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處世

和珅隻忠不順的處世哲學:因此倍受乾隆重視

  在專制制度下,一個有才能的人在和皇帝的意旨發生分歧和矛盾的時候,都難免有犯上的“逆鱗”之舉。當然,這一切必須是在維護皇帝尊嚴的前提下來進行,否?你隻能是“抱道忤時”,英雄無用武之地,甚至死無藏身之所。   乾隆三十九年(1779年)八月,山東臨清發生瞭王倫組織的清水教民反清起義。給事中李漱芳上疏說是“饑寒所迫”。乾隆卻說李漱芳是沽名釣譽。一個月後,清軍鎮壓王倫起義獲勝,乾隆親自在紫光閣審訊被抓獲的起義群眾,命李漱芳旁聽,在這種情況下,被審問者當然不敢講實話,“無以災對者”。李漱芳因此事降為禮部主事,范傢賓被充軍新疆。後來過瞭四年,禮部請將李漱芳升員外郎,乾隆還沒忘此事,沒有批準。李漱芳從此就進瞭另冊,這一輩子隻做到員外郎。李漱芳等大臣講實話受?隆排斥的事實使和珅感覺到,皇帝身邊是需要一些為人正直、清儉廉明的正人君子一類的高官,但是你在皇帝面前再正直、再正確,官職再高再大,如果一旦忘記瞭自己仍隻是一個皇帝的奴才的話,也終將會被皇帝所討厭、遺棄,甚至治罪打入十八層地獄。在他前任的那些大學士、軍機首輔們如紀曉嵐、阿桂、劉墉等人,無不如此。因此和珅感到奴才就是奴才,隻有永遠以奴才的身份與皇帝相處,才能博得皇帝的真心喜歡,皇帝才能永遠不會從根本上剝奪你的利益。   據《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和珅對乾隆“言不稱臣,必曰奴才,隨旨使令,殆同皂隸”。?位居大學士之後,和珅仍舊像當年做禦前侍衛那樣恭謹用命,“皇帝若有咳唾之時,和珅以溺器進之。”和珅連仆役下人的活都能幹,皇帝怎麼能不喜歡這樣的奴才呢?   和珅的這種忠實的奴才身份,甚至在乾隆決定歸政給嗣皇帝嘉慶,大清朝形成瞭父子“兩個天子”並存的局面時,和珅也身份未變。他雖也表面上討好於嘉慶,但實際上仍忠實於乾隆皇帝。   和珅感覺到,隻忠不順的忠臣,其可貴處也是失敗處就在於他們有時忘瞭自己的奴才身份。   乾隆越到晚年,越津津樂道他開創的“乾隆盛世”。大概是因為年歲大瞭,往往願意懷舊,乾隆?年一直陶醉於盛世中。因此,直言揭露朝廷弊政的人則常遭厄運。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尹壯圖就因直言被革職。

吳王闔閭的處世哲學:欲成大事者必須厚臉皮

  對於專諸來說,他已經做瞭的事以及將要做的事,都離不開一個“義”字。在他看來,公子光並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符合“義”的內涵)理由去刺殺國君吳王僚。   專諸說:“前王夷昧去世,吳王僚子承父業,是理所應當的。公子您有什麼理由要去刺殺他呢?”   公子光嘆瞭一口氣,說:“你是不知道啊,我祖父將王位傳給我父王時,明確說過兄終弟及,依次相傳。後來,王位傳到我三叔父夷昧後,本來該接著傳給四叔季札。但季札堅辭不受。這樣,王位就該傳給我父王的嫡子,也就是我啊。吳王僚是根本沒有資格繼位為王的。”   專諸比伍子胥還年輕兩歲,此時也剛剛二十出頭。吳國的王位從公子光的父親諸樊傳到夷昧去世,一共有十二三年之久。吳王僚繼位之時,專諸隻有十一二歲,尚未成年,不太曉得吳國政壇的風雲變幻背後的奧秘,從而導致他一直認為吳王僚繼位是理所應當的。   經公子光這麼一解釋,專諸心中的一個疙瘩解開瞭。但他還是覺得,雖然吳王僚失禮在先,但也沒有必要采用“刺殺”這種激烈手段來傷害手足之情。   專諸說:“既然如此,公子為什麼不請親近的大臣,好好去和吳王僚談談您祖父的遺命呢?讓他主動退位,豈不更好?何必一定要動刀動槍,損害先王的德行呢?”

人生處世的十條警句

1、做不到是你自己的事,午夜夢回,你愛怎麼回味就怎麼回味,但人前人後,我要你裝出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的樣子。你可以的,我們都可以,人都是這般活下來的。——《嘆息橋》 2、一生不知要捱多少批鬥:力爭上遊是不自量力,精打細算變為太工心計,保護自身即是自私自利,簡直做什麼錯什麼,被欺壓得退往墻角,不外是因為無人撐腰。——《黑羊》 3、你要改是因為你自己願意改,不要為任何人,怕隻怕那人會令你失望,你又得打回原形。——《不易居》 4、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辛苦,這一代最辛苦的是已經認為辛苦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假夢真淚》 5、許多人並不相愛,卻可以相處一輩子,愛是非常容易令人厭倦的。——《媽媽》 6、一個人要超越他的環境及出身,進步是不夠的,非要進化不可,那樣大業,豈能人人做到。——《風滿樓》

細數乾隆皇帝寵信和珅的七大理由 和珅處世絕招

  在大清王朝的歷史上,清高宗乾隆是一代英明君主,大貪官和珅是一個奸佞小人。以乾隆之英明卻寵幸劣跡斑斑的和珅長達二十餘年,是君臣相得,還是別有隱情?是乾隆看錯瞭和珅,還是和珅鉆瞭乾隆的空子?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是千古奇謎。  清的明君屈指可數,乾隆帝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個,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這樣的一個賢君身邊,竟時刻跟隨著一個奸臣,這個奸臣就是和珅,民間有“和珅扳倒,嘉慶吃飽”一說。然而為什麼這樣的奸臣會受到乾隆的無比寵幸呢?  有人認為,是因為和珅善於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珅鼓動而成的。一次,主仆二人說起江南秀麗風光,繁華都市,乾隆帝道:“朕也想重遊江南。但顧慮南北迢遙,勞命傷財,朕所以未決。”和珅道:“聖祖皇帝六次南巡,非但未招致民怨,反而被頌為聖君。古來聖君,莫如堯舜,《尚書·舜典上》也說‘五載一巡狩’,可見自古巡覽就是勝典。但凡聖君,道本相似,何況國庫殷實,金銀充足,區區巡遊不會耗費多少庫銀。”和珅這一席話,正好逢迎瞭皇上仿效先祖、學堯舜的喜好,乾隆遂降旨預備南巡。和珅親自為皇上監督龍舟等南巡的設施,華麗奢侈之極,庫銀由和珅流水般地揮霍掉瞭。和珅也因此更加得到皇上的寵信,被升為侍郎。  這種觀點認為,和珅論文論武,都沒有什麼才能,但因為他善玩心理戰術,逢迎皇上,才受皇上的恩寵。乾隆五十五年 (公元1790年),有個叫尹壯圖的官員向皇上呈奏,各省庫金銀虧空。和珅對其懷恨在心,上奏請皇上命尹壯圖再去查實,暗中派瞭自己的親信前往。結果尹壯圖被降職,原因是所奏不實,和珅更得寵信。官庫雖然空虛,但和珅卻以各種名目進行搜刮,所以皇帝不愁沒銀子花,而和珅也更加受寵。   然而,關於和珅受寵的原因,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記載,在乾隆帝還是寶親王的時候,曾鐘情於馬佳氏,而這馬佳氏正是雍正皇帝寵愛的妃子。寶親王時年17歲,情竇已開,常在沒人的時候和珅馬佳氏調笑。一天,不知為何,馬佳氏誤撞到寶親王的眉際,被皇後鈕祜祿氏看見,以馬佳氏調戲皇子為名,下令將馬佳氏牽到月華門勒死。寶親王聽後,流著淚到月華門前,此時的馬佳氏已奄奄一息,寶親王便放聲哭道:“我害瞭你。”便咬破自己的指頭,滴一點血在妃子的頸上,說:“我今生無力救你,來生以紅痣相認。”話至此,馬佳氏淌瞭兩行眼淚便魂歸西天。寶親王又仔細端詳瞭馬佳氏的臉面,吩咐用上好的棺木盛殮,並買通宮女把馬佳氏貼身的襯衣脫下來,日日同眠。他登基後,這件事漸漸淡忘瞭。而和珅酷似馬佳氏,那頸上也有一顆鮮紅的血痣。因此,和珅被乾隆認為是馬佳氏在世,開始受到萬千寵愛。禦書房是他和皇上同榻而眠的場所。和珅做出百般嬌媚的樣子,使皇帝更加相信他就是第二個馬佳氏。  而且,據考證,和珅所居住的恭王府中有一條地道可直接通往皇宮,據說和珅每次就是通過這條地道,直接到達宮中與皇帝幽會的。  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和珅到底由於何種原因受到寵信?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相關閱讀推薦:乾隆帝為何把愛女嫁給和珅長子?和珅官場高升和珅受寵之謎:奸臣和坤為什麼受到乾隆的寵幸?和珅怎麼死的 歷史上大貪官和珅是如何死的揭秘和珅到底有多少錢 貪官和珅被查抄出來的傢產表和珅怎麼死的?盤點和珅死前的二十條大罪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乾隆帝對和珅極為寵信有加?筆者認為有七大理由:  1、和珅此人確實有才,他從官學畢業後考過一次科舉,但落第之後就聽從其嶽父的意見去選瞭侍從,有一次乾隆用論語中一句話來下旨,虎兕出於匣,當時在場大臣都不明白什麼意思,和珅啟示說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責任,被乾隆賞識。  還有一次就是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書上的註,就命和珅掌燈,當時和珅就問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訴他之後,和珅就把書上的註全部背瞭出來。可見和珅有才是乾隆重用的一個原因。  2、據說和珅長相清秀,乾隆覺得其酷似因乾隆被處死的一個妃子,而且和珅名字中的“珅”字,與乾隆三阿哥的名字頗為相似,三阿哥永珅,英年早逝,乾隆一直對他有一種愧疚之情,故而重用和珅。  3、和珅擅長拍馬屁,在乾隆日益昏聵的老年,越來越聽不進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詡十全老人,認為自己能夠及的上祖父康熙、父親雍正,而和珅就用此來麻醉乾隆。  而且,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愛戴他的母親皇太後。所以和珅就竭盡自己的一切解數來討好皇太後,特別是在皇太後歸天的時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樣說幾句無關痛癢的話,而是時刻陪在乾隆身邊,痛哭流涕,一連幾天,茶不思,飯不想,贏得瞭乾隆的好感。   4、和珅被乾隆重用初期,確實做過幾件令乾隆高興得事情,比如審判李侍堯,在乾隆心中留下瞭清正廉潔的印象。而且和珅在官學內苦讀,掌握瞭漢,滿,藏,蒙語,在關鍵時刻總能發揮作用,深得乾隆喜愛。  5、和珅的斂財技巧爐火純青,能為老年乾隆的無限制揮霍提供財源,在乾隆晚年幾次下江南中,和珅的撈錢本領給乾隆帶來瞭想不到的好處。  6、關於乾隆與年貴妃的故事雍正皇帝的太子弘歷,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有一次見到年貴妃,就被皇娘的美貌打動,他想調戲年貴妃,就從後面去蒙年貴妃的眼睛。年貴妃以為是哪個宮女戲耍,拿起梳子往後一揮,右臂貼近弘歷前額。弘歷急忙抓住年貴妃的玉臂,年輕美貌的年貴妃回頭一看,見是風流倜儻的太子,就勢倒在太子懷中。這一情景正好被弘歷的母後和隨行的宮女們看見。他母後想,這個消息要是傳出去,會影響皇傢的名聲,說皇太子戲弄皇帝的妃子;這個女人一旦勾住瞭弘歷的魂,說不定還會鬧出更大的事來,直接影響兒子弘歷繼承皇位。他的母後為“殺一儆百,以絕後患”,就背著雍正皇帝,賜年貴妃三尺白綾自盡。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待弘歷趕來之時,年貴妃已經自縊氣絕身亡瞭。他抱著年妃捶胸頓足,連聲說:“是我害瞭你呀!是我害瞭你呀!”年貴妃的貼身宮女上前跪下說:“太子,貴妃自縊前托奴婢轉告太子一句話:二十年後在人間與你相見。”弘歷聽說此話,更加悲痛,他撫著年貴妃的臉說:“年妃,如果我們倆真的有緣份,二十年後相見;如果此生不能相見,來生一定相見。相見時以此為記。”說完,咬破中指,在年貴妃的額頭上點瞭一記朱砂。  二十年過去瞭。當乾隆皇帝第一次見到和珅的時候,就發現和珅長得酷似當年死去的年貴妃,且額頭上也有一塊紅記。乾隆忘情地連喊瞭三聲“年妃”,希望“二十年後相見”之人能在和珅身上找到一點線索。乾隆問和珅:“你傢裡有姐姐妹妹嗎?”  和珅的回答令乾隆十分失望:“回稟皇上,奴才傢中隻有兄弟二人,和珅隻有一個弟弟叫和琳。”  乾隆失望之餘,隨口問起和珅的年紀,和珅的回答令皇上大為震驚──和珅出生的那一年,正巧是年貴妃死去的那一年。還有更巧的是,和珅額頭上也有一處和當年自己點在年妃額頭上的位置、大小、顏色都一模一樣的朱砂記。

散文:奶奶的處世哲學

“隻有享不瞭的福,沒有受不瞭的苦。”是年過七旬的奶奶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也正是這樣清心寡欲的一路走來,走出一條爽朗豁達的路。關於奶奶這樣的理論,小時候一直不懂,活瞭二十年才逐漸明白其中的深意。其實老人傢想告訴我的隻是一種以最少的欲求獲取最大幸福的心態。人的一生,從懵懂初生到雙鬢斑白化為泥土,時間是最嚴明精準的教義。到最後,額頭上綻開的每一條皺紋都似有瞭禪意。奶奶一生有七個兒女,四個兒子,三個女兒。時為少婦,光景不好,正置多事之秋,饑荒是唯一可以正確形容那個年代的詞語。爺爺身體不好,父輩又都幼小無知,繁重的傢務便落在奶奶一個人的肩上。白天奶奶像男子一樣從不挑剔活計,拼命掙工分。然而那麼一點口糧實難維持一傢十餘口人的生計,於是奶奶會邀上幾個要好的姐妹趁著夜色到附近的村莊“偷”些尚未成熟的糧食。就這樣熬過瞭那段艱辛的歲月,盼望熬出頭來,可是苦難卻接踵而至,好像永無止息。奶奶55歲,我5歲,爺爺撒手而去,第二年她的長子,我的大伯,也長眠在瞭那塊古老的土地上。夜間我睡在媽媽懷裡,聽見奶奶的哭聲,然後聽見大人們議論。他們斷定老人傢再受不瞭這喪子的傷痛,大限已經不遠。我害怕失去奶奶,搬到她的老房子裡去住,天天守著她,我不要她走。奶奶卻逐漸好瞭起來,身子還是往常一樣的硬朗。我問她,我說,奶奶,你怎麼不哭瞭。她揉瞭一下眼睛告訴我:“哭過瞭,就好瞭!”在我幼小的記憶裡,奶奶居住的老屋曾懸掛過一張爺爺的遺像,巨幅的黑白相片,慘淡的笑容。那時我是不懂事的孩子,並且跟奶奶一樣相信牛鬼蛇神的存在。他的相信是一種安慰,而我的相信卻大有恐怖的意思。所以每次看見那張相片總會以為往日慈愛的爺爺會從一個陰森黑暗的地方伸出一隻手來抓自己的屁股,心裡想著終有那麼一天要把它扯下來。與父親的幾次交涉無果更加堅定瞭我的信心,孩子總是叛逆的。有一天我終究是不能消除心中的芥蒂,用牛皮紙糊住瞭爺爺那張永遠隻會微笑的臉。後果可想而知,全傢人幾乎鬧翻天,一時間我成瞭個小孽障。最苦大仇深的莫過於父親,他是個孝子。父親揮舞著巴掌圍著院子追打我,最後還是奶奶出來解圍。她說的話,至今我都清清楚楚的記著。“人都死瞭,留著相片有什麼用?人都得為活著的活著,哪能處處照顧那死去的。”奶奶說完這些話轉身回屋,把那相片藏瞭起來,我再也沒有見過。老人傢現已兒孫滿堂,雖然沒出一個宰相總理一類的高官,也沒有殺人越貨的歹人。全傢人和睦相處,都有自己的小幸福。這多多少少都受到瞭目不識丁的奶奶的影響,時間教會瞭她怎樣去面對以後,而不是悲切從前。她教會瞭我們。我已經不再是不知愁滋味的孩童,生活中也有挫折,也有迷茫.每次逢著解不開的結,我都會想起奶奶的那句話,於是所有的困難都變成瞭磨礪自身脾性的良友益師。奶奶,擎著你給的燈,終有一天我將長成一個男子漢。奶奶,長命百歲。※本文作者:緣_痕※

散文:處世,戒之在得

得寵、得志、得勢、得名、得便宜……這世上,多少人絞盡腦汁,多少人苦苦相爭,多少人明爭暗鬥,多少人不擇手段,就為瞭一個“得”字。君不見,有人為得到金錢、得到權力、得到美色、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日思夜想,費盡心機,使出瞭渾身的解數,使出瞭吃奶的力氣,使勁奔波,使勁折騰,甚至不惜舍棄身傢性命。有言,志在必得;有言,人生難得幾回搏,被多少人視為處世箴言。看塵世,一顆顆不安分的心,一個個躁動的靈魂。得到瞭,便洋洋得意;得不到,便捶胸頓足。勝者王侯敗者寇。許多的時候,許多的場合,你會看到許多人在炫耀自己之所得,而很少有人訴說自己之所失。君不見,如今許多人想得到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想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官位到瞭科級,還想處級;房子有瞭一棟,還想兩棟、三棟;車子有瞭奧迪,還想奔馳、寶馬;有瞭老婆,還要二奶、小秘……活著的目的,就是為瞭得到、得到、再得到,恨不得把天下的好東西都統統收入自己的囊中,能夠當上個皇帝當然是最好。在如此情勢之下,說處世應戒之在得,是多麼的不合時宜,是腦子進水瞭,還是那根神經出瞭問題?然而,這戒得,卻不是我的發明,而是古聖賢之言,是兩千年前孔夫子的話,語出《論語·季氏》。細細揣之,不無道理,並大有深意。記得《紅樓夢》裡有首《好瞭歌》,是這樣寫的:“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瞭!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瞭。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瞭!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瞭。”說到底,人生不過是一次沒有回程的履行,走在路上,得到的東西越多,行李越多,身上的負擔也就越重,走起來就越累。年富力強的時候還好些,年老體弱之時就有些吃不消瞭,不小心還折瞭胳膊腿。而且,所有人最後的歸宿必然是死亡,在人生的末日,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什麼東西也帶不走的,不管你曾擁有多少財富,不管擁有多麼高的權位,不管你的名聲多麼顯赫。眼睜睜地看著好不容易得來地東西捎不走,會多麼心有不甘,其精神的痛苦可想而知。但造物主就是這麼吝嗇,不照顧人的情緒,不可憐任何人,不想撒手也得撒手,不想失去也得失去,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給人類一種原始和終極意義上的平等。古時候,那些帝王把自己的墳墓修得極其豪華,裡面放進吃的、用的、穿的,數不盡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有的還把活著的美少女硬生生地拉進其中,幻想著生前榮華富貴、醉生夢死的日子在死後還能延續。但這不過是一廂情願,不過是黃梁美夢而已,再年輕、再美貌的女子,也隨之變成瞭一堆骷髏。而那些放進去的東西,不是便宜瞭盜墓賊,就是成瞭後人賺取錢財的道具,搞些旅遊景點,供人觀賞,收取錢財,到頭來,還是為別人做瞭嫁衣裳。實實在在地說,放棄、舍得,該得的不得,該拿的不能拿,該有的不能有,對活著的人來說,有時真是迫不得已。我愛錢財,可沒有生在豪富之傢,既當不瞭老板,也成不瞭大款;我愛官位,可生在山野,沒有梯子,沒有路子,命裡註定難登大雅之堂;我愛美女,可既不帥,也不酷,沒有錢,沒有權,美女不會平白無故的來愛我。作為普通人,覺得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吧,欲望少些再少些,換個身心自由、舒暢。刻意追求,有時收獲的隻是煩惱。得不到的東西就不再勉強,不是你的就別再心存妄想。我們不是常常在電影電視裡,看到那些貴婦人、美小姐,她們該得到的都得到瞭,可還是不開心。而那些沿街乞討的乞丐有時卻快樂無比。得到與得不到,有時也沒有什麼根本的區別。走在街上,別人對你視而不見,你不還省瞭說話、打招呼的麻煩。沒人請酒,還少瞭腸胃受苦。據醫生講,一日三餐,少吃一點還對身體有好處,粗茶淡飯有時勝過山珍海味,沒有口福有時也是一件好事。就連壽命的長短,也不必刻意的計較,別人活一百歲,你活八十歲,如山野裡的雜草,自自然然的生,自自然然的亡,該榮的時候榮,該枯的時候枯,順其自然。機器出瞭毛病,修不好,報廢,那是極其正常的事情,對誰都一樣。天地有道,與其自然造化相比,人之所得,甚小甚微。見好就收,適可而止,當一名看客,看天、看地、看樹、看花,豈不閑哉、悠哉、樂哉? ※本文作者:存忠※

勵志格言——處世

勵志格言 〈三〉處世人世間真正的愛,是稀世珍品,是財富買不到的,權勢占不瞭的。世上的愛可分成三種∶第一種∶“如果”的愛。例如∶“如果”你聽從我的話,我便愛你。第二種∶“因為”的愛。 我愛你,“因為” 你很美麗。我愛你,“因為” 你有財有勢。這兩種愛都是有條件的,一旦條件消失瞭,那麼所謂的愛也就化為烏有瞭。第三種∶“雖然”的愛。我愛你,“雖然”你的事業失敗瞭,或者是貧病交加;我仍然愛 你。這種愛是沒有條件,沒有報酬的,是人類中最偉大純潔的愛。所以說∶“愛出於至

實用的處世交友觀人之道

人往往因為過於匆忙慌亂而導致出錯,往往在酒醉之後才能道出內心的實情。   好與別人爭是非高下的人,往往一事無成;積德行善的人,則吉慶有餘。   人太窮瞭在眾人面前就抬不起頭,馬太瘦瞭鬃毛會顯得太長。  

一些天經地義的處世之道

就一般人的情形而言,到瞭走投無路的窮困境地時,就必然要想辦法改變現狀。   人們必定是在先懷疑某人的情況下,才會聽信有關他的詆毀性議論。   自古以來名聲高的人都伴隨著別人的毀謗,人們都竭盡全力地排擠別人而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