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落後

解密:朱元璋對中國的落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明太祖所制定制度,不會是孤立的根據自己性格所定,一定時有所因革取舍的。陳寅恪先生大作《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通過正史資料,論述認為,隋制遠承漢晉,近承北齊, 並在滅陳後,對陳朝制度,有所借鑒。隋朝與北朝以來政治發展之大成的北齊,(而隋之遠承漢晉,也是通過北齊來承襲的)相隔不過3年,隋朝官員多有通曉北齊制度的,而滅陳更是隋朝建立9年之後的事情瞭。陳朝繼承南朝以來發展的制度的合理部分,隋文帝更能直接借鑒。但明太祖建國時候是什麼情況呢?明太祖所開創的明朝,不是取代的宋朝,更不是唐朝,而是一代天驕所開創的元朝。  元朝對其下700年的中國,留下瞭深刻的痕跡,根據《金史》,當金國全盛之時,中國北方戶口約700餘萬,4500餘萬口,元朝取代金朝後,於1235年統計北方戶口,得戶不足百萬,口不足500萬。根據〈宋史.地理志〉以一戶五口推算,四川人口當南宋全盛,約有2000萬,而戰後據元朝統計四川人口約50萬,雖然政府統計戶口數量一般少於實際人口,但是從以上簡單的對比不難看到,元代征服以上地區時,包括四川在內的北方(即蒙古所謂漢人地區)損失瞭大部分人口是可以肯定的。滅南宋時,雖然蒙古已經進入瞭漢化後的元朝階段,但南宋戶口依然損失瞭三分之一以上。  元朝自滅金約80年未開科舉,偶而開科幾次,也錄取甚少,而且還分四榜錄取,漢人南人很難獲得官位。所以在元朝,讀書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號稱“九儒十丐”。這就是臭老九的由來。而元朝制度,雖然有些勵精圖治的統治者用瞭些漢法,但是蒙古貴族勢力極大,忽必烈因為行漢制,被西北諸王公仇視,多次開戰。終元一代,沒有出現北魏,遼,金那樣強烈的漢化傾向。而蒙元舊俗卻深刻的改變瞭此下中國。   蒙古立國滅金時,還處於奴隸制度初創時期,他進入中國以來,施行的制度,相對於他本來的制度無疑是相當大的進步,但對漢地卻是倒退千年的毀滅性災難。漢人南人由平民變為奴隸的事情,史不絕書。行省制度乃是皇帝對地方官不放心,把中書省分一部分到地方,建立路以上的行中書省,宋代文官有中書門下省總理,武將有樞密院總理,財政有三司使掌握,而元朝統一交給中書省處理政務。所以元朝宰相能有廢立皇帝的力量。而這一制度為明所沿襲,成為胡惟庸擅權的制度性條件。而蒙古一代沒有完善的財政制度,宋代三司使統一的財政權消失瞭,而代之以西域特色的包稅制。  明太祖起兵南方,以一個某些人眼中無賴子而北伐成功,趙翼、孟森稱之為“自古得國之正,莫若漢高明祖”。民主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建立民國臨時政府後首先也是拜祭明孝陵。這正是對明太祖功業的肯定。  但明太祖制定制度的時候,卻沒有隋朝那樣有北齊南陳的較好的制度基礎來繼承,因為此時距離南宋中央政權滅亡已經92年,距離北方淪於金國已經240餘年,距離北方人口銳減的時代也已近150年瞭。元朝雖然尊奉儒傢,給予儒傢朱子極高地位,但明顯隻是一個姿態,而並沒有貫徹到實際政治中去。有元一代,制度不立,已成定論。在這樣的條件下,明太祖欲恢復漢唐制度,而實際政治中卻無處可以因襲,無疑難度相當大。  王莽時代儒學昌盛,王莽欲以古代良制來變革漢法。其恢復井田等措施,不可說是王莽完全為瞭禍害百姓的。因為他所作為,完全是按照《周禮》等古代制度變革的。但王莽失敗的很慘。《周禮》雖不是周公所做,卻是漢初儒傢理想制度的結晶。可見單純依靠理想而不考慮現實情況制定制度,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時代,反而會適得其反。  明初中國社會經濟情況,比之宋末,完全不同瞭,北方雖然在金朝統治下百多年,女真初期雖然極為野蠻,但漢化的速度極快,金世宗,章宗時期反而有小堯舜的稱譽。但蒙古滅金時,甚至以為“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經過耶律楚材的勸諫,蒙古統治者才沒有殺絕北方漢人,改派耶律楚才去治理漢地。但是窩闊臺死後,耶律楚材就被當權者排擠,而重把對漢地的稅收交給中亞和西域來的色目人承包。所以直到元朝滅亡,一百五十年瞭,北方也沒有恢復到金朝的水平過,元朝人口最多時候北方有大約1000多萬。當然這比金元鼎革後的慘狀已經有相當恢復。但北方經濟水平最多不過相當漢初而已。  朱元璋沒有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在明初南北相差巨大的情況下,朱元璋隻好以全國最落後地區的情況來制定制度,在元朝基礎上因革損益,並雜采漢唐宋可取之法。所以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中稱:明朝開創的經濟制度充滿瞭短線補給,而無中央統一財政。這實際上是元朝用色目人行包稅制後,明初不用包稅而無新良法替代的後遺癥。(儒傢歷來羞談財稅的,桑弘揚、楊炎、王安石都不獲得儒傢的贊賞。)而直到萬歷年間張居正改革的時候,根據江南制定的一條鞭法,在北方推行還是遇到瞭相當的阻力。萬歷年間北方經濟比明初有瞭長足的發展尚且如此,何況明初。忽略瞭這一經濟基礎,無異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根據展濤《中國古代經濟史》推算,明朝賦稅(張局正改革前),無論平均還是總量,都與唐宋相差甚遠。這除瞭明初凋敝外,也體現瞭明朝政府實行儒傢仁政,藏富於民的思想。但明代政府財政制度的落後,導致很多應該政府施政的項目,也廢止瞭。顧炎武《日知錄》中,記錄瞭其西北之行,他每見一地有雄壯城池和堅實道路,詢問當地故老,多是唐朝所建。而這個與其所明朝政府的腐敗,不如說是明朝藏富於民的措施推行的太極端化,地方政府無財力興建這些設施。  經濟如此,其他方面可想而知。  不過明代這一收縮性的財政,而給予瞭官吏遠低於以往歷代士人的俸祿。海瑞給老母祝壽,買瞭塊肉,而成瞭當時官吏中的新聞。可見奉公守法的官吏,僅依靠法定俸祿,日子是相當清苦的。高薪雖然未必養廉,但如明朝那樣低的俸祿,而要求人人象海瑞那樣清廉,確實是不太可能的。正如〈管子〉中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忽略瞭官吏的奉公守法時甚至不如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而單單去要求士人去弘揚大丈夫精神,才真是緣木求魚瞭。  但朱元璋建國後,依然盡力復興華夏傳統。朱元璋在明初制度創立時候,復我漢唐衣冠,重開科舉,尊師興學,重視農桑,也是一時人心大快。大明律本於唐律,而重重罪輕輕罪,也為法制史所稱道,一掃元代法制混亂的弊端。相關閱讀推薦:明朝歷史上誰計劃用四百日本人朝堂砍殺朱元璋?民歌《茉莉花》本意是朱元璋反腐嗎?明朝史上第一功臣徐達為何能夠躲過朱元璋迫害?明太祖朱元璋千防萬防為何明朝還是讓太監專權?朱元璋的轉變:暴虐到臣子寫詩不合意也要被殺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朱元璋開科取士的時候,士人夢想中的科舉盛世兩宋已經過去近百年瞭。重開科舉對於士人的意義,絕對不低於恢復高考。而明代科舉制度的制定則更是斟酌損益後而為瞭。  當時南北學問相差很大,北方因為金亡時損耗太大,經濟,學術已經調令殆盡。而朱元璋雖然起傢南方,卻要作天下的天子,而不是淮西的天子或者江南、浙東的天子。這是朱元璋最值得欽佩的地方。(明初開科取士,因為北方學術確實與南方有差距,而有所謂南北榜案。朱元璋對主管科舉隻取南方的主考官殺掉,而重新開考,隻取北方士子。但南北學術差距確實存在,於是明朝就有瞭南榜北榜,來保證北方能有相當的士人進入政府,從而使政府具有代表性)。這跟清朝的旗人本位政策,是何等的天淵之別。  曾經讀到過尹韻公《中國明代新聞傳播史》。裡面以翔實的資料給我們展示瞭明代的另一面——輿論傳播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過瞭我們的預期。  但是明儒空疏之病確實甚深。這恐怕不是“ 四書五經”對士人束縛的作用。而是士子對朱熹學說的反感,而有明代學術的代表—-陽明學派的出現。王陽明本人是一代大儒,其學說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本是驚天大事。但是這種極端唯心主義思想,在大儒那裡會成為治世良法,但在一般末流那裡,卻無法得到其精髓。因為王陽明的致良知的途徑是內求於心,心外無物。於是王學末流遂以王學為旗牌,過起瞭酒肉和尚的生活。既然心外無物,王學末流也就全不讀書,隻是參禪一般去“致良知”。於是明儒空疏遂養成大患。   但是四書五經八股取士作為一項取士制度,到明末已經300多年,確實已經到瞭弊端叢生的時候,是應該改革瞭。明朝的四書五經八股取士已經走到瞭頭,而他後面的朝代卻不加改革,這個罪名卻無法加到明太祖頭上。否則,這樣推演下去,我們會得出宋太祖是中國文弱的根源,因為是他推崇士人的。我們也會得出墨子、《易經》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落後的根源。因為他們對事物的分析隻有歸納法,而沒有西方的演繹法。如果這樣找到根源的話,怎麼去對癥下藥?難道不再推崇士人讓士人接著去當臭老九才能喚回中國人尚武的精神?或者將易經打入十八層地獄,才能使中國科技趕上來?這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個說法叫清承明制,那麼是否清朝是明朝完全的翻版呢?  陳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為一代雄文,本人無意模仿其規模,但在此借用其關隴貴族升降解析唐代史事一法,來看看清代的制度如何。看看明清是否一致。  清代各部官員為滿漢尚書各一,侍郎各二,大學士也是滿漢各半,外省督撫者大都是滿蒙貴族,而漢人地方官的勢力,要到太平天國運動時,清朝中央沒有力量鎮壓後,才重新升起。所以清代政治雖然有漢人參與其中,實際權利仍大多由旗人包攬。但是滿蒙貴族特別是後期的八旗子弟與關隴貴族的素質和開闊力完全不能相比。而且唐代政壇也並非關隴貴族一傢獨占,無論高祖太宗,還是武後玄宗時期,政權都是更具有全國性的,而且出任三省六部官員的政治傢,多是全國公開選拔出來的幹練之輩,並不專寵一傢。  那滿蒙貴族呢?其清朝入關時候,不過剛剛建立皇權制度十幾年,其文明進展至多相當於中國周秦之時,邸永君《清代滿蒙翰林群體研究》一書,對滿蒙士人多有論述。其中指出,滿蒙士人雖然登科舉,但其身份與其旗主仍然是奴仆關系,清朝有一日為主,終身為主的說法。這樣的士子已經是滿蒙貴族中最先進階層瞭。以出身主奴思想嚴重的滿蒙翰林為主體的滿蒙官僚,能有什麼士大夫精神呢?哪裡允許這些漢族士人去齊傢治國平天下呢,這是皇帝和滿蒙貴族的事情。八旗旗主王爺及其後裔的享樂意識和“國傢主人翁”的思想,則又根深蒂固。八旗子弟一詞,含義眾所周知。如此群體,而為清朝極盛時期掌握實權的官僚主體,雖然號稱康乾盛世,也不過是一個生產力見量不見質的虛妄盛世罷瞭。沒有思想文化、科技相應的支持,這種盛世又怎麼能持久呢?道光以後就是沒有外敵入侵,清的滅亡也不遠瞭。  漢人對政策的確定基本沒什麼權利,文人學士在清朝的地位,不過如優伶一般,點綴太平而已,要知道康梁變法的大罪,乃是“保中國不保大清”。可見漢族士人的實際地位。  而明清皆有文字獄,這是當時統治階級的嚴重罪行,我沒有對他們五十步比百步的想法。但是明清文字獄,卻有根本上的不同。  明代文字獄主要集中在洪武年間和永樂之後幾年。而且除瞭方孝孺之慘烈外,其他文字獄規模並不大。持續時間也不算太久。對明朝整體實力影響不是很大。而清朝文字獄則是對中國文化傷筋動骨的摧殘瞭。明史案,南山集案,呂留良案,加上清初的科場案,哭廟案,奏銷案,前後持續瞭約一個半世紀。受刑文人遍及全國精英,若論明清皆有文字獄而視之如一,那可就是忽略瞭質變與量變的根本差別瞭。一個人判十年徒刑,出來仍能自立,生活,若判個五十年一百年,可就要絕後瞭。如果十年動亂不是七十年代中期及時結束,隨後及時恢復高考,再運動個幾十年的話,老一輩學者相繼謝世後,中國傳統學術可就要真絕瞭。  清以前,晚明的思想運動,王學左派、顧炎武、黃宗羲對明朝皇權提出的嚴厲的批評,並且有許多政策、學術上的建議和探索。在清朝士人眼中,這些人都成瞭無父無君之人。所以清朝這一個半世紀文字獄的殺戮,徹底扭轉瞭晚明以來的思想解放運動,而重新回到瞭極端皇權的時代。楊珍的《清朝皇位繼承制度》對清朝皇權的集中,有相當精彩的闡述,明朝雖然朱元璋廢相,而一度集大權於一身,皇權達到頂峰,其後皇權卻是不斷削弱的過程,內閣逐漸有相權之實。而清朝則從建國到乾隆,一直在不斷的強化皇權,直到在外國勢力的打擊下喪失部分主權後,皇權才逐漸削弱,而這個削弱也首先是因為主權的喪失。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絕對不是一句“清承明制不詳說”所能解釋的。清朝末年的思想解放與反思,是在外國思潮的影響下興起的,與明朝完全自發的思想解放與反思,價值完全不同。晚明的思想反思,說明中國傳統思想,在明朝制度下是可以自我修補的。而清朝的反思則直到外力沖擊才顯露出來,才說明瞭清朝政治高壓下,對思想的強有力控制。  本來清儒對明儒的反思後,走樸學的紮實之路,講求實證,學風非常正派大氣,顧炎武,黃宗羲為清初學者起瞭個好頭。但是連續一個半世紀的文字獄,殺的士人緘口不敢談時事,講求實證的治學思想,無法在現實中實現,便埋頭故紙堆,雖然清儒有考據的巨大功勞,對中國學術全面的整理,但因為無法在現實中有所發揮,而成瞭死學問。閻若璩的《古文尚書疏證》將晉以下視為真理的《古文尚書》,一舉證明乃是晉人偽作。這絕對是巨大的成就,可以同意大利歷史學傢瓦拉發現羅馬教皇擁有至高無上權力依據《君士坦丁獻土》文件為偽造的成就比美。但在清代竟然對思想界沒有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而隻引起考據學上的轟動。清儒學問成就雖高,卻於經世無一用。“萬馬齊喑究可哀”就是在乾嘉學派尚稱昌盛的時代發出,正是清朝連續的文化高壓下的結果。  明儒空疏而不讀書,清儒專註考據而不聯系實際,恐怕才是明清儒傢學者兩代最大的弊端。明儒空疏實在不能講是他們讀四書五經讀的。而確實是八股文應該改革瞭。而清朝學者不聯系實際的弊端,則確實是清朝文字獄的效果瞭。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滿清時代落後的源泉:所謂聖君康熙帝是第一罪人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傢的捍衛者,奠定瞭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一、僅就拿火器來說,元朝已經大規模把火器應用在軍事上瞭,可是到瞭滿清時代,又把大刀當成唯一的武器瞭.  13世紀的元朝的武器比19世紀早期的滿清的武器還要先進,這是歷史事實,滿清的科技太落後瞭。   二、元朝當時對整個世界地理的認識遠遠超過所謂的滿清的康熙時代。  三、元朝的海外貿易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滿清到後來居然閉關鎖國瞭。。。  就這三條,就說明滿清是極其落後的,落後於同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13世紀的朝代。  某些史學傢認為康熙為一代聖主的理論是絕對站不住腳的,康熙就是一個失敗的皇帝,居然還有人認為康熙是千古第一帝。事實上,康熙是中國落後的千古第一罪人。相關閱讀推薦:納蘭明珠簡介:康熙王朝權傾朝野打的大清相國鏟除鰲拜集團 康熙清除鰲拜的真正幕後推手是誰鰲拜是紙老虎?為什麼康熙抓住鰲拜就大權在握瞭康熙是麻子隻有一米五幾

歷史解密:鄉村教育的落後為何是從清末開始的

  中國古代的教育,城鄉差別並不明顯。鄉村教育的落後是從清末開始的,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在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但廢科舉也是造成鄉村教育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科舉制是在倉促之間被廢止的  鴉片戰爭後,傳統教育的弱點充分暴露,引進西學成為當務之急。至甲午慘敗,天下愕然,群起而尋其因,遂集矢於八股和科舉。康有為稱:“中國之割地敗兵也,非他為之,而八股致之也。”(康有為:《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載《戊戌奏稿》)於是清廷先廢八股,再停科舉,以新學堂代之。顯然,把戰敗之因歸於八股和科舉,並未抓住問題的要害,落後就要挨打才是定律。在頭腦發熱情況下做出的廢八股和科舉的決定,必然是倉促的,這主要表現在,清政府對廢科舉必須要解決的兩個基本問題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是廢瞭科舉,教育怎麼辦?科舉是選官制度,本與教育無關,但由於封建政府要培養忠於朝廷之士,需要以封建理論去規范他們的思想行為,從學習上引導他們,因此,科舉創立不久,便與教育有瞭不可分割的聯系,由此也埋下瞭隱患。明清時,科舉完全左右瞭教育,把教育內容限制在狹小的范圍之內,使眾多讀書人鉆進瞭死胡同,脫離瞭社會與民生。依附於科舉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改革是勢所必然。但是,改革不應是簡單的廢除,而首先要搞清科舉和教育各自的功能,處理好二者的關系。科舉的功能本是保證公平取士,教育的功能是為社會培養各方面的人才。科舉不應左右教育,教育也不能隻為選官服務。隻有讓科舉回到原本的、單一的選官功能,才是明智的選擇。因此,教育與科舉分途,才是新式教育發展的前提和關鍵。然而,清政府並沒有這樣的認識,反而想以新學堂代替科舉,對學堂畢業生授予出身,一如科舉之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瞭教育的發展。禦史陳曾佑看到瞭問題的癥結,指出新學堂之不能發展,乃“學堂、仕進混一之弊”。他認為,學堂隻授文憑,雖多至數千人不覺其濫,如盡授以官,則難以為繼,“國傢最利之事,在人人皆知求學;國傢最不利之事,在人人皆思做官。”(《光緒政要》卷三十一)以發展新學堂來普及教育是進步的,讓新學堂重新承擔科舉選官的功能則是行不通的。認識上出現瞭偏差,其所推行的政策自然難見其效。  二是廢瞭科舉,如何善後?廢科舉是舉國之大事,理應做好充分的善後準備工作。由於倉猝定制,容不得清政府過多地考慮善後問題。面對府州縣學的停辦,面對數百萬科舉制留下的舉人、生員、童生,清政府既沒能解決他們的認識問題,也沒有妥善安排他們的出路。而在推廣新學堂時,也看不到有效的輿論宣傳、組織保證、財政支持、師資培訓,全憑各地方長官的認知程度各行其是。正是由於缺乏整體規劃和有效的善後措施,造成廢科舉後一段時間內社會思想的混亂,國人普遍缺乏對新學堂的認同。   二、廢科舉後面臨的新問題  由於思想準備不足,措施不力,因此廢科舉後出現的許多新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嚴重影響瞭新學堂的發展,更使鄉村教育受到嚴重沖擊而陷於困境。  一是舊的教育體系解體後,造成鄉村教育的斷層。科舉時代,鄉村普遍設有社學、義學和私塾,與正規的府州縣學形成瞭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這個體系對鄉村的文化教育普及起瞭重要的推動作用。廢科舉後,舊的教育體系一下子解體瞭,而新的教育體系一時又無法構建。最初的學堂都設在州縣以上的城市,鄉村子弟面臨無學可上的局面。舊的教育體系中,啟蒙教育在鄉村占瞭極大比重,而一旦沒有瞭啟蒙教育,鄉村子弟就很難考進城裡的學堂。實際上,廢科舉後的一段時間內形成瞭鄉村教育的真空。而這種文化教育的中斷,哪怕隻有十幾年,便是耽誤瞭一代人。  二是傳統觀念尚未轉變,鄉村教育難以為繼。科舉時代的讀書觀是“讀書做官”。諸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一類的宣傳,滲透到鄉裡民間,婦孺皆受其染;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會現實,更為世人樹立瞭讀書做官的樣板。其影響可謂根深蒂固。科舉可以立廢,觀念不可能一下子轉變。廢科舉後,許多鄉村人士對新學堂嗤之以鼻,縱有學堂畢業者,鄉黨亦不以為榮。許多人看不到讀書做官的效果,又缺乏對新學堂的正確認識,因而產生瞭“學而無益”的想法。在傳統觀念尚未轉變,而新學堂又未能觸及的鄉村,傳統的啟蒙教育難以為繼。  三是教育經費嚴重不足,鄉村教育舉步維艱。新學堂與舊式學校不同,它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在晚清,中央及地方的教育經費明顯不足,動員民間集資又收效甚微。因此,各地興辦學堂都受到經費的困擾,以至一縣之中延至一二年不能有一完全學堂,一鄉十裡、數十裡之中,求一舊有之蒙學館而不得。此外,高額的學費也讓眾多人等,特別是鄉村子弟望而卻步。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限制瞭新學堂的發展,鄉村教育更是舉步維艱。  四是師資嚴重匱乏,鄉村教育明顯滯後。在傳統教育體系解體之後,原有的教師大多不能承擔新學堂的教學任務。因此,新學堂面臨的又一個困難是師資匱乏。當時辦在城市的學堂,有的由於聘不到足夠的教師而縮小辦學規模,有的隻能使用僅受過短期培訓的速成教師,還有的“其教授法視傢塾無甚差異”。城市學堂尚且如此,又怎能顧及鄉村教育呢?  三、廢科舉後鄉村教育的狀況  廢科舉、興學堂,並沒有達到清政府的預期目標,反而導致瞭另一種狀況:一邊是鄉村教育明顯落後,與科舉時代形成瞭鮮明的反差;一邊是新學堂培養瞭一批清王朝的掘墓人,這恐怕是清政府所始料不及的。  鄉村教育的落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鄉村子弟沒有得到受教育的均等機會。科舉時代,除宗室、貴族外,城鄉子弟均有受教育的機會,當時府州縣學的學生大多來自鄉村。廢科舉後,鄉村子弟大多失去瞭受教育的機會。當時即有人指出瞭這一問題:“科舉之弊,近人詳言之矣,而其中亦有至善之處,則公平是也。今學堂學生,近城鎮者入之,僻遠不與;有勢力者入之,微寒不與。”(《舉人李蔚然請變通整頓學務呈》,見《清末預備立憲檔案史料》下冊,第985頁)直到民國初年,這一問題仍很突出,故有人呼籲:學校需要大大增設,“叫一般青年都能得到教育的均等機會”。二是鄉村讀書人數明顯減少。科舉時代,讀書人的數字是相當可觀的,在鄉村“傢弦戶誦”是極為普遍的現象,以至“深山密箐間,弦誦之聲,不絕於耳”。而廢科舉之後,“鄉間讀書之聲有減無增”,讀書人數明顯減少,失學人數大大增加。  總之,清末倉促廢除科舉對鄉村教育造成瞭很大的負面影響,是造成近代鄉村教育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從這一歷史現象中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啟示:第一,任何一項重大的改革都不免帶來社會陣痛和負面影響,當政者的責任,應該在果斷推行改革時,更慎重、周密地考慮可能出現的問題,防患於未然,盡量把改革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第二,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在走向近代化的過程中,城鄉發展是不平衡的,而在廢科舉、興學堂的過程中,城鄉差距被進一步拉大。在今天強調縮小城鄉差距、均衡發展時,這一歷史教訓同樣值得我們思考。相關閱讀推薦:清代歷史上的科舉:設立官卷限制“官二代”優勢揭秘古代捕快:一人從業 三代人不許參加科舉!科舉考試探究:作為古代的“高考”都考瞭些啥?宋太宗治國方針的轉向:興文抑武 擴大科舉取士細說古代歷史上科舉的高考生跳的“龍門”在哪?

中將駁我軍落後20年論:有些軍事專傢還不如軍迷

  導讀:近日,有軍事專傢稱網絡上出現“紅褲衩”(指對國產武器裝備持樂觀積極的態度)現象,而稱“比較客觀”的專傢普遍都認為,“我們和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三、四十年的差距”,“至少差距二十年”。那麼,這位專傢的評價是否“比較客觀”呢?起碼在筆者所熟悉的陸軍武器裝備領域,是不客觀的。  試舉幾例。一舉遠程火箭炮。我遠程火箭炮已從借鑒俄羅斯“旋風”火箭炮技術,射程75公裡,無末端制導,發展到射程200公裡以上,末端帶北鬥定位或末敏彈頭(可直接命中坦克上裝甲)。相當於近程地地導彈,價格卻比導彈低很多,便於部隊大量裝備。西方國傢有這樣超遠射程的陸戰兵器嗎?二舉99式改進型坦克。所有世界一流坦克的主要技術設備在99式改進型上全部具備,如總線系統和車載計算機、上反式火控系統、“三合一”觀瞄系統、125毫米坦克炮先進制炮技術和彈藥技術、大功率發動機、先進裝甲技術、滅火抑爆技術、激光對抗系統等。問題是在早期部署階段,可靠性和穩定性還未得到大面積考驗,這在列裝部隊後會逐步得到改善並成熟。在今年俄羅斯坦克冬季兩項大賽中,我軍隻拿出低配置的96A式坦克參賽,就取得19發19中的優異成績。筆者相信,把全世界的一流坦克集中在一起比武,我軍99式改進型也不落下風。三舉05式兩棲突擊車。由於采取瞭滑板技術,使水上航速達到近30公裡/小時,采用的高精度和低後座力的105火炮和火炮穩定裝置,具有靠自身火力打擊和壓制水際灘頭堅固陣地之敵的能力。對近岸島嶼可采取岸到岸進攻模式,省去瞭裝載、航渡、泛水等一系列動作,大大增強瞭進攻的突然性和有效性。而美軍現役AAV-7兩棲裝甲車的速度和火力差得很遠,隻有輸送能力而不具備攻擊能力。   還可以舉出諸多實例。如155毫米自行加榴炮,122毫米兩棲自行榴彈炮,紅箭-9反坦克導彈,“紅旗”系列先進防空導彈,35毫米自行高炮等。大量裝備部隊的“猛士”軍車與美軍“悍馬”戰技性能相近,更新型的步兵機動作戰平臺也已進入試驗列裝階段。  鑒此,請這位專傢說一說哪一種裝備比西方落後20年?即使是在筆者不太熟悉的裝備領域,如航母艦載機起降技術、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戰略預警雷達、數據鏈技術、反隱身技術、海上運動目標定位和跟蹤技術、反衛星技術、潛艇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全數字化技術、高能量激光技術……還可以一口氣說出一大串。20年前西方國傢或者沒有此類技術,或者性能落後,就是現在,西方國傢軍隊有些技術也沒有達到中國的水平。   “八五計劃”以來,通過數個《軍隊建設和裝備發展五年計劃》的跨越式發展,我軍主要方向部隊的裝備已完全改觀。當然實現不瞭全軍普遍換裝,要等到2020年和軍隊改革完成後才能“實現我軍的機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發展”的目標。這位專傢說是我軍2020年要達到的目標,是海灣戰爭美軍的水平,更是荒唐可笑。筆者曾在軍隊裝備領導機關工作多年,親眼目睹或通過正式渠道瞭解到我軍各類裝備發展的情況,倍受鼓舞。當年我預警機剛研發出來時,指標就超過西方預警機。筆者近年幾篇文章涉及到裝備,沒有一種裝備戰技指標是拔高的,完全不是“紅褲衩”,甚至出於保密原因,把有的先進指標模糊瞭。筆者在軍區領導崗位7年,每年都有數種新裝備列裝部隊。作為某一具體部隊,“首次”列裝,“最早”形成作戰能力,媒體予以報道後,指戰員受到鼓舞,完全反映瞭實際情況,老百姓知道瞭也高興。專傢反倒用“褲衩不要太紅”揶揄部隊和正面報道的媒體,這是什麼態度和立場?相關閱讀推薦:韓媒:金正恩手握20多枚核彈 圓軍事強國夢技術宅鄧尼茨的軍事奇跡:“偷渡”直佈羅陀海峽漢尼拔通道:阿爾卑斯山的遊客都該記得的軍事奇跡“施利芬計劃”:狹隘軍事主義是如何毀滅世界的中國近代20大軍事傢排行:朱德第一 蔣介石第幾?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癡:戲迷皇帝後唐李存勖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筆者在去年3月發表《軍事專傢不能荒腔走板》一文,希望這些在網友特別是軍迷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傢,不要荒腔走板。今天再勸這些專傢不要自以為是,感覺太好,要謹言慎行,要實事求是地評價我軍建設和裝備發展,“忽悠”過瞭不好,“褲衩不要太紅”更不好。要發揮實實在在的正能量,特別不能滅自己志氣,長別人威風。否則對奮戰在軍事裝備科研生產第一線的廣大科技人員和幹部職工,以及刻苦訓練的部隊指戰員是不公平的。出於保密原因,他們不能站出來說話。真正熟悉情況的人不能說,就給專傢留出瞭話語空間。比如俄羅斯坦克大賽正在進行期間,就有一天坦克兵也沒當過的所謂 “專傢”出來瞎評,說我軍裝備和訓練如何不行,參賽官兵得知後很難受,完全是一種負能量。其實,專傢又知道多少呢?據筆者所知,很多專傢並沒有可靠的官方消息渠道(有關單位對他們也要保密),從私人關系聽說和從網上扒西方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恐怕是他們的主要信息來源。在這兒也跟網友和軍迷說一說,有的所謂“專傢”的話可以聽一聽,但不要太當真。專傢跨瞭行就不是專傢,跟你我他一樣,還不如專攻一門的資深軍迷懂行。  告訴網友和軍迷一個“訣竅”,對專傢的身份可以上網查一查,如果他在歷來幹的本行上發表言論,可信度就高,如果出身含糊或跨專業言論,則大多不靠譜。特別是從總體上評價我國以及西方國傢裝備水平更難,哪有“全才”能把陸、海、空、天、電、網裝備“通吃”?請有關專傢在綜合評論上更要謹慎,網友和軍迷也要力求不被忽悠。

越南人如何看待中越戰爭:貧窮落後是中國造成

  導讀:和中國人習慣思維不同,在越南人眼中,中越戰爭不隻是中國人視角下的1979年後長達多年的對越反擊戰,更包括東漢以來到明清長達兩千年的所謂的中國歷代王朝“侵占”越南。  2010年9月上旬,筆者王錦思從北京出發,陪幾個朋友來到越南,看看紅木市場如何,閑暇之餘就關註一下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對於我,一個中國吉林德惠長大的人來說,越南很遙遠,我和這個國傢似乎不會發生任何關系,但是聯系又曾經如此切近,我在少年時接受瞭正宗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熏染,熟悉《血染的風采》《高山下的花環》,在德惠的工人文化宮和全校師生聽到老山英雄講座,還曾經一腔熱血哪怕扛起紅纓槍也要上越南前線,和這個國傢一拼到底,即使犧牲在所不惜。  為瞭瞭解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我特意去越南河內的軍事博物館參觀。說來也巧,越南軍事博物館就在中國大使館左側不到一百米的斜前方,博物館不大。筆者王錦思去過北京的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感覺十分宏偉,比越南的氣派多瞭。兩個國傢軍事博物館的規模和氣派應該是兩國國傢經濟實力、領土面積、軍事實力等方面的展現和縮影。   可是進去一看,根本沒有展示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內容,隻有中國抗美援越的資料,我的相機白帶瞭,心情有些失落。不時有中國遊客進來,他們是作為旅行團入境的。入境時,被告知不要與越南人談及這場戰爭,以免傷害對方感情。可是我不管那個什麼感情,直奔越南軍事博物館外面的兩個工作人員而去問個究竟,他們也穿軍裝,一男一女。由於聽不懂我的中國話,馬上召喚一個越南導遊過來,30歲左右,漢語說得很嫻熟。  聽我問這段歷史,他的笑容變得嚴肅:“我知道你們中國宣傳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可是你想想,那可能嗎?我們越南這麼小的國傢能侵略你們嗎?你們中國文革剛結束很多矛盾和危機沒解決,就侵略越南轉嫁危機。當然原因不隻這些。”我說起因是越南騷擾邊境和驅趕華僑等因素,中國才自衛反擊。他說我們先不辯論誰對誰錯。這個越南導遊竟然提到日本把進入釣魚島海域的中國船長抓走的事情。“我看到中國許多城市開始反日遊行,其實這是中國政府和媒體煽動起來的結果,你們中國人太仇恨瞭。我們越南人從不仇恨別的國傢,我們是一個和平的民族。”   讓我驚訝的是,不在於他說的是否正確,而是沒想到他對中國瞭解如此之多。旁邊還有一個懂中文的越南人說,你們中國一方面說仇恨不符合人類潮流,一方面徹底地仇恨日本和其他國傢。這不自相矛盾,很虛偽嗎?你們經濟再成功也不會被尊重。我說日本有錯誤,也侵略過越南,中國仇恨也正常,可是我們國傢也沒煽動,我們中國人可沒仇恨越南。我說中國軍人為越南婦女挑水的時候,被這個婦女從背後襲擊犧牲,越南就連11、12歲孩子都射殺解放軍,簡直恩將仇報。我問導遊對此事的看法,他說“你們都侵略進來,能不打你們嗎?”相關閱讀推薦:中國援助瞭越南多少物資?中國的援助有多慷慨?越南稱“反對中國南海斷續線主張” 中方回應對越反擊戰:越南軍隊多為雜牌軍和遊擊隊?揭秘:歷史上蒙古鐵騎為何征服不瞭日本和越南?美國兵敗越南:解密美國兵敗越南的七大原因揭秘唐朝為何派大內太監平定越南?太監名將楊思勖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我覺得這是磕趁俺們中國人,我個人的對越言論自衛反擊戰開始瞭幾番會合。後來,這個越南導遊給我發過電子郵件,裡面是越南對這場戰爭的看法,用中文寫成的。越南教科書的記載描述手法可能抄襲瞭新中國成立後四十年內對於抗日戰爭的臉譜化,1979年,“中國軍隊自以為能在短時間內占領整個越南,卻最終陷入瞭我越南英雄兒女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在付出瞭巨大的代價之後不得不倉皇逃竄,狼狽逃出越南的領土。”越南教科書和民眾還描述所謂中國軍隊“無惡不作”,“越南貧窮落後正是由於中國的侵略與掠奪”。  盡管越南軍事博物館沒有中國對越自衛反擊內容,但是我去越南的國傢博物館,卻看到有所謂中國歷代王朝侵略越南的記載,並發放有中文資料,介紹類似歷史,更有所謂的“中國占領越南長達千年”描述。越南駐中國大使館這樣用中文介紹:“越南人民還多次面對外國的侵略者,包括中國歷代宋朝(11世紀),元朝(13世紀),明朝(15世紀)和清朝(18世紀)。”越南人自豪擊敗瞭來自北方的中國軍隊,留下瞭許多“抗元”、“抗明”和“抗中”的所謂英雄故事。“期間雖屢有二征夫人(漢時)、趙貞娘(三國時)、梅叔鸞(唐時)、楊廷藝(五代十國時)等人抵抗中國殘暴統治的英勇起義,但是都一次次被鎮壓。”他們被越南人視為保佑平安與風調雨順的神明供奉。   與此相對應的是,筆者王錦思在越南北部城市海防市中心還看到樹立一尊三十多米高的青銅像,據介紹是“中國東漢時期抵抗中國入侵的越南女英雄黎貞”。相傳黎貞相貌美麗,性格賢良,被中國官吏所垂涎,欲娶其為妻。黎貞舉傢反對,結果中國官吏殺害黎貞傢人。悲痛萬分的黎貞決心為傢人報仇,便在鄉間召集志願兵士,英勇作戰,最後光榮犧牲。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而越南各地還有大量的軍人墓地,主要是和美國作戰的結果,再就是和中國軍隊作戰陣亡的越南士兵,可見越南還是很重視他們的。聽人說,有的越南中年婦女不賣東西給中國人,原因是他丈夫在早年中越戰爭中被中國軍隊打死。目前,中越兩國陸地邊界劃分得到解決。據可靠消息,我國有個當年戰鬥英雄堅守某陣地視死如歸、業績突出,可是最後這塊陣地在邊界劃分中歸屬越南,最初他很不理解,後來也想通瞭,國傢利益至上。  談起對中國人的看法,許多越南人的評價時還可以,也有的直言不諱地說:“一般”,“不好,不如日本”。理由是中國還對他們構成威脅,中國人素質不行,坑蒙拐騙;中國的產品質量不好,摩托車使用一兩年就壞,日本的高檔,經久耐用。果然我在越南看到成群的摩托幾乎很少有中國的,絕大多數是日本的。我這次去越南正好趕上2010年越南首都河內千年大慶,許多地方能夠感受到中國歷史、文化的巨大影響;越南的女子容顏姣好,身材袖珍,婀娜地走去。   正如有人說,數千年的歷史中,越南戰爭多,和平少,動蕩多,安寧少,不過多計較歷史中的一些恩恩怨怨,珍惜和平的來之不易。2010年是中越兩國建交60周年,兩國盡享和平,貿易人員往來日益密切,友誼關真正享受的是友誼,而不是紛爭和硝煙,大多越南人對中國人很熱情。在從海防去越南首都河內那個破舊的火車上,我和越南女孩用簡單的英語交流。有個隻會一句中文的小夥子當著全車廂的面對我大聲說:“我愛你!”我們都笑瞭。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解析臺軍航母殺手雄風3導彈 技術落後大陸40年

  本周,臺軍少見地展露瞭“高度透明”,公開瞭一組“雄風3”反艦導彈實彈射擊照片。從照片來看,在“威力巨大”的雄風3打擊下,一艘二戰時代建造的LST坦克登陸艦遭遇瞭重創。顯然,臺軍稱其為“航母殺手”多少是有些底氣的。  臺灣“雄風3”是在美國技術援助下研制的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此前有網絡消息稱該導彈系根據美國GQM-163“草原狼”靶彈設計,不過其實這兩種導彈雖然長得相似,實質卻差距甚遠。後者性能要先進得多,尺寸也要小上一圈。“雄風3”所用的美國技術,是上溯到上世紀60年代的“先進小體積沖壓發動機計劃”(ALVRJ),當時美軍的目的是要研制一種空射的高超音速導彈,不過試驗隻進行瞭發佈及部分。沖壓發動機、彈身和飛行控制系統由沃特公司完成,而助推火箭由海軍中國湖空戰武器中心負責。  在完成地面模擬固體助推器發射、固/沖轉換及模擬飛行試驗後,1967年ALVRJ進入實彈飛行試驗階段,沃特公司(後並入LTV)共制造瞭7枚樣彈,樣彈長為4.57米,直徑0.38米,重量為1.1噸左右,1974年首枚ALVRJ在太平洋導彈靶場由A-7E投放進行瞭首次飛行試驗,試驗中在其低空時速達到M2,射程達到瞭75公裡,到1976年共成功完成4次飛行試驗。試驗中ALVRJ曾經在1萬米高空時速達到M3,射程超過200公裡。不過後來這一方案被美軍取消,沃特公司於是將其改頭換面,當做超音速低空靶機計劃的競標方案,稱為VT-6型靶彈,不過最終因為競標失敗而宣佈下馬。   臺灣與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制沖壓發動機,但此後一直沒有大的進展,直到1984年底美方突然同意沃特公司輸出沖壓發動機才有瞭巨大突破。中山科學院1990年在導彈火箭研究所成立“擎天計劃室”,針對已研發10年的液體燃料沖壓發動機載具的相關技術,進行系統組合,並設計“擎天”MK-1載具,驗證沖壓發動機遠程、高速的巡航性能,先後完成瞭4次飛試驗證。這一團隊後來與臺灣“雄風2”反艦導彈小組一起整合成瞭現在的“雄風3”開發小組。  “雄風3”由於增加瞭制導組件和戰鬥部,尺寸較美國的ALVRJ要巨大,但飛行性能等都沒有顯著提高,加上臺灣也沒有解決國際流行的固沖合一發動機,使得固體助推器必須額外配置,進一步增大瞭導彈的體積。從技術水平看,該彈和中國大陸上世紀70年代研制的C301大型反艦導彈類似。  近年來,臺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公開試射一些導彈武器,其中不乏性能指標不俗的先進裝備。去年9月,臺軍就在馬公艦上試射瞭一枚“標準-2”防空導彈,讓這座交付臺軍至今就沒發射過實彈的發射架“開瞭洋葷”。可能是考慮到引進的“標準-2”難以補充,屬於打一發少一發的稀缺品,總是消耗它會影響正常戰備。而“雄風3”和“天弓3”導彈都是臺灣自產,雖說許多零部件還需要進口,但相比之下,用它們來顯示實力更加合適。  不過比起臺媒自己的大呼小叫,大陸媒體雖然都註意到瞭這一消息的存在,卻大多顯得無動於衷。本周臺軍引進的一批UH-60“黑鷹”直升機的消息也是同樣的命運。對臺灣軍備的態度反應瞭大傢對中國大陸軍隊現狀的信心。君不見當年南海雙方劍拔弩張時,可曾有誰擔心過海軍在越南手裡吃過虧?相關閱讀推薦:全球三大戰略級別導彈預警:中國狂追俄羅斯軍方公開遼寧艦母港建造內幕:暗藏大型導彈洞庫外刊稱中國打造彈道導彈預警網:對美俄奮起直追外媒:俄佈拉瓦導彈再次試射成功 研發成本高媒體:日攔截中國軍艦是做夢 不怕反艦導彈

俄專傢:俄羅斯六代機研發可能已經落後於中國

  據俄羅斯之聲報道:最近俄羅斯前景研究基金會總經理安德烈格裡戈利耶夫宣佈,俄羅斯科學傢開始研發采用復合材料制造的第六代戰鬥機。  俄羅斯六代機會是什麼樣?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六代機要求必須能夠在特定飛行階段進行高超聲速飛行,還能在大氣稀薄的高層空間飛行,甚至存在進入太空並且入軌飛行的可能性。  相較俄羅斯,美國更早時候就已經啟動瞭六代機研發。最近有媒體發佈瞭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美國海軍設計的六代機模型圖片。美國海軍說:2030年將用新研制的六代機替代現役的F/A18大黃蜂和咆哮者戰鬥機。這項研制工作在FAXX項目下開展研發。項目仍然處於概念性的早期階段。美國海軍2年前就開始向工業界征求未來戰鬥機的方案。據美國軍方透露,美國國防部2015財政年度預算提案當中預計將為第六代戰機項目提供啟動資金。這個項目將成為未來十年裡美國軍方和工業界最重大的飛機項目。   相對於第五代戰鬥機,第六代戰機應該具備哪些技術特征?目前國際上遠遠沒有形成共識。但是業界專傢表示,第六代戰機的創新理念將從根本上改變未來戰爭的面貌。  俄羅斯媒體在報道俄羅斯啟動六代機研制的消息的同時,聲稱俄羅斯的研發很可能已經落後於中國。俄羅斯國際武器分析中心主任克羅特琴科說: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中國不僅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實施兩個五代機計劃的國傢,同時還擁有六代機的積極研究計劃。科羅特琴科指出:根據信息透露,中國的相關機構已經在沈陽成立瞭項目小組,從事相應的研制工作,而且已經為這個小組建立瞭必要的物資基地。其中包括配備專門的自動化設計系統。科羅特琴科分析,中方的六代飛行器可能是無人機,他們將裝備新式的武器。其中包括電磁炮或者激光,這種飛機與五代機相比,將有跟高的巡航速度、和續航能力以及隱形能力。科羅特琴科表示,如果說在專業領域當中對五代機存在著隱形、超機動性和超音速巡航速度等標準,那麼針對六代機目前各國還暫時不存在統一的概念。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康熙大帝與彼得大帝的一念之差:中俄殊途中俄遲遲未簽蘇35合同原因:是否用蘇27模式成焦點歷史上的今天6月11日 中俄蒙簽訂《恰克圖協約》俄學者:中俄有100萬個理由在一起 中國可促俄復興俄媒:美在韓設反導劍指中國 中俄應聯合應對

日本防衛智囊稱:中國海軍50年後仍落後於美國

  導讀: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1月29日報道,日本前防衛大學校長五百旗頭真指出,無論中國如何增強海洋軍事實力,50年後仍會落後於美國。他也表示,日本雖然有一定的自主防衛能力,但為應對中國的海洋擴張,仍有必要維持牢不可破的日美同盟關系。  五百旗頭是日本防衛智囊之一。他在《讀賣新聞》頭版發表“建立不可破的日美同盟”文章分析日本的防衛課題,並且對美日中三國的軍事力量進行比較。  他指出:“日本有著相當的軍事自主能力,所制造的潛艇具備高性能靜音功能,讓中國望塵莫及。這20年來,中國一直在擴充其海上軍備,但至今隻有一艘航母。與美國11艘相比,中國差得太遠。在軍事上,中國即使再過50年,也無法趕超美國。” 中國航母遼寧艦  他表示:“中國要對付單一的日本,從長期而言,總會找到機會下手。可是,有瞭美國就不一樣。日美同盟必須牢不可破,中國才會有所克制,不敢亂動日本。日美關系若是出現瞭一絲動搖,那就是給中國制造機會。中國以歷史問題批評日本,為的就是要分離日美關系。”他也說,日本極其不願意屈服於中國,若要自衛就有必要自行增加軍備。不過,自行負擔軍費也非日本所願,於是,加強和美國的同盟關系是唯一途徑。  五百旗頭力挺安倍政府推動的行使集體自衛權,認為這有助加強日美同盟:“集體自衛權的行使是所有國傢理所當然的權力,若否定瞭它就無法鞏固日美同盟的根基。”相關閱讀推薦:美媒:美應常態化南海軍事存在 武裝菲越對抗中國豐田副武:致使“大和”被擊沉的日本海軍大將!美邀中國海軍參加2014環太軍演有何玄機?中國海軍參加環太軍演有何玄機?驚天內幕曝光中國海軍四艘軍艦將在關島集結 目標:珍珠港!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6月9日,在三亞某軍港,隨海口艦參演的艦載直升機飛行員整裝待發。當日,經中央軍委批準,由海軍導彈驅逐艦海口艦、導彈護衛艦嶽陽艦、綜合補給艦千島湖艦、和平方舟醫院船組成的艦艇編隊,分別從海南三亞、浙江舟山軍港起航,赴美參加“環太平洋-2014”演習。這是中國海軍首次派艦艇編隊參加“環太平洋”多國海軍軍事演習。新華社發(胡鍇冰 攝)

抗美援朝:一個“落後”戰士的恐怖戰鬥力

  一位“身子比較弱”,機槍都扛不動,而且曾經為瞭活得輕松一些而對崗位挑三擇四的“落後戰士”,憑著一腔血氣,幹出瞭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當時的中國士兵的戰鬥素質要說天下第二,誰敢說自己第一?如果志願軍重武器再多一些,不至於再用身軀去填美軍的環形火力防禦陣地;後勤保障能有最基本的保證,不至於整排整連的人一齊餓昏、凍僵;隻要能得到一些哪怕是最原始的空中掩護,不至讓美帝的飛機把對地攻擊當成遊戲……隻怕早把美軍趕下大海瞭。隻可惜歷史不能假設……今天的中國軍隊還能有祖輩、父輩的悍勇否?答案每個人心裡都有……  別人是志願軍,我也是!  ——根據王合良生前自述文字整理  整理者按:王合良生前的筆記本上有一段自述,因其文化程度的局限,表述比較零亂,有些文字也很難辯認,也有辭不達意之處,需要費力揣摸,我簡單地整理瞭一下,校正瞭一些自述者因當地地位局限未能準確表述的地點和戰鬥態勢,因王合良老人已去世,無法與他討論商榷,隻能盡可能地保留他留下文字的原樣和表述順序。特此說明。  另外,王合良自述的出生日期似也與有關戰史資料所載有出入,待查證。  我是一個貧農的兒子,別人寫(租)地主的土地有錢交租子,可是我們傢裡不但沒錢交租子,而且連鋤頭都沒有一把,農具更不用說瞭。我父親用五十個活路(工)與地主換瞭三塊破爛草房子和兩畝多點地。雖然是五十個活路(工),天晴都在他傢地裡做,下雨才能在自已地裡做。我年紀小,就用織佈去換工。  我八歲時母親就死瞭,我父親一個人拉扯著我和我的兄弟。  解放後我們傢分得瞭田地,我父親很高興,再不受地主的壓迫和剝削瞭。可是不久聽到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我心裡很氣憤很難過。那時我在民兵隊裡當小隊長,回到傢裡就對我父親說:是不是可以讓我去參軍?我父親很同意。但當時當兵要滿18歲,我才17歲,於是就多報瞭一歲,18歲。部隊領導看我個子不高,就叫我當通訊員。我不願意。領導說服不瞭我,最後還是把我放到瞭班裡。  過瞭不久,部隊就出發瞭。到瞭陜西寶雞,我們四川人吃不慣面條和饅頭,還不會做,都是請老鄉幫忙。後來到瞭東北安東,就更不習慣瞭,整天都是小米和高粱米,好在大傢要抗美援朝心勁很足,慢慢也就習慣瞭。到瞭東北才知道我們祖國有這麼大,有那麼多的礦山和工廠,工人們勞動熱情都很高,數不清的煙囪都在冒煙,我心裡更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和愉快。  到瞭安東一個月,記得大概是1951年7月18日,開始換領武器,我那時決心雖大,但個子小身體弱,把武器裝備一背到背上,早晨出操時還能跟著跑,一到下午腳就軟得撐不起身子。滿身東西都咣當亂響,勉強才能跟上跑,根本不能去作什麼動作。  除瞭武器外,還有許多給養要隨身攜帶——那時志願軍後勤跟不上,每個戰士都要隨身攜帶給養。記得當時每人要帶半斤鹽、4斤半炒米和5斤炒面,還有15斤高梁米和小米。  兩天後,部隊就跨過鴨綠江橋,向朝鮮境內開進。到瞭朝鮮,走瞭一晚上,就沒有看一座完整的房子,也沒見著一個人。房子都被美國飛機炸瞭,人都住都瞭洞裡去瞭。我們部隊隻能晚上行軍,白天就鉆防空洞,腳走腫瞭,還得四處去挖野菜,然後加上鹽把野菜煮熟瞭就著炒面或高梁米下飯。當時我們帶的鹽都是山東和江蘇的海鹽,很澀很苦,這樣弄出來的野菜很難下咽,但還不得不下咽。  到瞭駐地,老同志們都出來歡迎我們,什麼都給我們安排好,不要我們站崗,要我們好好休息。但幾天後美國飛機把橋炸斷瞭,朝鮮北部洪水泛濫把路也沖垮瞭不少,部隊鬧起瞭糧荒,半個月的糧要對付著吃一個月,我那時在機槍連,情況還算是比較好的。我們去找老鄉商量給牲口找些草,好把牲口吃的高梁米調出來緊著人吃——這“人”不僅是我們當兵的,還包括朝鮮的老百姓。為瞭給老百姓省出口糧,我們當時每天隻開兩頓飯,一頓幹一頓稀,省出一頓糧給朝鮮老百姓。  就這樣,我們還天天要搞訓練。我所在的重機槍班有一挺重機槍,我身體廋小,班長為照顧我,隻讓我背一塊盾板,就這樣我還是扛不動。後來又有人分到我們班,就讓我背一根預備槍管,這才勉強能背著跑。  當時我們的訓練預計是3個月,可能是前線戰事緊張,剛訓練瞭一個半月就叫我們去打靶,給我5發子彈,打瞭不記成績,算是一種體驗。我們當時學習的機槍是兩種,一種是蘇聯的郭留諾夫重機槍,一種是馬克辛重機槍。訓練的一項內容就把兩種機槍放在一起,把兩種槍都給拆瞭,然後讓你蒙上眼把它各自合成歸位。  我把五發子彈打瞭,首長說還可以,可以當射手。  射手當上瞭,可我還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機槍射手很辛苦,要扛的東西很多。又聽一些老同志講:當兵還是當步兵好,抓住幾個敵人就是死瞭也劃得來,還可以立功。重機槍這玩藝兒又笨又重,不但抓不瞭俘虜,經常連敵人都看不到。於是我又跑去找連長,要求調到步兵班,連長不答應,我又去找指導員。指導員打馬虎眼想哄我,說過幾天再說吧!我一生氣就躺倒不幹瞭,本來就扛不起那重機槍嘛。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九一八”事變前東北軍實力並不落後為何會淪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張學良所統領的奉系東北軍在當時中國各地割據一方的地方軍事集團當中,論其軍事兵力、兵種配備、武器裝備、後勤供應、現代化程度等軍事實力,均已遙遙領先於各派軍事力量,並大大強於駐紮在東北地區“滿鐵”附屬地一帶的的日本關東軍。然而,由於兵強馬壯的東北軍奉行不抵抗政策,其在國內各大軍事集團中遙遙領先的強大軍事實力也就沒有瞭任何的用武之地。  據可靠資料統計,1930年底,張學良所統領的奉系東北軍僅陸軍就有步兵25個旅,騎兵6個旅,炮兵10個團,總兵力約計40萬人。從1925年2月開始,張作霖為強化東北軍陸軍的戰鬥力,就曾以高薪聘請德國、日本籍高級軍事教練,長期培養訓練東北軍將士;同時,還采取雇傭養兵的方式,嚴格管理東北軍官兵,使東北軍以戰鬥力優強在當時中國著稱。  1930年9月,由於學忠、王樹常率領入關的9個精銳旅共計10萬人,支援蔣介石參加中原大戰;戰後這些精銳部隊分駐在平津一帶。1931年7月,為討伐石友三的反蔣反張戰爭,張學良又將東北軍的步兵3個旅、炮兵2個團共8萬人調進關內,再加上駐山海關的何柱國旅,當時東北軍步兵精銳和大部炮兵分佈在平津及河北、察哈爾一帶。   1929年,中東鐵路事件發生後,張學良調集東北軍主要軍事力量對付蘇聯。相反,對駐紮在東北地區“滿鐵”附屬地一帶的日本關東軍則較少考慮防備和應對。所以,當1931年9月18日駐紮在沈陽城內的日本關東軍炮擊北大營時,東北軍許多官兵竟然不知所措。  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十分重視東北軍武器裝備的配備更新,為此專門投入巨資建立瞭當時頗為有名的東北兵工廠,生產型號為六五、七九的常規步槍,據說每天步槍的產量可以武裝一個營的兵力。而且還可以生產軍用載重汽車和16年式的迫擊炮。據說,當時東北兵工廠的產品供應東北軍已經綽綽有餘,並對外出售一部分。  1928年東北易幟前,東北軍空軍擁有飛機200架,其中戰鬥機160架,多為從法國和捷克等國購買的新式戰機。1929年中東路事件東北空軍損失慘重後,張學良痛下決心從法國進口瞭120架新式戰機,總計擁有5個航空兵大隊,總裝備飛機328架,這在當時的中國也是屬於遙遙領先的。相關閱讀推薦:溥儀“九一八”叛國內幕:欲借日本力量完成復辟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不抵抗之謎:是張學良無能九一八事變的內幕 日軍煞費苦心佈置的局九一八事變的過程 九一八事變中的中日舉動九一八事變前,蔣介石張學良已達成共識不抵抗 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除瞭陸軍、空軍之外,東北軍的海軍也在當時擁有瞭相當的軍事實力。據相關資料統計,1930年底,東北海軍已擁有海圻、海琛、鎮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現代化戰艦及大小艦隻21艘,3.22萬噸,艦隊官兵3400人,其中海圻號主力艦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巡洋艦。  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爆發前,東北軍駐紮在奉天省內大約有9萬兵力,駐紮在沈陽城內約有1萬兵力;而此時日本關東軍僅一個陸軍師團,總兵力不過1萬人。除此,東北軍還有主力約30萬兵力佈置在直隸、熱河以及山海關一帶,調集馳援也相當迅速和便利,並且還有廣闊的後方基地,便於跟日本關東軍打持久戰。而日本關東軍則沒有這些便利條件,根本打不起大規模的持久戰。  據戰史專傢分析,當時日本國內高層分成瞭主戰、主和兩派,正在為侵略中國東北一仗是否開打爭論不休。假如在日軍侵占東北戰事初期遭到中方強烈反擊,日本國內主和派有可能占據上風,日軍侵占東北的戰爭可能就不會迅速打響,等等。現在看來,這些分析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問題卻是日軍侵占東北戰事初期並沒有遭到東北軍的強烈反擊,與此相反的卻是東北軍的一味地不抵抗,由此在客觀上給日軍的侵略行為幫瞭大忙。   由於受命不抵抗,東北軍大部分陸軍隨之陸續撤退到山海關內,東北空軍、海軍的戰機、艦船以及兵工廠、軍火庫的武器裝備、彈藥給養等,連同其他財產頃刻之間全部被日本關東軍收入囊中。  據說,當時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不僅沒有空軍和飛機,而且連武器裝備也基本上處於滿鐵護路隊的低檔次水平。如果說沒有來自蔣介石或是張學良的不抵抗命令,如果說事變前東北軍兵力部署得當、反應機敏和反擊迅速,那麼,日本關東軍的侵略行動幾乎是不可能得逞的,由此演變發展而成的大規模侵華戰爭也許就不會發生瞭。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朝鮮落後潛艇依然是近海“殺手鐧”

  導讀:近日,朝鮮最高領導人視察海軍潛艇的報道使朝鮮潛艇成為近期防務界熱議的武器裝備。韓國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朝鮮公開潛艇照片可能是為瞭顯示戰力。  朝鮮人民海軍以購入蘇聯W級潛艇為起點開始打造潛艇力量,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朝鮮成為世界上擁有潛艇數量較多的國傢。據《簡氏海軍年鑒》資料,朝鮮人民海軍擁有約70艘潛艇,潛艇類型包括R級中型潛艇(包括中國援助的033型潛艇)、“玉高”級和“山高”級小型潛艇。在70艘潛艇總數中,小型潛艇的數量占瞭近三分之二。  無論是R級中型潛艇還是“玉高”、“山高”級小型潛艇,其技術都停留在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這些潛艇沒有配備先進的水聲設備,R級潛艇隻配備瞭艇艏艦殼聲吶,和配備艇艏艦殼聲吶、舷側陣聲吶和拖曳線列陣聲吶等多種型號現代常規潛艇相比,其水下探測能力可以說兩個代次以上的差距,而小型潛艇連艇艏艦殼聲吶都沒有裝備。朝鮮潛艇的潛射武器也非常弱後,潛艇配備的魚雷主要是直航魚雷,沒有配備線導魚雷和潛射反艦導彈。   潛艇不同國傢具有不同的軍事意義。對於擁有完善作戰體系的軍事強國而言,潛艇是增強海軍體系作戰能力的不可或缺裝備,主要體現戰術意義(戰略核潛艇除外);而對於一些作戰體系不完善的普通國傢來說,潛艇是其應對強敵的“不對稱作戰”的武器裝備,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令敵人畏懼三分的“殺手鐧”。相關閱讀推薦:非同尋常:朝鮮把中國視為惡鄰的幕後真相朝鮮戰爭中,美國第七艦隊為何開進臺灣海峽?日華媒:安倍打朝鮮牌有精細盤算 欲架空中國揭秘朝鮮戰場上中國空軍靠什麼拿手絕技戰勝美軍朝鮮解放真相:蘇軍付出巨大犧牲 與美軍無關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朝鮮非常清楚自己裝備的潛艇整體性能非常弱後,若用性能弱後的潛艇與敵強大反潛力量硬碰硬,吃虧的肯定是自己,充分利用近海復雜水下環境和運用正確的潛艇戰術,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才能發揮出潛艇的“殺手鐧”作用。  由於朝鮮奉行防禦戰略,其潛艇主要任務是防止敵國的海上入侵,R級中型潛艇以敵水面艦艇和潛艇為主要作戰目標,戰時通過佈雷和陣地伏擊戰術阻擊靠近朝近海海域的水上水下目標。在近岸淺水環境中,由於小型潛艇目標小、噪音低,再加上近海漁業、商業運輸、江河註入等因素使淺水區域的水聲環境非常復雜。  雖然R級潛艇技術水平不高,但如果在復雜的近海復雜水下使用靈活戰術,其仍然會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威脅。上世紀80年代,埃及海軍老舊的R級潛艇在聯演中突破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層層反潛體系就是最好的證明。   朝鮮裝備的大量小型潛艇也是一直不可小覷的水下力量。相對於大中型潛艇,雖然小型潛艇尺寸較小、空間也比較有限,作戰能力較弱,但小也有小的好處,小型潛艇可以利用機動性好、隱蔽性強等特點完成作戰使命。小型潛艇非常適合在近海、狹窄海峽執行特殊任務,如封鎖海峽、破壞敵海上交通運輸線、輸送特種部隊或偵察人員從海上滲透到敵海岸目標進行偷襲或偵察。分頁:2/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相關新聞:朝鮮把中國視為惡鄰的幕後真相  新加坡媒體6月7日援引韓國相關人士的話稱,朝鮮決策層今年4月發出“要拋棄對中國的幻想”的內部公告。該公告指中國“變成隻追求金錢利益卻輕視理念的組織”,更稱“中國是惡鄰,站在美國一邊,批評我們的核自衞能力”,強調要“強化自立經濟基礎,下令企業減少跟中國貿易往來,改為跟俄羅斯貿易,對中國人民幣交易比美元交易監視更徹底。”  近幾年來,盡管中朝關系時冷時熱,麻煩不斷,但是,朝鮮將中國視為“惡鄰”並在內部以公告形式發佈,這還是第一次。這或許是朝鮮對中國政策變化的一個風向標——以金正恩為首的朝鮮領導層已徹底顛覆瞭中朝兩國關系的性質。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來,中國與朝鮮最高領導層均實現瞭新老交替,各項工作也走上瞭正軌,除瞭朝鮮前領導人張成澤、崔龍海訪華外,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至今未對中國進行訪問,這在金日成、金正日當政時期是不可想像的事。然而,在與中國關系漸行漸遠的情況下,朝鮮與俄羅斯、日本的關系卻熱乎起來瞭。  其一、朝鮮與俄羅斯大幅度靠近。4月28日,俄羅斯副總理兼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尤裡·特魯特涅夫訪問朝鮮,並以俄羅斯盧佈作為朝俄貿易結算手段達成協議。朝鮮欠俄羅斯的108億美元債務也豁免瞭90%,剩下10%則決定用在天然氣管道和鐵路建設等兩國共同項目上。另外,朝鮮高麗航空平壤—莫斯科路線的航班量也將有所增加。   其二、朝鮮與日本的關系“突然融冰”。5月29日,當外交部長王毅在首爾透露中國領導人即將訪問韓國的消息時,平壤和東京也宣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瞭朝日外交部局長級會議,而且,朝鮮從一貫堅持的“被綁架的日本人質問題已經解決”的立場後退,答應瞭對日本人質事件進行重新調查。分頁:3/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同時,日本外相岸田文雄6月3日在參院外交防衛委員會上表示,為全面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如有必要將把首相安倍訪朝作為選項進行研究。有分析認為,安倍似乎一方面想通過解決日本人被綁架問題,為自己賺取外交成績;另一方面還想通過與朝鮮改善關系突破在亞洲的外交困境。反之,朝鮮也希望通過與日改善關系作為突破口,換取與美國談判的籌碼。  朝鮮與俄羅斯關系比朝鮮與中國關系更進一步發展,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朝鮮與日本關系的突然轉暖卻讓人費解。這也許是金正恩不滿中國對朝鮮的應對之策,與日本走近或為報復中韓聯手。反之,日本欲對中國釜底抽薪,將朝鮮當制衡中國的棋子。雖然朝日之間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已經十幾年懸而未決的綁架人質問題瞭,但不管怎麼說,日本和朝鮮的關系一夜之間發生瞭深刻變化。  這也許與朝鮮“二號人物”張成澤有關。去年12月張成澤被金正恩處決事件意味深長,其中的奧秘在於,朝鮮拒絕中國式的經濟改革以及同中國的過分接近,特別是金正恩視張成澤為親華派。張成澤被處決後,日本對朝關系在很大程度上開始活躍。對日本來說,現在是進入朝鮮市場的難得機遇,看來日方也不想錯過,綁架問題或許隻是日朝廣泛開展經濟合作對話的借口。

“九一八”事變前東北軍實力並不落後為何會淪陷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張學良所統領的奉系東北軍在當時中國各地割據一方的地方軍事集團當中,論其軍事兵力、兵種配備、武器裝備、後勤供應、現代化程度等軍事實力,均已遙遙領先於各派軍事力量,並大大強於駐紮在東北地區“滿鐵”附屬地一帶的的日本關東軍。然而,由於兵強馬壯的東北軍奉行不抵抗政策,其在國內各大軍事集團中遙遙領先的強大軍事實力也就沒有瞭任何的用武之地。  據可靠資料統計,1930年底,張學良所統領的奉系東北軍僅陸軍就有步兵25個旅,騎兵6個旅,炮兵10個團,總兵力約計40萬人。從1925年2月開始,張作霖為強化東北軍陸軍的戰鬥力,就曾以高薪聘請德國、日本籍高級軍事教練,長期培養訓練東北軍將士;同時,還采取雇傭養兵的方式,嚴格管理東北軍官兵,使東北軍以戰鬥力優強在當時中國著稱。  1930年9月,由於學忠、王樹常率領入關的9個精銳旅共計10萬人,支援蔣介石參加中原大戰;戰後這些精銳部隊分駐在平津一帶。1931年7月,為討伐石友三的反蔣反張戰爭,張學良又將東北軍的步兵3個旅、炮兵2個團共8萬人調進關內,再加上駐山海關的何柱國旅,當時東北軍步兵精銳和大部炮兵分佈在平津及河北、察哈爾一帶。   1929年,中東鐵路事件發生後,張學良調集東北軍主要軍事力量對付蘇聯。相反,對駐紮在東北地區“滿鐵”附屬地一帶的日本關東軍則較少考慮防備和應對。所以,當1931年9月18日駐紮在沈陽城內的日本關東軍炮擊北大營時,東北軍許多官兵竟然不知所措。  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十分重視東北軍武器裝備的配備更新,為此專門投入巨資建立瞭當時頗為有名的東北兵工廠,生產型號為六五、七九的常規步槍,據說每天步槍的產量可以武裝一個營的兵力。而且還可以生產軍用載重汽車和16年式的迫擊炮。據說,當時東北兵工廠的產品供應東北軍已經綽綽有餘,並對外出售一部分。  1928年東北易幟前,東北軍空軍擁有飛機200架,其中戰鬥機160架,多為從法國和捷克等國購買的新式戰機。1929年中東路事件東北空軍損失慘重後,張學良痛下決心從法國進口瞭120架新式戰機,總計擁有5個航空兵大隊,總裝備飛機328架,這在當時的中國也是屬於遙遙領先的。

朝鮮落後潛艇依然是近海“殺手鐧”

  導讀:近日,朝鮮最高領導人視察海軍潛艇的報道使朝鮮潛艇成為近期防務界熱議的武器裝備。韓國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朝鮮公開潛艇照片可能是為瞭顯示戰力。  朝鮮人民海軍以購入蘇聯W級潛艇為起點開始打造潛艇力量,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朝鮮成為世界上擁有潛艇數量較多的國傢。據《簡氏海軍年鑒》資料,朝鮮人民海軍擁有約70艘潛艇,潛艇類型包括R級中型潛艇(包括中國援助的033型潛艇)、“玉高”級和“山高”級小型潛艇。在70艘潛艇總數中,小型潛艇的數量占瞭近三分之二。  無論是R級中型潛艇還是“玉高”、“山高”級小型潛艇,其技術都停留在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這些潛艇沒有配備先進的水聲設備,R級潛艇隻配備瞭艇艏艦殼聲吶,和配備艇艏艦殼聲吶、舷側陣聲吶和拖曳線列陣聲吶等多種型號現代常規潛艇相比,其水下探測能力可以說兩個代次以上的差距,而小型潛艇連艇艏艦殼聲吶都沒有裝備。朝鮮潛艇的潛射武器也非常弱後,潛艇配備的魚雷主要是直航魚雷,沒有配備線導魚雷和潛射反艦導彈。   潛艇不同國傢具有不同的軍事意義。對於擁有完善作戰體系的軍事強國而言,潛艇是增強海軍體系作戰能力的不可或缺裝備,主要體現戰術意義(戰略核潛艇除外);而對於一些作戰體系不完善的普通國傢來說,潛艇是其應對強敵的“不對稱作戰”的武器裝備,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令敵人畏懼三分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