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鐵馬

大遼太後蕭燕燕:鐵馬紅顏契丹族第一女英豪

  大遼太後蕭燕燕:民間廣為流傳的評書《楊傢將》中,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蕭太後。她的原型,就是契丹歷史上舉足輕重、風光無限的承天皇太後。蕭太後,名蕭綽,小名燕燕,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後。與《楊傢將》等戲劇、小說中殺伐決斷、率領虎狼之師與宋軍大戰於燕雲一帶的“母夜叉”形象大為不同的是:歷史上的蕭燕燕實際上是個美女政治傢,高瞻遠矚,治國有方、且又情意綿綿……  然而,由於正統的塵封和世俗的偏見,蕭燕燕在廟堂上的鴻篇巨制,在疆場上的神來之筆,在愛河裡的風情萬種,都被染上瞭另一種色彩。  耶律賢即位之初,面對的是一個酒鬼皇帝迷迷糊糊統治過十幾年的國傢。為瞭徹底改變穆宗留下的混亂局面,耶律賢進行瞭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契丹帝國的政治開始顯現出一派清明氣象,國力也隨之上升。立志要做治世賢君的遼景宗,整日捧著《貞觀政要》研讀,倒是頗有乃祖之風。可惜天不遂人願,沒給他一個好身體。  當年他的父親耶律阮在火神淀被耶律察割殺害時,年僅4歲的耶律賢也成瞭叛軍追殺的對象。幸虧一個叫劉解裡的廚子用氈子將他裹起來藏在瞭廚房的柴火堆裡,耶律賢才逃過一劫。雖然保住瞭性命,但他目睹瞭父母被殺的場面,精神上受到瞭很大的刺激,嚇出瞭一身毛病,身體一直不好。做瞭皇帝後,又患上瞭風疾,身體非常虛弱,嚴重的時候,連馬都騎不住,更別提處理軍國大政瞭。   就這樣,蕭燕燕適時地走到瞭前臺,每逢耶律賢犯病時,蕭燕燕都代他上朝處理國事。一開始,蕭燕燕還仰仗父親在朝中的支援,但時間一長,她對政務越來越熟悉,內外周旋之中,竟然可以遊刃有餘瞭。耶律賢發現瞭妻子的才幹,幹脆放心地將朝政交給她,自己以養病為由開始瞭休閑娛樂。相關閱讀推薦:大遼蕭太後:如何帶領契丹殘兵血戰宋朝精銳?遼國蕭太後與韓德讓是什麼關系 他們真的相戀嗎蕭太後與韓德讓是什麼關系 他們真的相戀嗎分頁:1/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蕭燕燕大權在握後,父親蕭思溫也迅速成為朝中的重要人物。然而樹大招風,這種顯赫引來不少人的妒恨。公元970年5月,蕭思溫隨景宗出外行獵時,遭到瞭政敵的刺殺,猝不及防,一命歸西。父親的死,使年僅17歲的蕭燕燕受到瞭極大的刺激,如此殘酷的權力鬥爭也使她的政治閱歷迅速地成熟起來。沒有瞭父親的幫助,卻還有丈夫的支持。她開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全力協助景宗治理國傢,推行全面改革。在景宗的支持下,她不僅得到瞭盡顯才能的機會,也得到瞭群臣由衷的欽佩和效忠。  兩年之後,19歲的蕭燕燕在治理國傢的同時,為遼景宗生下瞭長子耶律隆緒。景宗後繼有人,對蕭燕燕更是寵愛無比。  在蕭燕燕的努力下,幾年後,遼國經濟形勢好轉,軍事實力日益增強。朝野上下,對年輕的皇後刮目相看。為瞭對妻子幾年來的辛勞表示回報,景宗將一個皇帝所能給予的最高嘉許和信任都給瞭她。976年2月,遼景宗傳諭史館學士:“此後凡記錄皇後之言,亦稱‘朕’暨‘予’,並著為定式。”這就是說,景宗將妻子的地位升到瞭與自己等同的位置,把契丹王朝的軍政大權,徹底交到瞭蕭燕燕手上。  到景宗之時,阿保機創立的契丹王朝已經立國六十多年。其間,內憂外患,血雨腥風,戰爭一直伴隨著這個多元文化的草原帝國。在契丹男人的手裡,這個王朝沒能成為太平盛世。於是,歷史把這個重任賦予瞭契丹的女人。賦予瞭年僅20多歲的蕭燕燕。   公元979年,統一瞭南方的宋太宗趙光義發動瞭征伐北漢的太原之戰。蕭燕燕清楚,宋太宗征伐北漢,最終目的是奪取燕雲十六州。蕭燕燕不希望失去北漢這個遼宋之間的緩沖地帶,於是,派人到北宋交涉,希望北宋不要征伐北漢。但是,趙光義自恃兵強馬壯,對蕭燕燕的警告置若罔聞,拍著胸脯說瞭一句宋朝自太宗以後近三百年間再也聽不到的豪言壯語:“河東(北漢)逆命,正應興師問罪!如北朝(契丹)不援,和約如故;否則,隻有兵戎相見!”於是,在消滅北漢之後,宋太宗不顧勝利後不得獎賞、心有怨恨的將士們的反對,強令疲憊不堪之師,徒步600餘公裡,越過連綿險惡的太行山脈,去進攻強大的遼國。分頁:2/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戰爭開始時,宋軍兵不血刃,連克軍事要地,並對遼朝的“南京”幽州城(今北京)形成瞭合圍之勢。一時之間,趙光義不禁有些飄飄然瞭。卻全然不知自己長途奔襲,孤軍深入,已正中瞭蕭燕燕“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計謀。在接下來的高粱河會戰中,宋軍三面受敵。原本疲憊、厭戰的將士在酣戰之時突然叛變,頃刻間,宋軍全線潰敗,死者萬餘人。宋太宗本人也身中流矢,腿部受傷,乘驢車狼狽狂逃。遼軍追至涿州,繳獲宋軍兵器、糧秣無數。宋太宗腿上的兩處入骨箭傷,竟成瞭他日後病死的主因。  為瞭教訓趙光義的無端挑釁,次年10月29日,蕭燕燕與丈夫親率大軍進圍瓦橋關(河北雄縣)。趙光義命宋軍嚴密設防,阻截遼軍南下,並親率大軍馳援瓦橋關。但遼軍進展迅速,宋朝援軍尚未趕到,遼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已率前鋒軍將瓦橋關包圍。蕭燕燕抓住戰機,命令耶律休哥出擊。遼軍兵鋒銳猛,奮力沖殺,宋軍不敵,退至莫州(河北任丘北州鎮),被遼軍追及,展開決戰。宋軍損失很大,幾員戰將被俘。心有餘悸的趙光義,怕重演高粱河之戰的悲劇,不敢再進,隻好草草收兵。  公元982年9月,在瓦橋關決戰之後兩年,35歲的遼景宗到達雲州(山西大同)境內,遊獵於祥古山時得瞭重病,最後在趕往雲州的途中死在瞭焦山行宮。當時,蕭燕燕剛剛30歲,太子耶律隆緒12歲。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握政,虎視眈眈地盯著皇位,局勢馬上變得險惡起來。蕭燕燕手握一紙“長子隆緒繼位”的遺詔,牽著12歲的兒子,召來景宗臨終前委托後事的大臣韓德讓和耶律斜軫,問道:“母寡子弱,族屬雄壯(指契丹皇族勢力),邊防未靖(宋軍威脅),你們來說,我該怎麼辦?”  韓德讓、耶律斜軫兩位股肱之臣忙跪地表忠心,“隻要您信任我們,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韓德讓建議蕭燕燕下詔讓各諸侯王回到自己的領地,相互之間不得互通消息和見面。在解除瞭宮廷政變的危險之後,蕭燕燕宣佈景宗遺詔,立太子耶律隆緒為皇帝,是為遼聖宗。蕭燕燕則被尊為“承天皇太後”。   韓德讓是漢族人,祖父韓知古原本是述律氏的傢奴,述律平嫁給阿保機時,韓知古作為陪嫁的滕臣到瞭耶律傢。因此,韓德讓有著“宮分人”的不光彩出身。韓德讓在景宗大量提拔運用漢官時嶄露頭角。為景宗朝的政權鞏固,百姓安居樂業出瞭很多好主意。因此他屢屢升官,先是代父韓匡嗣為上京留守,後又代父為南京留守,管理偌大的燕地。在公元979年的“高粱河之役”中,韓德讓堅守南京(今北京)十五個晝夜。在援軍到達時,韓利用原來的地下坑道,出奇兵抄宋軍背後,配合耶律休哥大敗宋軍。這次戰鬥,不但保住瞭幽州燕地,而且使宋軍元氣大傷。韓德讓以守禦之功譽滿朝野,景宗授之為遼興軍節度使。分頁:3/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此次,韓德讓又因擁立有功,官升一級。蕭燕燕命其統掌禦府禁衛軍,總理宿衛事,參決大政。於是,韓德讓一面主持朝廷政務,安撫臣民,一方面兼起保衛皇太後和小皇帝的責任。他對上京臨潢府實行戒嚴,使得以蕭燕燕為首的領導核心,很快穩住瞭局勢,渡過瞭危機。由此,蕭燕燕對韓德讓也愈加寵信,並遷升他和耶律斜軫分掌南、北樞密院。為瞭籠絡群臣,蕭燕燕作瞭許多平反工作,下令凡是結案發落而有冤枉者,可以到禦史臺上訴,並多次親自審決滯獄。還把以前契丹人和漢人發生糾紛時重責漢人的舊俗,改為契丹人和漢人同罪同罰,及時調整瞭兩族關系。  由於蕭燕燕臨危決斷,處變不驚,賞罰分明,治國有方,一時間,契丹內外和睦,兵強馬壯。  經過多年與北宋的交戰,蕭燕燕早已徹底摸清瞭北宋政府的實力和君臣怯戰的心理。但即便如此,遼宋之間的戰爭——對燕雲十六州的領土爭端,也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蕭燕燕以政治傢的高瞻遠矚,敏銳地意識到:與其這樣無休止地相互征伐下去,不如互不侵犯,和平共處。但雙方進行瞭這麼多年的戰爭,怎麼個“和”法,還需要講求策略。蕭燕燕深諳“進攻是最佳的防守”,所以,采取瞭以戰止戰,以攻求和的策略。

龍砂鐵馬犯煙塵——陰山之顛唐軍大破回鶻

  黃河欲盡天蒼蒼的西北——在那裡,十餘萬回鶻人拖曳著大漠的風霜穿行在黃雲白草草間,橫亙六十餘裡,滾滾向東,不可阻擋地越過陰山之顛,災難性地湧向邊境。  這是數百年來北方大地上最為壯觀的大遷徙。  這個在突厥汗國廢墟上崛起的草原民族稱霸大漠近百年後終於無可挽回地走向秋風動地黃雲暮的蒼涼晚景。在他們的身後,一個名為黠嘎斯的新銳力量向他們發動瞭致命的摧毀。世代生息在伊州之西、焉耆之北的黠戛斯古稱堅昆。唐朝初年的時候,人們也稱他們為結骨,是廣袤無垠的草原上一個並不太起眼的群落。自從在乾元年間被回鶻擊敗後,黠戛斯一直在遙遠的青山默默將養自己受創的傷口。那裡離長安實在是太遙遠瞭,即使到回鶻可汗的金帳也要騎駱駝走上四十天。彈指間,黠戛斯淡出長安的視野已經有一百多年瞭。誰曾想,他們會以如此強勢的姿態又一次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衰老的回鶻已經沒有力量象幾十年前那樣將黠戛斯驅逐到青山的某個不知名角落。雙方在大漠廝殺瞭二十多年。冗長的戰事拖垮瞭老邁的回鶻人,剽悍的黠戛斯卻通過一次又一次擊敗自己的夙敵證明瞭自己。他們向筋疲力竭的回鶻驕傲地宣告:“汝運盡矣,我必取汝金帳!”  就如黠戛斯人所宣稱的那樣,回鶻的國運的確走到瞭盡頭。在內外交迫的困境下,可汗的金帳裡爆發瞭一場血腥內訌。宰相掘羅勿殺死彰信可汗。憤怒的偏將錄莫賀失去瞭理智,竟然勾引十萬黠戛斯騎兵殺死弒君者掘羅勿。象征著回鶻對草原諸部無上權威的金帳在熊熊烈火中灰飛煙滅。在失去瞭他們的金帳後,回鶻人如無根的飄蓬隨風四散:十五個部落西奔葛邏祿,另外兩支分投吐蕃和安西。幾乎就在李德裕回長安的同時,彰信可汗的兄弟沒斯和宰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頡啜在黠戛斯人驅逐下,帶著自己的部眾倉皇逃到瞭天德軍邊塞,請求內附唐朝。李德裕收到邊塞傳來的文書時,他們的前鋒已經近逼到西受降城一帶瞭。  這是似曾相識的一幕。公元一六六年,誇得人、馬科曼尼人、倫巴第人等日耳曼諸部也是在狂飆一樣的匈人驅逐下,潮水般地湧向羅馬帝國的邊境,雲集在多瑙河之畔。他們向哲人皇帝馬可?奧裡略提出瞭內附的請求。羅馬最終沒有能阻止蠻族突破邊墻防禦體系,越過黑水滔滔的多瑙河,兵臨亞得裡亞海,揭開瞭羅馬帝國漫長衰亡史的第一章節。睿智的馬可?奧裡略沒有破解的難題,要由誰來破解呢?知道回鶻人龍砂鐵馬犯煙塵的消息後,李德裕在靜無人聲的政事堂裡陷入瞭長久的沉思。  關河萬裡,仿佛長長的卷軸在眼前徐徐展開。荒城、楊柳、瘦馬,冷月,還有悠悠羌管聲中望鄉的戍卒……一切仿佛都歷歷在目。李德裕的多數時光消磨在花繁柳暗的兩京、花露膩衣的揚州,還有渚淺荷繁的浙西。可蒼茫關塞的點點滴滴都藏在他胸中。從雄漢到盛唐,隻有塞北的風雪和西域的黃沙可以鍛煉一個人物和一個王朝的強健魂魄。李德裕熟悉他從不曾到過的地方,仿佛一生都是在那裡度過。這是他的傢學。父親李吉甫就是當世最負盛名的輿地學傢。他編撰的《元和郡縣圖志》裡有大唐的整個天下。李德裕的目光曾長久地停留在蜿蜒一線的邊陲,細心揣摩每一個關隘、每一處山川。他有經略西北的雄心,也深知王朝目前的虛弱,知道喪傢犬般的回鶻人也可能轉瞬就積蓄起風暴般的摧毀性力量。  在明亮的銀燭光下,李德裕把玩著手中的一卷奏章。那是從天德軍送來的。今天已經淹圯在烏梁素海無垠黃沙下的天德軍前臨大漠,扼守北黃河,雄踞在大同川以西。這座乾元年間到元和八年曾一度被廢棄的關塞如今正在巍然屹立在回鶻遷徙潮流的風口浪尖上。可是,天德軍使田牟的文字裡掩飾不住興奮的情緒。這個出身魏博將門的將軍已經在這荒涼的邊城蟄伏瞭太長時間。在讓人悲傷的長慶初年裡,父親田弘正慘死鎮州,本想為父報仇的兄長田佈又被手下桀驁不遜的將領逼死。曾輝煌一時的田氏蕭條瞭很長時間。田牟將這場危機看成瞭重振雄風的最好時機。他雄心勃勃地謀劃著與回鶻的世仇吐谷渾、沙陀、黨項族諸部聯手,用回鶻人的累累白骨為自己堆砌一座封侯拜將的高臺……就是在這個萬籟寂寂的深夜,李德裕的耳畔也仿佛一片喧囂。  吐谷渾、沙陀和黨項?李德裕對著落案燈花,苦笑著搖瞭搖頭。這些匍匐在回鶻人腳下一百多年的蠻夷是如此的弱小和勢利。如果田牟一擊成功,他們就會如同草原上的鷲鳥,循著血腥的氣味聚集到倒下的回鶻人屍體前分一杯羹;如果失敗的是田牟,他們將如投林的飛鳥,遠遠地躲進大漠深處,把孤城和孤城外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留給回鶻人。  殘燈向曉,雞人的報曉聲裡,緊張的一天又開始瞭。李德裕整瞭整一衣冠,緩步朝待漏院走去。等待朝會的百官雲集在這裡。他們已經習慣於用一副百年不變的刻板面孔去面對宦海風波。城府很深的人要利用上朝前難得的閑暇梳理自己的思路,碌碌無為的人也要擺出一副莫測高深的姿態。為瞭避免因失儀被禮部司官和禦史臺諫官糾劾,他們多如泥塑般拱手而立。平日的空氣沉悶得讓人窒息。今天,一顆小石塊投入靜謐如古井的待漏院,一圈圈的漣漪在人群中蕩開。大臣們被這個方案所激動,鼓噪著,談論著仿佛唾手可得的勝利。他們根本不屑於接受沒斯的歸附。那個回鶻的叛逆面目是如此可疑,誰能擔保他請求歸附是不是一個驚天陰謀?  紫宸殿上的天子也有同樣的疑慮。幾日來,他的耳畔到處都響著這樣的論調:不能相信這個狼子野心的蠻夷。殺死他,殺死他的部眾。用他們的鮮血重寫天可汗主宰下的歷史。李炎側過臉,用自己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李德裕:你能保證沒斯請降的誠意麼?  不能。李德裕毫不猶豫地搖瞭搖頭,很坦率地說,朝堂上朝夕相處的百官操守如何自己都不敢保證,何況幾千裡之外的戎狄!  但是,李德裕非常清楚,沒斯不是所謂的叛逆。把沒斯看成回鶻叛將,進而質疑他的人格,懷疑他歸附的誠意,根本是無稽之談。沒斯離開回鶻的時候彰信可汗已經為宰相掘羅勿弒殺。金帳無主,回鶻諸部四下逃散,談不上背叛。有的投奔吐蕃,有的投奔葛邏祿,隻有沒斯千裡迢迢東奔大唐。在他抵達天德五個月後,鄰近可汗金帳的十三個部落才擁立烏希特勒為烏介可汗。沒斯與烏介可汗本無君臣關系,也談不上背叛。不過,李德裕更清楚,大臣們其實不關心沒斯是不是叛逆。在他們看來,顛沛流離的回鶻人仿佛刀俎上的魚肉。誰都想在一場酣暢淋漓的屠殺中重新體會失落百年的驕傲。整整一百年瞭,自從高仙芝和封常青兩破小勃律、屠滅石國後,這個王朝就再不曾享受過征服的快感。虛浮的尚武風氣象深秋的白霧一夜間彌散在長安。  隻有李德裕炯炯有神的目光可以穿透眼前的迷霧,看見天德城內那一千多贏弱的士卒。他相信,他們依仗高高城墻可以將回鶻人阻擋很長時間,天寶年間的大將張齊丘所築的橫塞歷經百年風霜仍堅固如初。可他不相信,依靠這些步卒可以打敗長草間來去如風的回鶻鐵騎。這是沒有意義的冒險。田牟僥幸贏瞭回鶻人也解決不瞭眼前的危機。他沒有看到,在沒斯的背後更多的回鶻人正在南下。一千多士卒如果不幸死在回鶻的鐵蹄下,天德城將是空城一座。已經身心俱疲的回鶻人將輕易地得到一座可以讓他們棲息的城。那時候,他們退可以踞城而守,進可以反客為主,飲馬黃河……李德裕隻能建議天子師法漢宣帝臣服匈奴呼韓邪單於的故智,派遣使者去安撫回鶻,賑濟難民,防止事態惡化。這也是天朝上國應有的氣度風范。“窮鳥入懷,猶當活之”。更何況,回鶻與唐朝沒有多少宿怨。在安史之亂中,回鶻鐵騎應邀參與平叛。在他們還沒有侵犯邊塞的跡象時,唐朝實在沒有多少理由乘人之危,攻擊乞求收留的回鶻人。分頁:1/5頁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散文:泥濘途中鐵馬鞭

昨日一幹同事冒著細雨去瞭鄉間玩耍,本來天氣又涼道路又泥濘,是不好出行的,但一方面與農戶預先有瞭約定,要去吃農傢樂,另一方面突然來瞭耍性想去鄉間散散心,於是有瞭此次雨中的田間漫步。好久沒有這樣出遊過瞭,所以這次出行大傢都玩得很盡興。去的時候因為路途遠,我們坐瞭一程車,後見鄉村公路並不十分泥濘,便決計下車步行。同行的青年相互逗趣,幾個半老頭和半老太婆也說著閑話緩步而行。然而我也許是自認為懂些風騷之故,隻將視線投向瞭路兩邊的草木和遠處的山形樹林。在這樣略微有些涼意的春日,感受四處的春意是十分恰當的,何況雨中的鄉間美景也有好多年沒品嘗瞭,這樣的機會更是難得。周圍的山形是起伏的丘陵,隻在遠處是又高又綿延的一座高山,這些山都生長瞭松柏和灌木,在淡淡的煙霧中呈現出一片青綠的底色。近處的高矮坎坡一律鋪滿瞭新生的花草,嫩嫩的,綠綠的,既羞澀又充滿瞭朝氣。然而最吸引我註意力的卻是一方斜坡上密密生長著的馬鞭草,這麼多的馬鞭草生長在路邊,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因為馬鞭草是藥用植物,每年都會有人采挖,一般隻是零散地生長在其它草本植物中間,不會成片地生長。從它們生長的土壤來看,並沒有人為播種的痕跡,本地人一般也不會專門開辟藥圃,所以這片馬鞭草肯定不是人為播種的,而是自然生長的。這一皮馬鞭草大概是長出不久吧,因為它們的株並不高,葉片也是新鮮嫩綠的。細雨飄灑在它們身上,它們的身軀竟然有微微的顫動,葉片上堆瞭很多細小的雨珠,堆滿瞭便順著葉莖流下,澆灌著它們淺藏地表的根。馬鞭草又叫做鐵馬鞭,是我最熟悉的中草藥之一,因為小時候生活在鄉下,那時農村是大集體經濟,傢裡缺少零用錢,傢人生病瞭一般不會看醫生,隻是自己到山坡田埂上找些草藥熬湯煎服,一般也就好瞭。馬鞭梢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散瘀的功效。農村人的很多疾病都需要用馬鞭草入藥。風濕、水腫、浮腫、痢疾、黃疽和支氣管炎都是那時的常見病,醫生開的中藥處方和鄉村人的土方中一般都將馬鞭草列入其中。記憶中我們兄弟姐妹中誰病瞭,母親都會拿瞭鋤頭去荒坡上挖草藥,其中主要的藥草中就有馬鞭草。草藥的味道不太好喝,雖然放瞭糖,但還是有些酸澀,而如果傢裡沒有糖拌入藥湯中,那藥就更難喝瞭。所以,對於吃不起西藥的農村孩子來說,生病吃藥是最為艱難的事,尤其是那些味覺十分敏感的孩子。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我的弟弟是最不愛吃藥的,尤其是中藥。馬鞭草這些土生草藥經鍋中一煮熬,還有一股悶氣味,而弟弟那時是最討厭這樣的氣味的,所以常常是被逼著喝,父親抱他的頭,母親用勺子舀瞭藥湯往他嘴裡灌。有時因為實在無法反抗,弟弟幹脆就喝瞭再吐出來,有一次還將藥碗推落地上,打瞭個稀爛。也許正因為弟弟不喜歡服馬鞭草的藥湯,後來才落下重疾,不到二十歲就早早地離開瞭人世。我的幸運在於我的味覺感一直不好,所以對於馬鞭草的藥湯沒有那麼反感,常常父母端在嘴邊,自己就乖乖地喝瞭下去。味覺感的遲鈍和馬鞭草的良好療效使我的病很快就好瞭,所以小時候雖然傢境窮困,我竟然健康地活瞭下來。這還得感覺馬鞭草,感謝會熬藥湯的父母,要不然,我也許會像弟弟一樣無法感受現代日益發達的文明瞭。鄉下人經常會有風疹瘙癢癥,身上生瘡腫痛也是時常的事,勞動當中也有跌打損傷的事發生,但在治療這些病癥傷痛時,基本都會用到馬鞭草,馬鞭草既可內服,又可外敷,鄉下人幾乎形成瞭有病就尋馬鞭草的習慣。因為馬鞭草有這樣神奇的藥用價值,母親常常將它從野外采回栽種在自留地旁邊。我也自小就特別喜愛馬鞭草,並且從不去損害它。雖然如此,那時候要找到很多的馬鞭草其實是很難的,何況有些人並不珍惜它,將它連同其它的野草一起割瞭去喂牛呢?如今,在鄉村能見到這麼多自然生長的馬鞭草怎麼能不讓我欣喜呢?這也許是因為人們生活好瞭,疾病已經大幅度減少,而且鄉下人也不甚喜歡才中藥煎服瞭,往往有病還是去看醫生取西藥回來服用,因為西藥的療效還是來得快一些。盡管馬鞭草受人們的親睞少瞭,但這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這起碼說明,人們已經擺脫瞭疾病的困擾,不再依靠馬鞭草來維持自己脆弱的生命瞭。下午回來的時候,我再次細心觀察瞭那一坡馬鞭草,它們仍舊密密地生長在泥濘公路的斜坡上。細雨沒有再下瞭,雨水隻零星地掛在葉片上。嫩綠的葉片更加充滿生氣,微風吹來,那些葉片如像嬰兒剛剛從娘胎裡面出來時伸出的手,不停地左搖右擺,雖然沒有什麼節奏感,但卻流露出生命生生不息的神韻。寫於2007年4月 ※本文作者:風雪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