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虛心

虛心好學的名言警句 天可補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海倫·凱勒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漢文帝如何虛心納諫: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好手段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漢文帝(劉恒,漢高祖劉邦第四子)在舉行祭祀後召見賈誼。深宮夜靜,燈影昏昏,向賈誼詢問鬼神之事:賈誼低聲絮語、繪聲繪色;漢文帝聚精會神、側耳傾聽,君臣兩人在“宣室”秉燭長談。因為談的投機和興奮,漢文帝全然忘卻自己本應高高在上的君主身份,降尊紓貴,不知不覺間數移座席,雙膝一次次靠近賈誼。漢文帝深為賈誼的高見所折服,說:“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唐朝詩人李商隱特為此寫瞭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雖然如今對這首詩存在多種解讀,有的將此詩視為詩人托古諷時的感慨;有的理解為影射帝王不關心民生疾苦,荒於正事,昏庸無能……但無可否認的是,所有的負面評說皆因漢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而引起。  如果說漢文帝不關心民生疾苦,顯然有悖史實。史料顯示,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被世人所稱道的賢明君主,是“文景之治”的開創者。漢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傢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被史傢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治世”。漢文帝以安民為本,躬身節儉,勵精圖治,減輕租賦,消減徭役,謙讓寬容,形成瞭清明、繁榮的局面。  賈誼究竟對漢文帝說瞭什麼,盡管司馬遷沒有記載,我們可以依據當時的社會文化思潮進行一番推測。但值得追問的是,作為一位開創“文景之治”的“有道明君”,漢文帝為什麼在國傢存亡的重要時刻“不問蒼生問鬼神”呢?   在中國歷史上,每當社會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重大變故之時,一些當政者總是求助佛道神的力量,祈求指點和庇佑。以講授《公羊春秋》見長的大學者董仲舒給《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講解“天人感應”的道理。在他看來,每當有社會亂象發生之時,上天就會通過災害或怪異現象警示世人。  《史記.宋微子世傢》記載,公元37年,火星占據瞭心宿區,而心宿區正屬於宋國的地盤。這種天象讓宋景公非常憂心。掌管星象的子韋提議:“可以把災禍轉嫁到丞相身上。”景公不肯:“丞相就像我的胳膊和大腿,不能丟啊!”子韋又提議:“可以轉移給百姓。”景公又不同意:“國君依靠的就是百姓,百姓沒瞭,國君奈何?”子韋又說:“那就轉移到一年的收成上吧!”景公說:“收成不好,百姓就會貧困,那我依靠誰當國君!我的性命該結束就結束吧!”  子韋聽瞭,非常感動的說:“上天全知全能,對人間的一切都瞭如指掌。您說瞭三次充滿仁愛的話,上天一定會賞賜您三次。今晚火星就會移開,您的壽命也可延長。”果然,當晚火星移動三次,宋景公的仁愛之心也使自身祛禍換福。  漢文帝的親身經歷也使他足以相信“鬼神”的存在。據《史記》記載,一天晚上,漢文帝夢見自己正在登天,但用瞭九牛二虎之力,雖然已十分接近南天門,但總是登不上去。突然,一個頭戴黃帽的人在背後推他,終於使他登上瞭天界。他回過頭來看那推他的人,發現那人的衣帶在背後打瞭個結。漢文帝正想叫住他,卻被雞鳴聲吵醒。第二天,文帝來到建在宮西蒼池中的漸臺,見到有個禦船水手頭戴黃帽,衣帶在背後打瞭個結,正是他夢中遇見的人。召來一問,那人名叫鄧通。文帝想,能把自己推上天的人,必定是個奇才,而且鄧與登諧音,鄧通即登通,有登天必通之意,認定瞭夢中助他登天的人便是鄧通。因此文帝對鄧通恩寵有加,以巨萬賞賜給他,官封上大夫。  漢文帝時期,“匈奴強,侵邊。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諸侯王僭擬,地過古制”,漢文帝有感於漢王朝面臨的危機,求賢若渴,召見作為逐臣的賈誼。可以想見,“問鬼神”之中一定含有治國所需的豐富智慧,問得明白,才能促進蒼生之福祉。因此,從此意義上說,漢文帝“問鬼神”與“問蒼生”並行不悖,“問鬼神”就是為瞭“問蒼生”。  漢文帝的“問鬼神”實則是一種虛心納諫。古代帝王都講究修德政,而帝王本人的品德即是德政之本。據史書記載,漢文帝在每次上朝途中,專門聽取那些無資格上朝進諫的仕人的諫議,而且總是心平氣和,並從中選擇出有益的諫議。漢文帝之所以能夠做到虛心納諫,並且擇善而行,這與漢文帝個人的品德、操守緊密相關。相關閱讀推薦:漢文帝“妙用”黃老道傢學說:無為治國漢文帝出生的歷史奇跡:劉邦走錯門誤幸其母歷史上漢文帝是如何讓南越國臣服的?南越國歷史漢文帝劉恒的妃子和兒子是誰?漢文帝劉恒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揭秘那些你不知道的明朝皇帝虛心納諫的故事

  我們知道,中國史上最樂於納諫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武德九年到貞觀十七年(公元626年到643年),魏征為鞏固唐王朝江山社稷,光明磊落,嫉惡如仇,犯顏直諫,前後向太宗諫奏二百多條,都為唐太宗采納,對唐王朝的鞏固和強盛起到瞭重要作用。魏征也受到唐太宗的器重。唐太宗納諫如流,貞觀業績,為後世傳為佳話。而在明朝,也有這麼一位難得的一代明君,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賢臣,“恭仁儉樸,虛心納諫”,“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他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孝穆紀太後。1487年~1505年在位。孝宗在位18年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他重用李東陽、謝遷、劉建等名臣,其三人內閣知名度僅次於朱棣時期的三楊內閣。執政期間,社會矛盾有所緩和,統治階級內部亦較穩定,外患平定,史稱“弘治中興”。明孝宗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偉大的皇帝!因為他不但是明朝的中興明君,采取種種措施減輕老百姓的徭役賦稅,把本已經衰敗的明朝再度復興起來,而且還是中國歷史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實踐男女平等的皇帝,因為母親的悲慘遭遇讓他深感皇帝擁有三宮六院的危害,他一生隻娶瞭一個張皇後,不封貴妃、美人,過著平常百姓幾乎一樣的夫妻生活,作為一個擁有無上權力的皇帝,這真的是非同一般。下面就講講明孝宗虛心納諫二三事。 相關閱讀推薦:明朝後宮宮女的六大悲慘結局 凌遲殉葬無善終歷史上的今天6月24日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逝世從《金瓶梅》看飲食:明朝究竟有哪些美食? 明朝海瑞私生活揭秘 為何將五歲女兒幽閉致死?五千佳麗選一人:揭秘明朝選皇後要過哪七關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都禦使馬文升上疏言時政十五事,其中一條是:“節約費用,以解救百姓生活之艱難困頓”,他說:“宮中所供應的物品,如果陛下能節儉一分,則百姓受益一分。”言語極為尖銳、深刻。孝宗對這個建議非常賞識,嘉獎瞭馬文升,並下令削減宮中開支。正統(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年號)以來,皇帝每天隻有一個早朝,大臣們為時間所限,晉見言事,不過片時。因此吏部尚書汪恕建議,除早朝之外,孝宗最好每天再在便殿召見大臣,謀議政事,當面閱其奏章,下發指令,這樣可以使皇上加深對大臣們的瞭解,而且可以提高其處理政事的才能,使正確的意見得以貫徹執行。孝宗聽後覺得很有道理,遂開始增加“午朝”,每天在左順門接見大臣,傾聽他們對政事的見解,做出許多重大決策。  弘治九年(1496年)閏三月,少詹事王華在文華殿向孝宗講述《大學衍義》,趁機向他揭發太監李輔國與張皇後關系密切,招權納賄。此事被李輔國知道後,馬上報復,說王華有種種劣跡,應予驅逐。孝宗沒有聽信鬼話,反而哈哈大笑,傳令中官賜食王華,以示親近。 弘治十年(1497年)二月,孝宗在後苑遊玩的時間過長,傳講學士王鏊反復規勸,孝宗當時沒有接受,事後卻沒有怪罪,而是對誘導他玩樂的太監說:“講官指出這一缺點完全正確,是一片誠摯之心,完全是為我著急啊!”自此之後,孝宗不再到後苑遊獵尋歡。

虛心好學的名言警句

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虛心學習的名人名言

  1、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傢,“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2、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類的希望像是一顆永恒的星,烏雲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願望。   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