十箭,便需十萬人同時開弓,還未算射入江中的,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周瑜借箭”的文學本,雖仍無“草人”出現,但已是一次有預謀的“木船借箭”,其情節已經跟《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寫相接近。  歷史上孫權無意間的“木船受箭”,張巡的“草人借箭”,文學作品中周瑜的“木船借箭”,羅貫中或許正是借助這三個藍本,在《三國演義》中刻畫出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生動故事。相關閱讀推薦:盤點:誰是三國時期最無法無天的四大色鬼揭秘:三國歷史上受盡千夫所指的大惡人是誰?第二次中東戰爭:埃及力敵三國收復蘇伊士運河解密:強大齊閔王為何連續被三國驅逐?孔子學生的實戰技巧:子貢巧言聯合三國滅吳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天時地利人和

  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裡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托,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瞭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隻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瞭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瞭。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諸葛亮喝瞭幾杯酒就走瞭。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的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瞭。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魯肅見瞭諸葛亮。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魯肅說:“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麼幫得瞭你的忙?”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佈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瞭,我的計劃就完瞭。”  魯肅答應瞭。他不知道諸葛亮借瞭船有什麼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隻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瞭第三天,看他怎麼辦!”  魯肅私自撥瞭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佈置好青佈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調度。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麼?”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裡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瞭就知道。”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隻管飲酒取樂,天亮瞭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隻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相關閱讀推薦:諸葛亮的故事:功蓋三分國諸葛亮的老婆是誰?諸葛亮老婆是怎麼死的諸葛亮的父親是誰?諸葛亮的父親叫什麼名字諸葛亮的後代都有誰? 諸葛亮後代結局如何? 諸葛亮罵死瞭誰?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是誰?歷史上諸葛亮怎麼死的?諸葛亮死時多少歲?

成語故事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誰?

  導讀:草船借劍的成語故事,出自三國時期,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是是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裴松之註,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與孫權對壘濡須(今安徽巢縣西巢湖入長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堅守不出。一天孫權借水面有薄霧,乘輕舟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部署。孫權的輕舟行進五、六裡,並且鼓樂齊鳴,但曹操生性多疑,見孫軍整肅威武,恐怕有詐,不敢出戰,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隨後,曹操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不一會,孫權的輕舟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有翻沉的危險。孫權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一會,箭均船平,孫軍安全返航。曹操這才明白自己上當瞭。  由此可見,“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並且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以後五年。  【小說中的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制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隻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復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瞭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3日之內如何能造出10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教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說:“隻望你借給我20隻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佈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樹在船的兩舷。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10萬枝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瞭,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瞭。”魯肅雖然答應瞭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隻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準備停當。可是一連兩天諸葛亮卻毫無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裡四更時分,他才秘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隻得陪伴著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清晨,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20隻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制造瞭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說:“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裡,曹操決不敢貿然出戰。你我盡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