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評價

安卓技巧_三星工程師原來是這樣評價蘋果產品的?!_安卓知識

昨天我們和大傢分享瞭令人心生好感的蘋果產品工業設計小細節,誠然,蘋果的設計自成一派,被很多人推崇。不過,世界上的美是多種多樣,一款產品不隻是,也不能隻有一種設計,多樣化、各有千秋才是設計的本質。從各場發佈會來看,幾乎每一傢廠商都將蘋果當成競爭對手(模仿對象),自從 iPhone 6 發佈之後,這款手機幾乎每個月都要被其他廠商拿出來吊打一次,然而並沒有什麼用,蘋果並不會將這些廠商放在眼裡。 能讓蘋果放在眼裡的,估計也隻剩下三星,而三星的眼裡也隻有蘋果。三星的工程師是如何看待蘋果產品的設計,我們今天來瞭解一下。 蘋果與三星分別站在設計理念的兩端

從一代英主到亡國之君:如何評價隋煬帝楊廣功過

  從一代英主到亡國之君——隋煬帝楊廣  第一部分、一代英主隋煬帝—-還原歷史本來的面貌  一、引言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一向被視為與殷紂、夏桀齊名的暴君;而且他兩世亡國,連守成都做不到,更被看做是秦二世胡亥、蜀後主劉禪那樣的庸才。由於李唐王朝對這個前朝皇帝蓄意進行瞭醜化,無視治國的復雜,把亡國的責任全部都簡單地推到楊廣頭上,讓皇帝一個人去承擔所有的歷史責任,以致於如今大部分人都誤認為,正是由於楊廣昏庸糊塗、暴戾剛愎,才會把天下百姓逼得走投無路,卻忽略瞭導致民不聊生和大隋覆亡的真正根源—-門閥之禍,才是改朝換代本質的推動力所在。其實這個誤解正是唐朝統治層所期望看到地,也是其刻意誤導百姓的動機所在。姑且不談這禍國殃民的門閥弊端在唐初也並未得到任何改善,反倒變本加厲,說出來無法對百姓交代。就僅僅是從醜化前朝,強化自己取而代之的合理性這個角度,也需要將隋末大亂的責任全部栽到隋煬帝和幾個大臣頭上。畢竟唯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背主篡國的行為非但並不可恥,反而是順天應命,解民於倒懸的義舉。  其實楊廣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頗有進取心的帝王,在歷朝君主中屬於貢獻卓著者。隋煬帝能文能武,上馬領軍,下馬賦詩,也是一位綜合素質非常高的帝王。對於治國,楊廣曾有過相當恢宏的抱負,氣魄之大不亞於歷代雄主,而且許多抱負都取得瞭輝煌的成績。在開鑿大運河、開創科舉制度、親征打通絲綢之路等行為中,無不蘊涵著過人的創舉和勇氣,都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民生價值,這也充分證明瞭楊廣是一位有為的君主,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宋徽宗那樣的享樂派。扳著指頭歷數中國的諸傢帝王,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甚至把康熙、雍正這些滿人皇帝都算上,以歷史功績而論,除瞭嬴政之外,也無一人能與“暴虐昏庸”的隋煬帝相提並論。   然而歷史畢竟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地,隋煬帝身死國滅,所以他的這些功績和優點便都在唐朝被恣意抹煞,之後歷經千年,又被歷史的迷霧重重遮蓋,如今已然少有人知。如今留在大部分人心底的,不過是一個昏聵無能、荒淫暴虐的骯臟形象。  人心陰暗不公,竟至於此!心中不平,欲還歷史本來面目,遂作此文。  二、六大功勞  隋煬帝是一位雄才大略,報負廣遠的帝王,在登基後修運河,復長城,立科舉,強集權,去豪強,除後患……終其一生,曾為國為民推行瞭無數善政,更為國傢和中原百姓立下過六項重大功績。若論貢獻之大,在歷代皇帝中鮮有能比肩者。縱觀中國歷史,唯有名聲同樣不佳的始皇帝方可比擬。  在繼位之後,楊廣巡視邊塞,開拓疆土,打通瞭西域的絲綢之路;開通大運河,605年又營建東都,洛陽的繁盛一時與他密不可分;楊廣對隋初的經濟、文化、民生均有重大貢獻,一生中推行瞭許多有利於文化傳播和經濟發展的善政。在軍事方面,楊廣在即位前就參與過對突厥和契丹的戰事,皆大有所獲。大業五年親征平定吐谷渾,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擴疆五萬裡。還先後征服瞭南越、流求(今臺灣),迫降東突厥,一時四夷懾服,均思與中原修好。  據《隋書-煬帝紀》記載:“煬帝爰在弱齡,早有令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籍。”在即位之後,更是創下瞭“地廣三代,威振八方,單於頓顙,越裳重澤”的輝煌局面,對隋煬帝的文治武功給予瞭充分的肯定。在一系列開疆擴土的行動中,隋煬帝率先建立瞭“過於秦漢”和唐宋的疆域,東西九千三百裡,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裡,朝廷控制的民戶達八百九十萬戶,全國統計出的人口四千六百零三萬人,一時一派明君盛世景象,連對隋煬帝成見很深的司馬光也不得不在《資治通鑒》中承認:“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相關閱讀推薦:隋煬帝的蕭皇後來歷不明:與宇文化及勾搭成奸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最沒有主張的權臣謀反隋煬帝楊廣的敗亡之道:一個跨度太大的帝國夢隋煬帝楊廣:歷史難以給予公正標準評價的皇帝隋朝隋煬帝楊廣:大有作為和奢靡敗傢的混為一體分頁:1/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隋煬帝的六大歷史功績敘述如下:  1、平定南陳,一統天下,結束瞭自三國以來近四百年的戰亂局面,令分裂瞭近二百年的九州重鑄為一體,更讓中原百姓從三四百年之久的戰亂時代中脫離出來。直到李淵叛隋而代之,建立唐朝,而幾代後唐朝統治者便出現政策錯誤,導致中國從唐中葉起就淪入藩鎮割據,兵連禍結的悲慘局面,唐帝國崩塌後,中原百姓又歷經瞭五代十國的慘痛遭遇,民不聊生近兩百年,直到北宋初年才又恢復統一的局面。  2、最先開鑿瞭世界第一長的南北大運河,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3、開疆擴土五萬裡,建立瞭“過於秦漢”和唐宋的遼闊疆域。  4、最先倡行進士科,創立瞭影響中國後世千餘載的科舉制度,為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開創瞭一條明路。  5、頒佈瞭“無隔夷夏”的開放政策,熱情接待外國使團,並積極對外派出使者,大大促進瞭民族融合和華夏文明與外界的交流。  6、東征西討,令四夷臣服。大隋在楊廣執政時期萬國來朝,中原百姓一千五百餘年來的“天朝上國”意識自此而始,之後更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心底的驕傲,並進一步演化為如今已然穩固濃鬱的民族自豪感。   三、文采斐然  隋煬帝楊廣頗具文學天賦,是一位文學功底深厚的才子,更是隋唐年間最優秀的詩詞傢之一。論及文采,歷朝皇帝中少有人能望其項背。在鎮守揚州的十年中,楊廣被奉為江南文壇領袖,江南文人潘微和佛教領袖智大師均稱贊:“晉王允文允武,多才多藝,道貫古今”。《隋書》上也記載楊廣“好學,善屬文。”  楊廣的詩詞和文才在登基前就天下馳名,他西巡時所做的《飲馬長城窟行》和《白馬篇》都成為千古名章,廣為後世傳誦。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艷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隋煬詩文遠宗潘、陸,一洗浮蕩之言。惟錄事研詞,尚近南方之體。”  由於楊廣多年戎馬生涯,曾親歷塞上,遠征遼東,生活閱歷十分豐富,故他的詩句多有實踐基礎,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其作品《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詞句優雅,昭示出瞭極高的文采。據《詩藪·內編》記載,明代胡應麟認為此詩“絕是唐律”,可見煬帝的這篇詩即使在詩文風流鼎盛一時的唐朝,也堪稱是頂尖水準。《古詩源》中稱其文字“能作雅正語,比陳後主勝之。”認為楊廣的詩文水平比文采天下知名的陳後主還要高。  隋煬帝的詩文在中國文學史和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初唐近體詩的發展更有不小的影響,如今《隋書·經籍志》著錄《煬帝集》55卷,《全隋詩》存錄其詩40多首。分頁:2/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四、尊賢禮士  楊廣十分敬重讀書人,其尊賢禮士之名天下皆知。他當揚州大總管時就養瞭正府學士一百多人,封晉王後更是召引陳朝舊官、才學之士一百餘人,“以師友處之”(《北史-柳慶傳》),登基後更是年年不忘與儒林名士交流,歲歲發給幾個著名大儒米糧綢緞。煬帝愛好文學藝術,曾命臣下將禁中秘閣之書抄錄副本,分三等藏於洛陽觀文殿的東西廂書庫中,又在殿後另築二臺,聚藏魏以來的書法名畫,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保全和傳承做出瞭極大的貢獻。他曾在江南聚書,大大提高瞭文人和文學的地位,還建造瞭空前精巧的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藏書達三十七萬卷,創中國歷代之最。《隋書-經籍志》有雲:“煬帝即位,秘閣之書,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黃國樂小姐還據此創作瞭《隋煬帝督建觀文殿》一畫,以表彰隋煬帝對中華古籍傳承做出的重大貢獻。  五、開創科舉  公元606年,即楊廣登位第二年,就正式設立瞭進士科,在我國暢行瞭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自此正式誕生。科舉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更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為中國的育才政策和社會穩定做出瞭重大的貢獻,對後世的中國影響極其深遠。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科舉制度和如今的高考制度頗為類似,有著不少的弊病,但在一千多年前,卻絕對是一種相當先進的選材理念。隋朝之後許多來中國的外國人在看到中國的科舉制度後,都贊嘆不已。  在隋朝初年,隨著魏晉士族門閥的衰落,庶族地主漸漸興起,這些新生的社會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地位,所以魏晉以來以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經難以繼續推行。隋文帝登基後,廢除瞭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為這些新興階層提供政治出路。此舉一方面是想利用他們和士族門閥作鬥爭,另一方面也是想緩和他們與中央的矛盾,令其忠心擁戴中央政府。科舉制度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地方豪門世族手中奪瞭過來,削弱瞭門閥子弟世襲的特權,沖破瞭世傢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還起到瞭抑制門閥的作用,更大大地加強瞭中央集權,十分有利於政治結構的穩定,因此一直為歷朝所沿用。   而科舉制度的另一個優點就是選才比較公平,給廣大貧寒士子提供瞭改變自身命運的平臺,讓沒有背景的才華之士們不致於因為不得志而對朝廷心生怨懟,甚至變成叛軍的中堅力量。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擴大瞭官吏的來源,為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瞭出頭的機會,更為國傢從基層拔擢人才提供瞭良好的渠道,大大增加瞭選官的公正。這項政策不僅人心所向,更是吸納民間精英,將其轉化為統治者的左膀右臂,以保障王朝平穩發展的高明之策。在這種“任人唯賢”的改革之後,許多沒有豪門血統的英傑才得以“大者登臺閣,小者任郡縣”。而且當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提高瞭官員的文化素質,也有利於增強政治效率。  隋煬帝登基後,在隋文帝的基礎上大大增加瞭科舉的規模和錄取人數,還增加瞭進士科,這標志著科舉制度正式登上瞭歷史舞臺。據《通典》記載:楊廣和父親楊堅不同,他開科取士時優先考慮的是個人品質而非文才,這在全社會中倡導瞭一種重品行的良好風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煬帝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臀力驃壯十科舉人。”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又詔:“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臀力驃壯,超群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禦,四科舉人。”楊廣重個人品質選士的政策令社會風氣為之一興,為初唐培養瞭大批強毅正直的人才。分頁:3/18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六、戰功顯赫  581年,北周輔政的大丞相楊堅欺幼帝缺乏根基,遂造反謀逆,取而代之,建立瞭大隋。為瞭避免重蹈覆轍,他把年僅十三歲的晉王楊廣派去做太原道總管,拱衛京畿。此舉的實意在於讓楊廣從小得到鍛煉,並建立自己的親信班底。楊廣也不負眾望,最終成為一位深通兵法的馬上皇帝。他晚年時雖然不理國事,但偶與一些將領探討軍事,以一名知兵老將的姿態做出點評,常常聊聊數語,都能落在關鍵之處,分析戰局得失時頭頭是道,其中有些觀點頗具獨到之處,甚至比眾將商議時得出的結論還要有條理,顯然深通兵略。  楊廣自十幾歲時就開始東征西討,捷奏頻傳。二十歲時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五十一萬大軍南下,隋軍所向披靡,一舉突破長江天塹,很快就平滅瞭南陳,二十歲的楊廣完成瞭中國的統一大業,從此中國進入瞭和平、強盛的時代。雖然此役在一線指揮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人,但年青的楊廣居中調度,統籌配合,表現頗佳,所以和李世民等其它掛名主帥一樣,總指揮的功績應歸楊廣無疑。攻占建康(今南京)後,楊廣麾下的隋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楊廣本人也表現出瞭明主的氣度,不貪錢財,封存府庫,對陳國資財“一無所取”,還殺掉瞭一些民怨極大的奸佞之臣,博得瞭南方百姓的廣泛贊譽,“天下皆稱廣以為賢”。  590年,原屬南陳的一些地方爆發瞭大規模的叛亂,楊廣被任命為江南總管,駐營江都(今揚州)平叛。在艱危的局勢下,楊廣成功地平定瞭江南高智慧叛亂,並從長遠著手,在軍事占領後推行合理的施政,用一系列合理的政策緩和瞭南方百姓的不滿,打破瞭江南江北百姓之間的文化隔閡,此後天下漸漸歸心,凝聚成瞭統一的“大隋”意識。600年,楊廣率軍北上,擊退瞭突厥的進犯,這也是他登基前的最後一戰。   楊廣軍功卓著,為眾多武將和士兵所擁戴,這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巨大優勢。楊堅起初給楊廣領軍的機會,就是為瞭觀察考驗他;而他最終決定讓楊廣取代驕橫的楊勇即位,便說明楊廣通過瞭考驗,令隋文帝覺得他確實是個可造之材。  七、開疆擴土  楊廣於604年即帝位,之後沒多久,就對高句麗、吐谷渾、突厥等周邊數股勢力發動瞭戰爭,這說明隋煬帝在即位之初雄心勃勃,有很強的進取意識,已把目標定為開疆擴土,做千古明君。他將自己的年號定為“大業”,便是一種對自己的期許。如今很多人誤認為楊廣是個劉禪式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未免有失偏頗。  隋煬帝先派韋雲起去突厥借兵兩萬,然後以借道為幌子,率突厥兵突襲契丹大本營,大敗契丹,俘其男女四萬餘人,大大阻止延緩瞭契丹的崛起。一名文官僅憑著伶牙俐齒,便成功聯合瞭東塞數十部落,不費大隋一兵一卒就將剛剛崛起的契丹打入谷底,這種戰績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前無古人。隋煬帝隻派一人,就取得俘敵四萬的輝煌戰果,可謂把中原“以胡制胡”的戰略發展到瞭極致。  608年,楊廣發兵滅吐谷渾,在其地“設置郡縣鎮戍,發天下輕罪徙居之”,從而在青海一帶開拓瞭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裡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昆侖山脈的數千裡廣大疆域。在擊敗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又滅亡吐谷渾之後,隋煬帝掃清瞭障礙,便開始瞭他真正的戰略目標—-大規模開發經營西域。  609年,隋煬帝以早年的軍旅生涯為基礎,率大軍禦駕親征,先至甘肅隴西,又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鬥拔谷北上,最終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此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足跡遠達青海和河西走廊,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西北這麼遠的隻有楊廣一人。此次西巡開拓疆土,安定西疆,震懾各國,大大張揚瞭國威;同時又開展貿易,暢通絲路,創下瞭一時盛況。分頁:4/18頁  上一頁23456789下一頁  在隋煬帝西巡的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在這片以往各朝都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的新領土上推行瞭郡縣管理制度,為大隋平添瞭四郡土地。楊廣此舉頗有遠見,這些地域自此才真正歸入瞭中國統治之下,更為促使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區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打下瞭良好的基礎。通過此次西巡,隋煬帝親自打通並擴展瞭絲綢之路,在到達張掖後,西域二十七國的君主和使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隋煬帝還在古絲綢之路上舉行瞭盛大的萬國博覽會,各國商人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創下瞭前所未見的繁盛景象,更在諸國面前展現瞭中原王朝的強大富庶,大大增加瞭隋朝的對外商貿,增強瞭大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這無疑是極有作為的國君才能建立的歷史功績。  除瞭向西北開疆拓土,逼降東突厥,收服吐谷渾外,隋煬帝還向西南一帶發動瞭一系列戰爭,並取得瞭輝煌的勝利,大隋的疆域一時擴張到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區)等地,四裔民族紛紛向漢民族示好。大業四年,倭國國主多利思比孤第三次遣使入貢,俯首稱臣。大業五年,吐谷渾等西域二十七國向隋帝國稱臣納貢。大業六年,隋煬帝又派兵攻取琉球,大大增加瞭臺灣與大陸的聯系……中國自此被四夷稱作“天朝上國”,影響瞭中國一千五百餘年的天朝體系自此誕生。可嘆後人為瞭醜化隋煬帝,對“天朝上國”開創於“一代昏君”隋煬帝之手竟然隻字不提,致使如今大多數人竟已不知“天朝”這二個字的由來。   在遠征高句麗之前,隋煬帝攻無不取,意氣風發,建立瞭赫赫武功,被舉國百姓公認為是一代英主,更被周邊諸國所敬畏仰慕,可謂天下歸心。在楊廣登基後這幾年,大隋兵鋒銳不可當,四夷臣服,國威大振。當時的中原使者出塞,即便隻帶著兩、三個隨從,也能讓萬裡草原掀起血雨腥風。契丹頭領不過對中原使者流露出些許不敬,轉眼之間,數萬塞上武士便主動替大隋拔去瞭這個眼中釘。大業三年,東突厥啟民可汗來朝入貢,在之前尊隋文帝楊堅後,再次尊隋煬帝楊廣為“聖人莫緣可汗”,尊敬地拜稱:“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後來李世民雖然也被冠以“天可汗”的尊稱,但比起楊堅父子開創性地被稱為北方遊牧民族的最高可汗,是中華天子兼異族國君的首例,也隻能算得上是拾人牙慧罷瞭。  八、北禦突厥  遊牧部落沒有農耕,又時常在草原上遭受災荒,他們必須掠奪到讓本族得以綿延的物資和糧食,才能讓一傢人活下去。所以中原隻要一弱,外族就肯定要進來打秋風,千百年來,這已經成瞭慣例。在這些草原牧民眼中,狼吃羊固然殘忍,可狼既然不能吃草,那如果不吃羊餓死瞭,也是一件同樣很殘忍的事兒。所以突厥人對搶掠燒殺並無道德上的抵觸,他們以狼做為自己的圖騰,弱肉強食就是他們的道德規范。其實塞上民族都信奉叢林法則,在各部落的兼並中,輸傢就是奴隸,就是任人宰割的牲畜。對塞上民族尚且如此,他們自然更是從不把任何中原人當作自己的同類,無論是抵抗者還是逆來順受者,在他們眼裡都是獵物,都是待宰的畜生。獵人對待獵物,自然是殺得越多越顯本事,心中不會存有任何憐憫。  遊牧民族在軍事上有優勢也有劣勢。馬背上的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戰場,但軍紀和協調性極差,遇到比自己弱小的敵人,他們可能會殺得對方片甲不留,但如果遭到出乎意料的打擊,他們也可能一潰千裡。而且一個部落一個心思,彼此缺乏信任和配合,所以塞上民族很難入主中原。在中原分裂衰落時,他們還能占些便宜,待中原重新被一個強者統一起來,塞上民族就隻有被人各個擊破的份兒。分頁:5/18頁  上一頁345678910下一頁  正因如此,大部分入寇的草原部落其實並沒有吞並中原的野心,他們隻是想跟在強者身後撈點便宜罷瞭。長城內的中原人太富有瞭,冬天時總是有餘糧,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鹽巴。同樣是人,為什麼自己就會在幹旱年份挨餓,他們想不通,所以就幹脆過來搶。由於草原民族隻種一種叫做糜子的莊稼,產量低得可憐,所以儲備的糧食一般無法支持長期作戰,所以他們唯有以戰養戰,沿途劫掠中原的百姓。草原人無不盼望著能夠重演五胡亂華的狂歡,這樣在災荒年間就能靠搶掠中原百姓來度過難關。而即使搶劫失敗,他們也不會失去更多,反正他們本來除瞭性命之外已經近乎一無所有,反正即使不搶劫也會全傢餓死在草原之上……  突厥是隋唐年間中原政權的強敵,不時入寇劫掠燒殺,時刻威脅著邊界。公元582年,突厥遭受天災,百姓無法生存,沙缽略可汗隻好孤註一擲,盡起諸部共四十萬人大舉侵入長城,深入武威、天水、延安等地大肆擄掠燒殺,所過之處百不存一。隋文帝命楊爽率兵進行報復性反擊,屢敗突厥軍。強盛時的大隋在與突厥作戰時鮮有敗績,那時的隋軍常將突厥狼騎打得滿地找牙,從大將軍王楊爽到後來的楊素、宇文述,每個人都曾令塞外狼騎落荒而逃。  挾軍事優勢之威,隋廷乘機對突厥進行分化瓦解,有打有扶。在隋文帝時代和隋煬帝執政前期,隋朝對突厥的挑撥離間政策相當成功,成功地挑起瞭突厥內亂,突厥各部自相殘殺,無法凝成一體,最終分裂為東、西兩部,實力大損。一盤散沙的突厥各部無力抗拒隋軍,紛紛稱臣依附。東突厥的啟民可汗(即突利可汗)也依附於大隋,做瞭隋朝的屏藩,北地百姓基本上得享幾十年太平生活。公元600年,西突厥達頭可汗大舉入侵,楊廣此時剛被立為太子,聞訊便請令北伐突厥,打得來犯的突厥人抱頭鼠竄。在凱旋歸來的路上,楊廣一邊整飭邊境防務,一邊向楊堅請旨,免除被突厥騷擾地區的稅賦,以令各地盡快恢復生機。

宋人評價中國古代武將用兵之道:三國孫吳篇

  1、吳國周瑜  周瑜,字公瑾,盧江舒人。  孫子說:哪一方占有天時地利?。“周瑜說曹操在嚴冬時節卻驅使中原的士兵到黃河以南打仗。  孫子說:敵人內部團結,則設法離間分化它。周瑜聲名遠播,而曹操、劉備都懷疑並陷害周瑜。  2、吳國呂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  孫子說:”準確地判斷敵情,並贏得勝利。仔細計算未來所遭遇的險阻和路途的遠近。呂蒙料到賊人一定逃走。  孫子又說:“利用敵方人員作間諜。呂蒙利用鄧元之而使得郝普投降。  孫子又說:”攻其不備。“呂蒙為瞭讓關羽撤軍而襲擊南郡。  孫子又說:”法令能否得到延續?“呂蒙不因為有一個人是自己的同鄉而袒護,最後把犯罪的同鄉給殺瞭。相關閱讀推薦: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武將單挑?三國、水滸害人不淺揭秘:三國歷史上陸遜三招大勝劉備的背後智慧歷史解密:誰是三國時期最有出息的“富二代”?三國演義中最悲催一幕:劉馥批評曹操唱歌被殺最危險的三國女性孫尚香:與侍女一同帶劍訓練三國名將都用什麼武器?呂佈不用戟 關羽不用刀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3、吳國陸遜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  孫子說:“夜戰時多放置火把,白天戰爭時要多多放置旗幟。”陸遜討伐費棧時,就是這樣,擴大營帳規模以及廣佈鼓角。  孫子說:“出其不意。”陸遜因為呂蒙稱病,就請求出山,這就出乎關羽的意料之外。  孫子又說:“敵人謙卑謹慎的,我先使其小勝多勝,養其嬌縱之氣,一舉打擊之”。陸遜寫給關羽的書信,就表明自己謙卑的態度,然而關羽卻覺得理所當然。  孫子又說:“敵人所以不居險要而占領平地,一定是有利於同我決戰。”。陸遜因為吳軍回到平原紮營,就說一定有巧。   孫子又說:“要避敵方的鋒芒,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陸遜因為劉備軍隊剛剛集結,這時候就不攻打他們,以等待蜀漢軍隊疲憊。  孫子又說:“寬仁愛民,就有被煩擾的危險。。陸遜說孫桓沒有什麼可憂慮的,就不必去救他。  孫子又說:”我方不想發生戰爭,是因為(通過調動牽制)使其改變瞭進攻的方向“。陸遜種地下棋,然而敵方不敢妄動。  孫子又說:”敵人內部團結,則設法離間分化它“。陸遜就偽造敵方人員書信來離間。  4、吳國陸抗  陸抗,字勁節,是孫策的外孫,陸遜的次子。  孫子說:”有的城池是不要攻占的“。陸抗違背眾人決議而不攻打西陵。  孫子又說:”上等的將領獲勝是靠智謀的。“陸抗毀瞭堤壩,卻抵抗瞭羊祜。  孫子又說:”善於守衛的,敵人不知道該攻擊什麼地方。“陸抗成功做到瞭這一點。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甲午日本如何評價李鴻章:東方第一政治傢已老邁

  導讀:雖然這個故事對李鴻章略有褒獎,但在文章的末尾,卻對李鴻章在甲午海戰中的敗績進行辛辣的嘲諷:“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曾被稱為東方第一政治傢的李鴻章,現亦老邁至此境地。”  1894年,當中日雙方在海上、陸上激戰時,一支來自日方的龐大記者團,時刻緊盯戰事進展,並在第一時間把報道發向日本和西方媒體。與此同時,日方還招募來自歐洲和美國的記者,跟隨前線日軍進行隨軍采訪。  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收藏瞭一套日方出版於甲午戰爭期間的雜志——《日清戰爭實記》,其中就登載瞭許多隨軍記者的報道和文章。翻閱這些來自於120年前的雜志,我們看到,在這些精心安排的報道裡,日方處心積慮地為自己的罪責開脫、“辟謠”。同時,李鴻章苦心經營的北洋艦隊,其內部情況,在日方看來,簡直就是透明的。  發現經過:中日宣戰後問世 日方490天出版49期《日清戰爭實記》  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的吳先斌館長介紹,這套名為《日清戰爭實記》的雜志,是他2009年從北京潘傢園買來的。  “我以前就知道有這麼一套雜志。2011年9月,我去北京潘傢園,在一個朋友那裡,與這套書不期而遇。我當即提出,想收藏這套書,朋友很爽快就答應瞭。”  將雜志帶回南京後,吳先斌逐本翻閱。“這套雜志一共有四十九期,是甲午戰爭期間,日本方面出版發行的。我問過懂日語的朋友,他說雜志裡的文章,使用的語言相當晦澀,應該屬於古日語。好在日語中本身就有很多漢字,而且很多專有名詞,比如地名、人名,我們都能看懂。所以我先自己讀瞭一遍,後來又請教瞭懂日語的朋友,對其中的內容,有瞭一個大致的瞭解。雜志裡對甲午戰爭爆發之後,中、日雙方的一系列交戰直至北洋完敗,到《馬關條約》簽訂,都有詳細報道。此外,對北洋水師的將領、戰艦、戰鬥力,都有詳細的介紹。有的文章,還對中、日雙方海軍的實力進行瞭對比。從這些文章看,甲午戰爭前後,日方的情報之精準,對輿論的駕馭能力之強,確實不容小覷。”   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簡單翻閱瞭一下這些雜志,出版信息顯示,這些雜志的發行方是位於東京日本橋區的“博文館”,編輯者是“島田薰”,發行人叫“大橋新太郎”。其中,第一期雜志是明治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出版發行的,此後,雜志平均十天出一本,到明治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出版瞭第四十九期。記者查閱得知,日本的明治二十七年,就是清朝的光緒二十年,用公歷紀年則是1894年。也就是說,1894年,在中日雙方宣戰後的第二十七天,第一期《日清戰爭實記》雜志就問世瞭。  評價李鴻章:“曾被稱為東方第一政治傢,現亦老邁至此境地”  甲午戰爭期間,身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是北洋海軍的真正統帥。1894年的夏天,當戰爭的范圍不斷擴大時,身在直隸總督衙門的李鴻章,一方面遙控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等人進行作戰部署,另一方面試圖運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存北洋的最後一點力量。而此時,在一水相隔的日本,通過《日清戰爭實記》,日本國民卻對這位遙遠的敵人瞭解得一清二楚。  出版於1894年9月的《日清戰爭實記》第二編中,有一篇題為《李鴻章》的文章。文章從李鴻章的身世說起,“號少荃,安徽合肥縣人,其父名進文,其母名沈氏,生於現清帝四世祖先仁宗嘉慶廿六年,現年七十有三,其祖先皆以文學登上顯位。”隨後,李鴻章的進學經歷、官場履歷、政績,甚至他的樣貌,都被一一羅列,細節豐富得令人咋舌。比如,其中講到他少年時代的老師叫吳方定;他的外貌則被描繪成“身長六尺,身體強健,態度耿直,膚色稍黑,兩眼漆黑炯炯有神,牙口不整,因抽煙略有變色”。  文中還講述瞭一個有關李鴻章的故事:平定太平天國叛亂後,李鴻章並沒有獨占其功,他手下的將士為此表示遺憾。李鴻章笑著回答他們說,內亂僅僅是小事,不值得用盡全力,滿腹經綸留待他日更有大用途。  雖然這個故事對李鴻章略有褒獎,但在文章的末尾,卻對李鴻章在甲午海戰中的敗績進行辛辣的嘲諷:“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曾被稱為東方第一政治傢的李鴻章,現亦老邁至此境地。”文章對李鴻章當時在清廷的尷尬處境也非常瞭解,說他“集上下非難於一身,或稱已發狂,或稱已自盡。雖其發狂自盡一詞僅為謠傳,然今李鴻章之地位,正如此謠傳所示也。”  評價清軍:“雙方團隊作戰,人數相同時清兵一定會輸”  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方就非常註重搜集中方的情報。搜集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通過戰俘,此外戰俘還被日方作為人種范例,進行各類醫學和體力對抗測量。《日清戰爭實記》上,就有以《日清兩國兵體格的比較》為題的文章,刊載瞭這類測量結果。從這些測量數據出發,還進一步對清軍的軍紀、軍容、實力做瞭分析。  《日清戰爭實記》第二編中還有一篇名為《清軍與軍紀》的文章,文中肯定瞭清兵單兵作戰的能力,說清兵人數眾多,身體強壯,武器鋒利,射擊術也不差。但是,對清兵團體作戰的能力,卻予以瞭否定,“一個歐美人和一個中國人打鬥時中國人未必會輸,但雙方團隊作戰,人數相同時中國人一定會輸,不僅如此,四個歐美人對七個中國人,中國人也贏不瞭。”  為什麼會這樣?《清兵與軍紀》一文的作者分析:“畢竟,沒有同心協力,隻顧個人安全,隻要軍隊有難,不顧他人自己先逃走,因此軍隊隻要有一處被打垮,很容易全軍覆沒。”  在這篇文章的結尾,作者做出對日方有利的預測:“除非是改良人種,否則(清軍)完全不是我軍的對手。軍紀本無形,但可以有形地體現,日清戰爭(註:甲午戰爭)的勝負可以此判斷。”相關閱讀推薦:袁世凱做瞭哪件事使李鴻章耿耿於懷?胡雪巖發跡依靠左宗棠 胡雪巖敗亡皆因得罪李鴻章李鴻章究竟如何賣國:生前背黑鍋 死後被拖屍大太監李蓮英如何戲耍李鴻章?揭秘: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三個人的恩怨糾葛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關於旅順屠殺:利用西方媒體為日軍暴行開脫  1894年11月22日,日軍攻陷旅順,隨即制造瞭旅順大屠殺慘案。關於這場屠殺,煙臺登萊青島道臺劉含芳在次年1月7日的電文中有這樣的描述:“日軍進入旅順後,獸性大發,進行瞭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他們見人就殺,有的砍掉腦袋,有的割去雙耳;小孩被釘在墻上,有的挖去雙眼或割去雙耳……屠殺持續4日之久,整個旅順陷入血泊之中,死屍堆積高達數尺”。  屠殺發生時,英國的海員阿倫也親眼看到瞭日軍的暴行,他記錄道:“日軍很快向全城各方推進,凡他們撞見的人都給射倒瞭。幾乎在每一條街上,人們開始被滿地的屍體弄得寸步難行”。  旅順大屠殺發生後,美國紐約《世界報》記者克裡曼,《泰晤士報》記者柯文,《旗幟》記者威利,《黑白畫報》記者阿斯頓等人,向他們的國傢發出瞭震驚世界的旅順屠殺報道。與此同時,日本積極利用各種途徑為自己辯護,他們將日本方面所謂的“真相”發向西方媒體,在本國的媒體上,也做瞭許多歪曲事實的報道。  《日清戰爭實記》第十四編中,就刊登瞭一篇名為《旅順屠殺公使館武官證詞》的“辟謠”文章。文中稱:“攻擊旅順之際,敵方死傷極多,此為事實。然而,國外新聞報道多誹謗中傷,忽略我日軍之光榮戰績。”文中還稱,幾位報道旅順屠殺的西方記者,都是在主觀臆測,他們的證詞毫無價值。   為瞭替日方辯護,文章借用一位不具名的《每日郵報》公使館武官的說法,稱在日軍攻城前,城裡的老百姓迅速出逃,清兵穿上市民的衣服進行抵抗,所以就出現瞭每傢每戶都發生殺戮的現象,“日軍使用刀劍時,其結果往往令人恐怖。有時會發生不必發生的殺戮。因此完全不應推測是故意殺戮。有人說日軍時而殺戮無辜市民,這也不是故意而為之。這全都源於日本兵使用刀劍時難以區分戰員與非戰員。”  至於有的西方媒體指責日軍在旅順殘殺婦女,這篇“辟謠”文章認為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誣陷,文中還無恥地宣稱:“旅順屠殺僅發生於十一月廿一日晚,翌日晨起從未發生屠殺。”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三國許劭是誰?三國時以評價人物而聞名的許劭

  提起曹操,人們首先會想到當年許劭(許子將)對他的一句經典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十個字雖有些刻薄,但還是比較精確地刻畫瞭曹操的性格,肯定瞭曹操的治國理政之才,所以能為很多人所接受,並傳之千年而不衰。  許劭何許人也?《三國志》並沒有作介紹,倒是《後漢書》專門給其立傳,《資治通鑒》亦有很多記載。從中可以看出,許劭是在當時社會興起的清議之風中,以臧否人物(即褒貶、評價人物)而稱名於世的評論傢。  東漢末年興起的清議之風,其要旨是人倫鑒識,即指實人物品題。以儒傢倫理道德為依據,臧否人物,詳細評議朝廷人物任用的當否。為官者一旦觸犯清議,便會丟官免職,被禁錮鄉裡,不許再入仕。這是當時庶族與士族鬥爭的產物,具有一定的激濁揚清的作用,因而士大夫也因此而沽名釣譽,即所為“飾偽以邀譽,釣奇而驚俗。”  《後漢書·許劭傳》記載,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也。少峻名節,好人倫(即品評或選拔人才),多所賞識。若樊子昭、陽和士者,並顯於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稱許、郭。這裡的“郭”,叫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東漢著名學者、思想傢、教育傢,人稱“有道先生”。在士人與宦官的鬥爭中,是士人的主要代表,是太學生的主要首領之一。把許劭與郭泰放在一起,說明許劭在當時與郭泰齊名,肯定瞭許劭在清議中談士的重要地位。《資治通鑒·卷五十八》記載,“子將者,訓之從子劭也,好人倫,多所賞識,與從兄靖俱有高名”,“嘗為郡功曹”。郡功曹,就是漢朝所設州郡佐吏功曹史,簡稱功曹,掌管考察記錄功勞。《後漢書·百官五》說:“功曹史,主選署功勞。”看起來,許劭的職務和他好人倫、臧否人物還多少有一些關系,但他所評議的人物卻遠遠超出瞭一個州郡的范圍。  在有關許劭的記載中,主要有以下故事。  一是不拘一格廣求人才。《汝南先賢傳》記載,召陵謝子微,高才遠識,見劭年十八時,乃嘆息曰:此則稀世出眾之偉人也。劭始發名樊子昭於鬻幘之肆,出虞永賢於牧豎,召李叔才鄉閭之間,擢郭子瑜鞍馬之吏,授揚孝祖,舉陽和士。茲六賢者,皆當世之令懿也。其餘中流之士,或舉之於淹滯,或顯之於童齒,莫不賴劭顧嘆之榮。凡所拔育,顯成為今德者,不可殫記。其探摘偽行,抑損虛名,則周之單襄,無以尚也。這裡說的單襄,按《國語》記載,在周朝時,單襄公善於看人,“事周評而人物形態畢具。”按這個說法,許劭在當時,幾乎比丞相、吏部尚書在選官用人上的功勞還要大些。   二是精於清議樂此不疲。《資治通鑒·卷五十八》說:許劭“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則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嘗為郡功曹,府中聞之,莫不改操飾行。”意思是,許劭和他的堂兄許靖喜歡一起評論知名人士,並根據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逐月更改評語和排列順序。所以,當地人稱之為“月旦評”。府中人聽瞭他們的評價,無不改變、修飾自己的操行。對一個人的評價,一年有一次都不少,他們竟搞成瞭月旦評,真可謂比專業的組織部長還要專業。  三是據實評價談鋒如劍。《資治通鑒·卷五十八》記載,曹操往造劭而問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在被曹操威脅的情況下,還能作出這樣的評價,堪稱快人快語。《資治通鑒·卷六十》記載,許劭在廣陵的時候,陶謙“禮之甚厚,劭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勢必薄。’遂去之。後謙果捕諸寓士,人乃服其先。”《資治通鑒·卷六十一》記載,當劉繇欲投奔會稽的時候,許劭為他評價孫策和江東,說“會稽福實,策之所貪,且窮在海隅,不可往也。”又說袁紹,“其人豺狼,不能久也。”《後漢書》記載許劭對潁水陳太丘的評價是,“太丘道廣,廣則難周。”對陳仲舉的評價是,“仲舉性峻,峻則少通。”無不形象鮮明,又言簡意賅。  許劭等人的清議,作為民間對知名人士的評價,在當時產生瞭巨大的社會影響。曹操年輕的時候,“世人未之奇也。”橋玄對他說:“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因為一旦許劭有瞭評價,名聲則大起。(《資治通鑒·卷五十八》)袁紹“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將入郡界,乃謝遣賓客,曰:‘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遂以單車歸傢。(《後漢書》)劉繇看人遠遜於許劭。劉繇的同鄉太史慈投奔他的時候,恰巧孫策在。孫策建議劉繇讓太史慈當大將,劉繇不願用,竟說:“我若用子義(太史慈字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意思是,我要用這樣的人,許劭會笑話我的。(《資治通鑒·卷六十一》)到瞭晉武帝的時候,“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任吏部尚書,延續清議之風,“甄拔人物,各為題目而奏之,時稱‘山公啟事’”。就是對選出的人物,每人都作出評量品題,再上報給皇上。(《資治通鑒·卷八十》)  政治經濟學有一句名言,“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倒過來也可以說,社會就是人與人的關系。人生在世,不可能不與其他人發生聯系,在這種聯系中,也就是在為人處事當中,如何看人察人知人處人選人用人就成瞭一種十分重要的學問。這門學問甚至可以說是社會科學中最基礎的學問,當然,也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看傢本事。看歷史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其成功與失敗,幾乎無不與此有關。科學地評價人,與背後議論、評頭品足、流言飛語、惡語中傷絕不是一回事。後者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因此,應當更多地學一些相關的歷史知識。  人如其面,各有不同。所以,知人之明與自知之明都是不容易做到的。相關閱讀推薦:三國東吳權臣諸葛恪怎麼死的?諸葛恪是被誰殺的《三國演義》十大火攻經典戰役:三國著名火攻戰三國最強謀士是誰?賈詡改變瞭整個三國格局走向三國時期被小看的四大戰功名將:高順遠超張遼三國解密:關羽千裡走單騎是否在歷史上發生過?

馬占山將軍為什麼詐降日本?應該怎樣評價馬占山

  馬占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比較復雜的一個人物,對於馬占山的評價應該區分對內對外兩個方面。就對內來說,馬占山是當年的軍閥之一,他的一些做法帶有明顯的歷史反面性,這也是當年軍閥林立的社會歷史的固有特征。但對外來說,馬占山絕對可以稱得上民族英雄,直到90年代末,哪些還在世的鬼子兵,對他仍然心有餘悸。所以,抗日英雄馬占山絕對值得大書特書。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幾近亡國滅種,隻要是抗日,不論手段,客觀論述詐降一事,值得一看。  江橋抗戰爆發以後,馬占山將軍率黑龍江一省之孤軍弱旅,對日本侵略者打出瞭中國政府軍武裝抗日的第一槍!  大挫日本關東軍的囂張氣焰,維護瞭民族尊嚴,鼓舞瞭東北乃至全國軍民的士氣,極大激發瞭愛國民眾的抗日熱情。  但最終因敵我力量懸殊,黑龍江軍隊在沒有得到國民政府一槍一彈、一兵一卒的支援下,被迫放棄省城齊齊哈爾,撤至海倫一帶休整,以利再戰。  雖然江橋抗戰以失敗告終,但馬占山將軍武裝抗日的決心,絲毫沒有一絲動搖。在海他倫秣兵歷馬,還多次派出騎兵襲擊日偽小股部隊,擾亂日本人治理下的黑龍江秩序。  但實際上這個時候,是馬占山壓力最大、最彷徨和迷茫的時候。  雖然激起瞭廣大愛國青年的抗日熱情,紛紛投軍報國,補充瞭很多學生兵。可是部隊彈藥消耗已經到瞭極限,新兵沒有槍支、沒有子彈,甚至要拿著木頭槍參加日常訓練。   沒有彈藥給他們實彈射擊,這個時候每一顆子彈都是寶貴的。部隊的抗日熱情十分高漲、士氣高昂,在加上有海倫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吃喝都不是問題。可馬占山自己卻十分清楚,喊口號是打不走日本人的,部隊補充大量學生兵,沒有多餘的子彈,讓他們練習射擊,到瞭戰場上,上千人的學生兵,往往還不如日軍的一個戰術小隊。  他不能讓那些學生兵,拿著木頭槍上戰場。也不能拿士兵的生命,換他抗日英雄的美名。  他曾多次致電北平和南京政府,“黑省情形,已如釜底遊魚,環境實屬險惡,惟懇諸君,迅即決策,果與援助,以解危亡!” 起初他通常能接到六個字的回電‘靜候中央命令!’或‘等待國際調停’!可到瞭後期,不論是南京政府,還是北平行營,幹脆連搪塞的話都懶得回復瞭。  馬占山對國民政府徹底的失望瞭,他深知,要想讓這支抗日武裝存在下去,要想繼續抗擊日寇,就必須自己想辦法。 沒有辦法創造辦法也要跟鬼子幹!  怎麼能在一場沒有政府支持的戰爭中,還要維持戰爭。是擺在馬占山面前的首要難題。甚至到今天,這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就在江橋抗戰後不久,東北軍吉林省北部的馮占海、李杜兩部,進駐哈爾濱。很快日軍即對哈爾濱發動全線進攻,哈爾濱保衛戰爆發!  馬占山將軍在海倫得知這一消息,在既要保證海倫安全,又要防止關東軍從齊齊哈爾向東進犯,加上部隊極缺彈藥的實際不利情況下,他不顧身邊人勸他保存實力的建議,毅然決定抽調苑崇谷旅,火速向哈爾濱方向挺進,支援馮、李二部武裝保衛哈爾濱。  他派苑崇谷旅前去支援自然有他的考慮,苑崇谷就是哈爾濱賓縣人,對哈爾濱一帶的地形、民情等實際情況,可謂瞭如指掌,讓苑崇谷去支援自己的老傢,那自然就會賣力、拼命!馬占山也可謂用心良苦!  可苑崇谷旅在南下哈爾濱的路上,被日本關東軍重兵阻擊,雙方發生激烈的戰鬥,苑崇谷幾次組織強有力的進攻,希望快速突擊過去,支援哈爾濱!可都被關東軍強大的火力和優勢的兵力截住,苑旅傷亡很大,而且雙方持續進行拉鋸戰,給日軍抽調兵力包圍苑旅贏得瞭充足的時間。相關閱讀推薦:這些年的抗日神劇雷人臺詞 爺爺9歲被鬼子殺瞭 抗日名將劉仁軌:曾四次把日本人打得全軍覆滅馬占山上將之謎:馬占山的上將銜為偽滿政府授予桃園結義鄧寶珊傅作義馬占山:力促“北平無戰事”九一八事變後產生的九大著名漢奸:馬占山溥儀上榜!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苑旅在經過江橋抗戰後,士兵疲憊、彈藥告急,以屬疲憊之師。再加上這一次的慘烈的激戰,部隊減員過半。苑崇谷為瞭最後不被日軍包圍全殲,在電請馬占山以後,苑崇谷下令部隊在日軍包圍圈即將形成,尚未紮死口袋的情況下,果斷放棄南下支援哈爾濱的計劃,陸續撤出戰鬥!最後,苑崇谷損失慘重,整旅幾乎被拼光,不得不加以休整!  不久,哈爾濱淪陷,此時的馬占山更加擔心黑龍江抗日部隊的命運。  因為,哈爾濱淪陷後,這標志著日本關東軍,又準備騰出手來,進攻海倫。可眼下他的這支部隊,根本沒有足夠的彈藥和武器,與之抗衡,隻有束手待斃的份!  關東軍在調兵遣將的同時,又派板垣征四郎等高級軍官為代表,前來與馬占山商談,和平解決黑龍江的反日武裝問題。  馬占山在思想上,也經歷瞭一場復雜的鬥爭,最後為瞭拖延時間,避其鋒芒,不做無謂犧牲,他答應與板垣征四郎等關東軍代表進行會面,並口頭答應日軍不與其發生沖突等條件,贊同日滿親善等主張。  日方則表示隻要馬占山不與日本軍隊作對,將繼續由馬占山出任滿洲國黑龍江省長,並且不在對馬占山的部隊進行圍剿。但對於日軍方面拿出來的,簽字性的正式文書,馬占山總以沒念過書,不會寫字為由,婉言拒絕。但口頭同意日方的條件。

宋神宗是個什麼樣的人?如何客觀評價宋神宗

  宋神宗趙頊(xū)原名仲鋮(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宋英宗長子,是北宋第六位皇帝。  公元1064年(北宋治平一年)封光國公,後進封淮陽郡王、潁王。公元1066年(北宋治平三年)立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為宋神宗,時年20歲。  公元1067年(北宋治平四年正月)趙頊即位,公元1068年改年號為熙寧元年。由於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立即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  公元1085年在福寧殿去世,享年37歲,廟號神宗,謚號為英文烈武聖孝皇帝,葬於永裕陵。  政治  在政治上神宗還是勉力維持新政局面的。在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後,守舊勢力以為時事將有大變。神宗卻明確下詔說明新法“間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當。士大夫其務奉承之,以稱朕意。無或狃於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罰而不赦”。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後,終神宗朝,除方田法罷廢及部分新法條文被稍作調整外,新法基本上得以貫徹執行。神宗對在外地任職的王安石也多有關照,如公元1077年(北宋熙寧十年)以王安石為集禧觀使;公元1078年(北宋元豐元年)以王安石為尚書左仆射、舒國公、集禧觀使;公元1080(北宋元豐三年)改制,則以王安石為特進,改封荊國公。  公元1078年(北宋元豐年)間,神宗親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礎上,在某些方面使改革有所推進。他繞開容易引起爭論的理財問題,而把註意力放在整頓冗官和強化軍兵保甲問題上。冗官冗費是宋朝官僚政治的毒瘤,宋初,太祖、太宗二朝為瞭加強皇權,廣授官職以分宰相和省、部、寺、監之權,授官制度復雜,有官、職、差遣之分,造成機構重疊,閑官冗費等弊端。元豐三年八月,神宗正式啟動官制改革,他首先從積弊最深的差遣制度入手,詔令撤銷隻領空名的官職,原作為虛職的省、部、寺、監各官皆實際任事。並采用舊文散官的名稱編成官階,作為官員俸祿及升降的品階標準。公元1082年(北宋元豐五年),以《唐六典》為藍本,頒行三省、樞密、六部新官制。元豐年間中央官制的改革,雖然局限性很大,但表現瞭神宗維持新政,繼續改革的心願,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瞭宋初以來混亂的官僚體制,奠定瞭北宋後期和南宋中央官制的基本構架。   經濟  熙寧變法使得宋王朝又重新恢復瞭生機與活力。新法的實行,大大增加瞭國傢的財政收入,社會生產力有瞭巨大發展,墾田面積大幅度增加,全國高達七億畝耕地,單位面積產量普遍提高,多種礦產品產量為漢代、唐中葉的數倍至數十倍,城鎮商品經濟取得瞭空前發展。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也有明顯提高。  文化  宋代經濟的發展為編纂《通鑒》提供客觀的條件。趙宋王朝建立後,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伴隨著經濟發展的是文化事業的發達,加之宋王朝實行“右文”政策。雕版印刷術的普及,造紙術的進一步改進,對文化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北宋初期,先後編成瞭《太平禦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冊府元龜》四大部書,就是宋代“右文”政策結出的碩果,又是宋代文化發展的標志。龍圖閣和天章閣分別是度藏太宗、真宗著作的地方,也藏有不少典籍。僅崇文院藏書,據仁宗時修成的《崇文總目》記載,就有書籍30669卷,可謂當時全國最大的圖書館。這就從資料上為書局編書提供瞭保證。書局遷到洛陽後,神宗又以潁邸舊書2400卷賜予司馬光,並為《通鑒》作序。  軍事  神宗在治內的同時,也非常關註宋朝的邊事。他一反宋朝自真宗以來對遼與西夏的妥協退讓,以強硬的態度對付虎視眈眈的鄰邦,並立志要統一中國。他在位期間,親自主持瞭兩次大的軍事行動,一次是對交趾的反擊戰,一次是對西夏的討伐。  交趾位於今越南北方地區,自仁宗末期以來,就時時侵擾宋朝邊境。公元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九月,交趾進攻廣西路的古萬寨(今廣西扶綏)。十一月,交趾出動6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大舉進攻廣西路(今廣西)。1076年二月,神宗派郭逵領兵抗擊交趾軍。宋軍連連取勝,收復瞭不少失地,於十二月攻入瞭交趾國內,迫使交趾國王李乾德奉表投降。此後,交趾再也不敢侵擾宋境。  神宗對西夏用兵,卻很不順利。公元1082年(北宋元豐五年),神宗在銀、夏交界修築永樂城來屯軍,想要困住興州的西夏軍。不料西夏出動瞭30多萬大軍圍城,永樂城失陷,宋軍將校傷亡200多人,損失民夫工匠20多萬。戰報傳至汴京,神宗臨朝慟哭。他從此也失去瞭鬥志,繼續維持著原來對西夏的納貢和議。相關閱讀推薦:宋神宗時禁止嫖娼唯有哪一天可以”放松”一下?宋神宗大搞軍事改革卻為何對外戰爭仍屢戰屢敗?揭秘“一代憤青”宋神宗:屢遭臣子頂嘴鬱悶不已揭秘宋神宗的傳奇嶽母:帶女兒私奔嫁瞭三個男人高太後簡介 北宋神宗趙頊生母高太後生平介紹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教育  在一系列變法中,教育方面的改革異議較少,州縣建立小學,朝廷直接領導太學,分外舍生、內舍生、上舍生三等,由定期的考試選拔。外舍生兩千人,考試優秀的升內舍生;內舍生三百人,考試好的升上舍生;上舍生一百人.優秀者可以直接選拔為官。  總體評價  《宋史》:“帝天性孝友,其入事兩宮,必侍立終日,雖寒暑不變。嘗與岐、嘉二王讀書東宮,侍講王陶講諭經史,輒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稱賢。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遊幸,厲精圖治,將大有為。未幾,王安石入相。安石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而數敗兵,帝奮然將雪數世之恥,未有所當,遂以偏見曲學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洶洶騷動,慟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終不覺悟,方斷然廢逐元老,擯斥諫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變壞幾盡。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惜哉!”  朱熹。“神水汲聰明,於天下事無不通曉,真不世出之主,隻是臨頭做得不中節拍,……西番小小擾邊隻是打一陣退便瞭,卻去深入侵他疆界。”  正面評價  《宋史》:趙頊自幼“好學請問,至日晏忘食”。  《臨漢隱居詩話》載:神宗皇帝以天縱聖智,旁工文章。其於詩,雖穆王《黃竹》、漢武《秋風》之詞,皆莫可擬其彷佛也。秦國大長公主薨,帝賜挽詩三首曰:”海闊三山路,香輪定不歸。帳深空翡翠,佩冷失珠璣。明月留歌扇,殘霓散舞衣。”霓“一作”霞“。都門送車返,宿草自春菲。“”曉發西城道,”西城“一作”城西“。靈車望更遙。春風空魯館,明月斷秦簫。塵入羅幃暗,”幃“一作”衣“。香隨玉篆消。芳魂飛北渚,那復一為招。“一作”可為招“。”慶自天源發,恩從國愛申。歌鐘雖在館,桃李不成春。水折空環沁,”環“一作”還“。樓高已隔秦。區區會稽市,無復獻珠人。“噫,豈特帝王,蓋古今詞人無此作也。 王安石  《宋史·神宗紀贊》:“其即位也,小心謙抑,敬畏輔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獨,養耆老,振匱乏;不治宮室,不事遊覽,勵圖治,將大有為。”  漆俠認為:趙頊主持的熙寧變法是地主階級的一個自救運動,在根本上是對抗農民的階級鬥爭的;但它又在階級鬥爭影響、推動之下,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瞭經濟發展的前景和勞動人民的要求。  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認為:宋神宗的熙寧變法是以“去疾苦,抑兼並、便趣農為急”。  反面評價  王夫之:“夷考宋政之亂,自神宗始。神宗之以興怨於天下,貽譏於後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煩爾。”《宋論》  王才忠認為:宋神宗是變法派的靠山,但他氣魄不夠宏大,思想不夠深刻,性格不夠剛毅。《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  華業認為:趙頊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其富國強兵的總目的與王安石是一致的。但在抑制兼並這一點上,他卻沒有王安石堅定,趙頊既想增加財政收入,又不願損害上層既得利益者,最終,負擔隻有轉嫁到下層人民身上。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天津教案的影響是什麼?如何評價天津教案

  1870年發生的天津教案直接導致20名外國人死亡(其中法國13人、俄國3人、比利時2人、意大利和愛爾蘭各1人),此事震驚中外,可謂案情特別重大,是清末教案中最重要的教案,在近代教案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也是中國近代歷史自第二次鴉片戰爭至中日甲午戰爭之間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  瞭解“天津教案”及清政府的應對措施,自然不能無視近代以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傳教活動引起的與中國官方、民間的利益和文化沖突這一基本背景。在這種背景下,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士大夫、官紳及一般民眾與洋人教會之間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銳,“反洋教”一觸即發。在士大夫、官紳和一般民眾眼中,洋教自然是“異類”,有關其各種傳聞一直不斷。其實,早在列強還未侵華的明末,就有傳教士使用迷藥拐人,將人殺死後拆割人的肢體、器官用以和藥的傳說。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最重要的啟蒙著作魏源的 《海國圖志》,也有關於洋教用藥迷人信教、挖華人眼睛制藥的內容。以後,這種傳聞越來越多。1870年春夏,天津地區發生疫病,法國天主教育嬰堂所收養的嬰兒大量死亡,達三四十人之多。事實上,嬰兒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育嬰堂收留瞭許多本已奄奄一息的嬰孩。這時,謠言在天津迅速流傳,說是天主堂的神甫和修女經常派人用藥迷拐孩子去挖眼剖心制藥等。各種謠言越來越多,越傳越廣,信之者越來越多,人們的憤怒越來越強烈。  在這種群情洶湧、險如炸藥桶一點即爆的情勢下,本應息事寧人的清政府卻火上澆油。迷拐販賣兒童向來就有,恰在此時,抓獲瞭兩名名為張拴、郭拐的拐童罪犯。據天津府的告示稱:“張拴、郭拐用藥迷拐幼童。風聞該犯多人,受人囑托,散佈四方,迷拐幼孩取腦剜眼剖心,以作配藥之用。”前句是實,但重要的後半句卻寫入瞭並無實據的“風聞”,其真實意思卻是想強調“風聞”的“真實情”,客觀效果也正如此。政府文件中正式寫明瞭民間傳言中的“迷拐幼孩取腦剜眼剖心,以作配藥之用”,而“受人囑托”更是不言即明地指向教會。  由於官府正式肯定瞭原來的傳言,有關傳言就更多,信者也更多,民間捉拿之風陡盛。此時,天津百姓經常三五成群聚集在教堂周圍,憤怒地發表各種言論。就在這時,民眾又拿獲瞭一名叫武蘭珍的迷拐犯。經天津府嚴審,武蘭珍供稱其作案使用的迷拐藥為天津法國天主教仁慈堂所供給。雖未經核實,但消息不脛而走,天津民眾與士大夫確信其真,群情激昂,鄉紳集會於孔廟,書院為之停課聲討,聚集在教堂外的憤怒市民達萬人之多。教民與普通民眾不僅口角相爭,而且拋磚毆打。  喧鬧驚動瞭離教堂不遠的法國領事館。向來態度傲慢、不把中國民眾和政府放在眼中的領事豐大業(Fontanier,HenriVictor)乖戾暴躁地迅速帶人闖入天津府衙,要求地方大員崇厚、張光藻調兵鎮壓。遭到拒絕後,氣極敗壞的豐大業在返途中遇到靜海知縣劉傑,在劉與之辯論時,豐大業開槍向劉射擊,射死擋在前面的劉傑跟丁。豐大業的開槍殺人行為自然激起天津民變。數百名憤怒的圍觀百姓當即打死瞭豐大業及其隨從,又沖入法國教堂,打死法國神父、修女、洋商、洋職員及其妻兒等計20人(包括幾名俄國人),以及中國雇員數十人,並焚燒法國教堂、育嬰堂、領事署及英美教堂數所,釀成瞭震驚中外的大事件。   交涉及影響  法國方面最初要求處死中國負責的官員,清朝方面派出時任直隸總督曾國藩來調查並與法國方面交涉,當時朝廷中的官員多數認為不要對其退讓,不惜一戰,情勢緊張。曾國藩審時度勢,不願與法國開戰,首先對英國、美國、俄國作出賠償以使最後能單獨與法國交涉。  同治九年六月初十日一曾國藩到天津,立即發佈《諭天津士民》,對天津人民多方指責。隨後經他調查之後,確認育嬰堂並無誘拐傷害孩童之事,於是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18人(馬宏亮、崔福生、馮瘸子等,行刑之日是10月19日),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出使法國道歉。李鴻章也認為“冀終歸於一命一抵瞭案”。而法國因隨後發生瞭普法戰爭,無註意東方事務,因此接受瞭這個條件。  這個交涉結果,朝廷人士及民眾輿論均甚為不滿,“詬詈之聲大作,賣國賊之徽號竟加於國藩。京師湖南同鄉尤引為鄉人之大恥”,使曾國藩的聲譽大受影響,足見中西文化差異甚大。而另一方面天津教案的消息,也對於全國其他地方有所影響,產生對於西方傳教士不好的謠傳及不信任,這些謠傳也在一些地區造成瞭教案的發生。由於民怨沸騰,朝廷讓李鴻章接替曾國藩。交接當年,曾問李:“你與洋人交涉,準備怎麼辦?”李回答:“我想與洋人交涉,不管什麼隻同他打痞子腔。”,李鴻章最後判決將原來20名死刑改為16名死刑、4名緩刑,其餘不變。  “天津教案”使曾國藩從“中興名臣”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之鼠,成為舉國欲殺的漢奸、賣國賊。協助曾處理津案的丁日昌也受到激烈攻擊,被罵為“丁鬼奴”。  這件案件的一個重要影響. 就是朝廷以為法國接受李鴻章提出的條件. 認為李鴻章在外交方面比較能幹.於是往後30年中重大外交事件都安排李鴻章辦理. 殊不知法國人隻是因為普法戰爭失利.

七國之亂有什麼影響?如何評價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又稱作七王之亂,發生於中國西漢初期的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當時以被封為吳王的劉濞為中心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國傢削減他們的權力,所以興兵引起之內亂,由竇嬰、周亞夫所平定。  吳楚七國之亂表明,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叛亂平息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並進一步采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      七國之亂影響:  1、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楚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掉。  2、繼續推行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計劃,先後分封瞭十三個皇子為諸侯王。  3、取消諸侯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征收賦稅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  4、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禦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瞭政治權力。  5、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隻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  至此,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瞭。諸侯國雖仍然存在,由於諸侯王失去瞭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七國之亂評價:  七國之亂反映瞭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七國之亂的平定和諸侯王權力的削弱,沉重地打擊瞭分裂割據勢力,標志著諸侯王勢力威脅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強瞭漢朝中央集權,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瞭必要的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瞭社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相關閱讀推薦:七國之亂爆發原因過程及結果 西漢七國之亂簡介七國之亂是哪七國?七國之亂發生在哪個朝代吳楚七國之亂:劉邦的絞刑架工程揭秘漢朝歷史上因為一盤棋而引發的“七國之亂”

兩分鐘讀懂明朝黨爭的來龍去脈 如何評價東林黨?

   明神宗時期,神宗長時間不上朝理政,久居深宮過著”每夕必飲,每飲必醉,每醉必怒”的生活,身邊的侍者辦事稍不稱意”輒斃杖下”。且又極其貪婪,恨不得把天下財貨都搜刮進宮中供其揮霍。把大批太監派作”礦使”、”稅監”前往各地橫征暴斂,搞得民怨沸騰。他把朝廷官員的任免都丟在一邊,使在職的官吏無法得到升遷,空缺的職位難以及時補充。最糟糕的時候,六部的尚書隻有一位,都禦史10年不補。當時有一個名叫袁可立的禦史曾經借雷震景德門的機會連續上疏直指皇帝:  “禮祀不親,朝講未視,章奏不以時批答,廢棄不皆錄用(《睢州志》)”,終於惹怒神宗皇帝,被削職為民二十六年。首輔大臣也相繼上瞭100多道奏章請求,帝皆不聽。為瞭增置不足的內閣大臣,首輔大臣竟然上瞭100多道奏章請求。這樣一來,就助長瞭朝野上下的派別紛爭愈演愈烈。  1621年( 天啟元年),公鼐看到改元後不到半年,禦史因進言而受到責罰的有十幾人,連續兩次上疏,對皇帝及輔臣加以規勸。但是此時的熹宗已被宦官魏忠賢操縱,公鼐得到的是“譙責”、“懺旨”。做為兩任皇帝老師的公鼐對專權亂政的魏忠賢之流深惡痛絕,加之編纂《光宗實錄》一事觸怒魏忠賢,“群小惡其害已,盡力排擠,不得大用”。   魏忠賢逐漸專權亂政的情況下,天啟初,性格耿直的禮部右侍郎、詹事府詹事的公鼐成為受打擊的對象,在帝黨、後黨、宦官、朝臣的鬥爭中,剛直峻介的公鼐不願陷入相互攻訐的黨派鬥爭,又不允許宦官魏忠賢誣陷忠良,為糾正魏忠賢等人散佈的流言蜚語,他憤然上書熹宗,要求由他主持編纂《光宗實錄》,秉筆直書光宗政績和宮闈中委曲隱秘之事,“存其真不存其偽”,“以成一朝信史。”熹宗沒有批準他的建議。  與東林黨政見不合的是內閣大臣王錫爵、沈一貫和方從哲等人,他們被稱為”浙黨”。另外還有什麼”秦黨”,成員都是陜西籍的官僚,還有什麼”齊黨”、”楚黨”、”宣黨”,都是以首領的籍貫命名的。”秦黨”的政見與”東林黨”相吻合,其他各”黨”都與”浙黨”聲氣相通,黨爭之風甚囂塵上。  對東林黨的評價,較為客觀的說法是:按政績來判定東林人與攻東林者之間高下如何:“平心而論,東林中亦多敗類,攻東林者間亦有清操獨立之人,然其領袖之人殆天淵也。東林之持論甚高,而於籌虜制寇卒無實著。攻東林者自謂孤立任怨,然未嘗為朝廷振一法紀,徒以忮刻勝耳。特可謂之聚怨哉?無濟國事殆同矣。”強調兩派領袖的人品迥異,但也指出兩派均屬於於國事無補一類。在肯定東林領袖為君子的同時點明東林的流弊所在。總體而言主張“東林”應對明末敗勢承擔一定的責任。這種看法具有較大的普遍性。   顧憲成(1550-1612)明代思想傢,東林黨領袖。江蘇無錫人,字叔時,號涇陽,因創辦東林書院而被人尊稱“東林先生”。相關閱讀推薦:歷史上的今天3月25日 明朝權臣嚴嵩還朝復官揭秘:明朝曾因貪官囤藏二億兩白銀導致通貨緊縮明朝十六帝:史上最任性的王朝,最個性的帝王明朝皇帝誰更英明?太祖朱元璋還是成祖朱棣?解密大明朝為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

漢章帝劉炟是明君嗎?如何評價漢章帝劉炟

  漢章帝劉炟是明君嗎?如何評價漢章帝劉炟  漢章帝劉炟(57年-88年4月9日),漢明帝劉莊第五子,母賈貴人,東漢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75年)繼位。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去世,時年三十一歲,謚號孝章皇帝,廟號肅宗,葬於敬陵。  看一個皇帝可以通過看他的謚號得出,比如漢章帝的謚號是章,古代章的意思是賞罰分明,名生章顯,所以是個褒義的謚號,是位明君。  漢章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註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並且“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在此時得到很大的發展。這時思想也比較活躍,如王充等。此時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漢章帝還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因為明、章兩代大體承繼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稱“明章之治”。但由於過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員求虛丟實,開始腐敗。而且漢章帝過於放縱外戚,導致漢和帝時期外戚專權,種下日後外戚專權和宦官專政的遠因。  政治  政寬刑疏  史稱漢章帝忠厚仁義,篤於親系,而且漢章帝的政令刑罰的確也是比較寬疏。例如依東漢制度,官員貪污要禁錮三世,即三代人都不準為官。漢章帝廢除這項制度。而漢章帝對官員和貴族的賞賜,往往超過規定的限額,造成國傢財政的困難,且把這些負擔都轉嫁到人民頭上。可見漢章帝之寬疏,並非完全建立在原則之上。  漢章帝的一些政令刑罰,有時並非建立在事實基礎上,而在於災祥讖緯之學。建初元年(公元76年),兗、豫、徐等州發生嚴重的旱災,赤地千裡,饑民遍野。漢章帝一方面調集國庫糧食緊急救援饑餓中的人民,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討解決辦法,按照當時人們流行的看法,水旱荒年是由於陰陽失調,而陰陽失調又與政事有關。司徒鮑昱痛陳時弊:“前幾年治楚王劉英獄,抓人成百上千。這些人並不是都有罪,受牽連而坐獄的人恐怕有一半是冤枉的。那些判處徒刑的人遠離傢鄉、骨肉分離,死瞭靈魂也不得安息。這就致使陰陽失調、水旱成災。現在不如赦免這些刑徒,解除監禁,讓其回傢和親人團聚,這樣也許能致和氣,使天降甘露、解除旱情,免除黎民百姓的痛苦。”尚書陳寵也上疏說:“治理國傢大事就如調整琴瑟的弦一樣,弦調得太緊就會崩斷,刑罰太嚴也會激起人民的不滿。建議陛下進一步寬緩刑罰。”漢章帝聽從他們的建議,大赦天下,寬緩刑罰。   禁除酷刑  漢章帝在位期間,行寬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謀逆等大罪則親屬皆受牽連的禁令。命罪人減刑遷到邊境地區。禁用酷刑,以尚書陳寵之議,除刑罰殘酷的條文五十餘條。禁鹽、鐵私煮、私鑄。註重選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為政治清明的保證。打擊豪強地主兼並土地,采取優惠政策募民墾荒,鼓勵人口增殖,減輕徭役賦稅。  文化  提倡儒學  建初八年(公元83年),選高才生受學《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因經學傢多分歧,集中諸卿、博士等於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並命班固將討論結果整理成書,名為《白虎通德論》(又稱《白虎通議》、《白虎通》),這部書系統地吸收瞭陰陽五行和讖緯之學,形成今文經學派的主要論點,是繼董仲舒以來儒傢神秘主義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改革歷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歷》。  民族  維護絲路  漢明帝時,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使西域諸部歸服,中央政府在該地建立都護府。不過,該地仍是不斷發生戰亂,局勢頗不平靜。漢章帝即位之初,邊關再起紛亂,焉耆、龜茲、車師等聯合北匈奴,攻打中央政府的軍政駐地,形勢頗為吃緊。漢章帝召群臣商議對策,眾人皆欲暫緩,惟有司徒鮑顯力主馬上增援。漢章帝采納鮑顯的意見,派兵西進,解救瞭邊關危機。  不過對於是否繼續經營西域,漢章帝舉棋不定,大臣們也有爭論。由於確實存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困難,漢章帝最終還是放棄瞭西域,詔令滯留西域的漢朝人員回國。  這時班超住在疏勒國,也接到撤退的詔書,他收拾行裝,備好馬匹,準備返回久別的祖國。在西域生活多年,他有些依依不舍,西域人民也愛戴和尊敬他。聽說班超要回國,疏勒國人民驚惶不安,因為班超對付匈奴有辦法,班超一走,又要永無寧日瞭。疏勒都尉抽出長刀,滿面流淚,對天長嘆道:“漢朝使節棄我而去,我國必為匈奴所滅。與其後日死亡,不如今日魂隨漢使,送其爾歸!”說罷,即引刀自刎。班超雖然也難舍難分,但王命在身,隻好撥轉東行。不久到瞭於闐國,於闐人民攔道迎接班超,聽說他要東歸,都失聲痛哭,就近的人們伏地抱著班超的馬腿,不讓他離開。班超無奈,隻好留下來,同時上書漢章帝,請求他留屯西域。漢章帝同意瞭班超的請求。  班超在西域團結各族人民,有效地遏止瞭北匈奴的侵擾。西域各國除龜茲外,都願意臣服於漢。建初六年(公元81年),班超在疏勒上書漢章帝,請求派兵支援,降服龜茲,實現“斷匈奴右臂”的戰略意圖。漢章帝支持班超的計劃,征集吏士前往。適時有平陵人徐幹自告奮勇地到朝中上書,願意立功異域。漢章帝大喜,立即命令他為假司馬,率領一千多人組成的遠征軍,西去馳援班超。在西域諸國中,烏孫最為強大,班超又請求漢章帝,遣使慰問烏孫國王。漢章帝同意瞭班超的請求,派遣使臣前往烏孫。烏孫國王非常高興,於建初八年(公元83年),派遣使者回訪漢朝,表示友好。在西域,漢朝得到這樣一個大國的支持,漢章帝覺得非常稱意。於是他提升班超為將兵長史,授予他代表東漢政府在西域行事的權力。由於同漢朝中央政府保持密切的聯系,特別是由於烏孫的內附,使班超在西域的威望大增。西域諸國都願意接受班超的節制,這樣就為以後的東漢政府再次打通同西域的密切交往鋪平道路。  歷史評價:  曹丕:“明帝察察,章帝長者。”  范曄《後漢書》:①“章帝素知人厭明帝苛切,事從寬厚。感陳寵之義,除慘獄之科。深元元之愛,著胎養之令。奉承明德太後,盡心孝道。割裂名都,以崇建周親。平徭簡賦,而人賴其慶。又體之以忠恕,文之以禮樂。故乃蕃輔克諧,群後德讓。謂之長者,不亦宜乎!在位十三年,郡國所上符瑞,合於圖書者數百千所。烏呼懋哉!”;②:“肅宗濟濟,天性愷悌。於穆後德,諒惟淵體。左右藝文,斟酌律禮。思服帝道,弘此長懋。儒館獻歌,戎亭虛候。氣調時豫,憲平人富。”  袁崧:“孝章皇帝宏裕有餘,明斷不足,閨房讒惑,外戚擅寵。惜乎!若明、章二主,損有餘而補不足,則古之賢君矣。”相關閱讀推薦:漢章帝有多少個兒子?漢章帝的兒子簡介東漢章帝劉炟怎麼死的?漢章帝的墓在哪漢明帝劉莊妃子賈貴人簡介 漢章帝劉炟生母賈貴人東漢章帝劉炟的皇後竇氏:開創後漢女人幹政先例張衡簡介 東漢章帝時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如何客觀評價漢平帝劉衎?漢平帝為政怎樣

  漢平帝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原名劉箕子,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母衛姬,西漢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  漢哀帝於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後,王莽為便於弄權,不肯立年歲較長的君主。於9月17日迎立年僅9歲的劉衎為帝。次年改元元始。       政治  元始元年(公元1年)正月,詔令各諸侯王、公、列侯、關內侯等無子而有孫或養兄弟之子為嗣的,都可以為爵位繼承人。公、列侯嗣子有罪,犯剃光頭以上罪的先要請示朝廷。名列劉氏皇譜而因犯罪被開除族籍的,恢復其族籍。  元始元年(公元1年)二月,設置主管陰陽時序的羲和官,俸祿為二千石;設置外史、閭師,俸祿為六百石。  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設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農郡丞十三人,每人負責一個州,勸勉發展農桑。  經濟  元始二年(公元2年),各郡國發生大旱災、蝗災,其中青州最為嚴重,百姓到處逃荒。安漢公王莽、四輔、三公、卿大夫、吏民為幫助百姓解決困難而捐獻房屋與土地的有二百三十人,按照人口分配給貧民。並派遣使者負責滅蝗,百姓將捕殺的蝗蟲送交官府,用石鬥量蝗後按數付錢,天下的百姓的傢資不滿二萬,以及受災的郡縣傢資不滿十萬的,都免交租稅。災民中的病人,安置在捐獻的邸舍房屋中,進行醫治。給死者一傢死六人以上的葬錢五千,死四人以上的三千,死二人以上的二千。撤銷安定的呼池苑,改為安民縣,建起官署與住房,招募貧民遷居於此,由縣官發給口糧。貧民遷移到居住處後,由公傢分配給房屋土地與用具,並借給犁、牛、種、口糧。又在長安城中,修住宅二百區,以供貧民居住。   行政  元始四年(公元4年),設置西海郡,遷移天下犯禁的犯人到此處居住。又分出京師一部分建立前輝光、後丞烈二郡,更改十二州的名稱,劃分郡國所屬的界限。  文化  封賜聖賢之後  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封周公的後人公孫相如為褒魯侯,孔子的後人孔均為褒成侯。奉周公與孔子的祭祀。  覽觀風俗  元始四年(公元4年),派太仆王惲等八人並置副使,持朝廷命令,分別循行天下,覽觀風俗。  征召精通經術之人  元始五年(公元5年),征天下能精通逸經、古紀、天文、歷算、鐘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以及《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的,從所在地乘傳車,派到京師。到京師數千人。  歷史評價  班固《漢書》:“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顯功,以自尊盛。觀其文辭,方外百蠻,亡思不服;休征嘉應,頌聲並作。至乎變異見於上,民怨於下,莽亦不能文也。”  荀悅《前漢紀》:“孝平不造。新都作宰。不周不伊。喪我四海。”相關閱讀推薦:漢平帝劉衎怎麼死的?漢平帝劉衎墓在哪為什麼王莽能篡漢?漢平帝劉衎是被王莽毒死的嗎漢平帝劉衎皇後是誰?漢平帝劉衎皇後王氏簡介西漢末帝漢平帝劉衎之簡介漢平帝劉衎簡介 西漢第十四位皇帝劉衎生平資料

淳於長是誰?如何評價西漢第一貪淳於長

  淳於長,字子鴻,西漢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人。其父族雖無權勢,但母族十分顯赫:其姨娘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成帝劉鷔的皇太後;其大舅王鳳是大司馬、大將軍;二舅王譚、三舅王商、四舅王立、五舅王根和六舅王逢時,也於同一天分別被封為平阿侯、成都侯、紅陽侯、曲陽侯和商平侯,一時有”五侯”的盛名。基於此,他20來歲便當上瞭黃門郎,可以出入於宮廷之中,往來於顯貴之間。從此,他竭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千方百計地接近和討好成帝,漸漸取得瞭成帝的信任,很快升為衛尉,成為九卿之一。  綜觀淳於長的一生,可以看到,他在政治舞臺上混跡十餘年,於國於民毫無建樹。他的人生軌跡連接起來可以概括成一個字:貪。  他貪權,貪勢,歸根結底還是貪錢。這種人占據要職,無疑使當時的政治更加腐敗、黑暗。  正是在成帝對淳於長大見信用、淳於長大受賄賂之際,人民紛紛起來進行反抗鬥爭。永始三年(前 14年)十一月,陳留郡尉氏縣以樊首的一夥百姓組織暴動,他們殺死陳留太守,劫略官府、富戶,自稱將軍。同年十二月,山陽郡官營鐵場的手工工人蘇令等二百二十八人又奮起反抗,攻殺長吏,搶走兵庫兵器,自稱將軍。這支起義隊伍橫掃十九個郡國,殺死東郡太守、汝南都尉,震動瞭西漢王朝。這些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起義當然都是當時政治腐敗、官逼民反的結果。  而政治腐敗的原因之一不能不與包括淳於長在內的一大批貪官污吏把持朝政有關。他們的出現對西漢政治的影響,就好比在本已開始腐敗的食物中添上酵母一樣,更加速瞭它的腐敗。因此,西漢王朝這座大廈的崩潰,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被淳於長之類的“蛀蟲”蛀空的。 相關閱讀推薦:西漢外戚之爭:竇王兩傢互掐最終是個什麼結果?宋代人所評中國古代百大名將:西漢之李廣揭西漢一代巨貪淳於長:攀龍附鳳仰仗裙帶關系揭秘西漢第一貪淳於長 淳於長結局怎麼死的?王莽表哥吃皇後的豆腐全傢被殺:淳於長是什麼人?

宋為何歷史評價不如漢唐:並未完成大一統的成就

  公元907年,李唐王朝被他的藩鎮宣武節度使朱溫所滅。朱溫滅唐之後,建立瞭梁。17年後,梁被後唐代替。後唐完瞭是後晉、後漢、後周。等於這黃河流域53年的時間換瞭五個朝代。梁、唐、晉、漢、周這五個朝代最長的是後梁,17年,最短的是後漢,隻有4年,4年還換倆皇帝。   所以後人寫詩就說“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四帝,播亂五十秋。”50年14個皇帝,那你想這些皇帝大多數都是怎麼死的?就是非正常死亡,被人做掉瞭那種。如果是盛世王朝,漢武帝在位就長達54年,比五個朝代加起來還多一年,康熙爺是61年,乾隆爺要算上太上皇63年,遼朝還有好幾個皇帝在位四五十年的,西夏也有。一朝的一位太平天子就堪比五朝,可見這五朝有多亂。   為什麼他能那麼亂?就是因為他每一個皇帝都是前一朝的大將、藩鎮。他們手握重兵,打仗的貨全在手裡,幹嗎不搶位子。比如那個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他就公開講:“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這不是說當皇帝的沒種,而是說,當皇帝的難道天生就是當皇帝的嗎?還不是誰胳膊粗、誰拳頭大誰就當老大唄。所以這樣一來,國傢不像個國傢,倒像個幫派,誰能打誰當頭兒,當然更替得很快瞭。   天上掉餡餅   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在今天的河南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年號建隆,都東京。這個東京不在日本,而是指開封。宋朝有四個首都,西京洛陽,東京開封,南京應天(商丘),另一個是北京大名。

一流的武器,末流的人軍:看日軍是怎樣評價清軍

  甲午戰爭戰後,因為割地賠款深感愧疚的光緒皇帝,下瞭道罪己詔,說到軍事上的失敗,悲憤難以抑制:“去歲倉促開釁,征兵調餉,不遺餘力。而將非宿選,兵非素練,紛紛召集,不殊烏合。以致水陸交綏,戰無一勝……”  光緒皇帝說的很中肯,縱觀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隻能用窩囊和無能來形容。不僅僅是戰爭後期臨時拉壯丁招募的新兵,連有著戰勝太平天國和捻軍歷史的淮軍,也在現代化軍事素養和為天皇而死的日軍面前,顯得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  淮軍高級將領多是“老成宿將”,暮氣沉沉,軍事思想守舊、落後,士兵們拿著一流的新式武器卻還是沿用剿匪的老路數,當看到自己的一陣炮、一排槍並沒有嚇倒眼前的倭寇時,陣型就開始混亂。一敗再敗之餘,不知道檢討自己,隻會慨嘆“倭人兇頑狡詐”。  1、淮軍的槍炮遠比日軍先進  首先,需要糾正一個“印象派”的傳統誤區。前線的淮軍將領吃瞭敗仗後,無不在戰後的報告上訴稱“敵眾我寡,槍炮不如,我軍苦戰”雲雲,而清軍的總統帥李鴻章如法炮制,在對朝廷的奏折上也言必稱“眾寡之不敵,器械之相懸,並非戰陣之不力也。”一說再說,給當世和後世之人造成一種印象:好像清軍都是扛著大刀片和弓箭出戰的,槍炮數量既少,質量也差,吃敗仗也在所難免。  其實,淮軍的武器裝備比起日軍來,不但絲毫不差,甚至遠占上風。1891年英國《武備報》的評估中:清朝海軍實力為世界第八,日本是第十六名,而美國人更是認為清朝陸軍穩居世界前三。   圖:清軍的武器裝備與世界一流同步  槍支方面。淮軍早在鎮壓捻軍時,就基本完成瞭洋槍在軍隊中的普及,傳統的冷兵器和抬槍、鳥槍都已經絕跡。實力最強的劉銘傳部,因為清一色洋槍,還遭到僧格林沁手下大將陳國瑞的嫉妒,為搶奪洋槍,打瞭一場內訌戰。  甲午戰爭前期,赴朝的淮軍,基本裝備的是英國、德國、美國的後膛單發槍,部分隊伍還裝備瞭更為先進的後膛連發槍(又稱快槍)。如大連灣守將趙懷業部即”皆系一色快槍”。另外,淮軍當時還配備瞭世界上最精良的德國13響毛瑟槍,在平壤戰役的船橋裡守衛戰裡,一度打得進攻的日軍伏在地上抬不起頭,日軍記載道“頻頻發射的連發槍的子彈掠過樹枝頭,恰如疾風掃落葉一般。”    反觀日軍,甲午戰爭時期的制式步槍是本國生產的村田18年式單發槍,火力比之淮軍大為不如,更先進的村田22年式連發槍,在十年後的日俄戰爭中才成為主力。  火炮方面。除瞭江南制造局自己制造的大炮常年供應軍隊外,淮軍還裝備有最先進的美國加特林機關炮、英國阿姆斯特朗和德國克虜伯式後膛炮。僅僅在1874年,李鴻章就曾購買瞭德國克虜伯後膛炮114門,成立瞭新式炮隊十九個小營,用以裝備淮軍。  1894年,李鴻章奏報朝廷已“先後訂購西洋各項快炮五十六尊,各項快槍二萬八千三百二十餘枝,大小各項槍炮子彈一千五百二十餘萬顆。”  而日軍在戰爭前期,所使用的主要是本國生產的野炮和青銅山炮,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比清軍大為不如。但是到瞭戰爭後期,日軍的大炮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為提高,其中原因不言而喻:戰利品。僅僅在平壤之戰和鴨綠江攻防戰中,日方就繳獲瞭大炮一百餘門,槍支數千,炮彈子彈無數。  日軍每次戰鬥過後,都對繳獲的大炮倍加珍惜,該換油的換油,能修復的修復,轉而編進自己的炮營。不少人知道在威海衛保衛戰中,日軍用清軍棄守的炮臺,轉過來打北洋艦隊,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清軍炮臺上那些先進的德國克虜伯大炮,日軍炮兵見都沒見過,根本不會操作,於是刺刀一架,威逼技術嫻熟的清軍俘虜放炮!  我們的武器,反過來打我們自己,這是甲午戰爭中最最悲哀和諷刺的一幕。相關閱讀推薦:清朝甲午戰爭謎團:方伯謙死的到底冤不冤?甲午海戰之前德國憑啥就敢斷言“日本必勝”?北洋多英烈:盤點甲午海戰自殺成仁的北洋軍官揭秘:甲午海戰中鄧世昌是否抱著愛犬落水殉國?國民意識的缺失:甲午戰爭雙方差距的最大根源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2、日軍眼中的清軍  日軍對自己的對手,是什麼評價?  下文來自一封日本基層軍官寫給上級的書信。信的作者是參加金州旅順戰役的騎兵副官稻垣三郎,後來書信發表在《東京日日新聞》上,成為難得的軍事史料:  步兵。經常是200到500一群,大旗兩面,6厘米炮兩門,攜帶的兵器全是毛瑟槍、格拉槍等優良步槍。旗幟掛在長10米的大竿上,有10平米大,進退常用此旗指揮,所以向窪地行進時,根據先出現的旗幟就可知道他們兵力的概要。戰鬥時一列橫隊,隊中有喇叭長達兩米,其聲音類似我國賣粘糕吹的小號,進退時必吹。他們常用的隊形是在散開的一隊中揮舞大旗開火,開火為隨意設計,沒有一齊射擊,他們的隊形到處都有薄弱的一線,沒有預備隊。     隻有指揮官的護衛在散兵線後方,退卻的時候,護衛隊先退,散兵則無秩序的潰逃。不善於射擊,其子彈多從頭上跳過。他們不考慮地形地物,從不用跪射、臥射,一律站著射擊,對亂用彈藥並不介意,一看見敵人在2000米遠的地方也開火,向斥候開12厘米的大炮也在所不惜。從不主動出擊,主要是防禦戰。他們非常害怕我軍的大炮,俘虜也說最可怕的武器就是大炮。  騎兵。攜帶的武器為單發槍,也有連發槍,同時身背大砍刀、佩刺刀,絕不攜帶一般戰刀。他們的馬匹矮小不適合沖鋒,但長於山野行走,比我國要勝過好幾倍。戰法為馬上射擊,不會襲擊。一旦接近則防禦無術,因為他們的刺刀不利於近戰,接戰時,我騎兵可斬殺四倍敵人。馬蹄鐵和日本的相似,很是堅固。  炮兵。擁有極其銳利的兵器,克虜伯式山野炮為野戰軍的常用武器,如果他們能善於利用則為最可怕的東西。然而他們的技術並不高超,所以炮彈無一命中。他們的榴散彈多不炸裂,所有的炮彈全部毫無節制的放完。在炮列的位置上必定樹起大旗,正好成為我軍的目標。  炮臺。構造、炮體的形狀、防禦的配備視為完全,幾乎沒有一點紕漏,我曾經參觀過國內“觀音崎”的炮臺,覺得旅順的炮臺大為勝過我們。  總之,清兵的武器都很好,不過他們每個營的槍支都不一樣。完全不使用白刃戰,清人的個頭都將近6尺,清人看我為侏儒也並非謊言。然而在勇氣這一點上,則遠在我軍之下,每當白刃戰時,他們都把上瞭膛的槍支扔下一溜煙的逃跑瞭,他們的武器也與技術不相適應。他們因為勇氣不足絕不以白刃戰決雌雄,單單指望火力優勢為唯一的決戰手段。所以有好機會也不沖鋒,更不追擊。他們沒有背包,沒有像我軍用的背負式彈盒,而是在佈袋上縫瞭許多子彈巢。他們穿著和居民一樣的衣服,穿著中國式的長靴,從軍時隻在外邊套一件有標記的制服。  這封書信充斥著對清朝官兵的蔑視和對日軍的譽美之詞,但比起大部分清軍將領浮詞虛飾的奏折戰報,這個日本下級軍官的描述顯然更接近真實。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宋太宗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如何評價宋太宗

  宋太宗趙光義(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登基為帝。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瞭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采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陋習。  趙光義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趙光義去世,廟號太宗,謚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史籍表明:宋太宗趙光義(太祖趙匡胤的胞弟)是個志大才疏、寡廉鮮恥而又心胸狹窄的人。其當街殺人,可能是一個政治陰謀。  一、不擇手段,滅親登臺  太宗是“燭影斧聲”千古疑案的主角。經近幾十年的研究,他經過預謀,弒兄奪位,已成為大多數史傢的共識。即使《宋史》一書,因時間倉促,元人多照抄宋代國史,對帝王多為諛詞,仍不能不露出蛛絲馬跡。如《太宗本紀》說:“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所說涪陵縣公是其弟廷美,武功王是太祖子德芳、德昭,都被他逼貶而死,以除去他們對皇位的威脅。宋後則是太祖皇後,在太祖崩後,因繼位問題和他爭吵,故在其死後不按後禮安葬。改元在一般朝代中都是在老皇帝死後的第二年。而宋太祖死於開寶9年,距歲末隻有8天,太宗便迫不及待地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所以毛澤東在讀到這段歷史後批判道:“不擇手段,急於登臺。”可謂一針見血。  二、當眾強幸,無恥之尤  南唐亡後,小周後隨李煜被解到開封。她每次入宮,都在赤裸後被5個宮人抬持,供太宗當眾強奸,並由畫工現場作畫。太宗高大黑胖,小周後纖弱嬌小,故這種流氓行為,對她精神上、肉體上都造成極大的痛楚。這就是她每次回傢後對李後主破口大罵,後主也隻能每日以淚洗面的深層原因,也是後主被太宗毒死的原因之一。宋人當然不敢寫出。但畫工的《煕強幸小周後圖》卻在宋亡後流傳下來,並被金元人多次臨摹。元人陶宗儀的《輟耕錄》中有詳細描寫。馮海粟學士題畫詩雲:“江南賸有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吹地起,禦園紅紫滿龍堆。”認為靖康亡國乃是報應。這畫一直到明代還有人見到,見明人沈德符的《野獲篇》。國亡後後妃被辱事,本不鮮見,但太宗在大庭廣眾之下,行春宮秘戲之事,說他是無恥之尤,似不為過罷!   三、志大才疏,昧不知兵  宋太祖在時,除瞭契丹及其卵翼下的北漢外,已基本統一瞭中國,結束瞭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所以太宗在滅北漢後,便想收復被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但兩次北伐,均在他親自指揮下大敗。第一次是剛滅北漢(979),未及休整,便倉促進軍。初勝幾州後,久攻幽州不下,陷入敵人包圍,大敗於高粱河,僅以身免。第二次是七年後,又兵分兩路,不僅未總結前次失敗教訓,反加上個“將從中禦”。所以又是東路曹彬,初勝幾州,但屯兵堅城幽州之下,糧草不濟,無奈退兵,在歧溝關遇伏大敗。西線潘美、楊業,也是寰州得而復失,楊業被俘,絕食而死。兵力共損失瞭30萬人,輜重無算,把周世宗、宋太祖兩代人積蓄的精銳喪失殆盡,打破瞭宋遼(契丹)均勢,從此終宋之世,不敢言兵。毛澤東在研究兩次戰役後批雲:“此人(指宋太宗)不知兵,非契丹對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宋人終不省。”就是說他昏昧又不善總結,屢犯同樣錯誤。《宋史》在太宗本紀贊雲:“帝沉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毛澤東批道:“但無能。”錢穆則說是“才弱”,即是志大才疏。  四、續立傢法,啟宋代積貧積弱之源  宋代所謂“傢法”,主要是養兵、養官和將從中禦。就是募集流民、災民當兵,免他們造反;廣開科舉和蔭補,使官員、貴族子弟甚至門客,都可以幾代吃皇糧;將帥無作戰自主權,一切計劃由中央定。除瞭養兵外,後二者均始自太宗。養兵是因為建都開封,為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但太祖晚年曾想遷都洛陽以省兵,遭太宗(當時是晉王)反對而作罷,太祖說:“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可以說,三項弊政,始作俑者都是太宗。其結果是冗兵、冗官,兵多而無戰鬥力,使宋代之積弱,為歷代之最。  在全面瞭解上面情況後,回過頭來剖析《宋太宗當街殺人》一文,便可以舉一反三。  首先,太宗當街殺人,顯然是個圈套。自己殺瞭人,明知開封府拿不到兇手,卻又假裝糊塗,嚴令追查,逼其造成錯案,反過來再治其罪,所謂“陷人以過”也。當時的開封府尹(首都市長)正是太宗的胞弟秦王廷美。而太宗就是由知開封府而弒兄篡位的,最怕乃弟效法。所以在逼死兩個侄子之後,便對之下手。  除瞭讓趙普羅致罪名外,他不惜親自上陣。其一是制造輿論,說廷美不是他親弟弟。史官王禹偁懷疑這一說法:“秦王,上弟,宣祖第三子,名廷美,亦杜太後所生。今本傳言王是太宗乳母王氏所生,非也。其有旨哉。”王因此被貶黃州。其二便是當街殺人,給開封府尹加上一條錯判錯殺的罪過,最後由趙普湊成幾大罪狀,將廷美貶死涪陵。這顯然是一大冤案,使趙普內疚終身,他晚年久病不愈,以重金求神。神說是冤累(冤魂作祟),趙普馬上便反應說:“必秦王廷美也。”可見是其第一大虧心事。其實這正像秦檜殺嶽飛一樣,真正的主謀是太宗。  其次,關於太宗給姚坦撐腰,教育益王。事實上,他片面地懲罰乳母,卻未訓斥益王,是起不到作用的。史載,益王在府中花瞭數百萬做成假山與僚賓飲宴,姚坦隻能俯首不看而已。太宗死前兩年,立壽王元侃(即後來的宋真宗)為太子,因其在開封府尹任上有政聲,受到朝野擁護。這卻引起太宗的不悅,對宰相寇準說:“人心邃屬太子,欲置我於何地?”故毛澤東批曰“趙光義小人之言”,可謂洞見其肺腑。  最後,關於擴大開科取士。的確,太宗即位第二年即在三種科目中錄取瞭500多人,當時京官才300多人,所以群奏取人太多,用人太驟。他在位20多年中,使官員達9000人,冗吏19萬人,大大加重瞭財政負擔,降低瞭功效。其數目幾倍於唐,而自唐以來的武科,卻一直未開。勁敵(契丹)當前,卻不培養人才,“不知兵”,還要“將從中禦”,以至爾後屢敗。實際上這不過就是前面說的“傢法”的具體實施,啟有宋一代積弱之源。相關閱讀推薦:宋太宗為何三換太子?宋太宗為什麼要兩次廢太子當皇帝也領工資?宋太宗月薪1200貫宋太宗趙光義與圍棋的故事宋太宗趙光義死後誰繼位?宋太宗下一個皇帝是誰宋太宗趙光義有幾個兒子結局都是什麼?

隋煬帝楊廣:歷史難以給予公正標準評價的皇帝

隋煬帝,史上一位有著赫赫戰功的皇帝。也是被後世之人唾罵最多的皇帝。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他修建京杭大運河,勞民傷財,使得萬傢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他貪圖美色,荒淫無道。人們對隋煬帝的評價呈現兩極化的趨勢。但,隋煬帝卻給他身後的千年封建王朝做出瞭卓越的貢獻。 第一:統一中原,擴土開疆。 公元589年,楊廣領51萬大軍南下滅陳,並完成統一。結束瞭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也結束瞭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大業元年,隋將韋雲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俘虜其男女4萬餘人。隋朝阻止拖延瞭契丹的崛起強大。大業四年,隋煬帝派軍滅瞭吐谷渾。 第二:修建運河,促進南北經濟發展。 京杭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此工程,利於千秋萬代。對中國來說遠比長城更重要。運河連接黃河和長江流域。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裡,是古代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瞭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三:暢通絲綢之路,在絲綢之路上舉行萬國博覽會。

唐宣宗李忱是個怎樣的人物?如何客觀評價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是個怎樣的人物?如何客觀評價唐宣宗  唐末諸帝中,宣宗是值得稱道的一個。史載“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縱觀宣宗大中年間,政治相對清明,社會也較為穩定,宣宗本人也能夠厲行節儉,能於任事,賞罰有度,確實有值得稱道的地方。當然,《資治通鑒》不無溢美之詞,宣宗也並非一無是處,也就需要我們辯證而客觀的評價宣宗。  宣宗名李忱,憲宗的第13子,穆宗的弟弟,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被封為光王,即位時已37歲。史載他“外晦而內朗,嚴重寡言,視瞻特異。幼時宮中以為不慧”。自幼生於深宮之中,又眼見安史亂後宦官專權,父皇為宦官所殺,其少語寡言之性格亦可察其緣由。宣宗“歷大和、 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巨遊處,未嘗有言”,曾被文宗、武宗戲稱為“光叔”事實上,這正是宣宗韜光養晦之權謀。正是他木訥寡言,貌似憨厚,因而得以被宦官擁為皇帝。  及宣宗即位,“太叔見百官,哀戚滿容;裁決庶務,咸當於理,人始知有隱德焉。”那麼,宣宗到底是怎樣“咸當於理”的裁決庶務,從而使後人皆思大中之政的呢?宣宗即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貶斥武宗重臣李德裕。“宣宗素惡李德裕之專”,即位後便將李德裕調離中樞,而後將其先貶為潮州司馬,後又貶死崖州司戶。隨著,李德裕的死去,唐代有名的“牛李黨爭”也告一段路。不過,宣宗貶斥李德裕是利是弊,無法一概言之,下文將加以詳細分析。  武宗滅佛是佛教史上的大事,佛教也遭遇瞭前所未有的劫難。宣宗即位後停止瞭滅佛舉措,恢復瞭僧、尼應有的地位和待遇。但他又開啟瞭另一措施,那就是打壓道教。武宗滅佛而興道,宣宗即位後,“杖殺道士趙歸真等數人,流羅浮山人軒轅集於嶺南”。   吐蕃與唐王朝的關系時好時壞,至唐中晚期成為唐朝政權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吐蕃不時入侵唐朝腹地,給社會安定以及人民的生產生活都造成極大的影響。自唐武宗以來的吐蕃內亂,削弱瞭吐蕃的實力,到唐宣宗初年.吐蕃據有的秦(今甘肅天水)、原(今甘肅固原)、安樂(今寧夏中衛)三州以及原州七關,歸附瞭唐朝。大中五年二月,沙州義士張義潮遣其兄義澤 “以瓜、沙、伊、肅等十一州戶口來獻,自河、隴陷蕃百餘年,至是悉復隴右故地。”這是宣宗時期對少數民族取得一重大勝利。  由於宣宗歷經憲、穆、敬、文、武,眼見宦官為禍,且其父憲宗為宦官所殺,“自即位以來,治弒憲宗之黨,宦官、外戚乃至東宮官屬,誅竄甚眾。”不僅懲治,對於外朝官員他也加以整治。宣宗赦免瞭甘露事件中除李訓、鄭註外的其他涉案人員。對於高等官職的授予,宣宗極為慎重。史載“上重翰林學士,至於遷官,必校歲月,以為不可以官爵私近臣也。”對於文士,宣宗則非常優待。《舊唐書》說他“每山池曲宴,學士詩什屬和,公卿出鎮,亦賦詩餞行。”其以上舉措,對於澄清吏治是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的。  有“小太宗”之稱的宣宗在納諫一點上,亦足以媲美先祖。《資治通鑒》中有這樣的記載:“上欲幸華清宮,諫官論之甚切,上為之止。上樂聞規諫,凡諫官論事、門下封駁,茍合於理,多屈意從之;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讀之。”另外,宣宗朝有大臣曰魏謨,乃是唐初魏征之後,“謨為相,議事於上前,它相或委曲規諷,謨獨正言無所避。上每嘆曰:‘謨綽有祖風,我心重之’。”作為帝王,宣宗能夠納諫至如此,足見其英明之處。  從個人角度來說,宣宗也是一個好君主。《舊唐書·宣宗紀》裡的“史臣曰”部分有後世史官對宣宗這樣的記載:“上宮中衣浣濯之衣,常膳不過數器,非母後侑膳,輒不舉樂,歲或小饑,憂形於色。雖左右近習,未嘗見怠惰之容。與群臣言,儼然煦接,如待賓僚,或有所陳聞,虛襟聽納。……宮人有疾,醫視之,既瘳,即袖金賜之,誡曰:‘勿令敕使知,謂予私於侍者。’其恭儉好善如此。”或許史官之言不無溢美,但何以此等贊譽隻見諸宣宗本紀?由是可以看出宣宗之待人接物亦值得稱贊。  因此,史載“大中之政有貞觀之風”之言應該不為虛言。但是,宣宗所處時代為唐末世,縱使宣宗之政有貞觀遺風亦無法挽大廈之將傾,更何況宣宗之為人為君也有其短柄。  上文談到宣宗即位之處便將武宗重臣李德裕貶斥,結束瞭牛李黨爭。但是,李德裕作為有唐一代功勛卓著的政治傢,其功則大於過。宣宗貶斥李德裕之後多用牛黨成員,可是牛黨亦與李黨亦不過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本無大差別。范祖禹曾論及李德裕,說他“為唐賢相,大中以後無能繼之者”,且“牛僧孺、李宗閔之黨多小人,德裕之黨多君子”。《新唐書·宣宗紀》中亦有言:“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由此亦可看出李德裕之為相於唐室有功,而為宣宗所罷,實為一大憾事。相關閱讀推薦:唐宣宗李忱繼位後如何實施報復計劃的?唐宣宗李忱是怎麼當上皇帝的?以皇太叔即位唐宣宗好色因濫用春藥致病亡?唐宣宗怎麼死的從傻子到明君的傳奇帝王:唐宣宗李忱傳奇的一生唐宣宗李忱之後的皇帝是誰?唐宣宗死後誰做皇帝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宣宗在問道求生方面,亦有其先祖之風。當時名道軒轅集曾到長安,宣宗向他問長生之術,並要將其留於宮中,但軒轅集堅持要求還山而罷。宣宗為長生而食丹藥,並且最終因服丹藥過多而死。有唐一代,自太宗而到武宗,“惑於方士而餌藥以敗者六七君,皆求長生而反夭其天年”。但宣宗未能以此為戒,反而步先祖之後塵,不能不讓嘆息。  宣宗之為帝王,其權術乃有過人之處。他能夠很輕松地駕馭群臣,而使之馴服。宣宗臨朝,時而嚴整,時而悅然,並且警告群臣:“卿輩善為之,朕常恐卿輩負朕,後日不復得再相見。”宣宗時期備受宣宗寵幸的宰相令狐绹曾說:“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嘗不汗沾衣也!”對此,范祖禹有這樣的議論:“宣宗視輔相之臣禮貌雖恭,而心實防之,如遇絮吏,唯恐其欺也。拘之以利祿,憚之以威嚴,故所用多流俗之人,而賢者不能有所設施。”誠然,古有大治者,必須君臣一心,上下修好,而宣宗乃以利祿、威嚴駕馭群臣,則非賢君所為也。在另一點上,范祖禹亦認為宣宗缺少帝王之才。史載宣宗博聞強識,宮中灑掃之人的名姓皆能記住,曾經因為奏疏中有“漬”字誤寫為“清”字,將企圖蒙混過關的官員貶謫。范祖禹認為:“宣宗抉擿細微,以驚服其群臣,小過必罰,而大綱不舉。欲以一人之智,周天下之務,而不能與賢人共天職也。”  立皇儲這一事是宣宗帝王生涯的一大敗筆。宣宗喜歡三子夔王滋,而不喜長子鄆王溫,所以遲遲不立儲嗣。因而導致宣宗死後宦官王宗實、亓元發動政變,將宣宗遺命宦官王龜長、馬公儒、王居方全部殺死,擁立鄆王即位為帝,是為懿宗。對此後人曾這樣論之:“宣宗不懲其禍(指宦官擁立皇帝),而以委之,蓋以宰相為外臣,宦者為腹心,溺於所習,而不自知其非也。安在其為明哉!”正是由於宣宗在立儲問題上遲疑不決,加之臨終前竟托孤宦官,導致瞭這一政變的發生。   宣宗在位期間,唐朝的政治、社會優於晚唐其他諸帝。史載“洎大中臨馭,一之日權豪斂跡,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閽寺讋氣。由是刑政不濫,賢能效用,百揆四嶽,穆若清風,十餘年間,頌聲載路。”由是觀之,不能不讓人贊美宣宗之為政。當然,宣宗作為帝王,亦有一定的缺點和不足,如問道求長生、疑忌群臣等。但瑕不掩瑜,宣宗之為政十四年對於延緩唐朝的滅亡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其為君是值得肯定的。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唐武宗李炎的功過有哪些?如何評價唐武宗

  唐武宗(814~846):中國唐代皇帝。即李炎。840~846年在位。本名瀍,臨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  唐武宗李炎的功過有哪些?如何評價唐武宗?  知人善任  他讀書雖然不如文宗,但是他更能知人善任,而且也似乎少瞭一些書生意氣和迂腐,能夠面對現實,很多時候他敢於向宰相當面認錯,尤其是他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使得他們君臣在會昌年間內憂外患交織的時刻,能夠沉著應付,度過難關。  武宗即位之初,在仇士良等人的脅迫下,大開殺戒。文宗的妃子楊氏、陳王成美、安王溶等潛在的政治對手均被賜死。在開成五年(840)八月為文宗舉行的安葬典禮上,仇士良又把樞密使劉弘逸等殺死,以解除對其權勢所造成的威脅。  宰相李玨、楊嗣復被罷相貶往外地,武宗本來已經下令將二人處死,但在李德裕的強烈請求下,赦免瞭他們的性命。仇士良等人因有擁立之功,在朝廷上很是跋扈,他們見皇帝十分信任李德裕,便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卻被武宗巧妙地化解瞭。會昌三年,仇士良以老病為由提出退職,武宗也就順水推舟,解除瞭仇士良的軍權。仇士良在手下宦官送他退居私邸時,曾經對這些人有過一段絕妙的表白。仇士良說:“諸君善事天子,能聽老夫一句話嗎?”眾人唯唯諾諾。他說:“天子不可令閑暇,一有閑暇必定讀聖賢之書,見儒學之臣,就會聽到大臣的勸諫,天子就會因此而智深慮遠,就會減少玩樂、放棄遊幸而專心理政,我等所受的恩寵就會變薄而權力就會變輕瞭。為諸君考慮,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廣殖財貨,多養鷹馬,每日以打球狩獵聲色迷惑天子心志,越是極盡侈靡,就越會使天子喜悅,他就越不知道停息。這樣一來,天子必定排斥經術,倦怠政事,我等就可以萬機在手,恩澤權力還愁不牢固嗎?”一席話,使眾人心服口服。這也正是仇士良專權跋扈、恩禮不衰的經驗之談。隻是,他的辦法對武宗似乎不是很靈驗。仇士良退職不久,就在自己的府邸死去。  武宗之世,重用宰相  平定瞭河東地區澤潞鎮節度使劉稹的叛亂,成為這一時期常常為人稱頌的政績。   從憲宗元和時期延續下來的朝廷官員的朋黨之爭,仍然十分激烈。穆、敬、文、武諸朝,逐步形成瞭所謂的“牛李黨爭”。牛黨一派以牛僧孺為首,主要成員有李宗閔、楊嗣復、李玨等;李黨一派以李德裕為首,主要成員有鄭覃等。牛李兩黨在出身上,前者重進士,後者重門第。在朝廷議政之際,兩黨成員往往互相攻擊,意氣用事,是非蜂起。他們之間似乎也沒有原則性的政見分歧,無疑進一步加深瞭唐朝政治的危機。  文宗曾經嘆息:“去河北賊(指河北藩鎮)非難,武宗去此朋黨實難。”李德裕主張對藩鎮武力討伐,派兵戍守邊境,支持武宗的治國理政,給當時的朝廷帶來瞭一些新內容。  他還能夠在武宗面前替牛黨的楊嗣復、李玨求情,說明瞭李德裕的個人政治魅力。所以,李德裕在宣宗時期被罷貶到崖州(今海南瓊山)時,有“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回首望崖州”的說法。這一場歷時達40年之久的黨派之爭,最終以李德裕的貶死而告終結。  會昌法難  武宗死前一年的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發動瞭“廢佛”事件,歷史上稱為“會昌法難”,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滅佛合稱“三武之厄”,這就是“三武一宗”的第三“武”瞭。  唐朝建國,以道教為國教,佛教在唐代帝王大倡崇道的同時,也得到相應的發展,玄宗時盛達極頂。相關閱讀推薦:唐朝反腐最有成效的皇帝:唐武宗反腐的五大措施唐武宗李炎有幾個兒子?唐武宗李炎子女有哪些唐武宗李炎為何盛年速死?唐武宗李炎怎麼死的唐武宗之後的皇帝是誰?唐武宗死後誰做皇帝唐武宗滅佛是怎麼回事?唐武宗為什麼要滅佛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安史之亂以後,徭役日重,人民多借寺院為逃避之所,寺院又乘均田制度的破壞,擴充莊園,驅使奴婢,並和上層官僚相勾結,逃免賦稅,另外,寺院還放高利貸,從中牟利。寺院經濟和國傢利益的矛盾,日益加深。代宗時代,己有地方官查覺,上奏朝廷,但未得應有的限制,到敬宗、文宗時代,朝廷己起滅佛意圖,仍未施行。  但是佛道之爭一直沒有間斷。武宗身在藩邸之時就喜好道術,即位後更是崇尚道術,他將太上玄元皇帝老子的降誕日(二月二十五日)定為降聖節,全國休假一天;又在宮中設道場,在大明宮修築望仙臺,拜道士趙歸真為師,對他們的長生不老之術和仙丹妙藥十分迷信。武宗滅佛,主要是因為道士趙歸真等得到信任,宣揚佛道不能並存。武宗也認為佛僧的存在影響瞭他修煉成仙,當時的道士還散佈輿論說:“李氏十八子,昌運方盡,便有黑衣天子理國。”他們解釋說:“黑衣者,僧人也。”就是說僧侶將取代李唐國統。這樣的情況下,武宗滅佛就理所當然瞭。據說,為瞭維護道教,天下不準使用獨腳車,這是因為獨腳車會碾破道中心,會引起道士心不安。為瞭防止黑氣上升,以防止“黑衣天子”出世,武宗還禁止民間豢養黑色的豬、黑狗、黑驢、黑牛等。這些說法未必可信,但是反映瞭武宗大舉滅佛時的心理狀態。  從會昌二年(842)起,到會昌五年徹底廢佛達高潮。  從會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違反佛教戒律的僧侶必須還俗,並沒收其財產。這期間有個僧人自稱能夠做“劍輪”並能打敗敵軍,武宗準許他試做,結果不能做成,就把他殺瞭。此後,武宗陸續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侶人數,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侶蓄養奴婢的數量,很多寺院被拆毀,大量的僧侶被強迫還俗。  會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許供養佛牙”,同時規定:代州五臺山及泗州普光寺、終南山五臺寺、鳳翔府法門寺等有佛指骨之處,嚴禁供養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錢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這些地方受一錢施舍者,背杖二十。到會昌五年(845),又開始瞭更大規模的滅佛。他下令僧侶40歲以下者全部還俗,不久又規定為50歲以下,很快連50歲以上的如果沒有祠部的度牒也要還俗,就連天竺和日本來的求法僧人也被強迫還俗。日本圓仁和尚在他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詳細記錄瞭這次“法難”的情況。  朝廷下詔京都及東都,隻準留佛寺二所,每寺留僧三十人,各道隻留一寺,餘皆毀去。   根據武宗的旨意,這年秋七月裁並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廢毀;下州寺院全部拆廢。長安和洛陽開始允許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後來又規定各留兩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師左街留慈恩寺和薦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莊嚴寺。天下各地鎏金伎樂紋八棱銀杯。  拆廢寺院和銅像、鐘磬,所得金、銀、銅一律交付鹽鐵使鑄錢,鐵則交付本州鑄為農器,還俗僧侶各自放歸本籍充作國傢的納稅戶。如是外國人,送還本處收管。  武宗這次大規模的滅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廟4600餘所,拆招提、蘭若4萬餘所,僧尼26萬餘人還俗成為國傢的兩稅戶,沒收寺院所擁有的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沒收奴婢為兩稅戶15萬人,另外還強制大秦穆護、祆3000餘人還俗。武宗滅佛沉重打擊瞭寺院經濟,增加瞭政府的納稅人口,擴大瞭國傢的經濟來源。  在“廢佛”的過程中,對其它外來的四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也都采取瞭相應的廢除手段。凡國中所有的大秦寺(景教),摩尼寺,一並撤毀;斥逐回紇教徒,多半道死;京城女摩尼七十人,無從棲身,統統自盡;景僧,祅僧二千餘人,並放還俗。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崇尚道教  武宗承繼其列祖列宗的崇道行為,大力提倡道教,表現有:  大增崇奉“大聖祖”的舉措。  武宗是文宗開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即位,二月即敕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為“降聖節”,全國休假一天。令兩京及諸州設齋,行道作樂,賜大酺三日。此後,二月十五日紀念老君,即成定例。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正月,詔東孝太微宮,修成玄元皇帝、玄宗、肅宗三聖容,遣右騎常侍裴章往東都薦獻。  恢復祠祀九宮貴神。  玄宗時依據術士蘇嘉慶建議設置的。九宮神為太乙(坎一宮),攝提(坤二宮),軒轅(震三宮),招搖(巽四宮),天符(中五宮),青龍(乾六宮),咸池(兌七宮),太陰(艮八宮),天乙(離九宮)。九宮貴神的禮儀規模式格極高,僅次昊天上帝,在太清宮,太廟之上。這些貴神是輔佐上帝管理水旱的神靈,對農業半欠,人民禍福和國傢治亂的關系重大,所以尊為貴神,給以崇高的禮儀。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十二月,玄宗親祀;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肅宗親愛的祀。至文宗祭祀漸弛。所以,武宗於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準奏起祀。   重用道士,親受法籙  武宗剛剛即位,便召道士趙歸真等八十一人進入宮中,於三殿修金籙道場。武宗親至三殿於九天壇親受法籙。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六月,詔以衡山道士劉玄靖為銀青光祿大夫,充崇玄館學士,賜號廣成先生,並令其與趙歸真在宮中修法籙。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八月,詔以道士趙歸真為左右街道門教授先生。武宗立志學仙,拜趙歸真為師。大臣諫諍,武宗對輕者不予理睬,重者貶官瞭之。  大築觀臺,煉丹服藥  武宗一意孤行崇信道教,會昌三年(公元843年)五月,敕於宮中建造望仙觀。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正月,敕於南效造望仙臺。又修降真臺。武宗常齋戒沐浴,親臨祝禱,希冀天上神仙降臨,福佑自身。  武宗雖滅佛,自己成仙的願望卻沒能實現。武宗又遣道士趙歸真等,在宮中在觀臺燒煉丹藥,他急切地想要得到道士們煉制的仙丹妙藥,多次催促。道士趙歸真告訴他,有一種仙藥隻有在吐蕃才能得到,請求前往采制。這實際上是趙歸真找機會脫身。武宗沒有放他走,答應派其他人去,還問他求仙到底用什麼藥,要他開具一個細目。趙歸真無計可施,就給武宗開出瞭一個煉制仙藥所需的用藥清單:  “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雞膜十斤,龜毛十斤,兔角十斤。”  這幾乎是一個永遠無法備齊的單子,武宗居然下令各地求購。  武宗下詔天下生產丹藥材料的地方官,及時采摘,進貢朝廷,以便煉制。各地方官,聞訊紛紛到處找采集名貴丹料,不惜人力物力,都要弄到,以便邀賞。  武宗由於服用所謂的仙丹妙藥,身體受到極大損傷。藥物作用之下,他開始變得容顏消瘦、性情乖張。趙歸真告訴他這是在換骨,是正常情況,所以身邊的人規勸他少服丹藥,他也不聽。對於長生的狂熱追求使武宗難以自拔瞭。  魂歸丹藥  會昌六年(846)的新年朝會,由於武宗病重也沒有舉行。這時候,道士們依然編造鬼話欺騙他。他們告訴武宗,生病是因為皇帝的名字“瀍”從“水”,與唐朝崇尚土德不合。土勝水,“瀍”名被土德所克制,所以不利,應該改名為“炎”,炎從“火”,與土德相合,可以消除災禍。然而,改名並沒有給他帶來鴻運,且病情日漸加重,旬日之間口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請求覲見,也沒有得到允許。  會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即改名之後的12天,宮中就傳出瞭武宗駕崩的消息。他的妃子王氏殉節自縊而死。武宗成為太宗、憲宗、穆宗、敬宗之後,又一位因為服食仙丹妙藥而死的皇帝。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解密:戰國第一悍將白起如何評價自己呢?

  身為戰國第一悍將,為掃平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赫赫戰功的白起大將軍,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歷次大勝呢?   在《戰國策》中曾經記載瞭一段文字,寫出瞭白起對自己一生征戰的評價。當時秦昭王一心希望討伐乃至消滅趙國,為此派遣宰相范雎前往,列舉白起一生建立的赫赫功業,希望說服白起為國出征。可是竟然遭到瞭白起的拒絕。那麼白起是如何評價自己的多次大勝利呢?   秦國宰相 范雎面色嚴厲,大聲呵斥白起:“楚國地方五千多裡,軍隊超過百萬,以前將軍隻憑借幾萬人,就能夠攻進楚國,攻占郢都,焚燒楚王的宮殿,並且直接抵達竟陵,天下震動,無人不佩服將軍的英勇。楚王嚇得遷都,不敢抵抗。當時韓國、魏國兩國聯合,共同出兵進攻,可是將軍率領的軍隊,從人數上講,還不到韓國魏國聯軍的一半,可是雙方交戰,有一次大破敵軍,斬首二十四萬。因此,一直到今天,韓國和魏國都對我們大秦稱臣。將軍您的汗馬功勞,我秦昭王知道,大秦的子民知道,天下諸侯都知道!可是,現在的趙國經歷瞭長平之戰,軍隊十分之七八都已經戰死,非常虛弱。本來朕希望將軍出征,一舉平定趙國,成就輝煌的功業,將軍您一向用兵如神,為何現在以強擊弱,卻一再推辭呢!”   白起說:“不對,當時和現在的形勢並不相同,而大王所說的情況也並非都是全部。當時的楚王,倚仗自己有廣闊的國土,對內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以至於朝臣互相傾軋,賢臣被貶,百姓也心懷怨恨,城池的防務也非常松懈,可以說楚國上下,離心離德。於是,臣才可以率領軍隊突進楚國,所到之處攻取很多城鎮。而我每到一處,都燒斷橋梁,表示不攻陷楚國就決不後退。當時我軍上下全部都以將帥為父母,將領以士兵為兄弟,彼此之間不必說話也非常親近,全軍上下團結一心,同心同德。並且,所有將士都有著必死的信念,戰場上奮勇爭先,各個不怕死。反觀楚國人是在自己本國作戰,關心的隻是自己的傢人,於是全軍上下都沒有鬥志,看到親人死去而悲傷,看到我軍勝利而恐懼,根本就沒有為國犧牲的鬥志,這樣,我才能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啊。”   白起又說:“至於大王提到的和韓國魏國之間的戰鬥,也並非是我真的能夠以弱勝強。當時的韓國勢單力孤,而魏國又顧念本國的安危,有瞭後顧之憂,不肯下令自己的軍隊率先進攻,以至於兩國失去瞭聯合進攻我軍的最佳時機,最後被我各個擊破。魏國的軍隊實力強勁,並不弱於我軍,可是魏國統帥卻總是希望韓國軍隊能夠打頭陣,以消耗我軍的力量。而我集中力量組織瞭一隻戰鬥力強大的突襲部隊,先擊破魏軍,然後稍微弱小的韓軍自然不戰而潰。這都是依賴天時地利啊,哪裡真的是我用兵如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