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迎娶

新郎接新娘的流程 熱熱鬧鬧迎娶新娘

  婚禮當天,不少的新郎采用花車接親的辦法來迎娶新娘,接親的車隊熱熱鬧鬧,招搖過市,很是壯觀。但是怎樣迎娶?在迎娶中需要註意什麼問題?並不是每一位新郎都詳知,下面為大傢介紹新郎接新娘的流程。   新郎接新娘的流程:   新郎接新娘的幾個關鍵步驟   對於新郎來說,雖然可能已經進出新娘傢千百遍瞭,非常熟悉,但在今天這個日子,心裡還是很緊張,因為進門後可能不知道該幹點什麼事,心裡忐忑不安。新郎們一定要記住以下幾件事。   1、敲第一道門   新郎娶媳婦進入新娘傢前一定要敲門,經過一個過程才能進入,這個過程在我們中國的傳統婚禮習俗上的意義,在於“熬熬新郎的性子”,娘傢人是不會輕易給新郎開門的,總是要經過若幹考驗才能開門,這個習俗一直流行至今。所以,新郎在進入新娘傢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準備什麼呢?比如:紅包,舊時新郎的紅包都是一些散碎銀兩或角分紙幣,現在時代不同瞭,新郎的紅包見漲,拾元、貳拾的紅包早已無蹤影,單張百元的已經很普遍瞭。新郎在進門前,除瞭紅包之外,還要回答娘傢親朋好友提出的問題,比如:新娘的生日?愛好?新郎結婚後該如何表現?也許還會讓新郎唱幾首歌才能進門。

三國歷史上趙雲為什麼拒絕迎娶三國美寡婦為妻?

  趙雲,常山真定人,字子龍。所以人稱常山趙子龍。趙雲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曹操進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劉禪。劉備得到益州後,趙雲出任翊軍將軍。建興六年,即公元228年,跟隨諸葛亮攻打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眾寡不敵,退回漢中,第二年去世。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醜大戰,救瞭公孫瓚。投奔劉備後,他曾和許多三國名將擺陣對戰,沖鋒陷陣罕見敗績。長坂坡救阿鬥時,他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瞭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同諸葛亮吊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趙雲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劉備為漢中王後加封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五虎將之名因此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國勇將代名詞。而趙雲又有許多機智應變、忠君為民的出色表現,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其形象是文武雙全、近乎完美無缺。趙雲戎馬一生,驍勇善戰,膽略過人,軍士呼其虎威將軍。趙雲見識卓遠,深知吳蜀關系為唇齒相依,力主維護孫、劉聯盟。趙雲為人剛毅謹細,劉備軍曾俘獲夏侯惇部下夏侯蘭,此人乃趙雲同鄉。趙雲知其明於律法,推薦他為軍正,但不安排為自己屬下,其慎慮如此。蜀軍街亭失利後,各處皆損兵折將,唯有趙雲親自斷後,所屬兵將及軍資什物都無甚損失,丞相諸葛亮要把軍隊剩餘物資獎賜趙雲將士,趙雲不受,認為蜀軍兵敗,不應反而受賞,諸葛亮對其德行十分贊賞。   當然,讓諸葛亮更為贊賞的是,在蜀軍平定桂陽之後的一樁提親的事件。當時,趙雲出任桂陽太守,原太守趙范之寡嫂有天資之色,趙范便親自提親,將自己寡居的嫂子許配給趙雲。然而,趙雲聽後,堅決反對。後來諸葛亮問他為何拒絕,趙雲說,樊氏已經守節三年,我貪戀美色,豈不害她失節?  其實,趙雲害怕樊氏失節是假,忠於劉備才是真。趙雲認為趙范是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拒絕瞭趙范為寡嫂提親的要求。後來趙范果然反叛逃走,趙雲的的看法成為事實。當時,趙雲為瞭表示自己拒絕這門親事的決心,竟然在趙范提親之時大怒而起:“吾豈肯做此亂人倫毀綱常之事乎!”並一拳打倒趙范沖出門去。從中也不難看出,趙雲對劉備的忠心是何等的堅決!   趙雲對劉備的忠心雖然換來豐厚的回報,但趙雲都沒有接受。巴蜀初定時,劉備欲將巴蜀田宅分賜諸將,趙雲以霍去病“匈奴未滅,無用傢為”之例勸阻劉備分田宅賜將,認為田地應交與百姓耕種,房宅也應歸還百姓,劉備從其言。趙雲身為五虎上將,一代功臣,為國,不被天姿國色所迷;為民,不為良田豪宅所動,時人與後人皆敬其德。  後人有詩贊趙雲曰: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應得顯神威。八面威風殺氣飄,擎王保駕顯功勞。非幹後主多洪福,正是將軍武藝高。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隻有常山趙子龍。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相關閱讀推薦:盤點三國中各種離奇死法:猛將趙雲竟有血友病?趙雲的一生帶給我們哪些啟示:上天會偏愛老實人劉備托孤為何單獨召見趙雲是為交代什麼秘密?劉備手稿出土:三國名將趙雲竟被說成是女兒身?趙雲為何三次拒娶絕代佳人樊氏?趙雲死於妻子針下

高力士:揭秘古代迎娶“國花”為妻的風流太監

  說起來太監雖為閹割之人,可歷史上太監娶妻卻屢見不鮮,唐代更是習以為常。據《唐代太監婚姻及其內部結構》一文統計,唐代娶妻的太監,五品以上的高層太監占49.3%,六品以下的中下級太監占50.7%,有的甚至不止一個妻子。唐朝太監娶妻蔚然成風,留下瞭許多風流逸聞。  唐朝最有名的太監無疑是唐玄宗時期的太監高力士。高力士,本名馮元一,一生侍候過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皇帝。但是直到唐玄宗時他才風生水起,從此發跡。因為他早年協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後和太平公主之亂有功,又由於他促成瞭楊玉環和唐玄宗這一段驚世駭俗的不倫戀情,而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長期寵信,後官至驃騎大將軍、晉封渤海郡公。  當時,高力士迎娶瞭瀛洲刀筆吏呂玄晤之女為妻。這女子雖出身平平,但她可不是一個平凡女子。《舊唐書》中說:“女有姿色,力士娶之為婦。”意思是說,呂玄晤之女長得漂亮。《新唐書》中則說:“女國姝,力士娶之。”說此女是天姿國色,是大唐的“國花”。讓人稱奇的是,呂氏不僅是美貌“國花”,而且賢良淑德。   據有關資料記載,唐肅宗時與高力士一同貶謫巫州的郭湜,在《高力士外傳》中寫道:“其妻東平呂氏,故岐州刺史玄晤之女,躬行婦道,有逾常禮。”當時女人能獲得這樣的評價,無疑是唐朝的道德楷模。如果這些記述屬實,呂氏堪稱完美女人。如此出類拔萃的女子卻心甘情願嫁瞭一個太監,這無疑讓盛唐時期的許多青年才俊大為感慨,甚至嘆息不已。  當然,高力士抱得美人歸以後,也沒有虧待呂氏傢人。高力士當時雖為太監,但他身居高位,又是唐玄宗身邊的紅人,一時權傾朝野。因此,呂玄晤嫁女後便隨即從刀筆小吏升為朝廷少卿,後出任岐州刺史。呂氏的兄弟也都當上瞭王府屬官。  據記載,高力士娶妻,熱鬧排場,不亞於為皇子冊妃,公主下嫁,真個是貴客盈門,高官滿坐,開創瞭宦官娶嬌妻的歷史先河。  開宦官娶嬌妻歷史先河的唐朝宦官  讓後人魂牽夢縈的大唐王朝,開瞭不少歷史的先河,就連宦官也開瞭娶妻的歷史先河。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但凡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沒有瞭男性主要生理特征的宦官,因耐不住寂寞,與宮女偷偷摸摸地對食,即結為假夫妻的故事,歷朝歷代,皆有發生。但能光明正大,明媒正娶地將美艷嬌妻娶回傢的宦官,在大唐王朝之前的歷史中還末發生過。那麼,這位能開宦官娶妻歷史先河的宦官究竟是誰?他又有何等來歷呢?這位驚世駭俗的人,就是唐玄宗開元、天寶朝大名鼎鼎的宦官高力士。  高力士(公元684年—762年),潘州(今廣東高州)人,本名馮元一。年幼被閹割,於武則天聖歷元年(公元698年)被嶺南討擊使李千裡進奉入宮。武則天嘉賞其聰慧機敏,年幼儀美,讓他在身邊供奉。後因小過,被鞭打趕出。宦官高延福見其可憐且黠慧,便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高延福是從武三思傢入宮的,於是高力士常往來於武三思第宅。一年後,高延福向武則天說瞭高力士的好話,武則天重又召其入宮,隸屬司宮臺,由官府供給糧食。成年後的高力士身長六尺五寸,高大偉岸,且生性謹慎細密,傳達詔令十分確切,因此授官宮闈丞。這也是高力士後來能成為唐玄宗寵宦的重要原因。相關閱讀推薦:史上最禍國殃民的10大流氓太監:第一名就是他!明朝太監魏忠賢最殘暴的鎖喉術:愛好“剝人皮”唐朝太監如何娶老婆?唐朝一半以上太監娶妻養子唐朝太監這麼欺負皇帝!哪個皇帝險些被宦官誅殺明清紫禁城有多少太監宮女?明清宮女太監的命運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高力士能成為李隆基的得力奴仆,也是他有識人慧眼。唐中宗景龍年間,李隆基還是藩王時,高力士便悉心奉迎,傾心侍候。因此也獲得瞭李隆基的恩寵相待。唐隆元年(公元710年),因參與誅滅韋氏有功,太子李隆基便表奏高力士進入太子官署內坊,被晉封為太子太保,自此每日侍奉李隆基左右,不久,被提拔為朝散大夫、內給事。李隆基即位後,高力士參與誅殺蕭至忠、岑羲等人 (因其附太平公主)有功,被破格授官銀青光祿大夫,任內侍同正員。開元初年(公元713年),兼任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  宦官自唐玄宗李隆基時,權力大增。稍稱旨意者,即授三品將軍,又常持節討伐,出使宣達聖意,並掌管書院,以及殿頭供奉、監軍、入蕃、教坊、功德主當,皆為委任之職。當時監軍的權力已超過瞭節度使,出使時令各郡驚懼退避。  特別因為唐玄宗到瞭晚年,厭於萬機,每逢有各地進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閱後,然後再進呈禦覽,些微小事,便由高力士自行裁決。  唐玄宗常說:“力士應承於前,我歇息則安穩。”因而高力士經常在宮中歇宿,很少回外宅(有權勢的宦官都有外宅)住宿。高力士權傾朝野,想依附於他,以期他在君王面前講好話,而輸誠竭力的人很多。諸如宇文融、李林甫、韋堅、楊國忠、安祿山等等皆因此而獲將相高位,其餘職務獲得者則不可勝記。   高力士的地位,從皇子諸王對他的稱呼便知。如唐肅宗李亨在東宮為太子時,稱其為“二兄”,諸王公主皆稱呼其為“阿翁”,駙馬們稱其為“爺”。  高力士細心謹慎,無大過失,又善於察顏觀色,隨機應變,就算是最親近喜愛之人,在獲罪面臨傾覆敗亡時,也不會援手救助。  高力士養父高延福夫妻,得其之力,按定分享受供奉。又指使嶺南節度使於潘州找到其生母麥氏,送至長安。高力士讓兩位老婦人同處高堂,美食供養。苦盡甘來的麥氏,沒過多久好日子就病逝瞭。在極隆重的喪禮中,有三人跪在靈前筵間,披頭散發,穿戴孝服,接待來賓吊唁酬答。這三人一個是高力士,一個是高力士的結拜兄弟金吾大將軍程伯獻,一個就是高力士的妻子呂氏。  呂氏就是高力士開宦官娶妻歷史先河所娶的嬌妻。《新唐書》記載此事極為簡單:“河間男子呂玄晤吏京師,女國姝,力士娶之,玄晤擢刀筆吏至少卿,子弟仕皆王傅。玄晤妻死,中外贈賻送葬,自第至墓,車徒背相望不絕。”原來,開元初,河間(今河北)人呂玄晤帶著一大傢人,在京城刑部衙門做一名小吏,收入微薄,傢用拮據。不過,他卻生得一個國色天香的女兒,此女不僅貌美,且善女紅。因此,母親常與女兒一起,為一些官宦人傢的女眷做女紅。一次,呂女為韋堅之妻楚國公薑皎之女繡羅裳,適逢韋堅之姊惠宣太子妃遠遠看見,竟以為衣上繡的花枝是真的。自此,呂女的巧手在各王府內眷中傳開,公主、王妃、國夫人,紛紛邀她刺繡。  一日,呂女隨母親至李林甫府邸,為其小妾剪裁衣裳。恰巧高力士也為朝事來找李林甫,竟與呂氏母女撞個正著,呂女的美艷姿容讓高力士目瞪口呆。李林甫看在眼裡,即請呂玄晤來府,要為其女兒作媒,宰相為媒,敢不應允。隨即,高力士的花紅彩禮,金玉首飾便送到瞭呂傢。三天之後,高力士披紅掛彩,全副執事,來迎新人。高力士娶妻,熱鬧排場,不亞於為皇子冊妃,公主下嫁,真個是貴客盈門,高官滿坐,開創瞭宦官娶嬌妻的歷史先河。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古人找對象:看劉邦如何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使人們找對象越來越困難,“剩男”和“剩女”越來越多,天天叫著找不到對象。最近一段時間,相親類節目在電視上熱播,一些嘉賓的出位言論,受到瞭社會上的廣泛關註,也炒火瞭相親類節目。  信息社會,人們交往更加便捷,找對象卻如此困難,那麼,信息相對閉塞的古代,人們又是怎麼解決終身大事的呢?  古人找對象,規矩很多。首先是結婚的年齡,限制頗嚴。春秋時期,規定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就算進入瞭法定結婚年齡。但歷史上不合禮儀要求的早婚現象相當普遍,以至於中央政府最後也聽之任之,到宋代就有瞭“凡男年15,女年13,並聽婚嫁”的規定。其次,男女見面約會,規矩就更多瞭。年輕人自己到大街上找對象,肯定是不成的。《詩經·齊風·南山》裡唱道:“娶妻如何之?匪媒不得!”也就是說,不能自由談戀愛,必須要有媒人。《孟子·滕文公下》中也說:“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婚姻大事,得父母作主,要是自作主張,國人的唾罵。  但古代偏有一些人,不把這些規矩放在眼裡,大膽下手,抱得美人歸。他們找對象的高招,對今天的年輕人來說,或許仍值得借鑒。   【送禮吹牛:劉邦取悅老丈人】  劉邦在沛縣當泗水亭長的時候,雖然大小是個幹部,但還是一個老光棍,40來歲瞭都沒討上老婆。主要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史書上說他“好酒及色”,沒什麼大出息。更過分的是劉邦常年與一個姓曹的女人鬼混,還生瞭一個兒子,叫鄉裡不恥。估計沒有好人傢願意把姑娘嫁給他。   劉邦是怎麼解決個人問題的呢?恰好,劉邦未來的老丈人呂公為瞭躲避仇傢,離開瞭老傢單父,剛來到瞭沛縣,不太瞭解劉邦的底細。由於呂公是縣長大人的朋友,初來沛縣,大傢紛紛去敬賀。當時規定,禮金少於1000錢的,隻能坐堂下。劉邦謊稱:“賀錢萬。”大搖大擺進瞭門。聽瞭這個數兒,呂公很驚訝,特意起身相迎。呂公是個會看相的人,正在給女兒尋找婆傢。可能是因為“賀錢萬”的心理效應,呂公越看劉邦越順眼,史書記載:“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還將他引入上座。劉邦在席間談笑自如,顯得特別牛的樣子。更是引起瞭呂公的好感,酒席之後便單獨留下劉邦,談婚論嫁。劉邦就這樣輕松得手,討到瞭呂公的女兒,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皇後呂雉。  這個故事給當下找媳婦的朋友兩點啟示:第一,每一個人都有不光彩的歷史,要想找老婆,隱藏歷史很要緊;第二,古人婚嫁看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隻要給老丈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就意味著成功瞭一半。相關閱讀推薦:劉邦創下中國歷史的十二個“第一”:如何評價劉邦寡情好色的劉邦如何生生把老婆呂雉逼成蛇蠍?揭秘:在劉邦榮華富貴之後最貼他心的女人是誰?揭秘:項羽敗給劉邦致死都沒明白的最重要原因?毛澤東點評過的十八位古代帝王:最看好的是劉邦!分頁:1/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廣告促銷:李夫人博得武帝歡心】  漢武帝的愛妃李夫人是一名歌妓,這個條件想成為王妃太難瞭。還好,當時李氏的兄長李延年是漢宮內廷音律侍奉,也就是禦用作曲者。李延年所作之曲,聽者常為之感動。而漢武帝自幼喜歡音樂與歌舞,對音樂頗有研究,且能歌善舞,自然對李延年寵愛有加。  一日,李延年為漢武帝唱新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唱得漢武帝想入非非,隨口說:“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這個時候,漢武帝的註意力完全集中到美女佳人上面來瞭。平陽公主趁機推薦:“延年的妹妹貌美超人!”武帝連忙下詔召李氏進宮,結果一見傾心,娶瞭過來。兩人感情一直很好,李夫人死後,漢武帝還寫瞭一首詩:“是邪,非邪?立之而望,偏何姍姍其來遲。”令宮中樂府的樂師譜曲演唱,他還寫瞭一首《傷悼李夫人賦》,懷念這位紅顏美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成功拿下對方,首先要做好廣告宣傳,引起對方的興趣,在他最想要的時候出現,一舉得手。   【毛遂自薦:溫嶠從媒人變新郎】  在信息相對閉塞的古代,遇到個好姑娘不容易,所以,關鍵時候要勇於毛遂自薦。  《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晉的時候有個叫溫嶠的人,他的姑母劉氏傢有一個女兒,生得如花似玉,又聰明伶俐。溫嶠早就看中瞭這個大美女。正好,姑母托溫嶠幫著找對象。溫嶠便答應瞭下來,但是他留瞭個心眼,故意問:“現在好男人可不好找,您看條件像我這樣的成麼?”姑母回答:“你這個條件的就成瞭。”得瞭這樣的回應,溫嶠心裡就有譜瞭,幾天後就向姑母回復,說是已經找到瞭和自己條件差不多的一個人,還帶來瞭聘禮。  姑母見溫嶠辦事如此靠譜,非常高興地答應瞭下來,經過一番準備便舉辦瞭婚禮。行瞭交拜禮,到瞭洞房花燭的時候,新娘用手撥開遮臉的紗障,才發現新郎就是溫嶠本人。新娘大叫道:“我本來就疑心新郎就是你這傢夥,果然不出我所料。”其實,新娘也挺喜歡溫嶠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看來,隻要有機會,千萬不要錯過,大膽的毛遂自薦是很必要的。分頁:2/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比武招親:李淵靠射箭攀上高枝】  唐高李淵祖恐怕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依靠比武招親找到好媳婦的皇帝。李淵的皇後竇氏傢族顯赫,父親竇毅乃是北周的八大元帥之一,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由於竇傢系軍人世傢,竇氏自幼個性很強,隋文帝代周受禪時,她曾經哭著說:“隻恨我不是男子,無法為舅舅傢掃除禍患,不然一定要報此仇!”父母趕緊捂住她的嘴,叫她不要亂講。但是,經過此事,竇毅認為自己這個女兒不是等閑之輩,當然不能隨便嫁人。  於是,到瞭女兒談婚論嫁的年紀,竇傢就搞瞭個比武招親的辦法。不過,這可不是武俠小說裡那樣擺個擂臺,讓大傢上去和竇氏對打。而是讓人在大門上畫瞭兩隻孔雀,有意招親的必須在百步外射兩箭。凡是兩箭均射中一隻孔雀眼睛的,就招為女婿。竇氏是當時有名的美女,來應招的人絡繹不絕,但是能夠兩箭均射中孔雀眼睛的,卻隻有李淵一人。  據正史記載,李淵這個人其他方面並不突出,但射箭技藝高超。人就怕沒有特長,隻要有特長,就準有機會。李淵憑借著射箭技藝出眾,一下子得到瞭竇氏的好感,娶到瞭好媳婦。可見,在找老婆的時候,有個特長多重要。這也是“雀屏中選”典故的由來。   後來,李淵當扶風太守,得瞭一批駿馬。竇氏就勸老公把駿馬送給皇帝,李淵還舍不得。竇氏去世之後,李淵想明白瞭,便把駿馬進獻給皇帝,保全瞭自己的位置。這件事足見竇氏之賢,李淵之幸。分頁:3/3頁  上一頁123下一頁

松贊幹佈和文成公主 松贊幹佈因何迎娶文成公主

  松贊幹佈和文成公主:隋唐之際,即公元七世紀前期,吐蕃族出現瞭一位傑出領袖名叫棄宗弄贊,西藏的佛教史則稱之為松贊幹佈,後來的歷史文獻均用此名。他年紀很輕就當瞭贊普,性格驍勇,足智多謀,勇敢善戰,帶領他的部下,用武力征服青藏高原的許多部落,連實力與之相等的羊同國(有大小二羊同國)也俯首歸順,其餘較小的部落無不影從,建立起強大的奴隸制政權,成為青藏高原各部落的霸主,以邏些(今拉薩)為首都。那時內地正是唐太宗貞觀時期,聲威遠震,萬國朝宗。而松贊幹佈又素慕唐朝的文化,景仰唐朝的文明,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派遣首批使者來到長安,唐朝亦遣馮德遐回訪吐蕃,成為漢藏民族友好關系的開端。  此後,松贊幹佈多次遣使來長安朝貢,欲效吐谷渾及突厥之先例,娶唐朝公主為妻,唐太宗沒有允許。使者回到吐蕃謊稱:“初到長安,唐朝十分優待,允許通婚。正好碰上吐谷渾國王入朝,在唐太宗面前離間我們的關系,遂罷通婚之議。”松贊幹佈聞之甚怒,與羊同等部落連合出兵,攻擊吐谷渾。吐谷渾招架不住逃至青海。吐蕃攻擊黨項及白蘭兩個部落之後,屯兵20萬於松州(今四川松潘縣)之西,遣使送金銀幣帛至長安,聲稱是娶公主的聘禮。由使者傳話威脅說:“若大國不嫁公主,當即進攻內地。”這種以重兵逼嫁,脅迫成婚的無禮要求,自然遭到唐太宗的反對。不久,松贊幹佈果然率兵進攻瞭松州。唐太宗當即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率兵5萬分四路合擊,斬首幹餘級,松贊幹佈大敗,引兵遁逃,遣使謝罪,復求婚約,唐太宗這次才答應通婚的要求。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贊幹佈派遣他的大相(職同宰相)祿東贊送上黃金5000兩,珠寶數百件到長安聘婚,唐太宗答應將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佈。相傳唐太宗在答應之前曾經“五難婚使”。五件難事之一就是要使者認出百匹母馬與百匹駒馬的母子關系。這意味深長的難題含意婚使心領神會,即漢藏兩族通過公主出嫁要建立永久的母子親情。據說祿東贊運用吐蕃人豐富的牧畜經驗,將母馬和駒馬分別圈起來,並暫時斷絕駒馬的飲水和草料,過瞭一兩天之後,把母馬與駒馬同時放出馬廄,頓時出現瞭母覓子,子尋母,母子偎倚一起的動人景象。祿東贊就這樣地一一解決瞭五個難題,唐太宗十分高興,允許他立即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對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之事十分重視,不僅為她準備瞭很多妝奩,其中包括詩文、經史、農事、醫藥、天文、歷法等書籍,還有谷物、蔬菜、果木種子以及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除此之外,還帶去瞭各種技術工匠和一支宮廷樂隊。當時唐朝盛行佛教,文成公主是一虔誠佛教信仰者,所以還帶去瞭一尊佛像。相關閱讀推薦:松贊幹佈生平 吐番王朝國王松贊幹佈的介紹揭秘文成公主入吐蕃帶去瞭什麼?公主的嫁妝文成公主簡介 唐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文成公主生平松贊幹佈簡介 吐蕃王朝的立國之君松贊幹佈生平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漢文化與藏文化的傳播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幹佈率領侍從和衛隊從拉薩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區域)等待,然後再到河源(今青海興海縣一帶)迎接。松贊幹佈拜見李道宗,恭謹地奉行子侄之禮,不斷嘆服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之間均表現出一種愧沮之色。與公主回到拉薩之後,舉行瞭盛大婚禮。松贊幹佈對自己能娶文成公主為妻十分高興,他說:“我的父祖輩沒有一個人能和上國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為妻,深感榮幸,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在公主到達西藏之後,命人仿照唐朝建築模式修造一座宮殿式的建築給她住,真可謂是“金屋藏嬌”。  文成公主入藏之後,把唐朝的優秀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入瞭西藏,和松贊幹佈同心協力發展吐蕃的經濟和文化。當時藏族沒有文字,記事用繩子打結或以木刻劃記號來表示。在文成公主的主張下,松贊幹佈派人進行專門研究,創造瞭30個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結束瞭藏人無文字的歷史,從此漢文書籍可以譯成藏文,對藏族文化的發展起瞭促進作用。西藏過去無完整的歷法,以麥收的季節(約為夏歷三月)作為一年的開始。文成公主入藏後推行夏歷制,大大便利瞭藏族歷史文化的紀年和著錄。文成公主帶去的宮廷樂隊,豐富和繁榮瞭藏族的民間音樂、提高瞭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她帶去的許多工匠使藏人深得其利,從此藏民掌握瞭漢族的先進工藝技術,推廣瞭漢族的農業生產工具,大大發展瞭藏族的農業生產力。文成公主帶去的各種植物種子,也在西藏土地上生根、開花、結實,改變瞭藏民的食品結構,豐富瞭藏民的食物品種。文成公主信佛,松贊幹佈在她的影響下,大力提倡佛教,還特地在拉薩修瞭大昭寺,這對西藏人的精神生活影響之大,的確難以估量。在文成公主的倡導下,松贊幹佈不斷派人到長安留學,學習漢族優秀的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還聘請漢人到西藏掌握文書,傳授知識。   此後唐朝又不斷送去蠶種,幫助發展養蠶事業。送去酒曲,派人幫助發展釀酒事業。還有碾磨、造紙、造墨等等,也派專人傳授。文成公主本人還親自傳授瞭刺繡、紡織的技術。松贊幹佈本人對文成公主可以說是言聽計從。在她入藏之前,藏人喜歡用一種礦物赭石的色彩塗面,公主討厭這種化妝品,使人面目可憎,松贊幹佈馬上下令全國禁止使用赭石塗面。公主喜穿漢族輕質的紈綺服裝,松贊幹佈也就脫掉傳統的藏民皮褥氈裘,身著絲綢服飾,真是做到瞭婦唱夫隨啊!  文成公主入藏,對加強漢族和藏族的往來,發展藏族的經濟文化,作出瞭巨大的貢獻。藏族人民至今在佈達拉宮裡還安置瞭文成公主和松贊幹佈的塑像,還保留瞭二人結婚時的洞房遺址,西藏民間還廣泛流傳歌頌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頌她給藏族經濟文化的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揭秘西晉皇傢奇聞:白癡太子迎娶毒辣醜新娘

  西晉也是歷史上很短命的大一統王朝。結束這個王朝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  作為一個剛剛立國的王朝,西晉應該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如此迅速地走向敗亡,是開國皇帝司馬炎所不能料到的。  司馬炎一統江山,這是他最大的功績,但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他一錯再錯,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敗筆。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大兒子,他的弟弟司馬攸被過繼給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司馬昭本來想立司馬攸為帝位繼承人,但在群臣的勸說下放棄瞭——這也很正常,吸取瞭漢景帝時的教訓。  司馬炎據說長得很帥,而且有一頭能垂到地上的烏發,手長過膝(和劉備一樣的帝王之相),其皇後楊艷,才貌俱佳,但“高富帥+白才美”的組合生下三個兒子,其中長子早逝,次子司馬衷是個天生弱智,三子司馬柬倒是聰明伶俐。  司馬炎一開始想立司馬柬為太子,但楊艷堅決反對,居然搬出瞭古訓:“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其實倆兒子不論誰當皇帝,楊艷都跑不瞭做太後,幹嗎非得讓白癡當皇帝呢?後來史學傢推測,這可能是做母親的軟心腸,對兒子天生白癡感到內疚,一定要予以天大的補償。最後,司馬炎隻好遷就瞭楊艷。  楊艷選錯瞭太子,更要命的是,還選錯瞭太子妃。  公元271年,司馬衷13歲的時候,晉武帝司馬炎決定為他選太子妃。最初進入司馬炎視野的是老臣衛 的女兒,衛 是太子的師傅,應該說很合適,但賈充也很想攀上這門親事,就找人賄賂楊艷身邊的親信,把自己的女兒賈南風誇得跟一朵花一樣。  晉武帝一想,既然女方條件這麼好,那就結婚吧。等到瞭成親那天,一揭蓋頭,皇親國戚、權貴勛臣驚訝地發現,賈南風不僅身材五短,長相醜陋,而且臉上還有一大塊黑青色胎記,大傢集體“石化”。  晉武帝也是懊悔無比,但奇怪的是,白癡太子一點也不嫌棄醜新娘,兩個人在一起還很親熱,司馬炎也勉強認可瞭這個醜兒媳。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處理完兒子的終身大事後,司馬炎開始在全國選妃,歌舞後宮,不思朝政。楊艷氣恨交加,第二年秋天就去世瞭。臨終前,楊艷生怕後宮的情敵們占據皇後位子,要求司馬炎娶自己的堂妹楊芷為皇後,司馬炎一時心軟答應瞭。  楊芷被封為皇後,可把她的老爹楊駿給樂壞瞭——新科國丈的官職開始一路飆升,很快被賜為臨晉侯、任車騎將軍。楊駿自恃是皇親國戚,在朝廷飛揚跋扈,很多大臣對楊傢敬而遠之,並私下議論:“二楊繼寵,福極災生。”  去瞭一位楊皇後,又來瞭一位楊皇後和一位楊國丈,晉國的災難開始瞭。  賈南風“一進”金墉城  楊艷是個心軟的皇後,臨終讓晉武帝立自己的堂妹為皇後,很大程度上是擔心新皇後對白癡太子不利,所以臨終前再三托付楊芷,一定要照顧好司馬衷。楊芷忠誠地執行瞭這個使命,也把自己的傢族連同這個國傢拉進瞭災難的深淵。  楊駿憑借國丈身份一步登天,成瞭權臣,這讓朝臣們都很看不慣,大臣郭奕還專門上書,說楊駿“小器,不可以任社稷之重”,但晉武帝就是不聽,很多人認為這是司馬炎沉迷酒色、昏庸無道的證據,其實司馬炎心裡自有一把“小算盤”,魏晉都是權臣奪得帝位,所以那些有本事的大臣萬不能重用,楊駿平庸無能,而且“孤公無子”,更不能來奪司馬氏的江山,所以是輔佐新君的最佳人選。  無能的國丈,白癡的太子,將來如何治理國傢?對於這個難題,司馬炎似乎並不著急,因為他有一個好孫子——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司馬遹並非賈南風所生,而是司馬衷和一個姓謝的宮女所生。據一些史料上說,晉武帝曾臨幸過謝宮女,後賜給太子,一年後生下司馬遹,而且司馬遹聰明過人,長得頗像當年的司馬懿。  很多野史上說,其實司馬遹是司馬炎的私生子,不管真相如何,晉武帝很喜歡這個孩子,“愛之,恒在左右”。有一次宮中起火,司馬炎欲“登樓望之”。五歲的司馬遹忙把他拽到黑暗處,司馬炎問何故,司馬遹說:“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五歲小孩能有如此見地,讓晉武帝大喜過望。此後,逢人就誇自己的孫子聰明,“此兒當興我傢”。  晉武帝非常寵愛司馬遹,這讓一個孩子都沒生出來的賈南風異常生氣,對司馬遹恨之入骨。賈南風整天緊看著太子司馬衷,防止他在外面拈花惹草。有一天,賈南風看見一個懷孕的宮女,頓時失去理智,從一名衛士手中奪過一柄畫戟,將宮女的肚子剖開,胎兒從肚子裡掉出來摔死瞭。分頁:2/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如此慘無人道的行為讓晉武帝異常生氣,就下令將賈南風囚禁到金墉城裡——這是金墉城迎來的第一位女性貴客:太子妃。  賈南風被關到金墉城後,楊氏外戚集團的人紛紛求情——這大概是楊芷幕後運動的結果,她受堂姐托孤,不能委屈瞭太子司馬衷,現在太子妃出事,楊芷覺得有必要幫忙說話。  於是,大臣趙粲、荀勖、楊珧紛紛跑去求情:“賈妃年少,妒是婦人之情耳。願陛下察之。”楊芷也親自去吹枕邊風:“賈公閭有勛社稷,猶當數世宥之,賈妃親是其女,正復妒忌之間,不足以一眚掩其大德。”  司馬炎是個軟耳根子,經不住大傢說好話,關瞭不到一個月,就將賈南風放瞭出來,並恢復瞭太子妃的身份。  賈南風能夠走出金墉城,應該說是她的婆婆楊芷的功勞,但賈南風是如何報答楊皇後的呢?答案是:她把楊芷弄到瞭自己當年待過的地方,金墉城。  公元290年夏天,晉武帝病逝。隨著司馬炎的去世,整個晉帝國如同即將爆發的火山,雖然外表上還保持著平靜,但是地下積累的矛盾如同急流奔湧的巖漿,很快就將迎來一次總爆發。  楊太後餓死在金墉城  晉武帝扔下他一手折騰的爛攤子升天而去後,楊駿擁立白癡太子司馬衷即位,史稱晉惠帝,楊芷升級為皇太後,惠帝的老婆賈南風也升級為皇後。分頁:3/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楊駿把持朝政後,先給自己升官為“太尉、太子太傅、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為瞭平息朝臣們的不滿,楊駿隨後又宣佈,“依魏明帝即位故事,遂大開封賞,欲以悅眾”,但大臣們並不領情,反而認為給臣子無功升官,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楊駿對此非常惱火,幹脆把要職都安排成自己的親信,他讓外甥段廣任散騎常侍,把握機密,私黨張劭擔任中護軍,指揮禁衛軍。  皇後賈南風本來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她對楊芷沒有絲毫的感恩,反而整天琢磨著如何鏟除楊傢,自己好掌握朝政。恰好楊駿有個親信,因辦事不力受到楊駿的懲罰,就跑到賈南風那兒訴苦,賈南風派他出去勸說許昌的汝南王亮出兵“勤王”。  汝南王亮聽瞭賈南風的消息後,有點怯場,不敢答應,恰好楚王瑋來許昌做客,聽到這個陰謀後大力支持,答應盡快出兵。  公元291年春天,楚王瑋秘密領兵趕到洛陽城郊,派人秘密聯系賈南風。賈南風趕緊寫瞭一道詔書,要求白癡皇帝司馬衷簽字蓋章,惠帝馬上同意發兵征討楊駿。  楊駿的外甥段廣發現城內都是楚王的旗號,知道大事不妙,趕快跑到惠帝面前說道:“楊駿受恩先帝,竭心輔政。且孤公無子,豈有反理?願陛下審之。”晉惠帝當然聽不懂段廣在講什麼,段廣對牛彈琴般的浪費瞭半天口舌,覺得沒效果,就跑回到楊駿府上報信。  當時楊駿住在當年曹爽的府邸,聽說楚王瑋造反,就召集親信商量對策。太傅主簿朱振一針見血地說這是賈後發動的政變,並勸說楊駿“宜燒雲龍門以示威,索造事都首,開萬春門,引東宮及外營兵,公自擁翼皇太子,入宮取奸人。殿內震懼,必斬送之,可以免難”。分頁:4/5頁  上一頁2345下一頁  對於這個亂中求生的建議,楊駿想瞭半天,答復說,魏明帝時期就建造的這座雲龍門花瞭很多錢,燒瞭太可惜瞭。大傢沒想到這個平時道貌岸然的傢夥居然說出如此弱智的話,頓時一哄作鳥獸散。  楚王瑋的軍隊輕而易舉地攻入瞭楊府,把連同楊駿在內的楊傢一百多口人都殺瞭個精光。  賈南風早就對婆婆懷恨在心,她讓心腹寫瞭幾封帛書,上面寫著“救太傅者有賞”,然後把書信綁到箭上射到城外,然後派人高喊:“太後造反啦!”楚王瑋的士兵正在洛陽城內殺得眼紅,想也不想就紛紛殺進後宮,把楊芷五花大綁捆瞭出來。賈南風下令把楊芷關到自己曾被關過的金墉城裡。  剛到金墉城時,楊太後身邊還有太監、宮女、禦廚十來個人,賈南風把這些人全部調回,不給楊芷任何食物,8天後,年僅34歲的楊太後被活活餓死。  賈南風又聽信巫師之言,怕楊芷在九泉之下將冤屈告訴給晉武帝,就派人在楊芷的棺材上貼上靈符,並將其屍體面朝下,意為永世不得翻身。  直到公元307年,晉懷帝才下詔追封楊芷為武悼皇後,並恢復她的尊號,但是另立一廟。到瞭公元341年,東晉的晉成帝又將她的供奉入祀於晉武帝之廟。  楊太後命喪金墉城,結局是悲慘的,但這個悲劇某種程度上又是她自身造成的,假如當初楊芷不為這個醜兒媳說好話,那第一個死在金墉城的女人或許就是賈南風瞭。分頁:5/5頁  上一頁345下一頁

婉容是怎樣被迎娶入宮的?婉容入宮沒走大清門

  婉容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後,從1922年12月入宮,到1924年11月和末代皇帝溥儀一起被馮玉祥驅逐出宮,在紫禁城總共生活瞭兩年時間。婉容是怎樣被迎娶入宮的?她在宮中的生活又是哪般情形?透過原始的清宮檔案,我們可以有個大致的瞭解。  婉容入宮沒走大清門  溥儀結婚是在1922年12月1日,他和婉容這一年都是17歲。清朝皇帝結婚稱為大婚禮。這時的清王朝雖然已被推翻11年,但按照皇室優待條件,溥儀仍然保持著皇帝的尊稱,並繼續住在紫禁城,所以對內對外仍然稱為大婚禮。這次迎入紫禁城的,除瞭皇後婉容,另有淑妃文繡。  婉容能被挑選當上皇後,真是費盡瞭周折。當初,要為溥儀選皇後的消息傳開後,提親的人便接踵而來。但按清朝定制,皇後都從滿蒙王公大臣傢的女兒中挑選。所以,像徐世昌、張作霖提親推薦的,都被婉言謝絕瞭。據說,當時負責匯總提親情況的溥儀叔父載濤的桌子上,女孩的照片都可以裝訂成冊瞭。在這讓人眼花繚亂的女子堆裡,經過反復篩選,有4人入圍成為候選人。再經仔細挑選,最後剩下婉容和文繡。  皇後隻有一個,是選婉容,還是文繡,皇室內部鉤心鬥角,特別是那些太妃們,都想讓小皇帝選自己看中的姑娘,以鞏固各自在宮中的勢力。這樣爭來爭去,各不相讓,最後隻好讓溥儀來“聖裁”。他看過婉容和文繡的照片後,最終選中婉容作皇後,文繡則封為淑妃。民間傳說是婉容的父親榮源花瞭20萬兩黃金,為女兒買下瞭皇後這頂鳳冠,這隻是傳聞,已很難證實瞭。   迎娶婉容作皇後的禮節儀式,全都按照清朝的舊例來辦,分為納彩禮、大征禮、冊立禮、大婚禮四個步驟。具有訂婚意義的納彩禮,是在1922年10月21日這天,溥儀派正副使臣帶著近千人的儀仗隊伍和100多抬轎的禮品,到北京地安門外帽兒胡同婉容的傢,向其父榮源送上彩禮。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先後舉行瞭大征禮和冊立禮,大征禮是告訴女方傢裡確切的成婚日期,冊立禮則是正式給予皇後名分。說起來,婉容的婚禮也還是有些遺憾的。按清朝慣例,奉迎皇後入宮,不論皇後的傢住在京城哪個方位,迎親隊伍都要經過大清門,再從紫禁城的正門午門進宮。大清門在平時除皇太後、皇帝可隨時出入外,任何臣工都不能擅自行走,皇後也隻有在大婚之日才能享用一次。而婉容卻沒有享受到這份榮耀,她入宮不僅沒走大清門,而且也沒走午門。婉容走的是東華門大街,從東華門入的宮。從這點說來,她這個小朝廷時代的皇後,還是與大清帝國的真正皇後不一樣的。這時的溥儀已是退位的皇帝,雖獲準住在後宮,但紫禁城內乾清門以南的地方已歸北洋政府瞭,因此也就不能再那麼講究瞭。  屈指數來,清朝入關後的10位皇帝,先後共立過24位皇後。如果婉容還可以稱得上皇後的話,那麼她就是第25位,也是古代中國的絕版皇後。相關閱讀推薦:末代皇帝溥儀大婚之日沒有和皇後婉容洞房?末代皇後婉容怎麼死的?婉容死後葬在哪兒?婉容的孩子是誰的? 末代皇後婉容的情人是誰?婉容死後葬在哪兒?末代皇後婉容是怎麼死的? 溥儀選皇後:婉容父親花20萬兩黃金買鳳冠?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梅蘭芳演《霸王別姬》  在保存下來的溥儀檔案裡,有兩本大婚典禮時的禮品賬簿,封面上寫著《大婚典禮進奉銜名物品冊》,裡面一一開列瞭送禮的人名、物品種類和數量等。清單裡,不僅有清朝的遺老舊臣,還有民國政府的要員、軍閥政客,外國使節也名列其中。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專門派特使帶著2萬銀元前去祝賀。像曹錕、吳佩孚、馮玉祥、徐世昌、張作霖等民國要人,以及康有為等社會名流,也都送瞭如意、傢具等禮品。  為瞭操辦婚禮,當時的小朝廷成立瞭專門的“大婚禮籌備處”,他們查閱《大清會典》和清朝歷代皇帝大婚的檔案,最後決定按照同治帝婚禮的規模來辦,因為那次大婚相對花錢少些。雖然小朝廷已不能過於鋪張,但最終算來,還是花費瞭40多萬銀元。當時,兩元錢能買一袋面粉。而光緒帝大婚,竟花費瞭550萬兩銀子!  大婚期間,宮裡連續唱瞭3天戲,光這就花瞭3萬多銀元。值得一提的是,還專門請梅蘭芳、楊小樓演瞭《霸王別姬》這出戲。當時曾有人提出,在這樣大喜的日子裡,演這樣傷感的戲不太合適。但溥儀認為沒關系,還是決定演瞭。當戲演到動情的地方時,太妃和王公的女眷們都流下淚來。散戲之後,一些王公舊臣心事重重,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兩年後,當溥儀和婉容被趕出宮的時候,還有人說:這都是大婚時演《霸王別姬》惹的禍!   婉容宮裡的英文名字叫伊麗莎白  在清朝,皇帝的生日稱為萬壽節,皇後的生日稱為千秋節,每當遇到這樣的節日,宮裡都要唱戲慶賀幾天。1923年9月,是婉容入宮後的第一個千秋節,雖然對外再三說要節儉,還是在紫禁城的漱芳齋唱瞭一天的戲,並且對身邊太監和宮內當差人員分別賞賜銀元,少則2元、5元,多則10多元。就是在平時,婉容每天的生活費也要用去一二百元。  據說,在民國時期長大的婉容,從小受到做生意的父親的熏陶,接受瞭不少西化教育。在紫禁城裡,婉容和溥儀常常在一起騎車、打球。婉容還手把手教會瞭溥儀吃西餐。溥儀和婉容、文繡這些小朝廷的主人,還在宮內拍瞭不少照片,留下瞭他們的身姿芳容。  在溥儀檔案裡,還有不少當年婉容在宮內寫給溥儀的英文短信。他們兩個天天都能見面,還用英文通信,說明他倆那時的感情還是不錯的。婉容為瞭學習英語,在宮裡先後請過兩個美國女教師,專門教她。文繡也學英文,隻不過請的是中國女教師。在婉容給文繡的信中,也不時攙雜著一些英文單詞。當時,婉容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叫伊麗莎白(Elizabeth),那時她自己按音譯寫成“衣裡薩伯”,溥儀的英文名字叫亨利(Henry)。西化風氣已經進入並且影響到末代宮廷的生活。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的軍隊進入紫禁城。當時擔任北京衛戍司令的鹿鐘麟帶著二十幾名警察來到內廷,逼迫溥儀的小朝廷接受修改後的“優待條件”,且當天就要離開紫禁城。皇宮裡頓時一片慌亂,溥儀雙手托腮,一聲不吭,文繡無奈地說:“搬出去也好,省得在這裡擔驚受怕!”隻有婉容態度強硬,叫喊著說:“反正我鐵下心,今天不搬,不能搬!”但是,願意搬也罷,不願意搬也罷,軍隊上午9點入宮,下午4點溥儀就交出瞭“皇帝之寶”和“宣統之寶”兩顆大印,帶著婉容等一批身邊的傢眷,分乘5輛汽車,暫時遷往其父載灃的醇親王府邸。末代皇帝溥儀和末代皇後婉容就這樣永遠地離開瞭紫禁城。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上海皇帝杜月笙60歲迎娶哪位美女?杜月笙幾個太太

  晚來艷福:杜月笙花甲迎娶瞭哪位美女?  杜月笙一生共名媒正娶瞭五位太太。  大太太名沈月英,蘇州人,沒有生育。她領養一個兒子,名杜維潘,雖是養子,但此子進門後,杜月笙事事順利,所以愛得勝過己出。後大太太因與表哥通奸被杜幽禁十年。  二太太陳幗英,上海人,原是舞女,後跳舞結識杜並嫁給杜,共生育三個兒子,即維桓,維翰,維寧。  三太太孫佩豪,蘇州人,筱桂蓀外甥女,十六歲嫁給杜。生育兩個兒子,即維屏、維親。  四太太姚玉蘭,北京人,著名京劇演員,父親為著名京劇醜角”七盞燈”,姚玉蘭與母親小蘭英,妹妹姚玉英在上海演出時被杜看中,姐妹同一晚被杜強占,後一個星期後姚玉英病死,姚玉蘭生育二子和二女,即維善、維嵩和美如、美霞。 二太太陳幗英(右三)三太太孫佩豪(右四)  杜月笙和五太太孟小冬  五太太孟小冬,北京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姚玉蘭師姐,先前曾經與京劇大師梅蘭芳的一段愛情為世人贊嘆。後隨杜月笙在1949年逃往香港後,與其結婚,沒有生育。  杜月笙於1951年8月16日下午4時50分在香港傢中病逝,時年63歲,1953年毛人鳳奉蔣介石之命將杜月笙遺體遷葬臺北南郊的一座山上。相關閱讀推薦:杜月笙幾個老婆?杜月笙五房漂亮姨太太罕見照片孟小冬為何拋棄梅蘭芳嫁給杜月笙?孟小冬的婚史杜月笙幾個老婆 上海大亨杜月笙妻兒全記錄杜月笙:一個黑幫老大與蔣傢王朝之間的恩怨杜月笙老婆妻子和子女是誰?杜月笙後代在哪裡?分頁:1/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1947年8月30日,就是杜月笙花甲之慶瞭。在此以前,他喘疾時發時好,住在18層樓裡,輕易不出大門,而且國共內戰正酣,國境之內處處狼煙,又有兩廣和四川、蘇北等地發生嚴重水災。杜月笙不想在他傢中大肆鋪張,遭人非議,因此對於建議做壽者一概搖頭拒絕,逼不過的時候,他更會氣喘咻咻地說:  “算瞭吧,現在我還有什麼心情做壽呢?”但是朋友、徒子、徒孫們都說這次花甲大慶非做不可,因為杜月笙50大壽時恰值“八·一三”滬戰爆發,當時有不少要為他祝壽,杜月笙曾說過:  “國難當頭,哪裡來做壽的興致?要做,等打勝瞭東洋人,再來做60歲!”  所以有人說:“你杜先生言話一句,這做60歲壽的事體,當然也不能例外!”  各方好友加上杜月笙的徒子、徒孫們組成的瞭恒社組織門生,不由分說地組織瞭一個“慶祝杜公60歲壽誕籌備委員會”,推出瞭籌備委員23人。早就展開瞭準備。   8月29日孟小冬1938年12月拜餘叔巖為師,1943年餘叔巖病逝,她曾在暗無天日的淪陷區北平渡過8年寂寞黯淡的光陰。以一介弱質,飄零天涯,當她受到杜月笙的敬重,姚玉蘭的親愛,溫情和煦,使她心生感激。早年餘叔巖病篤的時侯,孟小冬曾親侍湯藥,衣不解帶達一月有餘。因此如果說“看護”病人,孟小冬的細心體貼,早就有經驗,又比姚玉蘭更高一層。即然在18層樓與杜月笙、姚玉蘭同住,她也就自然而然兼代起姚玉蘭的侍疾之責,她為杜月笙長伴枕邊,問寒籲暖,這使杜月笙大為感動,他沒有想到在他老病纏身的花甲之年,居然還有這一份遲來的艷福。  杜月笙一生好旋,在伶界以樂於捧角而出名。因此伶界人士無不對他尊敬愛重,他在伶界人士的心目中是尊而可親的長者,無論認識與不認識,伶界人士對杜月笙都有一份特別親切的感情,凡是到過上海的伶人不曾受過杜月笙幫忙者很少。孟小冬也多次接受杜月笙的錢財,兩人因互相感激而陷於愛戀,其基本原因就由於這種感情上的相通而來,難得的是姚玉蘭心胸豁達,她也仰慕孟小冬,更瞭解杜月笙和孟小冬由互敬而終至互愛的心理,覺得這一份純摯真切的感情相當難能可貴。現在杜月笙已經是抱病延年、行將就木的人瞭,隻要世間還有能夠使他快慰欣悅的事情,姚玉蘭無不樂於讓他盡情的享受瞭。  堂會十天盛況空前。金廷蓀擔任壽慶總提調,他為此曾幾次北上故都專程邀角兒。盡管在北平的四大名旦之三,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都因為有事纏身,不能南來,其餘大牌名角如莜翠花、馬富祿、張君秋、芙蓉草、劉斌昆、譚富英、韓金奎、李多奎、閻世善、李少春、馬盛龍則是一概到齊,加上原在南方的梅蘭芳、馬連良、麒麟童、章遏雲、裘盛戎、葉盛蘭、葉盛長、薑妙香、楊寶森、馬四立、蓋三省、魏連芳等,陣營自是空前的堅強,再加上姚玉蘭的一封私函邀來瞭餘派老生、魯殿靈光的孟小冬,聲勢之浩大,在勝利前後全國各地的平劇演出中,沒有第二個瞭。  北來名伶大都住在金廷蓀的南陽橋“老金公館”,名伶在上海的開銷,在義演票房收入項下支付,角兒則一概不支酬勞。他們唱純義務戲,所有售票收入一律移充全國各地賑災之用,七天公開售票的義務戲演下來,杜月笙大概籌到一百億左右的巨款。這一筆數目,即使在物價日漲的1947年也是相當的可觀。分頁:2/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義演前後歷時10天,杜月笙由於生病,一場女子戲也沒有看過,到是不少北來名伶,紛紛的上18層樓探疾,杜月笙在病榻上向他們連聲道歉,並且也答應瞭他們的要求,隻要喘疾稍愈,精神體力許可,他一定要抽出時間跟大傢聚一聚。  在杜壽堂會演出中最令人矚目的一對名伶,首推餘派嫡傳孟小冬和在敵偽時期曾經蓄須拒演的伶王梅蘭芳。這是兩位舉國無出其右的名須生與名青衣。孟小冬破例粉墨登場,已經使杜月笙面上飛金,光采萬丈,而梅蘭芳在10日之內連唱8出大軸,僅隻回避瞭與孟小冬同臺的兩場,這更是豈同小可,非比尋常。要不是梅蘭芳和杜月笙交誼深厚,推說一聲跟孟小冬同時演出多所不便,他比程、荀、尚三大名旦更有理由不來參與這次杜公大壽的義演瞭。  因為,伶王梅蘭芳和冬皇小冬,曾經是一對恩愛夫妻。  早在1926年,孟小冬下嫁梅蘭芳,這是盡人皆知的一件梨園韻事,以冬皇配伶王,珠聯璧合,旗鼓相當,是菊部佳話。  原來,孟小冬系出梨園世傢,但是她自小生長在南方,才13歲,便在上海大世界乾坤劇場獻藝,唱的是“譚派須生”,和名影星李麗華的母親張少泉、香港老令工粉菊花同臺演出,1925年她到北平,在三慶園演出,隻唱夜場。 四太太姚玉蘭(左一)  這時北平正值平劇鼎盛之時,餘叔巖、楊小樓、陳德霖、荀慧生合組“雙勝班”,和赴日演唱載譽歸來的伶王梅蘭芳打對臺,斜刺裡殺出一位南邊來的小姑娘孟小冬,居然能在兩大戲王之間脫穎而出,使北平戲壇由雙雄對峙一變而為鼎足而三。孟小冬的天才橫溢,異軍突起,使梅蘭芳不禁刮目以看,由仰慕而生情愫,雙方心儀,最後惺惺相惜,於是“冬皇”嬪於“伶王”。  但當孟小冬紅遍北平時,拜倒於她石榴裙下的少年郎,不知有多少。就中有一位京兆尹王達的兒子王維琛,單戀孟小冬到瞭發狂的程度。他聽說孟小冬下嫁梅蘭芳,便在衣袖裡藏瞭一枝手槍,找到無量大人胡同中的梅蘭芳的傢裡,揚言梅蘭芳奪瞭他的“未婚妻”,他要找梅蘭芳算賬,一會兒要取梅蘭芳的性命,一會兒又索賠10萬大洋。這時候梅蘭芳恰在午睡,他傢裡一位常客綽號“夜壺張三”,在北平報界工作的張漢舉,便出面敷衍周旋,張漢舉在討價還價時,陪笑商量,卻不料梅蘭芳一覺睡醒,貿然地闖瞭進來,“仇人”照面,驚壞瞭張漢舉,當下隻好向他拋個眼色說:  “這位王先生,是來跟你借5萬塊錢的。”  梅蘭芳這時已經一眼看見瞭王維琛的臉色不對,以及他手上的那柄短槍,他大吃一驚,匆匆地說瞭聲:“我打電話去。”便一個轉身從側門溜走。  他離開客廳後立刻打電話四處求援,於是,王懷慶的京畿衛戍總司令鄧、薛之珩的首都警察廳,以及全北平軍、憲、警各單位都派瞭大隊人馬來,把梅蘭芳的那幢四合院,圍得水泄不通。  王維琛聽到梅蘭芳的那一句“我打電話去”,即已警覺大事不好,但是他隻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朝陽大學法科學生,養尊處優,任性慣瞭的大少爺,缺乏應變的能力,仍然僵著不走,一副手足無措、難於決斷的神情模樣,一直等到大批軍警趕到,他才想起利用張漢舉當擋箭牌一路開槍沖出去,其悲慘的後果可想而知,屋外亂槍齊下,院子裡流血五步,伏屍兩人,王維琛理性全失,他把夜壺張三一槍擊斃,終於自己也飲彈而亡。鬧出這一樁血案,梅蘭芳心摧膽裂,為之嚇傷,他不久便攜眷南下,但是正因為有此一幕,孟小冬便被梅蘭芳的發妻福芝芳抓住“口實”,梅蘭芳傢裡便雞犬不寧。福芝芳進梅門在先,她口口聲聲為梅郎的生命安全著想,逼他和孟小冬分手。孟小冬自幼傲比冰霜,這時又紅遍南北,她豈肯與不學無物、一心靠抓牢梅郎吃飯的福芝芳爭一日之短長。然而,梅蘭芳深愛孟小冬,他絕不願輕言分離,但是,他也制服不瞭福芝芳的吵吵鬧鬧,因此,梅蘭芳在聲譽如日中天的時候,深深地為傢庭糾紛苦惱,進退兩難,幾至憤不欲生。分頁:3/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梅蘭芳的至親好友實在看不過瞭,於是,他們決定集議籌商,插身其間,幫梅蘭芳做這一個重大決定。  中國銀行總理馮耿光是梅蘭芳的後臺靠山,梅蘭芳一生對這位馮耿光———馮六爺可謂一言一行,無所不從。馮六爺說一,梅蘭芳斷然不敢曰二。在梅宅血案發生過後不久,曾有一次,杜月笙的好朋友楊志雄,偶然在他傢做客,親耳聽到馮耿光力排眾議,要梅郎舍孟而留福。  馮耿光所持的理由是什麼呢?三言兩浯,很簡單,他分析孟小冬和福芝芳的性格。他說孟小冬為人心高氣傲,她需要“人服侍”,而福芝芳則隨和大方,她可以“服侍人”。以“人服侍”與“服侍人”相比,為梅郎的一生幸福計,就不妨舍孟小冬而留福芝芳。他這個說法,把那些擁孟論者列舉的冬皇優點,什麼梨園世傢、前程似錦、珠聯璧合,伶界佳話全都壓瞭下去,在座的每一個人都不便再贅一詞說什麼瞭。  就憑馮六爺對梅蘭芳的影響力,一件關系三方而終生幸福的婚姻大事,自此輕而易舉地得到瞭解決。孟被迫離異,黯然分手,這使梅、孟戲迷為之大掬瞭一把同情之淚。   因為這樁情事,在杜月笙60誕辰盛大公演之期前後,上海的小報、雜志,怎肯放過孟小冬、梅蘭芳同期演出這一條千載難逢的花邊新聞。於是,上海灘的各種小報和方塊雜志,花樣翻新,不惜危言聳聽,有謂孟小冬、梅蘭芳的“南化會”,正是他們舊情復熾、破鏡重圓的契機;又說什麼早幾年梅蘭芳留須不唱,福芝芳則為破除寂寞,寄情賭博,早已將梅蘭芳的生平積蓄,輸得一幹二凈,她怕丈夫稽核,魂夢為勞,眠食難安,於是得瞭神經衰弱重癥,梅蘭芳正想驅之為快,如今心上人南來,淚看覆水重收,便在眼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總而言之,這時全上海的輿論似乎一致都在為孟、梅復合而在大聲疾呼,搖旗吶喊。  好事的小報、雜志不遺餘力大肆撮合,使梅蘭芳百口莫辯,福芝芳心驚膽戰,姚玉蘭心懷惴惴,杜月笙則有說不出來的滋味,而孟小冬竟能處之泰然,她對所有報章雜志刊載與她有關的文字,一概視若無睹。  但是,“梅孟重圓”的謠諑卻越傳越盛,呼聲甚囂塵上,越是空穴來風,八字也沒有一撇的無稽之談,越是有人言之鑿鑿,煞有介事,這終於使得已卷入漩渦的梅蘭芳、福芝芳夫婦,和杜月笙、孟小冬一對戀人,全都感到心中極不是滋味;於是,冰雪般聰明的孟小冬便提出回北平料理諸事的願望,杜月笙雖說萬分難舍,卻是明知她的用心良苦,也就不忍心拒絕。果然,等孟小冬突然回返北平以後,外間謠傳種種,一下子便靜止下來。  風止塵定,波濤不興,杜月笙雖然略微心寬,但是縈念伊人在天之涯,他的心境漸漸地又變壞瞭。這時,華北戰雲日急,共產黨連取要地,北平將成圍城,杜月笙真是急得睡不好吃不香,心憂如焚。於是,他函電交馳,又派專使,好不容易租用一架飛機接出瞭孟小冬。孟小冬抵滬時,杜月笙拖病軀親自到機場接人。杜月笙歡天喜地,興奮若狂,以後待孟小冬猶如捧住瞭一隻鳳凰。孟小冬也有感於他恩情之重,從此死心踏地,杜門不出,像服侍她師父餘叔巖那樣,盡心專侍杜月笙。分頁:4/6頁  上一頁23456下一頁  杜月笙60壽辰的頭一天晚上,在顧嘉棠的傢裡,由杜月笙的各方好友聯合設宴為他暖壽,人數經過嚴格甄選,精選瞭又精,但還是有兩百多位。多年老友如黃金榮、楊虎、王曉籟、章士釗、錢新之、徐寄庼、范紹增,劉航琛等,黨、政、軍界友好如洪蘭友、鄭介民、潘公展、蕭同茲、程滄波、陳方等絡繹來臨,場面顯得熱烈而又輕松,遺憾的是這一晚壽星杜月笙因為喘病又發,無法到場。於是,暖壽筵會由洪蘭友發表瞭一篇祝辭,然後是上海市長參議長潘公展,代表杜月笙致詞答謝,與宴佳賓一般舉觴,遙祝臥病18層樓上的杜月笙早日恢復健康。  8月30日,杜月笙花甲之期,泰興路麗都花園舞廳為之歇業一天,寬廣無比的正廳佈置成瞭花園錦簇的壽堂,紅燭高燒,香煙繚繞;五彩繽紛、芬香撲鼻的各式花籃由禮堂外面沿著兩旁墻角,一直擺到照壁,簡直數不清那該有幾千百個。國民政府蔣主席,早就題贈的一幅匾額,用精美鏡框高高的懸在正中,賀詞文雲:“嘉樂延年”。  左右兩廂,則為中央各院部會首長題贈的壽聯壽幛,兩側墻上,各地各界的祝頌壽屏更是掛得密密層層,琳瑯滿目。當日收到的禮品共800餘件,全部擺在一長串茶幾上公開陳列,其中有金盾、銀鼎、玉石、器玩。在各項禮物中有三件特別珍貴,令人贊賞不置的,一是郵務工會利用各種郵票剪貼而成的百壽圖,妙手天成,活脫紙上,一是美一繡業公司以百餘種毛線繡制的一幅杜月笙巨像,據說是該公司繼杜魯門、麥克阿瑟繡像後的第三幅作品,第三件是一幅人物國畫,畫中的八仙呂洞賓居然是杜月笙,送禮的誠可謂善頌善禱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