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貢獻

明宣宗朱瞻基的孫皇後:對歷史作出大貢獻的女性

  在以男權為中心的中國封建社會,有機會發揮自己的作用並真正對歷史作出貢獻的女性歷史人物不多,而作出很大貢獻卻又被歷史埋沒的女性,明宣宗的孫皇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根據歷史記載,這個孫皇後本不是一個在政治上有野心或者說有抱負的女性,但“天”卻降 瞭大任於她,讓她在歷史的幾個重要關頭擔當起瞭中心決策者的大任,因而也對歷史進程產生瞭重要影響。  要評價孫皇後在歷史上的作為和貢獻,基本可以通過以下六件大事進行研究論證,而這六件大事又可大致分成三類:  一、無庸置疑的兩件大事  這兩件大事在明朝歷史上都很著名,而且對歷史的發展影響很大,一是“土木堡之變”,二是“奪門之變”。下面概要地分析一下:  先說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當時皇帝朱祁鎮出征被俘,明朝陷於空前危機,決策者非作為太後的孫氏莫屬。因為宣德皇帝早已於十四年前去世,他在遺詔中以“國傢重務入白皇太後”所委的的母親張氏,也即孫氏的婆母,也已過世七年,更何況當時輔佐仁、宣的有經驗的老臣和朝廷重臣或已過世,或追隨朱祁鎮出征陷於土木堡,而留京監國的庶子朱祁鈺也不過隻有二十歲出頭,是一個比被俘皇帝朱祁鎮更小更沒有政治經驗的毛小夥子,故京中聞此大變,惶恐之情黃慌亂之態可以想見。面對留京朝臣中出現的堅守與南遷兩種意見,孫氏作為一個婦道人傢,要以皇太後之身份最終拍板,的確是需要一種能迅速冷靜下來的能力和極大的魄力。事實證明,她做到瞭,而且決斷正確,安排有條不紊。她先立被俘皇帝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太子是為維護明朝確保皇位有序傳承的嫡長繼承制,並不能看做是為其一己之私,再尊朱祁鎮為太上皇而立宣德帝唯一的庶子朱祁鈺為皇帝,是鑒於朱祁鎮已被瓦剌挾持,按“國不可一日無君”的要求穩定局勢。以後的事實證明,她的這一系列舉措是非常正確的,堪稱力挽狂瀾之舉,明朝後世的人乃至今天的中國人都應該感謝她。   值得指出的是,如今有些不負責任的書,將“土木堡之變”時發揮作用的太後記為已去世多年的太皇太後張氏,或者當時還未曾被尊為“太後”的朱祁鈺生母吳氏,是非常不嚴謹甚至是可笑的錯誤,隻能糊弄百姓,但應被史傢嗤之以鼻。  再說景泰八年正月的“奪門之變”。要分析這場政變必須弄清其大的背景和形勢。“土木堡之變”後一年,被俘太上皇朱祁鎮被瓦剌送還,已在皇帝寶座上坐瞭近一年的景泰帝朱祁鈺不願把皇位還給哥哥,而直接把太上皇朱祁鎮送到南宮幽禁瞭起來。對此,孫太後沒做什麼。後來朱祁鈺自己有瞭兒子,又不顧一切地廢除瞭早已被孫太後立為太子的侄兒朱見深,立自己的幼小兒子朱見濟為太子(為此不惜廢瞭反對自己這樣做的原配皇後汪氏),孫太後也隱忍瞭下來,並沒張揚著阻攔他和聲討他。  總之,在成年的朱祁鈺能安安穩穩地做著皇帝,大明王朝政治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孫太後基本是無為的。  但後來情況發生瞭變化,景泰帝朱祁鈺所立的太子夭折瞭,太子的生母——取代汪氏被立為皇後的杭氏也死瞭,而後多年景泰帝朱祁鈺再沒生兒子。朱祁鈺生不出兒子,自己的身體爭氣也行,但事情卻不是這樣,景泰七年臘月二十八,他竟病體難支,下詔罷明年元旦朝賀。到瞭正月十二,盡管他硬撐著要去南郊完成皇帝應當奉行的祭天大禮,但卻已力不能支,隻得“病宿南郊齋宮”,在這裡躺到第三天,群臣預感到朝政危機,力勸他趕緊立太子,卻再次遭受其堅決拒絕。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朱祁鈺一朝病危,明朝皇位就難免再次出現虛懸,陷於新的危機之中。在這種情勢下,“石亨謀奪門,先密白於太後,許之”,孫氏以皇太後之尊果斷地支持“奪門之變”,並讓自己的長兄率族人也參與瞭進去,迎取太上皇朱祁鎮復位,以流血很少的代價化解瞭一場可以預見的嚴重危機,應該說,其貢獻也是具有正面意義的。可惜的是,這場政變以忠臣於謙被殺為代價,不能不讓人慨嘆。但隨後,心懷自己目的參與奪門和提議殺於謙的人,後來都被清理掉瞭。我們不能以奪門所付出的代價否定“奪門之變”對於保障明朝基本政治穩定的積極意義。當然孫氏在這一事變中的作用和貢獻也自不待言。  作為一個女人,能在歷史上這樣兩次重大事變中發揮關鍵和主導作用,委實已經是大作為瞭!相關閱讀推薦:揭秘:明宣宗朱瞻基生命中的三個重要女人都是誰明宣宗朱瞻基孫貴妃是怎麼當上皇後的?明宣宗朱瞻基兩位皇後都是誰?朱瞻基最喜歡哪個揭明朝最幸運的盜子皇後:明宣宗孫皇後盜子成名明宣宗朱瞻基皇後孫氏簡介 明朝孝恭章皇後生平分頁:1/11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二、可以推證的兩件大事:  這裡說的兩件大事,一是明朝最終定都北京,一是對廢除妃嬪殉葬的影響。  先說明朝最終定都北京。現在人一般認為,明朝定都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確定的,卻多不知其後有插曲、有反復。  北京原為元朝的都城,稱元大都,被朱元璋部將徐達率軍攻克後改名北平,後為燕王朱棣的封地和起兵“靖難”的地方,也是明朝防范元朝蒙古族殘餘勢力卷土重來的重要戰略基地。朱棣登上帝位後,非常清楚將明朝統治重心北壓的戰略意義,於永樂元年正月將北平作為明朝的北京,隨後設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行部、國子監,改北平曰順天府。並相繼采取瞭把流罪以下的犯人發往北京墾田、遷徙(南)直隸蘇州等十郡和浙江等九省富裕人傢、山西數萬戶民眾充實北京等舉措,為遷都北京做準備。永樂四年秋開始籌建北京宮殿,永樂七年五月決定為自己在北京附近的昌平營造山陵,封其山為“天壽山”,進一步顯示瞭遷都北京的決心。此間,他曾多次北巡,長期駐留北京,並以北京為基地對北方蒙古族殘餘勢力進行瞭多次征伐,同時將皇長孫朱瞻基帶到北京歷練。永樂十八年九月正式下詔自永樂十九年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十一月以遷都北京詔告天下,並召皇太子及皇太孫至北京,正式完成瞭遷都過程。應該說,永樂帝苦心經營北京並正式遷都這裡,充分顯示瞭他“天子守國門”的氣度和主張,有利於壓制北方強悍的遊牧民族對明朝邊疆的威脅,是保障明朝江山永固的戰略性舉措,可謂用心良苦,謀略深遠。  然而,朱棣完成遷都僅僅幾個月,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剛剛興建的北京紫禁城內奉天、華蓋、謹身三個主要大殿就因火災被毀。沒過幾年,他死以後,他生前一直不怎麼賞識的太子朱高熾(也即宣德帝的父親、孫氏的公公)即位,很快就開始考慮更改他的遷都決定。洪熙元年二月,朱高熾先命太監鄭和守備南京,隨後就於三月明確宣佈將還都南京,下詔將北京諸司官署都改稱“行在”,恢復北京行部及行後軍都督府,緊接著又於四月設北京行都察院,派遣時為皇太子的朱瞻基先期去南京拜謁孝陵並居守南京,開始瞭遷都回南京的具體步伐。若不是當時南京屢屢發生地震,而朱高熾自己也在五月突然病危並將皇太子朱瞻基緊急召回北京,遷都將成為既成事實。   宣德帝即位後,盡管未曾繼續實施朱高熾已經啟動的遷都步驟而真的回歸南京,但他在位十年,並沒有重建北京皇宮的主要宮殿,也沒有正式更改父親當年的成命,北京官署依然稱“行在”,首都名分依然虛懸。  明朝再次確定定都北京是在正統年間。據明史記載,正統五年三月初六,建北京宮殿。至正統六年十一月初一,乾清、坤寧二宮,奉天、華蓋、謹身三殿成,才宣佈大赦和定都北京,在北京的文武諸司官署不再稱“行在”。至此,才正式糾正瞭仁宗朱高熾當年的遷都詔令。  當然,這一切在史籍中都被記載到皇帝名下,甚至在2005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大型記錄片《故宮》解說詞中,也就此贊賞瞭歷史上並無好名的朱祁鎮。但若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小皇帝朱祁鎮仍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主掌此大政的,應為當時並駕於後宮的太皇太後張氏或皇太後孫氏。然而依張氏一貫堅持“毋壞祖宗法”的保守性格,似不會支持、更不會主動更改當年其丈夫下達的詔令,唯一可以認定的決策和謀劃人物,當是皇太後孫氏。合理的解釋應該是,當時太皇太後張氏已經進入垂暮之年(距其去世已不過一兩年),孫氏則以皇太後之尊部分地獲得瞭對“國傢重務”的主掌之權,是她利用自己一直陪小皇帝居住乾清宮的便利和對小皇帝的影響,抓住當時仁、宣二宗的陵墓已經安在北京,張氏也不好再堅持繼續遷都南京的時機,確定瞭重新定都北京。這對明朝江山的穩固具有重要意義。  再說廢除妃嬪殉葬。大傢知道,明朝自開國以來,皇帝死後一直實行令人發指的宮女殉葬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啟始,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延續。一但皇帝歸天,他留下的一大群妃嬪,除瞭嫡妻皇後和太子生母,其它都要跟隨著皇帝去死。包括宣德帝的庶母之一、仁宗時地位僅次於皇後的的郭貴妃,盡管她是三位親王(滕懷王、梁莊王、衛恭王)的生身母親,也沒逃脫被殉葬的命運。雖然歷史上記載她是甘願追隨夫君而去主動自盡,並有禦用文人聲稱她是“銜上恩,自裁以從天上耶!”但是任何人都不難想象,作為柔弱的女人追隨死去的皇帝去“自裁”,該有多少分是身不由己。然而,對這種殘忍的殉葬制度,當時的諸王大臣竟然也紛紛仿效,甚至有將嫡妻都殉葬的,歷史上有記載的就有秦愍王妃、郢靖王妃、唐靖王妃、衛恭王妃……等等。值得指出的是,在封建王朝,皇帝的嫡妻為皇後,王的嫡妻就是“妃”。如今有的歷史學者在自己寫的書中把“王妃”誤認為也是王的偏室,甚至把“王妃”說成是無足輕重的小角色,這是缺乏歷史知識的訛誤,應當糾正。分頁:2/11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宣德帝死後,為宣德帝殉葬的宮妃,有何貴妃、趙賢妃、吳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順妃、袁麗妃、諸淑妃、李充妃、何成妃。除瞭這十名得到瞭追封的正式妃嬪之外,曾經侍寢而無子女的宮人也不在少數。其中最著名的有一個郭嬪,名愛,字善理,鳳陽人。據說她“賢而有文”,入宮二旬就被殉葬。因“自知死期,書楚聲以自哀。”詞曰:“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忄妻忄妻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  值得探究的是,宣德帝死後,是誰確定瞭讓哪些宮女殉葬?依當時的宮廷政治格局,看來隻能是宣德帝的母親張太後。回顧分析一下歷史的種種跡象,這個女人應該是殉葬制度的忠實執行者。因為從永樂皇帝駕崩時,由於永樂皇帝的昭獻貴妃王氏已去世四年,張氏就早已是後宮的首領人物瞭。因此確定隨永樂帝殉葬的宮女,當時就應該由她決斷。在她的夫君仁宗朱高熾死後,確定殉葬宮女的大權更是非她莫屬。而從明朝殉葬制度從實施到廢除的整個過程來看,先後作為皇後和皇太後的她,應該有促使皇帝廢除殉葬制度的機會和能力,並且殉葬誰不殉葬誰也有一定通融餘地。然而,從她能在仁宗死後把地位僅次於她、且身為三位親王生母的郭貴妃也殉葬的事實來看,她不僅不會行此善政,而且執行殉葬制度足夠堅決。所以說,確定宣德帝殉葬妃嬪的決策,肯定是由宣德帝遺詔已明確“國傢重務入白皇太後”賦予重權的她作出的。這個女人在歷史上竟然有比較好的口碑,甚至被美化為“女中堯舜”,應該是被那些堅持“正統”觀點的封建文人捧起來的。  或許在“宣德”之後,將新皇帝的年號定為“正統”,也體現瞭她的意旨,同時也可以印證她的思想立場和確定她的歷史定位。   到宣德帝駕崩二十個月之後的正統元年八月(一說為宣德帝駕崩當年的宣德元年八月),朝廷以小皇帝的名義,追贈其隨宣德帝殉葬的皇庶母惠妃何氏為貴妃,謚端靜;趙氏為賢妃,謚純靜;吳氏為惠妃,謚貞順;焦氏為淑妃,謚莊靜;曹氏為敬妃,謚莊順;徐氏為順妃,謚貞惠;袁氏為麗妃,謚恭定;諸氏為淑妃,謚貞靜;李氏為充妃,謚恭順;何氏為成妃,謚肅僖。冊文曰:“宜薦徽稱,用彰節行。”我們可以推想,這應該是當時已經成為皇太後的孫氏惺惺相惜,為其曾經朝夕相處的姊妹及其傢人爭取到的一點名分上的補償。這不僅體現瞭孫氏在對待殉葬制度上與張氏不同的態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孫氏在宮中的善緣。  另據《皇明異典籍述》記載:“正統四年六月,周憲王有敦薨,無子,乙酉,上貽書王弟祥符王有爵,令其自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各遣歸其傢。又,十日乙未,憲王府以王正室鞏氏等死殉事聞,賜謚貞烈,贈夫人;施氏、歐氏、韓氏、陳氏、張氏、李氏俱賜謚貞順,贈夫人,予祭及葬用一品禮。未及聞上命故也。當是時,帝甫十三,而有此書,其止殉張本哉。……嗚呼,英廟之仁澤遠且大矣。”  這段記載所說的“止殉張本”之事發生在正統四年,當時小皇帝朱祁鎮名為十三,實際年齡十一周歲多點,或許還不甚明瞭殉葬是怎樣一回事,應該可以推證大主意來自於與其同住乾清宮的母親孫氏。其後,在天順元年“奪門”成功不久已被廢為郕王的景泰帝病亡,朱祁鎮以怨報怨,不僅給瞭他一個意為“罪過”“暴戾”的“戾”字為謚號,下令毀掉其原本營造的壽陵以親王禮儀將其葬於西山,同時令其所有妃嬪殉葬,反映瞭朱祁鎮在廢除殉葬制度上有反復。特別是當時在景泰帝後立的皇後杭氏已經亡故的情況下,朱祁鎮甚至想連其先前廢掉的生有兩個女兒的皇後汪氏也一起殉葬,但最終汪氏卻被留瞭下來。關於汪氏這次死裡逃生的原因,史書中有的說是因為當時剛被朱祁鎮委派入閣參預機務的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李賢勸阻,有的說是朱祁鎮的兒子以當時汪氏反對廢掉他的太子地位而為之開脫,但根據《明史》對其後來一再以剛烈性格拒絕身為皇帝的朱祁鎮向其追索宮中舊物的記載看,其依靠的應該是能真正讓朱祁鎮畏服的皇太後孫氏,其之所以能免遭殉葬,也該是同樣原因。  根據以上推證,筆者認為,對明朝廢除殉葬制度,孫氏是有正面貢獻的。若不是她的影響,真的很難說明英宗朱祁鎮在去世前會特意在遺詔中明確要求廢除妃嬪殉葬。分頁:3/11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三、值得爭論的兩件大事  這兩件大事也是最影響對孫氏人格和歷史評價的兩件大事,那就是被封建正史基本認定的“奪後”和“盜子”。孫氏作為一個在明史上入宮半個多世紀,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六朝,作為宣德朝的皇後,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皇太後和成化朝皇帝的主要撫育人,對宣德以來明朝的朝政,尤其是正統末“土木堡之變”後處於非常時期的明朝政治產生過重要影響,並把這種影響遷延至其身後的成化一朝的重要女性歷史人物,之所以在歷史上被冷落、埋沒,就是因為正史上對這兩件事的基本認定性記載。那麼,封建正史的記載準確嗎,是不是符合事實呢,筆者認為,值得分析和爭論。  首先先來分析一下“奪後”這件事。究竟是誰與誰奪?怎樣奪的?要說清楚這件事恐怕要從當事人入宮開始說起,要花費較多的筆墨。  第一,孫氏入宮有特殊背景。據《明史後妃一》記載:“宣宗孝恭皇後孫氏,鄒平人。幼有美色。父忠,永城縣主簿也。誠孝皇後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時時入禁中,言忠有賢女,遂得入宮。方十餘歲,成祖命誠孝後育之。”此段記載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明宣宗的孝恭皇後孫氏是鄒平人。小時候就長得很漂亮。他的父親孫忠,是永城縣的主簿(知縣的輔佐官)。誠孝皇後(明仁宗皇後張氏的謚號)的母親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不時到宮中去,說孫忠有個賢惠的女兒,所以孫氏得以被選入宮中。孫氏入宮時年齡才十餘歲,明成祖指派其兒媳、當時的太子妃也即後來明仁宗的皇後張氏養育她。

大神伏羲究竟是誰?他為華夏民族做出瞭哪些貢獻?

  1、伏羲出世  故事版本一:遠古之時,中原有一個華陽的地方,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叫華胥氏,據說她喜歡四處遊玩,後她得知有一個地方叫燧明國,用火燒東西吃,他便去瞭燧人氏居住的地方,認識瞭燧人氏,他們結婚生子便有瞭伏羲。華胥氏回到華陽後,教大傢如何使用火煮食物,因此華陽人讓華胥氏主政國事,不久又生下一個女兒叫女媧,後人稱她主政的國傢為華胥國。  故事版本二:華胥氏是風兗部落的女首領。她年輕有為,率族人逐水草而居,過著瀟灑的遊牧生活。有一天,華胥氏外出,在雷澤湖邊(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一帶)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腳踩瞭一下,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生下伏羲,後來還生下瞭女媧。  2、伏羲漁獵  學會瞭鉆木取火後,先民的生活質量有瞭一定的改善,但是食物不充足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人們冒著危險狩獵,經常有人就被獵物給狩瞭。   也許是因為某天的食物不夠吃,伏羲餓著肚子自己來到一棵大樹下,躺在樹蔭下,兩眼望著天,心裡想著:“怎樣能多一些食物?”正在冥思苦想的時候,伏羲突然發現樹枝上有一隻蜘蛛在織網。織好網的蜘蛛跑到角落裡躲瞭起來。沒過多久,蜘蛛網網住瞭一隻飛蛾。蜘蛛從角落裡跑出來,津津有味地吃瞭一頓大餐。伏羲看到這裡,心裡突然開瞭竅。他跑到山裡,扯來一些藤條,學著蜘蛛的樣子,織成瞭一張大網。他把網放到水裡,自己躲在岸上,靜靜地等著。過瞭一會兒,伏羲猛地把網往上一拉,網裡面全是活蹦亂跳的魚!伏羲把這個好辦法教給大傢,漸漸地,人們都學會瞭結網捕魚瞭。  3、兄妹相婚  這又是一個關於人類繁衍的傳說:據說華胥氏族的成員在一次大水災中,遭受瞭滅頂之災,隻有伏羲和女媧兩兄妹(這裡的女媧是部落首領女媧),因為坐在葫蘆裡,被漂到瞭藍田臨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難。他們相依為命,為瞭人類的繁衍,兩人商議結為夫妻,又覺得羞恥,於是把自己的命運托付給上天,決定用占卜的方式來決定,他們各自點起瞭篝火,立下誓言,說:“上天如果不讓人類絕跡,要讓我兄妹二人結為夫妻,就讓兩堆火的煙合為一股吧;若不同意我們結為夫妻,就讓兩堆火的煙分開吧。”兩股濃雲迅速糾纏在一起。於是兩人結為夫妻。後來,伏羲死瞭,妻子女媧代替伏羲做瞭部落的首領,她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氏族內的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瞭長期以來,子女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4、伏羲創“八卦”  結網漁獵以後,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安定。但這時人對大自然一無所知:天氣會變化,日月會運轉,大傢不安的看著自然界的一切,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災難降臨。於是,智者伏羲環顧四方,揣摩著日月經天,鬥轉星移,猜想著大地寒暑、花開花落的變化規律。伏羲氏在四象的基礎上,再加一個陽,或者再加一個陰,陰陽再互相變化作用,四象就很自然變成八個,神奇的八卦就這樣誕生瞭。從此,中國原始的哲學理念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別以為八卦曾用於蓍草卜筮,就僅僅是神神鬼鬼的東西。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至今仍吸引著國內外無數學者在探索、研究。而且,當代的許多科學也都深受其影響,並從中得到啟示。據說,德國大數學傢萊佈尼茨發明二進制,就是受瞭八卦的啟發。而且,1918年,中國有一個留學法國的學生叫劉子華,他將現代天文數據同《周易》宇宙論結合,勞心苦思,以獨特易學象數思維方法,開展研究,寫成博士論文《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一顆新行星的預測》,論證瞭太陽系確實存在第10大行星,於1940年獲得法國的博士學位。八卦甚至還運用於建築學,中醫理論等等,簡直是古今中外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作品。相關閱讀推薦:伏羲是誰?伏羲為何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神話故事之伏羲介紹 關於三皇伏羲降龍的故事神話故事之伏羲出世 三皇之一的伏羲是怎麼來的中國古代為什麼兄妹可成婚?源頭是伏羲和女媧古代神話故事之人首蛇身的道傢創始人伏羲伏羲簡介 上古時期三皇之一的伏羲的故事傳說

中國歷史上第二偉大的皇帝:隋文帝的歷史貢獻

  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從亂世中統一的皇帝,無非兩個,一個秦始皇嬴政,一個隋文帝楊堅。  而且史上普遍是打江山的不會治江山,後來治江山的明君又不是打江山的。但是楊堅就都占瞭。開皇之治把基礎打得多麼牢靠,直接帶來後世唐朝的輝煌。  公元581年3月4日,北周的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佈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宣佈大赦天下。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揮戈南下,滅亡瞭割據南方的陳朝,統一瞭全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楊堅為聖人天可汗,表示願為藩屬永世歸順,千萬世為聖朝典牛馬。隋文帝結束瞭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面、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瞭和平年代。  大隋朝建立以後,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瞭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鞏固瞭中央集權。楊堅由繼承父親楊忠的隨國公起傢,其傢族曾被賜姓普六茹,進稱隨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國號定為隨,他又感到隨字有走字旁,與走同義,不太吉利,便改隨為隋。   公元587年(開皇七年)隋滅後梁, 公元589年(開皇九年)隋滅陳,統一全國。隋文帝結束瞭中國上百年來分裂的局面,也結束瞭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 隋文帝采用長孫晟的“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戰略,主要運用和親拉攏分化突厥,使突厥耗於內戰,從而各個擊破。  公元599年(開皇十八年)突厥內訌,突利可汗奔隋,以突利為啟民可汗,築大利城居之。公元602年(仁壽二年)隋軍大破突厥,奪回瞭河套地區,把邊界擴展到陰山以北。楊堅開創的“甲兵強盛”、“風行萬裡”的大隋王朝,致使“金陵失險” 、“單於款塞”。  隋的統一標志著胡漢文化嫁接的完成。楊堅拯救瞭漢文化。春秋、漢代的文化典籍因幾百年來的混戰,因戰火焚毀、遺失大半,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詔求書,獻書一卷賞絹一匹。“民間異書,往往間出”,“一、二年間,篇籍稍備”。隋時的藏書量是中國歷代最多的,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可大部份圖書又毀於戰火,唐玄宗時藏書最多時8萬卷,唐學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圖書隻還剩28,469卷,這些圖書大部分也難逃戰火。多少優秀的學者、多少偉大的著作、多少中國的文明、輝煌都消失在歷史的塵靄裡,但隻要是諸子百傢的書還在,隻要是儒傢經典還能留存,中華文明就不會死。  隋文帝統一瞭幣制,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改鑄五銖錢。“五銖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 “車書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時重新統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齊、周之故老,梁、陳之舊臣,咸薈粹一朝,成文章之總匯。”  北周的法律既殘酷又混亂,“內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楊堅掌握北周政權時就曾經進行過改革,親手刪定《刑書要制》,但不太徹底。隋朝建立後,開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高□等人參考魏晉舊律,制訂《開皇律》。開皇三年,

揭秘:孔祥熙從革命到抗日不為人知的諸多貢獻

  孔祥熙(1880年-1967年),字庸之,1880年9月11日(清光緒六年八月初七)出生於山西省太谷縣一個亦商亦儒的傢庭。其父親孔繁慈,是清末貢生,早年做過票號生意,後開辦私塾授課。其母親龐氏,知書達禮,在孔祥熙4歲時,就親自教他誦讀《三字經》、《論語》,為其啟蒙,但不幸於1886年病逝。  孔祥熙原本是山西太谷名門望族,祖父孔慶麟是著名的票號老板,擁有“義盛元”等金融和商業行號。孔慶麟並非隻懂賺錢的生意人,亦深明事理,為曉諭兒孫做人處世,特親撰對聯懸掛傢中,“做幾件學吃虧事以百世使用;留一點善念心田使兒孫永耕”,橫額為“虛心味道”,後來孔祥熙在山西創辦“銘賢學校”,將其作為全校師生座右銘。  在母親病逝後的三四年中,孔祥熙一直跟隨父親在私塾學習各種儒傢經典,因此打下瞭較好的國學根底。1890年,在父親的許可下,孔祥熙進入美國基督教太谷分會創辦的華美公學讀書;5年後,又經華美公學教師魏祿義推薦,升入美國基督教會在直隸通州開辦的潞河書院學習。在潞河書院學習期間,孔祥熙不僅正式皈依瞭基督教,而且喜歡運用基督教義抨擊滿清朝廷的腐朽統治,並在孫中山組織興中會、從事反清革命的影響下,秘密團結10餘名同學成立瞭興中會通州分會(對外稱“文友會”),進行反清宣傳。  1900年,孔祥熙因為畢業成績優異而被潞河書院推薦往美國歐柏林大學(OberlinCollege)繼續深造。次年秋,孔祥熙抵達位於美國中部俄亥俄州的歐柏林大學,主修理化課程;兩年以後,又兼習社會科學。1905年夏,孔祥熙從歐柏林大學畢業,又考入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著名學府——耶魯大學,並於兩年後榮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孔祥熙考入耶魯大學不久,曾趕往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市,拜見途經那裡的孫中山。孫中山在接見他時諄諄教誨道:“不論興辦任何事業,都得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尤須持之以恒,方可有所成就。至於革命工作,尤應自啟迪民智開始。”這番教誨使孔祥熙大受啟發,他當即向孫中山發誓要追隨其從事革命工作,並要求加入同盟會。孫中山欣然應允。 青年孔祥熙(左)  1907年秋,孔祥熙學成歸國,直接返回太谷故裡,創辦瞭當地第一所中學“銘賢學校”(英文名為OberlinSansiMemorialSchool,是山西農業大學的前身)。他自任該校校長,兼教史地、體育,並四處聘請外國傳教士及其他人才為教師,開設數學、生物、礦物、國文、音樂、經史等課程,培養德、智、體均衡發展的新式人才,從而為太谷教育事業的近代化作出瞭一份不菲的貢獻。  1908年,孔祥熙和其在潞河書院就讀時的女同學韓玉梅結為夫妻。3年後,武昌起義爆發,引發瞭席卷全國的辛亥革命浪潮。山西革命黨人隨即起兵響應,於1911年10月29日光復瞭省城太原。太谷縣的清廷官吏聞訊後溜之大吉,遂使得該縣陷入瞭群龍無首、治安失控的無序狀態。與此同時,從太原潰敗下來的清兵又成群結隊向太谷方向流竄,對該縣的社會穩定構成瞭嚴重威脅。在這種形勢之下,孔祥熙挺身而出,將太谷縣城內的商團團員、巡警及其學生組織起來,成立太谷營務處,自任總辦,承擔起保境安民、維持地方治安的重任。此後,當袁世凱派出一支清軍鎮壓山西革命時,孔祥熙又派出三批學生組成敢死隊,奔赴娘子關抗擊清軍;而他則繼續坐鎮太谷,負責維持地方治安。  孔祥熙是一個富有經商頭腦的人,在他開始走上經商致富之路的得意時刻,他的結發妻子韓玉梅因染上肺病而撒手西去。這一意外的打擊使得孔祥熙一度悲痛不已,意興闌珊。偏偏在這個時候,國內政治形勢又因為袁世凱鎮壓瞭孫中山等人領導的“二次革命”而日益惡化。於是,孔祥熙隻好壓抑喪妻之痛,追隨孫中山前往日本,從事革命活動。  孔祥熙到日本後,恰逢好友王正廷推薦他擔任東京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他欣然就職,並以此為掩護,替孫中山等人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提供種種便利。1914年7月,孔祥熙協助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並成為首批宣誓入黨者之一。在協助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的過程中,孔祥熙結識瞭著名華僑資本傢宋耀如的長女、時任孫中山英文秘書的宋藹齡。兩人於1914年春在日本橫濱結為夫婦。  1915年,鑒於袁世凱陰謀復辟帝制,孫中山特派孔祥熙和宋藹齡夫婦回國,在山西秘密從事反袁活動。這年秋,夫婦兩人順利回到太谷故裡。次年元旦,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在北京稱帝。孔祥熙獲悉後,寫下一份《上袁世凱書》,送交報館發表,對袁予以痛斥。在從事反袁活動前後,孔祥熙一面主持銘賢學校校務,一面擴大其商業經營活動。  1916年6月,袁世凱因復辟帝制失敗死去。此後,孔祥熙被閻錫山聘為山西督軍兼省長公署參議,積極協助閻在山西推行以“六政三事”為內容的村政改革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他立即組織銘賢學校師生予以聲援。1920年,山西發生罕見的旱災,他又出面向華洋義賑會借得100萬美元貸款,用以工代賑的辦法,修築晉西和晉東公路來救災。使得眾多災民安然度過災荒,促進瞭山西交通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使自己贏得瞭社會聲譽。   1923年,孔祥熙根據孫中山的指示,赴東北秘密結交奉系軍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以貫徹孫在當時推行的“聯奉反直”的鬥爭策略。1924年初,他又秘密攜帶孫中山所著《建國大綱》手稿赴北京策反直系軍閥的幹將馮玉祥。馮玉祥因此傾向革命,並於同年10月發動瞭北京政變,使得直系軍閥的統治迅速崩潰。1925年3月12日,受馮玉祥邀請赴北京共商國是的孫中山與世長辭。在孫中山逝世前夕,孔祥熙日夜陪侍其左右,並因此成為著名的《總理遺囑》見證人之一。孫中山逝世後,他又擔任治喪處主任,悉心為其料理後事。  不久,北方政局趨於混亂。孔祥熙乃於1926年春去美國遊歷,並接受母校歐柏林大學贈予的法學博士名譽學位。在旅美期間,他為銘賢學校募集瞭100餘萬美元的辦學基金。同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戰爭,在短短半年內就殲滅瞭直系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部隊,將革命勢力由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孔祥熙看到這一大好的革命形勢後,於12月從美國趕往廣州,擔任廣東省財政廳長兼廣州國民政府代理財政部長,總攬後方財政事務,支持北伐戰爭。1927年1月,國民政府由廣州遷至武漢,並於3月增設實業部,任命孔祥熙為該部部長。孔在廣州宣誓就職,但事實上並未赴任。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另行成立國民政府以後,孔祥熙極力勸說時任武漢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的宋子文到南京投靠蔣介石,為其當傢理財,並和夫人宋藹齡一起促成瞭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事。從此,他的政治命運便和蔣介石緊密聯系在一起。  1928年3月,在蔣介石的提攜下,孔祥熙出任南京國民政府工商部長。1930年12月,又改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長。在擔任這兩個要職的三四年時間內,他不僅兩度發表施政宣言,表示要恪守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及建國實業計劃”,以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計,而且在有關專傢的協助下,主持制訂瞭《工會法》、《商會法》、《票據法》、《公司法》、《海商法》、《工廠法》、《船舶法》、《商標法》、《交易所法》、《保險法》、《工廠檢查法》、《漁業法施行細則》、《農村合作社暫行規程》、《礦業監察員規則》、《中央農業試驗所章程》等100多種經濟法規,試圖依靠法律手段來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保駕護航。另外,他還試圖通過采取一系列經濟政策舉措如厲行工商註冊、創辦工商刊物、籌辦國貨銀行、推進國際貿易、實行關稅保護、提倡勞資合作等來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1931年12月15日,蔣介石由於對九一八事件(事後由張學良的自述中證實不抵抗政策是由張所下)而遭到國內部分勢力的反對,被迫辭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和陸海空軍總司令職務。孔祥熙為表示與蔣介石共進退,也於同月底辭去瞭實業部長職務。次年3月6日,在和主要政敵汪精衛達成瞭分權協議(即由汪掌管行政和外交,而由蔣掌管軍事)後,蔣介石正式復出,擔任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隨後,他委派孔祥熙以“中華民國考察歐美各國實業特使”的名義出訪歐美,實際上是要孔向德、意等國商洽購買軍械、飛機事宜。  1933年3月,孔祥熙從歐洲回國,隨即於4月初出任中央銀行總裁,積極協助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宋子文實施廢兩改元,以在中國確立統一的銀本位幣制。同年10月,因為反對蔣介石要增加“剿共”軍費等原因,個性剛烈的宋子文毅然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的職務。蔣介石隨即敦促孔祥熙接任這兩個職務,以為他“剿共”內戰提供財政支持。孔祥熙於10月底就任行政院副院長,又於11月初就任財政部長,並仍兼中央銀行總裁。從此,他掌握中國財政金融大權,長達11年之久。  孔祥熙在就任財政部長之初,一方面明確提出要以“開源節流”為理財方針來解決國傢的財政困難,並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強調“有急需增加的新預算,亦不能因節流而停止”,並一再保證要盡力為蔣介石發動的“剿共”內戰籌措軍費,“務期早日肅清匪共”。為此,他一反前任宋子文力圖實行的平衡預算的財政政策,實行擴張性的赤字財政政策來為蔣介石的“剿共”提供軍費。  後來,由於受西方幹涉主義經濟思潮和抗日戰爭的影響,他又將赤字財政政策長期化,試圖以此來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為國民政府堅持抗戰提供軍費。也就是說,他在長達11年的財政部長任內,基本上奉行瞭赤字財政政策。而在奉行這一財政政策的同時,他為瞭維護國民政府的統治,又在繼承宋子文所推行的有關政策舉措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在財政金融方面實行瞭一系列的重要舉措。推動瞭特定時期內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財政金融制度的現代化,又為國民政府建立國傢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提供瞭財力支持和物質保障。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之後,孔祥熙以行政院副院長的資格代行蔣介石的行政院長(蔣於1935年12月復任該職)職權。其間,他一邊以處變不驚、老成持重的政治作風,與地方大員和駐蘇、日、英、美等國使節保持密切聯系,以穩定內政和外交,一邊以確保蔣介石的生命安全為最大目標,協同宋子文、宋美齡等國民黨內的主和人士,竭力遏制以何應欽為首的主戰派的武力“討伐”圖謀,最終從另一個角度推動瞭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和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後來,他在撰文回顧這一段經歷時說:“餘既受命兼代行政院長,自念當此危疑震撼之日,而所有政治、外交、軍事、經濟諸大計,萃於一身,責任重大,設有一著之誤,即將淪國傢於萬劫不復,尤苦時機急迫,不容有從容探索餘地。”這番話語既反映瞭他在西安事變發生後雖力持鎮靜而又不得不倉卒應對的復雜心態,又折射出他為和平解決這一重大歷史事變進而拯救國傢命運所作出的積極努力。相關閱讀推薦:孔祥熙的最後歲月:遭到蔣介石冷遇而客死他鄉歷史上真實的豪門孔祥熙:揭秘孔祥熙的功與過!揭秘:民國時期蔣介石反腐為何始終動不瞭孔祥熙蔣介石為何痛恨妻舅宋子文卻重用貪腐的孔祥熙?蔣介石想撤銷孔祥熙宋子文黨籍 遇宋美齡阻擾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蘆溝橋事變,悍然發動瞭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同年10月18日,孔祥熙結束在歐美的訪問,平安抵達上海。此時淞滬會戰仍在激烈進行之中。11月12日上海淪陷,國民政府隨即決定遷都重慶,繼續抗擊日本侵略。同月19日,孔祥熙以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的身份移駐漢口辦公。  1938年1月1日,孔祥熙由行政院副院長榮升為行政院長,同時繼續擔任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總裁的要職,成為領導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行政和經濟事務的最高長官。同月,他根據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會通過的《中央機構調整案》的規定,將行政院所轄機構的數量精簡為七部二委,即內政、外交、軍政、財政、經濟、教育、交通部和蒙藏、僑務委員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瞭以前行政院機構龐大臃腫、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的弊病,既明顯提高瞭行政院的工作效率,又直接促成瞭國民政府戰時行政體制的建立。  是年3月,他又以行政院長的身份發表瞭一篇題為《非常時期經濟政策之商榷》的講話,提出“在非常時期,一切經濟設施,應以助長抗戰力量求取最後勝利為目標”的原則,並據此對中國在抗戰時期的農業、工業、交通、外貿等各項經濟建設事業作瞭政策性規劃。從基本精神上看,他的這篇講話實際上是隨後在漢口召開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所通過的《非常時期經濟方案》的決策藍本,對於抗戰時期中國的經濟建設工作顯然具有方略上的指導意義。  與此同時,他還參與瞭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所通過的《抗戰建國綱領》中有關經濟建設條文的制訂與研討工作。這一切都說明他在擔任行政院長之後在宏觀政策層面上為抗戰時期中國的經濟建設工作付出瞭積極的努力。此外,他還在一些具體政策措施上為抗戰時期中國的經濟建設工作付出瞭積極的努力,如命令有關部門發放工業貸款,協助沿海民營工廠內遷和恢復生產;兼任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理事長,以合作社方式組織民眾在大後方發展小工業和手工業;飭令國傢銀行大量發放農業貸款,促進大後方農業生產;命令有關部門增加對大後方交通建設的投資等等。  1938年秋,因日軍進犯武漢,孔祥熙隨行政院各機構遷往重慶辦公。次年12月,在政敵的攻擊下,他建議蔣介石親自擔任行政院長職務,而他本人則改任行政院副院長。此後,他為瞭使國民政府能夠堅持抗戰,於1940年11月提出瞭“我於外交、軍事、經濟各端,莫不集目標於華盛頓”的對外關系準則,希望通過奉行以親美為中心的外交路線和外交政策來獲取中國抗戰所急需的各種援助。 孔祥熙,蔣介石,張學良合影  在他主持和參與之下,國民政府繼1939年從美國獲得2500萬美元的桐油借款之後,又在1940至1942年間陸續從美國獲得瞭總額近6億美元的四筆借款以及大量的物資援助。這些來自美國的借款和物資援助對於國民政府克服戰時經濟困難並最終奪取抗戰的偉大勝利起瞭積極的輸血作用,但也使得它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日益依賴於美國政府。  1944年6月,國民政府派孔祥熙率團參加在美國佈雷頓森林召開的國際貨幣基金會議,而蔣介石則責成他和美國政府商討有關援助中國抗戰的一切事宜。孔祥熙率團到達美國後,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最終為中國爭得瞭在國際貨幣基金會議中的第四席位,並使中國成為國際開發銀行12董事國之一。同年秋,他又奉蔣介石電令,協助以顧維鈞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在美國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為中國爭得瞭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其間,孔祥熙還經過多次交涉,與美國財政當局商妥購買2億美元黃金,用於抑制中國的通貨膨脹和穩定中國的經濟形勢,並使對方同意以2.2億美元結清國民政府為駐華美軍墊付的軍費開支。  1944年秋,由於多年抗戰的巨大消耗和通貨膨脹,社會經濟險象環生,普通民眾的生活困苦。長期掌管國民政府行政和經濟大權的孔祥熙因為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抨擊。在這種情況下,孔祥熙隻好於1944年11月自美致電蔣介石,宣佈辭去財政部長職務;次年5月和7月,他又相繼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和中央銀行總裁職務。至此,孔祥熙和蔣介石在政治上的親密合作關系宣告完結,而其政治生命也基本結束。  1947年秋,孔祥熙以陪護宋靄齡治病為由,由上海赴美國紐約定居,從此再未踏上中國大陸一步。兩年後,蔣介石退踞臺灣。又一年,蔣介石宣佈復任“總統”之職,並聘孔祥熙為“總統府”資政。12年後,孔祥熙因思念中華故土,由美國赴臺北定居至1966年。同年,他改變在臺北頤養餘年的初衷,飛返美國求醫。  1967年8月16日,孔祥熙因突發心臟病在紐約去世,享年87歲。遺著有《二十五年來中國之工商》、《西安事變回憶錄》、《抗戰以來的財政》、《孔庸之先生演講集》等。  孔祥熙的葬禮在紐約5號大街的馬爾佈學院教堂裡舉行。宋美齡與蔣緯國從臺灣飛來參加葬禮。參加葬禮的有“院外援華集團”的中堅人物,如尼克松、紅衣主教斯佩爾曼、參議員埃弗雷特·戴克森、詹姆斯·法利和邁阿密海濱的百萬富翁威廉·波利。宋美齡帶來瞭一個蔣介石簽名的“總統褒揚令”,其內容如下:  “總統府資政”孔祥熙,性行敦篤,器識恢宏。早歲負笈美邦,志存匡濟,追隨國父,奔走革命,宣力效忠。北伐以來,翊贊中樞,歷任實業部長、工商部長、國民政府委員、中央銀行總裁、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行政院長等職,多所建樹。且以財政金融制度,擘畫興革,克臻統一,八年抗戰,長期戡亂,而軍需民食,未曾匱乏,其汁謨勛業,自足千古。況時值政府戮力安攘,乃以外交軍務,或承命以驅馳,或排難而弭亂。在艱彌勵,益懋勛猷。綜其平生,為國盡瘁,不矜不伐。當茲復興之際,方冀老成匡輔,遽聞溘謝,震悼殊深。應予明令褒揚 ,並將生平事跡宣付國史館,以視政府崇報耆勛之至意也,此令。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9月3日,臺北舉行瞭孔祥熙追悼會,蔣介石親撰《孔庸之先生事略》一文,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谷鳳翔在追悼會上代為宣讀,

揭秘:歷史上楊貴妃為唐朝GDP作出瞭多大的貢獻

  導讀:大傢都知道,楊貴妃原是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後被唐玄宗他老人傢看中,硬是從李瑁床上將她要瞭過去。正式冊封她為貴妃的那天晚上,玄宗親自將一隻金步搖(步搖者,貫以黃金珠玉,由釵垂下,步則搖之之意)插在她的鬢發上。步搖是禮制首飾,其形制與質地代表所戴女子的高貴身份。楊貴妃的這隻步搖據說產於麗水鎮,造價極其昂貴。也就是說,她在正式成為貴妃的第一天,就消費瞭一件珍貴首飾,為擴大大唐內需、拉動大唐GDP增長作出瞭一份小小的貢獻。  玄宗妃嬪眾多,不僅有本國的,還有外國的,比如生下壽安公主的曹野那姬,就是一位來自中亞地區的外國女子。可是,自從得到楊貴妃之後,玄宗居然變得感情專一瞭,其他妃嬪通通靠邊站,甚至連先前非常受寵的梅妃也被冷落瞭。真讓人懷疑楊貴妃是不是掌握瞭什麼勾魂魔法。楊貴妃雖無皇後之名,卻有著皇後之實,因為玄宗自從廢掉王皇後之後一直未再立新皇後。由於地位尊貴,為她提供生活服務的隊伍也就十分龐大。據說宮中為她刺繡織錦的就多達700人,雕刻器皿的也有好幾百人。這些人每年所創造的產品和服務應該不是一個小數目,自然對大唐的GDP有一定貢獻。   此外,玄宗為討得楊貴妃的歡心,命各地官員四處搜羅新奇物品進獻宮中。如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就是因為端午節進獻的珍玩與眾不同,被玄宗升官加爵。楊貴妃生於四川,愛吃荔枝,因嶺南的荔枝口味勝過四川,所以每年荔枝成熟季節,嶺南都會派驛使快馬進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這些來自各地的進獻,服務成本肯定不低,對GDP也是有貢獻的。可是,一個人的消費即使再奢侈,對整個GDP的拉動仍然非常有限,畢竟大唐是當時的超級大國,GDP總量居世界第一,不過,楊貴妃的奢侈消費也不隻她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的哥哥姐姐全都被召進瞭宮,一共五大傢。親哥楊鍤、堂哥楊釗(後被賜名楊國忠)都在朝中為官,三個姐姐分別封為韓國夫人、秦國夫人、虢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10萬錢。玄宗每收到國內外的貢品,都分賞五傢,如賜給虢國夫人的夜明珠、秦國夫人的七葉冠、楊國忠的鎖子帳,都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  五大傢的府第都靠近皇宮,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每建一堂,耗資數千萬。而一旦發現別人傢的建築比自己更豪華時,他們便毀掉重建,總之一定要超過別人傢。玄宗每年冬天去華清官避寒之前,都會先走訪五傢。五傢則為玄宗舉行盛大的歡慶會,每傢一隊,各穿一色衣服,五色輝映,爭奇鬥艷。歡慶會結束後,掉在路上的釵飾、寶玉、珠翠隨處可見,任人撿拾,曾有人靠近五傢的車隊看熱鬧,好幾天身上都馨香撲鼻。場面的奢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五大傢揮金如土的高消費,合計起來無疑是個龐大的數字,對大唐GDP的貢獻不可小看。   然而,人有旦夕禍福,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楊貴妃及五大傢的好運戛然而止,大難臨頭。馬嵬坡事變中,嘩變士兵不僅殺死瞭楊國忠和他的兒子,而且逼玄宗賜死瞭楊貴妃,五傢中的其他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殺瞭個精光。楊貴妃被賜死後,屍體草草掩埋在馬嵬坡驛站附近的山坡上。掩埋那天,當地有一婦人在路邊撿到一隻錦絲襪套,據說是從楊貴妃身上掉落的。後來,該婦人充分發掘瞭這隻襪套的商業價值,凡有過往客人想欣賞一下這隻襪套,就得花100文錢購買門票。該婦人賺得盆滿缽溢。如果把這種旅遊收入也計人GDP的話,這應該是楊貴妃對大唐GDP最後的貢獻。相關閱讀推薦: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沒成皇後因遭遇潛規則楊貴妃一傢是怎樣雞犬升天的?玄宗多寵愛楊貴妃江山美人難兩全:唐玄宗如何無奈逼死楊貴妃的?唐玄宗專房寵幸楊貴妃之謎:最愛楊玉環的“肥”梅妃被楊貴妃逼入冷宮之謎:梅妃為何被打入冷宮敗在楊貴妃手下的梅妃 為何被唐玄宗昵稱“梅精”

歷史解密:三國士族真的是個毫無貢獻的階級?

  門閥士族是從東漢末年到唐朝末年的中國中堅力量,皇權和基礎人民的紐帶和橋梁。   公元前後的世界的技術條件是沒有辦法維持一個以自耕農為基礎的大一統帝國的。知識太昂貴,不可避免的集中到一小部分手中,皇帝要想挑選官吏,隻能從這個群體裡面選,這個趨勢到瞭西漢末期已經不可阻擋瞭,劉秀起傢就是靠的這個群體。這一批人就成瞭三世紀帝國崩潰後歷史舞臺的主角。   皇帝當然不滿意這個現狀,所以他們嘗試過用宦官(東漢)、王族(西晉)來制衡他,以維持帝國的統一,但是他們都失敗瞭。士族政治在東晉達到瞭頂點。   但是到瞭南北朝中後期,伴隨著技術的發展,庶族地主開始崛起。皇權有瞭其他的選擇,士族開始逐漸變成花瓶,盡管他們依然為世人所重。   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普及,到瞭唐宋時期,他們就離開瞭歷史舞臺。   作為一個群體,他們有功績,我們民族的燦爛文明有他們的貢獻。他們也有罪惡,三世紀到六世紀是中國最黑暗的時代。

青幫大頭目杜月笙在抗戰中作出的貢獻有多大?

      杜月笙是舊中國上海青幫(亦稱安清幫)的大頭目。蔣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奪取政權,杜月笙在政變中起瞭關鍵的作用,雇用流氓為上海總工會送錦旗放煙霧、誘騙殺害總工會委員長、中共黨員汪壽華等,致使上海總工會80萬會員群龍無首,數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蔣介石殺害。作為舊上海黑社會的大頭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點,但是,他也並非漆黑一團。在抗戰中,他曾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做過一些有益的慈善事業,特別是他任副會長時正值抗戰前後,於救助傷兵輸送物資、建立抵抗部隊,做出瞭貢獻。文章認為,杜月笙在抗戰中大致有四大貢獻。   全面抗戰爆發後,杜月笙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名義組織上海市救護委員會,救護瞭抗日受傷軍民數萬人   1937年8月13日,日寇全面進攻上海,上海守軍奮起抗戰。杜月笙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名義,聯合各團體組織上海市救護委員會,並同時成立救護隊10隊、急救隊13隊、臨時救護醫院24所,征集救護汽車98輛,並特約公、私醫院16所收容受傷軍民。據統計,杜月笙所領導的救護輸送醫療工作,共救護瞭抗日受傷軍民44398人。此後,杜月笙又籌劃在松江、昆山、蘇州、無錫、杭州、南京等地設立重傷醫院,每年醫院少則收治傷員二三百人,多則達三四千人。南京淪陷之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各地工作人員大多撤退到漢口。杜月笙親自乘飛機到漢口,與政府有關部門統一商定救護方針,在漢口成立臨時救護委員會,設置醫療隊37隊,後因需要逐漸增加至178隊,共有工作人員近3000人。據統計,至抗戰結束,紅十字會所救護的軍民總數已達260萬人。這一可觀的成績,與紅十字會廣大工作人員的努力分不開,但杜月笙在其中的領導作用不容忽視。救護工作所需的物資、車輛,許多都出於杜的號召,也不排除他自己的“毀傢紓難”。在這一點上,他號召他所能影響的團體包括他的幫會組織捐助抗戰,是起瞭很大作用的。在抗戰中,他堅持在上海,包括參加抗敵後援會工作,直至11月上海淪陷,他才秘密撤退。   在上海抗戰中,與戴笠共同創建瞭一支1萬人的武裝遊擊部隊,配合正規軍,參加抗戰   杜月笙在上海抗戰中所辦的另一件大事是與戴笠共同創辦瞭“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參加抗戰。盡管戴笠一生以與中共作鬥爭為己任,但在抗戰中,他的思想傾向基本屬於黃埔系中主戰的少壯派軍人陣營,在這一點上,“人之愛國,誰不如我”的杜月笙與他是一致的。兩人本來即為摯友,在抗日這一點上又有共識,所以兩人商定在上海建立一支1萬人的武裝遊擊部隊,以幫會和工人為基礎,配合正規軍作戰,並負責肅諜防奸等工作。杜月笙自己出錢捐贈瞭5000支快慢機手槍,又利用自己的影響,動員瞭幫會成員、工人、學生、店員、失業青年入伍。10月,這支僅以一月時間倉促成立的遊擊部隊,在上海南市和蘇州河兩岸配合正規軍與日寇作戰,盡管作戰力差,但大多成員異常英勇頑強,為中華民族抗戰作出瞭犧牲。據事後統計:別動隊戰死兵共1500人以上,受傷500餘人。據說,杜月笙頗為悲痛,他不是心疼錢,而是哀憐那些為國捐軀的青年,其中很多人是他的徒弟。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理事室遷移香港後,杜月笙親自主持工作,籌措救護事業經費

張作霖對東北教育貢獻:寧少養五萬軍也要辦教育

  北洋軍閥時期,教育經費的短缺一直是制約奉省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主政東北的張作霖對此有深刻的認識。他於1916年10月28日,訓令各道尹重申省令,嚴責各縣知事增加教育經費,要求各縣每年的教育經費務占全縣歲出總數的40%,並將此標準作為考核各縣知事政績的內容之一。為防止挪用、侵占教育經費的情況發生,他還派專員赴各縣調查教育經費的去向情況。  有一件事在當時頗為轟動:為辦東北大學,這位視兵為命的軍閥竟然“寧可少養五萬兵”。  對此,有人評價他“知用民財設立大學,培養人才……是當時國內其他軍閥所不及”。  上書總統 不談軍事談教育  1915年2月,張作霖上書大總統袁世凱,專門指出奉天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並提出瞭整頓的措施,建議對學校加強管理。其時,張作霖僅是奉天城內小小的二十七師師長,雖說握有重兵,但無論如何與教育是扯不上邊的。  張作霖在條陳中首先指出,奉天辦學存在兩大弊端:一在靡費過多,得不償失;二是教授不得其人,僅是坐擁虛名,缺少實際才幹。另外,他還提到,辦學偏重於高等小學,忽視初等小學,使師范畢業者不願到初小就教。初小既缺乏良師,而畢業者亦無從升學。  張作霖的條陳馬上引起教育部、國務院乃至大總統的高度重視,肯定該條陳所指皆為癥結所在,大總統命國務院將該條陳轉交教育部查照。  對於第一條,教育部“已於本年二月十九日通令各省斟酌地方財力,體察人民生活狀況,竭力撙節,以杜虛糜”。對於第二條,教育部批道:“現在小學之必待整頓,亦誠刻不容緩。整頓之法,當從力節靡費,嚴定教員、管理員資格入手。庶使不能勝任之教員、管理員得以大加淘汰,於教育前途乃有澄清之望。”  4月9日,教育部訓令各省民政長遵照辦理。教育界聞之歡欣鼓舞,卻不知此訓令源自於一個遠在東北、並素有“土匪”之名的赳赳武夫。   嚴令各縣 教育費占總支出4成  1916年,張作霖出任奉天省長。上任伊始,即在一份教育條陳上批示:“學務為造就人才之所,振興國傢之基,關系最重,而奉天又處特別地位,若不從整頓教育入手,更無以希望。”看到省長如此重視教育,已停會兩年多的奉天省議會馬上重新開會,專門研究奉天的教育問題。會後,便將議案交給瞭張作霖。對於這一議案,張作霖進行瞭仔細的研究,並責令省署教育科制訂整頓辦法。  教育經費的短缺一直是制約奉省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對此,張作霖認識深刻,他認為,必須把教育經費問題當作首要大事來抓。因而,他於1916年10月28日,訓令各道尹重申省令,嚴責各縣知事增加教育經費,要求各縣每年的教育經費務占全縣歲出總數的40%,並將此標準作為考成各縣知事政績的內容之一。1918年12月,他再次重申學款應占歲出40%的標準,並嚴訂辦法,如“今後各縣知事仍不實行辦理,即以廢弛學務論,照地方興學考成條例予以相當之處罰”。  與此同時,張作霖還註意教育經費的合理使用問題。為防止挪用、侵占教育經費的情況發生,他督派專員赴各縣調查教育經費的使用情況。  除以行政命令加強教育管理外,張作霖還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來完善教育管理。在1919年10月,奉天省教育廳成立之前,由張作霖親自過問而制訂出來的關於奉天教育的地方法規就有二十多項,涉及教育行政,教育視導,教育經費,初、中、高等教育,師范、職業,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這點恐怕是其他北洋軍閥所無法比擬的。  請辦師范 專門致電教育部  1916年12月6日,奉天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校長孫其昌、奉天省立第二中學校長董寶麟、奉天省城第一高等小學校長魏福錫呈文給張作霖,建議派員赴吉、黑兩省,協商聯合向教育部爭取設立東三省區域國立高等師范學校事宜,以培養中等以上教育人才。張作霖看完,當即大筆一揮簽瞭個“準”字,並立即派孫其昌前往吉、黑促成此事。  1917年1月9日,張作霖以個人名義致電教育部,請設高等師范學校。電中將與吉黑兩省商議的結果作瞭詳述,提到兩省已同意,協款三萬元,並請教育部“先行允準”。但教育部以“於國立學校計劃有違”為由,未批準。  3月17日,張作霖又直接給教育總長發去咨文,進一步強調在奉省設立高等學校的必要性,並表達瞭舉辦高師的迫切心情。由於張作霖的積極爭取,教育部初步同意將計劃之內的最後一所國立高等師范學校設在奉天。  1918年12月1日,奉天國立高等師范學校正式成立。開學典禮上,奉天政務廳長史紀常前往宣讀瞭張作霖的祝詞。  今天,師范類院校學生免收學費,每月還有補助。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張作霖時期,奉天的師范學校就已免收學費瞭,而且還發給夥食費,這些費用全由奉天省政府買單。人們常說,  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是奉天的師范學校不僅有免費三餐,而且標準還不低呢。例如奉天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生夥食早餐為大米粥、咸菜;中午大米飯、四菜一湯,兩葷兩素;晚飯四菜一湯,皆為素菜。星期六午餐改善夥食,有壇肉、木須肉、燒黃花魚,燴海參等。另有其他如沈陽高等師范學校,夥食也是非常豐盛的。相關閱讀推薦:張學良傢族之謎:張作霖臨死前留下瞭什麼遺言?揭秘張作霖被炸死:張學良為何13天後才返回奉天張作霖把兄弟吳玉相原型是誰?歷史上有吳玉相嗎備受爭議的“大元帥”張作霖:不要想著糊弄老百姓 張作霖的兒子女兒簡介?軍閥張作霖怎麼死的?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發展職教

蔣介石做的七件影響中國的大事:蔣介石的歷史貢獻

  蔣介石做的七件影響中國的大事:  蔣介石無疑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對於中國的前途和命運都有很大的影響。1949年之前,他譽滿天下,是我中華民族的英雄,1949年之後,他謗滿天下。對此本文不作討論,隻將他一生所做的七件影響中國的大事條列如下:  1,領導北伐,統一國傢。(1926~1928年)  民國初年,袁世凱死後,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立黃埔軍校,蔣介石出任校長,1926年誓師北伐,一路勢如破竹,至1928年底,東北張學良改旗易幟,宣佈效忠國民政府,統一全國。  2,領導抗日,保衛國傢。(1937~1945年)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蔣介石領導全國人民抗戰八年,至1945年取得勝利。在此期間還廢除瞭滿清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成為世界四強之一,並參與組建聯合國,使我國能位列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   3,開國大,制憲法,行憲政。(1946~1948年)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完成中山先生的遺志,使國傢盡快步入正軌,在政治協商後,召開國民大會,與全國人民選舉的代表,各黨派的代表,還有社會賢達人士一起制訂瞭《中華民國憲法》。並於1948年正式實行,結束瞭“訓政”,開啟瞭“憲政”。雖然共產黨對此不以為然,但是無論從哪方面看,這些做法都值得肯定。比如“國大”,雖然共產黨缺席,但已達到法定的開會人數,還有《中華民國憲法》,無疑是一部比較成熟的民主憲法,臺灣雖然幾經政黨輪替,但依然沿用。  4,在臺灣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1950~1953年)  1949年,由於內戰失敗,國民政府退守臺灣。1950年,代總統李宗仁滯美不歸,蔣介石復行視事,為瞭穩定社會,大規模的公地放領,即把“國有”及“省有”耕地的所有權轉移為農民所有,使他們成為在自己土地上耕作的自耕農。後來又實行“限田”的制度,即規定地主占有土地的限度,幾超過此限度的土地為政府贖買,然後再轉售給農民,地價同公地放領,購地農民分10年向政府還債,滿後則為土地的主人。這樣做,不僅實現瞭“耕者有其田”,也不必像大陸那樣損害地主的財產和生命,還有和大陸不同的是,臺灣的土地改革,農民得到瞭土地的所有權,而大陸的土改呢?不出幾年,全面收歸國有,至1980年代才又承包給農民使用,但農民依然沒有土地的所有權。相關閱讀推薦:哪一位國軍將領敢在22年裡三次逼蔣介石下野?哪位國軍名將不通知蔣介石就敢私自調十萬大軍?青年蔣介石覬覦日本人妻引風波:蔣介石風流野史1927年蔣介石下野後都幹瞭啥?蔣介石為何下野?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5,在臺灣實行縣市首長的直接選舉。(1950年)  1950年,蔣介石在臺灣實行地方自治,縣市首長,即縣市長,由該縣市的民眾直接選舉產生。這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首次。其實不僅是縣市長的直選,還有省縣的議員都是如此。積數十年,臺灣民眾的民主素養大大提升,為臺灣日後的民主化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臺灣的民主還向世人證明,民主可以在華人的地區生根、開花、結果。小佈什稱贊臺灣是“亞洲的民主燈塔”,我認為臺灣更是中國大陸的民主燈塔。  6,復興中華文化。(1960年代)  1960年代,中國大陸瘋狂破壞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始祖炎黃二帝的陵墓被毀,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也遭到同樣的命運,孔廟裡的很多文物都被破壞;中國一向講究尊師重道,而在此時,全國的學校基本停課,學生被驅趕到鄉下、山區和邊疆參加體力勞動,而老師時常被學生批鬥,一向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也成瞭“臭老九”。鼓勵互相告發、揭秘,尤其是親人之間的告發和揭秘,致使人倫盡失,道德崩潰。而蔣介石在臺灣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針對大陸的瘋狂行為,宣告“中華文化是無人可以毀滅的”,使得中華文化的命脈得以沿續。  其實蔣介石在保衛和復興中華文化方面,遠不止這一時期。早在1930年代,全國剛剛統一,他就提倡“新生活運動”,其中的內容有很多是來自於傳統文化的。在抗戰時期,他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將全國的學校都遷往西南後方進行安置,即使在戰亂時期,學生依然能接受教育,搶運故宮文物,使之免遭戰火。  今天,中國大陸人去臺灣,除瞭贊嘆她的民主制度外,還能感受到在大陸丟失已久中華文化。可以說臺灣民眾的生活方式,除瞭民主之外,還融入瞭傳統的價值觀。大陸的某些人為瞭抵制民主,推出所謂的“國情論”“素質論”和“文化論”,看臺灣今天的狀況,可以休矣。   7,在臺灣實行九年制的國民教育。(1968年)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時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先生立即開導在全國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於同年中華民國教育部規定:“初小、師范、高等師范免收學費。”,在中國成為當時很多傢境貧窮的學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徑。到抗戰勝利後,召開“國大”制訂《中華民國憲法》,直接規定人民有受國民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並且寫明瞭政府財政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比例,中央為15%,省為25%,縣為35%。  1968年,蔣介石在舉步維艱的狀況下,依然修改法律,將義務教育從六年延長到九年,開始瞭九年制的國民教育,從此小學被稱為國民小學,初中則稱為國民中學,簡稱“國小”“國中”。高達80%的臺灣人因此受益,為臺灣日後的發展奠定瞭基礎。臺灣現行國民教育法定,凡6-15歲之國民,應受國民教育;已經逾齡未受國民教育之國民,應受國民補習教育。6-15歲國民之強迫入學,另以法律定之(即強迫入學條例)。雖然國中以後的教育不屬義務教育,但大約94.7%的國中畢業生仍繼續升學接受教育,大部份就讀高中或高職,但也有少數國中畢業生不再升學,直接就業。  如今,臺灣已經在討論12年“國教”,有望在2014年正式施行。  而大陸的義務教育則起於1982年。在這一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有規定實行義教育,1984年的《義務教育法》中有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條款;其中第十條規定:國傢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該法於1987年實施。但實際上,在此後二十年的時間裡,入學的中小學生均須繳納學雜費和書本費。進入21世紀,雖然一些地方開始對義務教育“免費”,但事實上,學校仍在收費,比如書本費,雜費和微機費等。自2007年開始,大陸全境農村的公立學校免收學雜費,而在之前,也有一些較為發達的城市也免收學雜費。現在,大陸的義務教育的免費基本實現,但仍有些地方依然存在收費的現象,而且比以往還要高。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點評:短命王朝之君隋文帝楊堅的五大歷史貢獻

  導讀:隋王朝雖然短暫,但對歷史的貢獻卻不小,隋朝建朝初期,是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鑾寶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在多方面進行瞭一系列重大改革。  隋文帝第一功莫過於修訂《開皇律》  北周的法律既殘酷又混亂,“內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楊堅掌握北周政權時就曾經進行過改革,親手刪定《刑書要制》,但不太徹底。隋朝建立後,開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高颎等人參考魏晉舊律,制訂《開皇律》。開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蘇威、牛弘修改新律,刪除苛酷條文。《開皇律》將原來的宮刑(破壞生殖器)、車裂(五馬分屍)、梟首(砍下頭懸掛在旗桿上示眾)等殘酷刑法予以廢除。規定一概不用滅族刑。減去死罪八十一條,流罪一百五十四條,徒、杖等罪千餘條,保留瞭律令五百條。刑罰分為死、流、徒、杖、笞五種。基本上完成瞭自漢文帝刑制改革以來的刑罰制度改革歷程,這就是封建“五刑制”。  《讀通鑒論》這樣贊評道;“古肉刑之不復用,漢文之仁也。然漢之刑,多為之制,故五胡以來,獸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慘。至於拓跋、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絞、斬、梟、磔,又有門房之誅焉,皆漢法之不定啟之也。政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絞、曰斬,改鞭為杖,改杖為笞,非謀反大逆無族刑,垂至於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死刑復奏制度是從開皇十五年形成定制的,隋文帝規定凡判處死刑的案件,須經“三奏”才能處決死刑。《隋書·刑法志》:“(開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決。”隋文帝還下詔:“天下死罪,諸州不得便決,皆令大理復治。”《開皇律》對後世律法影響深遠,隋文帝修訂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繼承瞭。   第二功是確立“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廢除不合時宜的北周“六官制”(即:天官、地官、春官、秋官、冬官、夏官),北周的官僚體制基本上是效仿原來西周時期的《周官》即《周禮》的形式,很原始、極混亂。六官制,稱謂復雜,職掌不明,辦事效率低下。楊堅恢復瞭漢魏時期的體制,基本上確立瞭“三省六部制度”。  楊堅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三師、三公隻是一種榮譽虛銜。掌握政權的是五省,即“內侍省”、“秘書省”、“門下省”、“內史省”和“尚書省”。內侍省、秘書省在國傢政務中不起重要作用。內侍省是宮廷的宦官機構,管理宮中事務。秘書省掌管書籍歷法,事務較少。起作用的是其它三省,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都是最高政務機構。內史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這就是後來被唐朝繼承的“三省制”。  尚書省下設吏、民、禮、兵、刑、工六部。每部設尚書,總管本部政務。具體辦事機構就是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調動;民部,掌管全國的土地、戶籍以及賦稅、財政收支;禮部,掌管祭祀、禮儀和對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國武官的選拔,和兵籍、軍械等;刑部,掌管全國的刑律、斷獄;工部,掌管各種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相關閱讀推薦:史上被皇帝強制離婚的公主:隋文帝愛女蘭陵公主解密:歷史上的隋文帝為何隻有皇後沒有嬪妃?揭秘隋文帝的帝王私生活:沒有嬪妃怎麼做皇帝?隋文帝之死:隋煬帝弒父篡位竟源於一個女人?隋文帝楊堅到底是怎麼死的?隋文帝死因之謎隋文帝五個兒子的最後結局怎樣?隋文帝兒子列表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開始的時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個辦事機構。六部的長官為尚書,六部的設置成為後代封建國傢中央政權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加強中央集權。對唐及以後歷代王朝影響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這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表明封建制度已發展到成熟階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襲到清朝。簡化地方官制隋初,楊堅在確立瞭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機構後,又對地方機構進行瞭改革。南北朝以來,由於郡縣設置過繁,形成瞭“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齊、北周制設州、郡、縣三級地方機構,開皇三年,楊堅從河南道行臺兵尚書楊尚希的建議,廢郡,改為州、縣二級制。州設刺史,縣設縣令。  公元590年隋文帝楊堅詔府兵入州縣戶籍,兵農合一始此。楊堅對於地方機構也進行瞭改革。他采納度支尚書楊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閑、並大去小”的建議,將原來比較混亂的地方官制從州、郡、縣精簡為州、縣兩級,撤消境內500多郡。同時,裁汰瞭大量的冗官,將一些郡縣合並。大大節省瞭政府的開支,提高瞭行政效率,也減輕瞭人民的負擔。為瞭更好地行使權力,控制地方,楊堅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員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的任用權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錄用僚佐。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進行考核,以決定獎懲、升降。後來,又實行“三年任期制”。楊堅簡化瞭地方行政機構,廢“九品宮人法”,初創“科舉制”。隋文帝命令各州每年推選三個文章華美、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後來,隋文帝又下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舉人擔當。這種選拔政府官員的制度,使各個階層有才華的人都有機會為政府效力。  楊堅開創建立的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留存長達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期才廢除,但當時的美英等國稱奇並借鑒瞭這種選拔制度作為政府文員的聘用方法。  隋文帝第三功是頒“均田令”  隋文帝楊堅推行均田制,整頓戶籍。實行瞭“大索貌閱法”要求官吏經常檢查人口,根據相貌來檢查戶口,使編戶大增。和實行“輸籍定樣”在第一個的基礎上確定戶口數,編制“定簿”,以此為依據來收取賦稅。開皇三年,清理出陰漏丁男44.3萬人共計164.15萬口。高祖令州縣大索貌閱,戶口不實者,正長遠配,而又開相糾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為戶頭,以防容隱。於是計帳進四十四萬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萬一千五百口。”這些舉措防止地方豪強和官僚勾結,營私舞弊。將從豪強手裡依附的人口解放出來,增加瞭國傢的勞動力,調動貧苦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傢掌管的納稅人丁數量大增改革貨幣。   隋文帝統一瞭幣制,廢除其它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改鑄五銖錢,世稱“隋五銖”。“隋五銖”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車書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時重新統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齊、周之故老,梁、陳之舊臣,咸薈粹一朝,成文章之總匯。”除此之外,隋文帝還曾頒佈“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戰亡之傢,給復一年”等仁政措施。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第四功“設置糧倉”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瞭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11年,監察禦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傢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傢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瞭20年,隋文帝已經死瞭33年,可那時的糧食佈帛還沒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瞭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還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谷子50萬斤。  第五功“倡導節儉”  隋文帝節儉愛民。楊堅小時候生長於寺廟之中,素衣素食,生活節儉,這使他養成瞭崇尚節儉的性格。他雖貴為天子,但卻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飾品,宮中的妃妾不作美飾,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節儉的皇帝。他深知節儉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節儉,說國傢沒有因為奢侈腐化而能長治久安的。他還提倡官員節儉。因為節儉,剝削較少,民眾能夠安居樂業,戶口和財產劇增,又加上其它一些促進生產的措施,在很短的時間內,百業興旺,經濟繁榮景象由此而生。  他的車馬用具不做新的,隻是修補一下而已。他留意民間疾苦,有一年,關中鬧饑荒,他看到百姓吃糠拌豆粉,就讓大臣們看,責備自己沒有治理好國傢。隋文帝的泰陵始建於隋仁壽四年,實際上是楊堅與獨孤皇後的合葬墓。現代部分專傢學者經過遍閱籍典以及遍訪泰陵周圍民間鄉裡,發現典籍沒有記載有關泰陵隨葬的例證,而當地百姓皆傳說泰陵無寶可盜,言說歷代軍閥、土匪,均至此徘徊,未有收獲。   隋文帝厲行節儉政治,使民眾在較輕的剝削下得以發展生產,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適合於南北統一後的中國,刪去若幹秦、漢、南北朝相沿的酷刑。他利用突厥內部存在的弱點,以謀略為主,軍事為輔,避免發生大戰爭,很大程度上穩定瞭國傢的安定。西晉末年開始的國內分裂,經隋文帝積極經營,造成瞭較為穩定的統一局面,盛大的唐代就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嶽飛的歷史貢獻 嶽飛為宋朝收復瞭多少疆土?

  導讀:嶽飛一生從戎,抗擊金人的民族壓迫和掠奪,為南宋抗戰派代表人物和我國古代的傑出軍事傢、戰略傢。南宋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他被趙構、秦檜冤殺,時年39歲。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趙育為之昭雪,後謚武穆,追封鄂王,改謚忠武。  嶽飛出身農傢,自幼隨同鄉周侗、陳廣習武,其射術百發百中,”技擊”屬全縣無敵的槍手。靖康之變後,他先後在宗澤、張所等人部下,與入侵中原的金軍展開殊死的鬥爭。嶽飛在中國歷史上的卓越貢獻,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收復大片失地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四月,飛率軍收復建康(今南京),殺敵三千餘,獲兵器輜重無數,成為南宋抗金鬥爭的一次重大勝利。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飛率軍第一次北伐獲得成功,先後攻克瞭襄陽、唐州、鄧州、隨州、郢州和信陽軍,使六郡多年後一直是南宋政權強固的前沿陣地。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六七月間,飛第二次大舉北伐,收復瞭商州、虢州等地。同年十一月,飛率軍第三次北伐,重創偽齊軍,奪取蔡州。  紹興十年(公元1139年)五月,飛第四次率軍北伐,先後攻克魯山、鄭州、洛陽,七月於郾城大破金軍”拐於馬”、”鐵浮圖”,收復穎昌、臨潁,進軍朱仙鎮,使金軍一敗塗地。   二、創立”連結河朔”戰略  嶽飛不僅是以他輝煌的戰績聞名於世,更重要的則因為他是一位頗具韜略、富有創新精神的古代軍事傢。他曾上奏批判過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謀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他”常苦諸軍難合”,主張集中兵力和統一指揮;他曾突破朝廷的限制,組織瞭幾次進攻的戰役,取得瞭重大勝利,用實踐證明瞭他的精辟見解。他十分重視人民的力量,提出”連結河朔”的戰略思想,策動、聯絡和支援兩河(河南、河北)抗金義軍,與嶽傢軍的軍事行動互相呼應,或配合作戰,夾擊敵人。  這是他比當時其他大將的高明之處,在戰術上,他認為傳統的”陣圖”戰術”乃定局耳,古今異宜,夷險異地,豈可按一定之圖?兵傢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陣而後戰,兵之常法,然勢有不可拘者,且運用之妙,存於一心”。嶽飛所說”運用之妙”的”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靈活性”。  三、締建瞭一支紀律嚴明、能征善戰的軍隊  在治軍方面,嶽飛訓練瞭一支堅不可摧的嶽傢軍,並保持瞭”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的嚴明紀律。南宋初年幾員大將的部隊,一般說來,軍行所至總都不免勒索財帛,驅擄丁壯,掠人妻女,居人廬舍,而嶽飛的部隊卻獨獨不是如此,他們平時全居住在軍營中,街巷中很少有出外遊逛的士兵。行軍途中”夜宿民戶外,民開門納之,莫敢先入。相關閱讀推薦:嶽飛死在哪裡? 歷史上嶽飛多少歲死的?歷史上有高寵這個人嗎?精忠嶽飛高寵怎麼死的《精忠嶽飛》黃曉明演嶽飛 服裝超支兩倍《精忠嶽飛》將播 羅嘉良打造高情商秦檜電視劇《精忠嶽飛》演員表 人物介紹及主演名單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體現嶽飛以嚴治軍大致可歸納為5個方面:1、重搜選;2、謹訓司;3、嚴紀律;4、明號令;5、律己嚴。嶽傢軍所到之處,都以這樣的軍風而獲得當地人民大眾的歡迎、愛戴,他們樂意與嶽傢軍合作,並盡量給予一些精神的或物質的支援,使嶽傢軍的戰鬥力量因之大大提高。這在封建朝代是非常罕見的。  四、建樹起一種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  在政治上,嶽飛以他短暫的一生自覺地順應瞭歷史前進的主流,這是必須予以肯定的。宋金戰爭,是我國歷史上范圍很廣、持續很久的民族戰爭,在嶽飛生前,酷烈的戰禍遍及宋朝,對經濟造成很重的破壞,女真族進人中原,給高度發展的宋朝封建文明帶來瞭大破壞和大倒退,南北分裂的局面,嚴重地阻礙瞭社會經濟的發展,給各族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  而抗金戰爭雖有服務於趙宋政權的一面,但它在本質上是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的。這是爭取統一、反對分裂,爭取進步、反對倒退的嚴重鬥爭,是正義和進步客觀存在。嶽飛則在這一動員之廣、規模之大、時間之久,於中國古代史上沒有先例的戰爭中,英勇頑強地鬥爭,以”盡忠報國”為最大目標,奮力抗擊金軍入侵,平定盜寇和內亂,並不屈不撓地同投降派作鬥爭,從而建樹起一種偉大的愛國精神,光照至今。

魏征對唐朝的貢獻 歷史對一代名臣魏征的評價是?

  表揚李世民,其次肯定的就是魏征。不論是李世民還是魏征,因為共同對創造貞觀之治做出瞭傑出貢獻,君臣關系作為典范載入史冊,千古流芳。  性情耿直經國之才  魏征,河北巨鹿人。魏征先是參加瞭李密的瓦崗軍,後來幾經周轉歸順瞭唐朝,進入太子李建成的東宮任職,又陷入到太子之爭的旋渦中,最後李建成被殺,魏征被唐太宗收服,並得到重用。於是魏征的滿腔抱負,幾經輾轉,終於在貞觀時代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舊唐書·魏征傳》說魏征其貌不揚,素有膽智,每每進諫,觸怒龍顏,他卻面不改色。魏征有經國之才,性情耿直,無所屈撓。太宗和他議政,往往欣然接納他的意見。魏征也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魏征的成功,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應該重視。  (一)他來自民間,深知民間疾苦,更能瞭解百姓心思。  (二)他博覽群書,對《春秋》公羊學最有研究,對於“以德化民”的理論和實踐,有很高的熱情和很強的信心。  (三)他性格剛直,不屈不撓。  (四)他有膽量更有智慧,不僅有進諫的熱情,還掌握瞭進諫的技巧。  魏征進諫,是一千多年以來的一段佳話。我們可以用三句話概括魏征的進諫:敢於進諫、善於進諫、能夠進諫。  貞觀元年,右仆射封德彝為檢點使,檢點府兵。當時兵力不足,封德彝提瞭個建議,要把十八歲以上的中男,也檢點入軍。形勢所需,皇帝就同意瞭封德彝的建議。敕書發出三四次,魏征堅持不簽署。不但不簽署,還要上奏,提出自己的反對理由,大概就是中男身體還沒有長成之類。封德彝也不示弱,說中男也有長得很強壯的。太宗於是大怒,繼續出敕,魏征還是不簽署。唐太宗沒有辦法,隻好把魏征和門下省負責人王珪都招來開會。太宗聲色俱厲地說:“中男要是身形矮小,自然不會點入軍中。若體貌魁偉,當然可以征發。你這麼固執,簡直不可理喻!”魏征正色說道:“竭澤取魚,非不得魚,明年無魚。”魏征是從國傢更長遠的利益來看待這個征兵問題,你不能把年輕人都點瞭兵,都點瞭兵,賦稅怎麼辦?以後再需要征兵怎麼辦?你不能把人力一下子用完啊。國傢治理要有長遠規劃,不能隻看眼前啊。道理很簡單,一討論就明白瞭。皇帝就立刻下令,禁止下發這個文件。最終,皇帝被魏征說服,並獎賞魏征和王珪。  魏征敢於如此堅持,因為他站得高看得遠,所以他的話才有說服力。相關閱讀推薦:魏征夫人裴氏簡介 魏征的妻子裴氏結局怎麼死的魏征之死 魏征死後為何李世民要砸他墓碑魏征的名言: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魏征直諫 魏征犯顏直諫魏征和唐太宗之間有什麼故事?魏征簡介 歷史上的魏征是個怎樣的人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寓貶於褒有理有節  魏征不僅敢於提意見,而且善於提意見。他能把道理說清說透,還善於因勢利導,充分利用表揚的方式達到幫助皇帝改正錯誤的目的。  貞觀七年,蜀王妃的父親楊譽在官衙內競婢犯法,相關的官員都官郎中薛仁方把楊譽扣押起來調查,但是還沒有最後提出處分。楊譽的兒子是千牛衛士,在皇帝身邊負責安全保衛工作,於是向皇帝申訴說:“按規定,五品以上官員沒犯特別罪行不能被扣押,但是我父親因為是國親,所以受到非法待遇,不知道要被扣押到什麼年月。”皇帝一聽,自尊心大受傷害,命令將薛仁方杖一百,解除所有官職。楊譽兒子告狀,明顯是在挑撥,普通官員哪裡敢專門跟皇帝親戚作對。皇帝感情用事,竟然聽不出這裡面的問題。還是魏征出來講話瞭,他說:“城狐和社鼠都不強大,隻是因為它們有所憑恃,所以清除起來很不容易。何況世傢貴戚,從來號稱難治,漢、晉以來,朝廷對他們都沒有辦法。武德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很驕縱,自從陛下登極以來,剛有所收斂。薛仁方既是國傢的公務人員,能為國傢守法已經難能可貴,怎麼可以隨便妄加刑罰到他的身上,讓這些外戚的私心得逞呢?這個口子一開,今後一定萬端爭起,到時候您必然後悔,可是那時就來不及瞭。自古以來,能禁斷這樣的事情,隻有陛下一人而已。防微杜漸,是國傢正常的方法,怎麼可以水未橫流,便欲自毀堤防?”唐太宗聽後,馬上接受瞭魏征的意見。  我們看到,魏征批評皇帝的做法,是以表揚為前提的。“自古能禁斷此事,唯陛下一人。”這樣說,有利於皇帝改正錯誤,不會讓皇帝發生誤解。寓批評於表揚之中,容易讓皇帝接受,畢竟皇帝隻有接受之後才能改正錯誤。同時,魏征提起武德時期外戚橫行的往事,那是因為唐太宗對此親身經歷過,感觸良深,所以更容易對眼前的問題有所認識。魏征進諫,從立意到證據到勸說角度,都有完好的搭配。既有利於國傢未來發展,又有利於皇帝思考,最後有利於皇帝改正。當唐太宗表揚魏征的時候,魏征都一定強調,是皇帝引導求諫,所以才敢於進諫。魏征這樣強調,一方面是事實,另一方面是為瞭突出皇上。這種突出,當然不是拍馬,而是給皇帝以鼓勵,保證皇帝在正確的方向上繼續前進。  魏征被譽為良臣,這是有來歷的。  貞觀六年(或作二年),征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許國,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負。但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異乎?”征曰:“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傢國並喪,獨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太宗曰:“君但莫違此言,我必不忘社計。”乃賜絹二百匹。  在這裡,魏征辨明良臣與忠臣的區別。良臣當然有忠臣的稟賦和特性,但是兩者下場完全不同。忠臣雖然獲得美名,但是身死國滅,君主擔當大惡之名。良臣是與君主、國傢同榮,子孫傳世,福祿無疆。這是魏征的心聲,他不願意得一己之名,而希望是與君主、國傢共同榮光。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魏征的一生證明,他的這個願望確實實現瞭。  明察秋毫防微杜漸  魏征善於從長遠觀察眼前,善於因小見大,重視防微杜漸。  關於征兵問題,封德彝的想法是隻顧眼前利益,而魏征堅持長遠利益;關於李泰的問題,魏征則看到防微杜漸的必要性。  貞觀十年,因為皇帝很喜歡越王李泰(後來轉封魏王),而李泰企圖用皇上來壓制大臣,特別是魏征等,他就向皇帝反映,大臣輕蔑親王。皇帝對眾大臣動怒:當初隋文帝的時候,親王多厲害啊,所有的大臣都遭受過親王的侮辱。我自然不會讓我兒子這樣,不會縱容他們,但是你們敢如此不尊敬他!皇帝龍顏大怒,房玄齡等嚇得戰栗拜謝。隻有魏征顏色不改,凜然而諫,指出沒有人敢於輕蔑越王。按照儒傢的理論,大臣跟親王是一個級別的,大臣是為國傢工作,皇帝禮待大臣是應該的,大臣如果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也不容許親王來侮辱他們。隋朝的例證是負面的,不足掛齒。魏征的聲音甚至比皇帝還大。他說,如果我們現在處於無道的時代,別說親王,誰都可以橫行霸道,可是我們現在是一個開明的時代,有一位有道明君在指揮我們,我們怎麼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太宗聽瞭魏征的話,立刻服氣瞭,說魏征“言語理到,不可不服”,我那是私愛,他講的是公法。於是下令三品以上的大臣,見親王不必下車行禮。結果房玄齡等人受到太宗的責難,魏征獲得獎賞。魏征能把道理說透,當然能夠服人。  魏征還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貞觀十五年,朝廷遣使者到西域冊立葉護可汗,為瞭節約成本,又讓使者順路到各國購買馬匹。魏征又出來提意見瞭,說這樣做是得不償失。西域可汗冊立是大事,使者專門前往說明朝廷重視。結果使者又去買馬,會讓西域各國誤以為冊立可汗是順路的,可汗是不被重視的。以後朝廷在西域的威信勢必受到影響。隻要跟西域關系良好,馬匹還不是小問題嗎?西域甚至會主動來奉獻駿馬的。唐太宗隻註意節約成本,讓冊立可汗的使者一身二任,沒有魏征看得全面,沒有看到這種“節約”的害處。一經指出,太宗立刻明白瞭,馬上命令停止購馬。  我們常說藝高人膽大,魏征因為總能站得高看得遠,能在別人沒有感覺的地方發現問題,所以總給人以特別的印象,好像是膽量大,敢說話。其實,能夠看清楚問題的各個方面,註意從不同角度提出看法,這是一種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基本立場。  恥君不如堯舜  魏征是貞觀時期的重臣,對貞觀之治多有貢獻。他做事認真,有責任心,辦事能力強。他還善於寫文章,抒發心中的遠大理想,所謂“恥君不如堯舜”,就是這種理想的寫照。綜合魏征的貢獻,以下方面最為重要。  第一、貞觀定策,魏征是設計師。太宗曾經對長孫無忌等人說過:“朕即位之初,有上書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須威權獨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懾服四夷。唯有魏征勸朕‘偃革興文,佈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朕從此語,天下大寧,絕域君長,皆來朝貢,九夷重譯,相望於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朕任用,豈不得人?”這段話證明,李世民即位之初,關於如何治理天下問題爭論不休,很多人上書建議使用霸道之術。而隻有魏征依然堅持以德化民。而唐太宗最終采納瞭魏征的建議,這使得魏征成為貞觀之治的設計師。  第二、魏征是唐太宗的帝師。在貞觀群臣中,對唐太宗影響最大的人,就是魏征。  唐太宗說:“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唯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對於臣下的功勞,唐太宗說法很具體,貞觀以前房玄齡功勞最大。貞觀以後,魏征功勞最大。具體的功勞是幫助皇帝:盡心盡職地獻計獻策,幫助我安邦定國,成就我今天的事業,為天下人所稱贊,隻有魏征一人。比起古代名臣,魏征一點都不差。  唐太宗有一次對魏征說:“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若遇良工,即為萬代之寶。朕雖無美質,為公所切磋,勞公約朕以仁義,弘朕以道德,使朕功業至此,公亦足為良工爾。”李世民把自己比喻為玉石,而魏征為良工。唐太宗這個說法,就是很明白地承認魏征是自己的思想導師。  不僅太宗這樣看,在其他大臣的眼中,魏征也確實每以培養帝王為己任。王珪的一個著名的說法,魏征“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  貞觀二年,房玄齡、魏征、李靖、溫彥博,戴胄與王珪共同管理國政,一次大傢陪同皇帝赴宴,太宗對王珪說:“你見識精準,善於言談,從房玄齡以下,都評論一番。你也說說自己與大傢誰更賢能?”王珪回答說:“一心為國,知無不為,我不如房玄齡。每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我不如魏征。文武之才兼備,出將入相,我不如李靖。奏事詳明,辦事公允,我不如溫彥博。處理繁重事務,條理分明,我不如戴胄。如果說抨擊醜惡,弘揚道德,嫉惡好善,我跟各位相比,也有一日之長。”太宗表示贊同,大傢也認為符合自己的想法,是確切的言論。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大臣之間,相互品評,實事求是,這種景象多麼愜意。而太宗和大傢都同意王珪的說法。這就是說,不僅李世民認為魏征是自己的導師,大臣們也認可魏征的這種角色,承認魏征經常以皇帝為自己的工作對象。他對自己君主的要求是很高的,是以堯舜為榜樣的,如果自己的君主不如堯舜,他會感到羞恥的。  就唐太宗而言,魏征是他十分需要的。貞觀八年,太宗決定向全國各地派遣大使,檢查工作,不合格的官員可以就地免職,所以使者的名稱叫做“黜陟使”。這是監督地方工作的重要舉措,而畿內道(以長安為中心的京畿地區),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唐太宗很重視,問房玄齡等:“此道事最重,誰可充使?”右仆射李靖說:“畿內事大,非魏征莫可。”李靖這麼一說,太宗立刻不高興瞭,臉色忽然陰沉下來說:“我正準備去九成宮,這事也不小,怎麼可以在這個時候派遣魏征出使?我每次出行都不要跟他分離,因為他能看到我的是非得失。你們能改正我嗎?為什麼要說出這樣的話,太沒有道理。”最後呢?最後派李靖充使畿內道。  貞觀十七年,魏征病重,皇帝帶領太子再次來看魏征,看見魏征病情如此嚴重,皇帝撫摸著魏征失聲痛哭。有一天,皇帝夜裡睡夢中見到瞭穿戴整齊的魏征,太宗猛然醒來,有人來報告,鄭國公魏征去瞭。君臣之間,竟然如此感應。魏征去世,唐太宗感到損失巨大。太宗說出瞭一段響徹千古的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說瞭這番話以後,太宗哭瞭很久。魏征是唐太宗知道得失的一面鏡子,現在魏征去瞭,以後誰來提醒皇帝的政策得失呢。太宗對此真的沒有把握。  君臣情感如此,如何不令人感動。  沒有人是天生的皇帝,更沒有人是天生的好皇帝。所有的皇帝,都有自己的成長史。幫助皇帝成長的就是他身邊的大臣們。唐太宗成長為一個偉大政治傢,千古傳頌,對他幫助最大的就是魏征。唐太宗很幸運遇到瞭魏征,魏征更幸運遇到瞭唐太宗。他們相輔相成,共同創造瞭貞觀之治,共同為中國人創造瞭一段永遠值得驕傲的歷史。分頁:4/4頁  上一頁234下一頁

扁鵲哪個朝代的 神醫扁鵲有哪些歷史貢獻介紹

  扁鵲是哪個朝代的:扁鵲,姓秦,名越人(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人),號盧醫。是黃帝時代的一位名醫。青年時曾任過相當於民間旅店經理職務的“舍長”。時有店客長桑君往來,鵲十分敬重,長桑君亦覺扁鵲待人誠懇,謙虛謹慎,大有造就之才,遂將其醫術私傳與他雲:“吾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毋泄”。鵲對曰:“敬諾”。君乃出其懷中之藥予扁鵲曰:“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也”。從此拜長桑君為師,研習岐黃之術。  扁鵲醫術精湛,所以人們就用傳說中的上古軒轅時代的名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史記》中記載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盧醫則是指他的出生地在盧國。由此可見,“扁鵲”是古代醫術高超者的一個通用名詞。秦越人也被稱為“扁鵲”,按照古人的傳說,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裡,就將安康和快樂帶到哪裡,好比是帶來喜訊的喜鵲,所以,古人把那些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稱作“扁鵲”。而這個出生在盧國、名叫秦越人的醫生醫術高明、學識淵博,走南闖北、治病救人,順理成章地被人們尊敬地稱作“扁鵲”。  扁鵲是中醫學的開山鼻祖,世人敬他為神醫,從司馬遷的不朽之作《史記》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鵲既真實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扁鵲創造瞭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奠定瞭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基礎。扁鵲所處的年代,正是生產力迅速發展和社會發生著激烈變革、動蕩的年代,也是人才流動,人才輩出的時代,各國的競爭機制,形成瞭一個尊重人材,招納賢士的社會風尚。為增強實力,各國都在攏絡有用之材。秦國地處西陲,被中原諸侯以夷狄遇之。為瞭改變這種狀況,秦國的幾位先公先王,非常重視從東方各國招徠人才。為廣招賢能,秦國采取瞭兼收並取之法,為各類人才創造瞭一個各顯其能的用武之地。秦國除重視治理國傢的人才外,對醫生也很尊重。《莊子.列禦寇》載:“秦王有病,招醫,破費潰痤者得車一乘,所治愈下,而所得愈多。”給予醫生以極好的待遇,各國名醫紛紛到秦,扁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為秦人的。  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鉆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中醫理論的奠基人。   因為扁鵲一生遊歷四方,所以去過的很多地方.以至於關於扁鵲的籍貫有一些爭議。有古書記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三川郡(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唐朝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引《黃帝八十一難》說:“(秦越人)傢於盧國,因命之曰盧醫也。”盧國,在今山東長清。“渤海郡”在今山東省中南部和西北部。“鄭”在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一生創有:《難經》,四診法(即望、聞、問、切)。  扁鵲善於應用切脈、望色、聽聲、寫形和運用針灸、砭石、蒸熨、按摩等多種診斷和治療方法。曾被稱為內科醫、外科醫、耳目痹醫(五官科)、帶下醫(婦科)、兒科醫等各科俱全的著名醫學師祖。曾著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難經》等醫學經典著作,技藝相當高深。後因遭秦武王太醫令李醯的妒忌,派人將其暗殺。  扁鵲一生最大的功勞是:①他學習和從醫時代是最早的,為我國傳統醫學的創建和發展,起瞭奠基作用,故稱為“醫祖”;②堅持唯物主義,主張信醫,反對巫術。故有“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之警言傳世;③具有高深的技藝,當時社會上流傳的贊語說:“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④具有崇高的醫德。周遊列國為民治病,從不辭勞苦;相反,他始終不懼權勢,通過對齊恒侯的4次勸診,最後離棄不治,既顯現瞭他作為一個醫生的人道主義職責,又說明他敢於向權勢鬥爭。故有“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之說;⑤他為人正直,一向謙虛謹慎,從不因已醫術高明,而傲然自得,輕篾他人。相關閱讀推薦:《醫扁鵲見秦武王》的寓意及原文賞析

松贊幹佈的貢獻 盤點歷史上松贊幹佈的一生評價

  松贊幹佈的評價:松贊幹佈的一生,功績卓著。他統一瞭青藏高原,建立瞭強大的奴隸制政權,促進瞭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將藏族人民引入瞭團結、繁榮、富強的時代;溝通瞭與內地唐朝的友好關系,推動瞭漢藏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為後來西藏正式納入祖國版圖和統一多民族國傢的建立,奠定瞭堅實的基礎,做出瞭巨大貢獻。  藏族吐蕃王國的創建者。窮哇達則(今西藏山南地區瓊結)人。據敦煌所出藏文寫卷吐蕃大事系年,松贊幹佈卒於649年(漢籍作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在贊普位20餘年。629年,松贊幹佈繼位為贊普,遷都邏些(今西藏拉薩),削平內亂,降服蘇毗、羊同等部,統一青藏高原,在大臣祿東贊協助下正式建立奴隸主統治的吐蕃王國。他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頒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處理贊普王室與世傢貴族、諸小邦及社會各階層的關系,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設置官職品階,頒佈律令,統一度量衡和課稅制度,從中原及泥婆羅(今尼泊爾)、天竺等地引進文化、技術,使吐蕃社會有瞭迅速發展。641年,松贊幹佈至柏海(今青海紮陵湖鄂陵湖)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結成和親關系。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松贊幹佈又遣貴族子弟至長安入國學,學習詩書,請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後又請蠶種及造酒、碾磑、紙墨工匠,促進瞭漢藏文化的交流。   松贊幹佈是西藏歷史上最重要、最廣為人知的藏王。他在西藏高原實現瞭統一,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松贊幹佈為鞏固統一,曾采取瞭一系列有效措施:遷都拉薩並建造佈達拉宮;把西藏劃為六大行政區域;推廣佛教;創制文字;與唐王朝聯姻,迎娶文成公主,並建成大昭寺、小昭寺;統一席量衡制度;鼓勵眾民開墾荒地;保護水利資源;開山修路以促進貿易,等等。這些對發展吐蕃的經濟、文化、佛教、醫藥等起瞭很大的促進作用。藏族歷來十分敬重松贊幹佈,他不僅被視為觀音的化身,而且是有口皆碑的三大法王之一,另兩位法王是赤松德贊和赤祖德贊。相關閱讀推薦:松贊幹佈和文成公主 松贊幹佈因何迎娶文成公主松贊幹佈生平 吐番王朝國王松贊幹佈的介紹松贊幹佈簡介 吐蕃王朝的立國之君松贊幹佈生平

揭秘:曹操為延續中國文脈做瞭哪些強悍貢獻?

  曹操貢獻:中國文脈,就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這本書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引,從《詩經》講起,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傢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大一統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無韻離騷”《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使歷史與現實相溝通,文理與形象相交融,為廣大讀者解讀瞭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不要快速地跳到唐代去。由漢至唐,世情紛亂,而文脈健旺我對於魏晉文脈的梳理,大致分為“三段論”———  首先,不管大傢是否樂見,第一個在戰火硝煙中接續文脈的,是曹操。我曾在《叢林邊的那一傢》中寫道:“曹操一心想做軍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卻不太辛苦地成瞭文化巨人。”我還拿同時代寫瞭感人散文《出師表》的諸葛亮和曹操相比,結論是:“任何一部《中國文學史》,遺漏瞭曹操都是難以想象的,而加入瞭諸葛亮也是難以想象的。”   曹操的軍事權謀形象在中國民間早就凝固,卻缺少他在文學中的身份。然而,當大傢知道,那些早已成為中國熟語的詩句居然都出自他的手筆,常常會大吃一驚。哪些熟語?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還有那些描寫亂世景象的著名詩句:“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相關閱讀推薦:曹操幾個女兒?曹操女兒為何甘願“三女侍一夫”曹操一生中最愛的女人是誰?歷史上曹操幾個老婆曹操為何殺華佗?揭開曹操殺華佗的千古之謎曹操為何不稱帝?揭秘曹操為何至死不做皇帝左慈戲曹操 “魔術大師”左慈如何戲耍曹操虎豹騎的統帥是誰 曹操麾下部隊虎豹騎揭秘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在漫長的歷史上,還有哪幾個文學傢,能讓自己的文句變成千年通用?可能舉得出三四個,不多,而且滲入程度似乎也不如他廣泛。更重要的是等級。我在對比後曾說,諸葛亮的文句所寫,是君臣之情;曹操的文句所寫,是宇宙人生。不必說諸葛亮,即便在文學史上,能用那麼開闊的氣勢來寫宇宙人生的,還有幾個?而且從我特別看重的文學本體來說,像他那麼幹凈、樸素、凝練的筆墨,又有幾個?  曹操還有兩個真正稱得上文學傢的兒子,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中,文學地位最低而終於做瞭皇帝的曹丕,就文筆論,在數千年中國帝王中也能排到第二。第一是李煜,以後的事瞭。在三國時代,哪一個軍閥都少不瞭血腥謀略。中國文人歷來對曹操的惡評,主要出於一個基點,那就是他要”斷絕劉漢正統”。但是我們如果從宏觀文化上看,在兵荒馬亂的危局中真正把中國文脈強悍地接續下來的,是誰呢?這是“三段論”的第一段。  第二段,曹操的書記官阮瑀生瞭一個兒子叫阮籍,接過瞭文脈。還算直接,卻已有瞭懸崖峭壁般的”代溝”。比阮籍小十餘歲的嵇康,再加上一些文士,通稱為“魏晉名士”。其實,真正得脈者,隻有阮籍、嵇康兩人。   這是一個“後英雄時代”的文脈旋渦。史詩傳奇結束,代之以恐怖腐敗,文士們由離經之議、憂生之嗟而走向虛無避世。生命邊緣的掙紮和探詢,使文化感悟告別正統,向著更危險、更深秘的角落釋放。奇人奇事,奇行奇癖,隨處可見。中國文化,看似主脈已散,卻四方奔溢,氣貌繁盛。當然,繁盛的是氣貌,而不是作品。那時留下的重大作品不多,卻為中國文人在血泊和奢侈間的人格自信,提供瞭眾多模式。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如何評價謀士龐統?龐統為蜀國做瞭哪些貢獻?

  細說三國風流人物,就不能不忽略龐統,龐士元,一個生於戰亂之中的曠世奇才,崛起於人才輩出的英雄時代。憑借其出色的軍事才能與驚人的判斷能力成為瞭世人皆知的“鳳雛”。世人稱:“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龐統其貌不揚,卻胸懷韜略,素有大志,可謂是群星中的一個不折不扣的怪才。雖然他的生命十分短暫,從出山到落鳳坡的遭襲被殺,也不過是一個瞬間。無可否認,他在有限而短暫的生命中,為劉玄德的興復漢室事業作出瞭傑出的貢獻。  龐統是實現隆中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為劉備集團提供瞭進一步飛躍的契機。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取得荊州、站穩腳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荊益,然後兵分兩路,消滅曹操,最終統一天下。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打敗南下的曹操,又趁機取得荊南四郡,進駐南郡,可以說已經實現瞭“隆中對”的初步目標。這一次,劉備又突破重重障礙,西進取巴蜀,為三分天下作最大的沖刺。但是,他為這次進攻付出瞭慘重的代價,他犧牲瞭龐士元。   龐統之死,不但對進占益州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更迫使劉備、諸葛亮不得不改變原先的人事安排,從而也為“隆中對”的繼續實施埋下瞭隱患。由誰去援助劉備,由誰留下鎮守荊州,這是當時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對此,清人王夫之曾設想:“為先主計,莫如留武侯率雲與飛以守江陵,而北攻襄、鄧。取蜀之事,先主自任有餘,而不必武侯也。”(《讀通鑒論》卷10)在他看來,諸葛亮應當與趙雲、張飛等留守荊州,而讓關羽率援軍入川。劉備有雄才,關羽驍勇過人,再加上法正足智多謀,諸葛亮實在沒有必要率軍入川。其實,若龐統不死,王夫之的分析自有其合理之處,而且諸葛亮也很可能繼續坐鎮荊州。因為諸葛亮雖然在“隆中對”已經提出要將政治中心移向益州,但也同時強調必須兼顧荊州,荊州軍隊是鉗形攻勢的另一臂膀,不容有失。但龐統死後,情況有瞭很大變化。原因在於龐統不但能夠協助劉備進占益州,而且在此之後還能從事治理工作。以劉備之雄、關羽之勇、法正之智,固然可以取得益州,但關鍵是之後由誰來治理呢?關羽武勇絕倫,但治國顯非其所長;法正智謀高超,但心地過於狹窄,“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法正傳》),以此擔當治國重任也不適合,因此諸葛亮隻有親自率軍入川,而留關羽鎮守荊州。雖然就當時的形勢來說,關羽是留守荊州的最好人選,但畢竟不是最適合“隆中對”戰略方針的人選,而後來也果然出瞭問題。  無獨有偶,清代有個叫李仙根的人,也看出龐統之死,是蜀漢敗亡的一大關鍵。他在《三國史論》中說:“予獨怪修史者,不著龐統之死。蓋漢季之不振,全系乎此。士元用兵嚴厲果決,實過於孔明。倘士元不死,孔明同侯(指關羽)鎮荊襄,士元領大隊辦秦隴,而先主居蜀漢,與法、蔣輩經畫國事,雖有智者,不能為魏策矣。士元死而孔明西去,侯性慨慷不欺,志不能隱忍,用微權以集大計,而罵婚、撤備,使疑叛叢生,今則歸咎於先主、孔明,侯之靈其樂受之乎?故君子讀死,於士元之死,深嘆天不佑漢,初即不得志於襄樊,繼則永安再辱,陰平失禦,皆原於此矣!”(《關帝志》卷三)由於荊州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戰略意義,自古以來就成為政治、軍事、外交的鬥爭中心,非智勇足備者不足以鎮之。關羽武勇有餘,但“性慨慷不欺,志不能隱忍”,又缺乏優秀謀士的輔佐,自然難免為宵小所乘。不妨設想一下,若龐統不死,而由關羽率援軍入川,自可奪取益州;待“天下有變”,劉備自率關羽、馬超等出於秦川,荊州方面則有孔明、趙雲、張飛遙相策應,東西並進,當期大成。東吳固無隙可乘,雖有智者,亦不能為魏策也。惜乎成敗得失,蓋有運數。《詩》雲:人之雲亡,邦國殄瘁。信矣哉。  從古人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龐統對整個“隆中對”計劃的重要性,同時,他又是巴蜀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人才缺失瞭一個還可以再招致,但像龐士元這樣獨一無二的奇才,卻再也找不到瞭。36歲便為自己的失誤而送葬,上天也太不給年輕人機會瞭,孔明有失誤,但他有機會改正,從頭再來,並且成為瞭婦孺皆知的神算軍師。而龐統,卻沒有第二次機會瞭,隻能成為歷史的遺憾。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龐統的功績。相關閱讀推薦:龐統和諸葛亮:學者重評伏龍與鳳雛才志高低龐統之死源自諸葛亮的嫉妒:龐統是怎麼死的?龐統之死:圍攻雒城中箭而亡 並非是死於落鳳坡龐統獻連環計:鳳雛龐統的連環計主要內容 歷史上的龐統怎麼死的?揭秘龐統之死真相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一,獻連環計,使曹操戰船用鐵索連環,促使周郎火燒赤壁。能夠隻身騙得蔣幹信任,介紹到曹營,施展辯才,誇耀曹操功績,取得曹操信任,與眾謀士“同說兵機,統高談雄辯,應答如流”,使“操深敬服,殷勤相待”,這是沒有真本事的人所不可能做到的。借醉引出妙策,使身經百戰的沙場老狐貍曹操“下席而謝”。能夠在成功獻計之後,找到合理的借口(勸降江左豪傑)離開,還擺出官面堂皇的理由(非為富貴,但欲救萬民耳),曹操怎麼能夠不放人?龐統把握人物心理把握的相當好。  第二,耒陽縣鳳雛理事。“統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內聽詞,曲直分明,並無分毫差錯。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斷畢瞭,投筆於地而對張飛曰:”所廢之事何在!曹操、孫權,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意?“”龐統真高人也,果然非百裡之才,能夠在半天時間內處理百餘天的公務,可見龐統是個講究效率的人。而且確實有處理事務的才能,隻是不屑於處理這百裡小縣。  第三,議取西蜀。“玄德獨坐沉吟。龐統進曰:‘事當決而不決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問曰:‘以公之意,當復何如?’統曰:‘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得志。益州戶口百萬,土廣財富,可資大業。今幸張松、法正為內助,此天賜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吾不忍也。’龐統笑曰:‘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若拘執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從權變。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湯、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後,報之以義,封為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當銘肺腑。’”可見,龐統是一位有著遠見卓識的戰略傢,看到瞭荊州的潛在危險,看到瞭益州的戰略重要性,看到瞭時機的重要性,而且有著極好的辯才,能夠使固執的劉備”恍然“,最終邁出具有決定性的一步。其中,龐統的貢獻不可磨滅。 龐統影視形象  第四,獻上中下三計。統曰:“隻今便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此為上計。楊懷、高沛乃蜀中名將,各仗強兵拒守關隘;今主公佯以回荊州為名,二將聞知,必來相送;就送行處,擒而殺之,奪瞭關隘,先取涪城,然後卻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夜回荊州,徐圖進取:此為下計。若沉吟不去,將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軍師上計太促,下計太緩;中計不遲不疾,可以行之。”劉備毀書辱使,前功盡棄,在這危急關頭,龐統能夠冷靜思考,分析形勢,盡謀士之極至,讓君主來決斷。我覺得龐統知道上計危險太大,下計速度太慢,中計比較穩妥,而且推進速度不慢,故意讓獻上三條計,讓劉備來選,其實他猜得到劉備會選中計,之所以說出另外兩條隻是為瞭讓劉備對比一下。  第五,識破楊懷、高沛行刺之計。“正說間,忽起一陣旋風,把馬前‘帥’字旗吹倒。玄德問龐統曰:‘此何兆也?’統曰:‘此警報也,楊懷、高沛二人必有行刺之意,宜善防之。’”“龐統叱左右搜其身畔,果然各搜出利刃一口。”  掛劍夜讀孫吳兵法,可見龐統文武雙全,勤奮好學;面見孫權,不卑不亢,有文人傲骨;識破諸葛亮吊孝之計;調解黃忠魏延爭功;辦事果斷,喝斬二將;先斬後奏,令魏延舞劍;肚量寬廣,不記劉備酒後之言。龐統一生最大的敗筆:分兵進攻雒城。龐統低估瞭張任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西蜀將領,沒有料到小路的埋伏,慘死落鳳坡。但是畢竟暇不掩玉,聖人雲:“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龐統之死在於計謀未能得到全部施展,如果在涪城之會的時候,劉備摒棄所謂的仁義,狠下殺手,早就除掉瞭劉璋,西川唾手可得,何用折損張松,何用折損龐統?龐統之才能夠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得到如此體現,難道還不夠麼?對比一下,程昱、荀攸、荀口、張昭、魯肅、法正、馬良,哪一個能夠比得上龐統的這五大功,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這幾個人物出場那麼長時間,怎不見其功績?  可見,龐統是名副其實的鳳雛,是未能得到施展的英雄。滿懷敬意,我們從史從文學中領略到龐士元的雄才大略,目睹瞭他人生的大喜大悲,數說其功績,非尋常人可及也,乃經天緯地之才也。後人對龐統之死作詩嘆息:  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  預計三分平刻削,長驅萬裡獨徘徊。  誰知天狗流量墜,不使將軍衣錦回。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初唐四傑都有哪些人?初唐四傑對唐詩的貢獻

  初唐四傑指的都是誰?中國詩歌史上,不得不提的是唐詩,在唐詩中又繞不過初唐四傑,初唐四傑的出現,一改南北朝時期詩歌的宮廷綺靡之風,為唐詩的發展作出瞭巨大的貢獻。那麼初唐四傑都有哪些人呢?  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初唐四位著名的文學傢的合稱。舊唐書·楊炯傳》說:“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  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非常著名的集團。作為一個集團,他們反對六朝以來頹廢綺麗的風氣,“思革其弊,用光志業”,致力於改革六朝文風,提出一些革新意見,開始把詩文從宮廷引向市井,從臺閣移到江山和邊塞,題材擴大瞭,風格也較清新剛健,對於革除齊梁餘風、開創唐詩新氣象,起瞭重要的作用。經過他與同時代的人的努力,“長風一振,眾蔭自偃,積年綺碎,一朝清廓”,以獨具特色的文風,奠定瞭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講中國文學史,尤其是唐代文學史,沒有不講到“王楊盧駱”的。  四傑齊名,原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四傑”都是英姿勃發的少年天才。駱賓王七歲即能詩,被稱為“神童”;楊炯十歲即應童子舉,第二年待制弘文館;王勃十六拜為朝散郎,盧照鄰弱冠,拜鄧王府典簽。   四傑名次,亦記載不一。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後“復有王楊盧駱”,並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杜甫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一本作“楊王盧駱”;《舊唐書·裴行儉傳》亦以楊王盧駱為序。  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餘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王勃明確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持(楊炯《王勃集序》)。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廣泛,風格也較清俊。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范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傑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相關閱讀推薦:唐詩的由來 為何詩歌到瞭唐代就達到瞭鼎盛?楊炯簡介 唐朝詩人初唐四傑之一神童楊炯生平駱賓王簡介 唐初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駱賓王生平王勃簡介 唐代時期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王勃生平盧照鄰簡介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文學史的貢獻有哪些?

  導讀:關於唐朝的美女宰相上官婉兒新舊唐書誇大瞭她陰暗的一面,唐朝張說的《昭客文集序》評價上官婉兒“正明助思,眾妙扶識,群靈挾志”。《景龍文館記》記載上官昭容功績“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查瞭康熙字典把《昭客文集序》翻譯成白話文,唐朝人對上官的評價,應該比新舊唐書更加公正和客觀。  古代有女史官記載功過,有女尚書參與朝政,昭容兩樣都擅長,日理萬機,不斷接見官員,應付自如。漢朝的班媛,晉朝的左嬪,都是有名的才女,昭容的文章不輸於她們,輔佐的功勞卻不是她們能比的,昭容高高在上,大權在握,她提出的治國方法,都非常經典,這些好的治國方案在歷代都少有聽說。  她的學問,實在令人敬仰。但是女皇擁有全國的疆土,操控所有人的生命,女皇高興就下令獎賞,生氣下令就殺人,千裡之外流血成河,百姓的平安或災難,都由女皇的心情決定,要讓女皇聽得進諫言,該有多難。女皇猜疑有勢力的人,隔閡官低卑微的人,親近的人都在奉承,不夠親近而忠心的人讓女皇生氣。  隻有昭容能慢慢的引導女皇做出公正的載決。所以昭容遊覽名山的意興,殺伐決斷的威嚴,奢侈,享樂的姿態全被人們遺忘,留下的隻有她的溫柔,風雅。人們都說昭容是塊美玉,公正公平,光明磊落得輔佐女皇,用盡一切方式讓女皇做出公平的決策,女皇有如神助,昭容超乎常人的智慧,有如祥瑞,令國傢振興繁榮,怎麼能說她的品德不美好?鎮國太平公主,才華蓋世,曾經和昭容一起出遊,時光流逝,物在人亡。為瞭懷念昭容,皇上讓史臣收集昭容的詩。   《景龍文館記》對上官婉兒的記載:《景龍文館記》:唐上官昭容之方娠,母鄭氏夢神人畀之大秤,以此可秤量天下。生彌月,鄭弄之曰:“爾非秤量天下乎?”(乎字原缺,據明抄本補)孩啞應之曰:“是”。襁中遇傢禍,入掖庭。年十四,聰達敏識,才華無比。天後聞而試之,援筆立成,皆如宿構。自通天後,建景龍前,恒掌宸翰。其軍國謀猷,殺生大柄,多其決。至若幽求英雋,。鬱興詞藻。國有好文之士,朝希不學之臣。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而晚年頗外通朋黨,輕弄權勢,朝廷畏之矣。玄宗平難,被誅。  唐朝的上官昭容,在母親剛懷瞭她時,夢見有個神仙投給她一桿極大秤,用它可以秤量天下。出生滿月之時,母親鄭氏逗弄她道:“你就是秤量天下的人嗎?”小孩咿咿啞啞地答道:“是。”孩提之時傢中遇難,上官昭容便隨母鄭氏配入掖庭。十四歲時,聰明穎達敏捷博識,顯示出無比的才華。  則天皇後聽說後便要考考她,隻見她提筆即書,文章立成,全像早有成竹在胸一般。自從武周通天年間以後,在建立景龍文館之前,她一直掌管則天女皇的詔命文告工作。朝廷的軍國大計,生殺大事,多由她來裁決。至若搜求英俊人才,網羅擅長文辭的詞客強人,她更是竭盡其力。一時間,國內多有好文之士,朝廷少有不學之臣。一連二十餘年,民間出現路無拾遺的升平景象,這是上官昭容善於輔佐朝政的功勞。然而晚年之時她卻多與宮外朋黨溝通,玩弄權術,成為朝廷的危險人物,唐玄宗平息禍亂時,上官昭容被殺掉瞭。  公元711年7月,再度繼皇位的唐睿宗李旦為上官婉兒恢復名譽,賜謚“惠文”。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經緯天地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李隆基為瞭安撫人心,在上官昭容死後三年下令大文豪張說收集她的詩編成書。她死後80餘年,唐代詩人呂溫曾賦《上官昭容書樓歌》對她懷念不已,從《昭客文集序》和《景龍文館記》對上官婉兒的記載和唐人對她的懷念,可見上官昭容在唐朝的口碑極好,絕不像現在傳言的那些。相關閱讀推薦:上官婉兒與李賢的關系:李賢是上官婉兒的初戀嗎?上官婉兒喜歡誰?上官婉兒喜歡李賢還是李顯?上官婉兒的丈夫是誰?揭秘上官婉兒的風流韻事上官婉兒嫁給誰瞭?歷史上上官婉兒有沒有嫁人?四大才女之上官婉兒傳:周旋於大唐高層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