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顧命

揭秘宋少帝劉義符:首個慘遭顧命大臣廢殺的皇帝

  公元424年六月癸醜這一天,在吳郡金昌亭(今蘇州市閶門內)發生瞭一樁極其野蠻的刺殺事件——幾名殺手突然闖入該亭院,兇狠狠地要取一位被幽禁於此的王爺的性命,王爺血氣方剛,年輕多力,生死關頭更是不甘坐以待斃,於是左突右沖,奮力掙脫,奪路向門外逃去,刺客追趕不及,於是隨手從門板上抽出一條門閂掄起來向前重重砸去,王爺不幸被擊倒在地,刺客上前把王爺死死壓住,然後將其殺害。這位慘死的王爺,就是一個月前剛被廢黜的宋少帝劉義符。  關於這次行刺事件,各種史料記載頗為翔實且一致。《宋書徐羨之傳》載“羨之不許。遣使……殺帝於吳縣。時……帝突走出昌門,追者以門關擊之倒地,然後加害。《資治通鑒》載“景平二年……六月,癸醜,羨之等使邢安泰就弒之。王多力,突走出昌門,追者以門關踣而弒之。”透過字裡行間,不難想象當年劉義符在生命最後一刻與刺客肉搏的激烈場景。  劉義符死時,年僅十九歲。從史料記載看,帶頭行兇之人為中書舍人邢安泰;而幕後指使對劉義符下毒手的人,則是曾擔任劉義符首席顧命大臣的徐羨之。  顧命大臣,是帝王死前選定的輔政大臣,用以照管和輔佐少主,保皇權穩固,社稷無虞,基業永祚。宋武帝劉裕臨終前,鑒於劉宋帝國基業初建、尚不穩固,太子年少貪玩、尚無威望,故效仿歷朝歷代帝王托孤之事,精心選拔追隨自己多年、忠誠可靠的司空徐羨之、尚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三人同為顧命大臣,讓他們念及多年來的主臣舊情,竭力輔佐皇位繼承人劉義符。  顧命之大義,重於泰山,是帝王的最大信任,是人臣的最大殊榮。然而,劉義符即位剛滿兩年,就遭到瞭徐羨之等人的謀害,先廢後殺,上演瞭一出顧命大臣幹掉少主的政治慘劇。那麼,徐羨之等人為何要拋棄顧命大義、冒天下之大不韙,非要廢殺輔佐對象劉義符呢?這不能不從劉義符的成長和執政經歷說起。  劉義符(406年—424年),宋武帝劉裕長子,生母為張闕。劉裕一生戎馬,從低級將士幹起,殺敵勇猛,功勛卓著,聲望日顯,權位日高。隨著劉裕身份的轉換,劉義符的地位也不斷提升。東晉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封豫章公,劉義符為豫章公世子;元熙元年(419年),劉裕封宋王,劉義符進為宋太子;元熙二年(420年),劉裕改朝換代,以宋代晉,受禪稱帝,劉義符被立為皇太子。劉宋永初三年(422年)五月,劉裕病逝,劉義符即位,成為劉宋第二任皇帝。  作為“帝二代”,劉義符雖然“有旅力,善騎射,解音律”(《宋書少帝紀》)。   劉義符為人如此,有其天性稟賦使然的因素,而作為父親的劉裕也難辭其咎。劉裕早年育有二女,分別取名劉興弟、劉榮男,希望能夠招弟引男,延續香火,可直到四十四歲時才盼來瞭長子劉義符,“武帝晚無男,及帝生,甚悅”(《宋書宋紀》),頑劣異常,處事隨性。  關於劉義符的劣跡,在皇太後頒佈的官方《廢帝令》中描述地更全面,“義符長嗣,屬當天位,不謂窮兇極悖,一至於此。大行在殯,宇內哀惶,幸災肆於悖詞,喜容表於在戚。至乃征召樂府,鳩集伶官,優倡管弘,靡不備奏,珍羞甘膳,有加平日。采擇媵禦,產子就宮,鋋然無怍,醜聲四達。及懿後崩背,重加天罰,親與左右執紼歌呼,推排梓宮,抃掌笑謔,殿省備聞。加復日夜媟狎,群小慢戲,興造千計,費用萬端,帑藏空虛,人力殫盡。刑罰苛虐,幽囚日增。居帝王之位,好阜隸之役;處萬乘之尊,悅廝養之事。親執鞭撲,毆擊無辜,以為笑樂。穿池築觀,朝成暮毀;征發工匠,疲極兆民。遠近嘆嗟,人神怨怒”(《宋書少帝紀》),也就是說,有失皇傢顏面和帝王禮統的事情,幾乎被劉義符做絕。  誠然,劉義符德操低劣,行為荒誕,不務正業,恣意妄為,身上的毛病很多,有不遵禮制、不守孝道的一面,有聲色犬馬、荒淫糜爛的一面,有昏暴刻薄、濫用刑罰的一面,有遊戲人生、勞民傷財的一面,但平心而論,他並非大奸大惡,更何況他謹遵劉裕“後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資治通鑒》)的遺詔,命“司空、尚書令可率眾官月一決獄”,把“平理獄訟”(《宋書徐羨之傳》)等一幹大事全權委托給徐羨之、傅亮等大臣,他自己當甩手掌櫃,不問國事,不理朝政,並沒有行使軍國大權,也沒有對軍國大政帶來多少實際的破壞。  用歷史的眼光看,劉義符不過是個童心未化、品性乖張,慣於瞎胡鬧、惡作劇,隻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一代虎父生下如此犬子,劉義符其所作所為,的確讓以徐羨之等人為首的文武百官大失所望。即便如此,但作為顧命大臣,徐羨之等人“不能竭其股肱,盡其心力”(《宋書少帝紀》)。在歷史上,顧命大臣聯合起來突然倒戈,以這般暴力手段將輔佐對象拉下馬,還是第一次。  從史料記載看,這次廢帝事件有組織、有預謀、有內線、有外援,政變的主要參與者為徐羨之、謝晦、傅亮、檀道濟、王弘,其中決策者是徐羨之,支持者是傅亮,響應者是外臣檀道濟、王弘,但最積極的卻是謝晦。中間起關鍵作用的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將劉義符定位為“窮兇極悖”(《宋書徐羨之傳》中也已經點明,“末因懼禍,以建大策,而逞其悖心”。  關於“懼禍”,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心裡均有一本帳。  徐羨之是劉裕臨終前選定的首席顧命大臣,掌控軍國大事,責任極大,國傢晏平,其為首功,國傢動蕩,其為首過,容不得半點閃失,壓力巨大。徐羨之“無術學,直以志力局度”,處事剛猛決斷,難免為人所嫉恨,也難盡如少帝之意,君臣關系、同僚關系之復雜和緊張程度可想而知。更可怕的是,徐羨之“一旦居廊廟,朝野推服,咸謂有宰臣之望”(《宋書徐羨之傳》),聲望蓋主,易被小人所構陷,也會為少帝日後制造加害的口實。劉義符一貫不按常規套路出牌,一旦親政掌權,為瞭擺脫心理陰影,化解朝臣怨氣,必拿作為首輔的徐羨之開刀。  謝晦出身名門望族,極有謀略,是劉裕第一謀臣。謝晦“涉獵文義,博贍多通”(《宋書武帝紀》),讓劉義符防著點謝晦。宮闈之事雖然隱秘,但這類中傷詆毀之言極易傳播。劉義符即位後,謝晦失意,同時也會擔心少帝對自己不利。  傅亮追隨劉裕多年,頗知劉裕野心,極具文采。劉裕以宋代晉之際,當面勸晉恭帝禪位的是傅亮,起草禪位詔書的是傅亮,脅迫晉恭帝親自抄寫禪位詔書的也是傅亮。劉裕登基後,傅亮曾為太子詹事,和劉義符有些私交,但劉義符的皇後司馬茂英卻是晉恭帝之女海鹽公主。晉恭帝禪位後之慘死,東晉王朝之覆亡,不可能讓經受國破傢亡的司馬皇後忘卻,說不定什麼時候一縷枕邊風就能讓劉義符對傅亮動手,而劉義符偏偏是個不定性的青年。鑒於此,傅亮“內懷憂懼,作《感物賦》以寄意焉”,擔心自己遲早會被“燋滅”(《宋書傅亮傳》)。  除瞭以上私人因素,在關乎社稷存亡事件的處置上,劉義符的表現更讓徐羨之等人忐忑不安。景平元年(423年),魏兵犯境,宋軍失利,司、兗、豫諸郡縣俱為魏有,毛德祖、湯瓚等將領被擒捐軀殉難。喪良將,失膏腴,劉宋遭遇戰爭重創,國人震驚恐慌,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作為顧命大臣,自知罪責深重,於是“以亡失境土,上表自劾”,請劉義符處置發落,而劉義符卻來瞭個“詔勿問”(《資治通鑒》),既不追究,也不幹預。當時,劉義符玩興正酣,沒心思對如此重大事件過問追責;若一旦秋後算賬,必拿徐羨之等三人是問。  關於“懼禍”,還有一個情節,即天象。景平元年(423年),“十二月戊戌,熒惑犯房”(《宋書天文四》)。這一天象的出現,加深瞭徐羨之等人的擔憂懼怕程度。  景平二年(424年)正月,劉義符做瞭一件事,“陛下時在後園,頗習武備,鼓鞞在宮,聲聞於外。黷武掖庭之內,喧嘩省闥之間”,刀劍之聲、擊鼓之聲、喊殺之聲響徹皇宮內外。當時,忠臣范泰諫言勸阻,告誡劉義符此舉有可能會“生遠近之怪”,暗指當心徐羨之等人誤會起疑,但劉義符“不聽”(《資治通鑒》),照舊我行我素,舞刀弄槍。筆者認為,劉義符這一悖於節日氣氛的練兵件事,極可能會讓徐羨之等人察覺到這是“熒惑犯房”導致“王者惡之”的具體表現,是劉義符磨刀霍霍,準備對以他們為首的將相顯露殺機的征兆。為防“將相憂”之患於未然,“徐羨之等廢帝,因害之”(《宋書天文四》)。  除瞭保命,還要保權。徐羨之等人追隨劉裕多年,功勛卓著,見證瞭劉宋王朝的建立。劉義符執政時,劉宋王朝開創不過數年,根基淺,底子薄,同時還面臨著晉室復辟、北朝犯邊、內部鬥爭等諸多問題,形勢一旦有變,徐羨之等人作為與劉宋王朝緊緊拴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很可能與王朝一起被顛覆,所以不敢也不可能對劉義符在位時因不務正業造成的“高祖之業,將墜於地”(《宋書文帝紀》)的危機坐視不管。為瞭防止禍亂來襲,為瞭挽救劉宋王朝,為瞭保衛既得利益,徐羨之等人若想握權自固,與公與私隻能廢掉昏君劉義符,另立賢君。  共同的“懼禍”情結,促使徐羨之、謝晦、傅亮三人聯手密謀廢黜劉義符,而且行動要提早,必須要趕在劉義符親政之前。按當時,劉義符已經到瞭親政年齡,但儒傢禮制要求,劉義符當為劉裕守孝三年,故徐羨之等人沒有歸政。到瞭景平二年(424年)四月,距離歸政時限越來越近,於是“徐羨之等以南兗州刺史檀道濟先朝舊將,威服殿省,且有兵眾,乃召道濟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皆至建康,廢立之謀告之”(《資治通鑒》),當月,劉義符被強行廢黜。  劉義符被控制後,“廢為營陽王,一依漢昌邑、晉海西故事”(《宋書蔡廓傳》),並很快付諸行動。  與此同時,徐羨之等人提名劉裕第三子劉義隆入繼大統,並派傅亮前往江陵迎接新帝。期間,祠部尚書蔡廓提醒傅亮“營陽在吳,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諸人有弒主之名,欲立於世,將可得邪!”。傅亮幡然醒悟,立即派人“馳信止之,不及”(《宋書王華傳》)。  徐羨之等人廢黜瞭劉義符,為何還要加以殺害呢?筆者認為原因有二。其一,害怕夜長夢多,擔心劉義符死灰復燃,復辟報復,借用司馬王華的話說,“廢主若存,慮其(徐羨之等)將來受禍,致此殺害;蓋由貪生過深”,為防止打蛇不死反被蛇咬,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將劉義符殺死;其二,討好新帝劉義隆,借用謝晦的話,“不以賊遺君父”(《宋書檀道濟傳》),若將劉義符留給劉義隆處理,以弟殺兄,手足相殘,有違天理,惹人詬病,不給劉義隆出難題。  不過,徐羨之等人自認為新帝“必能明我赤心”(《南史文帝紀》),被掌握實權的劉義隆一網打盡,劉義符冤案得以昭雪。劉義符被廢殺事件,揭開瞭劉宋王朝皇帝非正常死亡的序幕。(劉秉光)相關閱讀推薦:南朝宋廢帝劉昱:喜怒無常的暴君 發明種種酷刑劉裕建立南朝宋國:自從曹丕代漢後都是禪讓更替南朝宋國大將裴邃:少有能和陳慶之相提並論的人宋後廢帝劉昱的身世:南朝宋明帝劉借腹生子之迷任昉簡介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時期文學傢任昉生平宋少帝劉義符簡介 被殺害的南朝宋第二位皇帝

揭秘:孫權任命的五位顧命大臣為何全部死於非命?

  孫峻是被自己夢境嚇死的,真是做瞭虧心事,半夜鬼敲門。像他這樣殺人不眨眼的,居然緊張到崩潰的邊緣,說明他也知道冤死的太多,化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他。  孫峻死後弟弟繼任  公元256年,執政才3年,孫峻派兵伐魏,他和滕胤來到石頭城為軍隊送行。孫峻看到呂據率領的軍隊部伍整齊,心裡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厭惡,借口心口疼痛回傢瞭。就在這天深夜,他從夢中醒瞭過來,驚恐大喊:諸葛恪的冤魂來殺我瞭,我被他的劍刺中瞭。  隨後胡言亂語,精神失常,怎麼治都無力回天。  類似美國電影《盜夢空間》裡的情節,一人在夢中被對方擊斃,現實中也驚懼而死。  臨死前,他把後事托付給孫綝。隻活瞭38歲。孫綝和孫峻為同一祖父的從兄弟,隻有26歲,東吳朝廷任命孫綝為侍中兼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他就接替孫峻,掌握瞭東吳最高的權力。  結果引來又一輪的相互殘殺。  呂據和騰胤都反對孫綝  孫權死後,有五個顧命大臣,孫弘、諸葛恪、孫峻三人已死,還剩滕胤和呂據。兩人聽到孫綝做一把手大怒:哪裡冒出來的小兔崽子,我們打天下的時候,你還在穿開襠褲,現在騎到我們頭上瞭。  呂據是名將呂范的兒子,多次征討山越,基本上屬於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型。曾有一次狂風大作,長江水漲泛濫,漸漸淹到城門。孫權也親臨抗澇一線,看到大夥都在忙著救災,隻有呂據在派人備置大船,防備魏國突然進犯。孫權一看,這個人警惕性高,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啊,立即任命他為蕩魏將軍。   孫綝繼位時,呂據正在領兵北伐魏國,還沒有到達淮河,一聽消息,立即帶兵返回。他和前線的各個將領聯名上書,推薦滕胤為丞相,防止孫綝大權獨攬。孫綝自然不可能答應,但他究竟屬於晚輩,對這兩個元老還是要尊重的,上表改任滕胤為大司馬。但是要他遠離朝廷,鎮守武昌,代替病逝不久的呂岱。呂岱是東吳的名將,戰功顯赫。死時已96歲,是東吳最長壽的大將。  因為武昌位置極為險要,所以孫綝以此為借口想支走滕胤。滕胤也不傻,拒絕離開建業。呂據聽到消息後,派人通知滕胤,兩人決定聯手推翻孫綝。  滕胤浪費瞭進攻機會  孫綝做瞭硬軟兩手準備,一面派兵攻打呂據,一面拉攏滕胤。  他派手下華融等人去找滕胤,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他認清形勢,站在朝廷一邊,和呂據劃清界限。滕胤立場堅定,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想到瞭諜中諜的計策,磨破瞭嘴皮勸說華融等人反水。但華融拒絕做臥底。  華融帶的人太少,滕胤把他們全部殺瞭。孫綝上書說滕胤謀反,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就在激情沸騰、全力沖刺的最後時刻,滕胤又一次軟瞭下去。他終究是溫柔的偶像派,隻能做個安靜的美男子,缺少不顧一切的粗暴和狂野。  他的部下勸他:我們應當長驅直入,攻進宮中,控制關鍵點,抓住孫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滕胤說:大臣攻打皇宮不太合適吧。你們不要急躁,慢慢來,還要再等等。  士兵問:千鈞一發,還等什麼?  滕胤答:呂據就要帶兵回建業,我們合兵一處,十拿九穩。  滕胤侃侃而談,面色不變。手下的人也被他的從容自如鎮住瞭,他一定胸有百萬兵,勝券在握啊,否則怎麼會這樣淡定呢?於是大傢都放松瞭神經,堅定地團結在滕胤的周圍,願意拼死保護他。相關閱讀推薦:張昭陸遜有才沒有好結局!揭孫權手下名臣的結局孫權大女兒和堂侄孫峻私通 利用情人殺死妹弟孫權7位夫人:唯一被立為皇後的竟被宮女縊死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為何能成為曹劉外第三級?孫權火燒張昭傢門:對東吳開國功臣的溫和與強硬分頁:1/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滕胤、呂據被夷三族  時光一點點地流逝,始終沒有呂據大軍的消息。滕胤漸漸變得焦躁不安,卻依然毫無舉動。手下人也慌亂起來,每個人都在問,我們到底還在等什麼,等到春夏秋冬都過瞭難道還不夠。  終於等得花兒都謝瞭,等來瞭從前線逃回的呂據士兵。帶來瞭沮喪的消息,孫綝派出的軍隊因為捧著皇帝的詔書,道義上占瞭上風,呂據無力抵抗,很快潰不成軍。呂據的士兵勸他投降魏國,呂據說:我恥為叛臣。隨即自殺。  滕胤崩潰瞭,六神無主,不知所措。手下的人終於醒悟,他的揮灑自如中看不中用,全部四散逃跑。孫綝很快包圍瞭滕胤,下令誅滅滕胤、呂據的三族。  至此,孫權的五名顧命大臣全都不在瞭。  此後又有東吳的豪強起兵反孫綝,都被他鎮壓。按理說,他的處境要比他哥哥好多瞭,因為再沒有抗衡的政治對手。然而傢傢有本難念的經,他有瞭新煩惱,而且是他意想不到的。  那就是孫亮長大瞭,再不是10歲的娃娃瞭。   257年,孫亮親政,已14歲。這是一個叛逆的年齡,他自己認為已是成人,而別人總說他是小孩。  那麼,孫亮和孫綝究竟鹿死誰手呢?分頁:2/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慈禧太後打虎:除掉瞭顧命八大臣以此垂簾聽政

  1860年9月,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朝野震動。咸豐皇帝急忙帶著他的寵妃那拉氏(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後)和一班親信,逃亡到熱河去,由恭親王奕(咸豐的弟弟)留下來和侵略者打交道。奕千方百計討好侵略者,最後簽訂瞭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贏得瞭侵略者的信任。  愛新覺羅·肅順(1816年11月26日-1861年9月),清末滿洲鑲藍旗人,宗室貴族,字雨亭,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鄭慎親王烏爾恭阿子  翌年8月咸豐在熱河病死,由他6歲的兒子載淳即位,遺詔端華、載垣、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載淳的母親,26歲的那拉氏,被尊為慈禧太後。  清政府的實權掌握在八位輔政大臣手裡,不過,他們對侵略者不信任,沒有獲得外國勢力的支持。  慈禧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她和奕勾結,並借助外國侵略勢力的支持,想篡奪最高統治權。  慈禧先讓人建議,由她“垂簾聽政”。但是八位輔政大臣卻以“本朝未有皇太後垂簾”反對。  不久,奕借“奔喪”的名義趕到熱河,和慈禧商議回北京去發動政變。奕回到北京後,和英國侵略者秘密商議,又收買掌握兵權的兵部侍郎勝保。   慈禧讓肅順護送咸豐的梓宮走大路,她和載垣、端華由小路提前四天到北京。11月1日剛到北京,第二天一早就發動瞭政變,宣佈解除瞭肅順等人的職務,當場逮捕瞭載垣、端華;並派人去路上逮捕肅順。  不久,慈禧發佈上諭,否認咸豐遺詔,下令將肅順斬首;讓載垣、端華自盡;另外五大臣則被革職或充軍。八大臣的第一個重要罪狀就是“不能盡心和議……以致失信於各國”,也等於向侵略者表示,她是“盡心和議”的賣國賊。接著改明年(1862年)為“同治”元年,表示東、西二太後共同治理朝政。  這一年正好是辛酉年,故又稱“辛酉政變”。  實際上,肅順這隻“大老虎”可算是晚清少有的“鷹派人物”。  肅順掌權後,嚴厲打擊貪污腐敗,嚴懲瀆職失職,整肅官場政風。在處理“戊午科場案”時,將一品大員柏葰處斬, 使得清王朝此後幾十年間官場風氣,特別是自乾隆後期越演越烈的貪腐風氣有瞭很大改觀。  在此後不久,肅順在戶部尚書任上徹查“戶部寶鈔案”。  肅順從調查五宇官號賬目入手,刨根究底,涉案人員幾百人,抄沒戶部司員、商戶及滿族宗室數十傢,一定程度上壓制瞭官場貪賄公行的風氣。  肅順雖驕橫專權、目中無人,但對待有才華的漢臣卻能做到格外禮待。肅順提出應重用漢族官員,並向朝廷推薦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等漢族官員,為平定太平天國、同光中興網羅瞭人才,特別是左宗棠。  1861年11月8日,立冬後第二天。拉著肅順的囚車直奔西市。行刑時間一到,一直沉默不語的肅順突然開口大罵,並且一直不肯跪下。官吏隻得用鐵柄猛敲肅之雙膝,直至其雙脛碎折,才跪下。相關閱讀推薦:清朝末期庚子議和中的李鴻章為何竭力保慈禧?辛酉政變:中國從此進入瞭長達50年的慈禧時代袁世凱的“禮賢下士”:曾向慈禧身邊的太監請安能幹不如會玩:清朝陪慈禧打麻將能得多少好處?明朝移宮案的歷史真相:明朝差點就出個慈禧太後

咸豐帝任命的顧命八大臣都有誰?

咸豐帝任命的顧命八大臣都有誰?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駕崩之前指出八人“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即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咸豐帝任命的顧命八大臣都有誰?   顧命八大臣為: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十六日,咸豐在煙波致爽殿寢宮,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禦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佑瀛等。咸豐諭:“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又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以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載垣等請咸豐帝朱筆親寫,以昭鄭重。而咸豐帝此時已經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寫朱諭。咸豐在病逝前,授予皇後鈕祜祿氏“禦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十七日清晨,咸豐帝病逝。  人物結局  載垣:在北京被捕,賜白絹自盡。終年46歲。  端華:賜死、降爵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同治三年七月,復還鄭親王世爵。  景壽:削職,仍留公爵及額駙品級。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任蒙古都統,三月授禦前大臣。同治三年(1863年)七月仍賜紫韁,十月授領侍衛內大臣,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命管神機營事務。光緒十五年(1889年)六月去世,謚端勤。  肅順:被斬於菜市口。終年45歲。  穆蔭:以“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節尤重”,被撤職流放。同治三年,論贖歸,歿於傢。  匡源:革職。光緒七年卒。  杜翰:革職,流放新疆,後被赦免。同治五年卒。  焦佑瀛:革職。

恭親王可以鏟除八大顧命大臣為何不鏟除慈禧呢?

  恭親王與慈禧:恭親王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德才兼備,是道光最愛的兒子,也被認定為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而最終恭親王沒有登上皇位,對此,現在他一直對當年未能繼承皇位耿耿於懷。恭親王幫助慈禧、慈安兩位太後鏟除瞭八大顧命大臣,卻為何不鏟除慈禧而奪得皇位呢?  咸豐死後,慈安、慈禧和同治,被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輔政大臣,軟禁在熱河行宮,後來是慈禧派人去北京求恭親王,才得救的;之後,恭親王鏟除瞭肅順為首的八大輔政大臣,一舉拿下清朝軍政大權,才迎回兩宮太後和同治。慈禧和慈安“兩宮垂簾”,恭親王則成為攝政王,與慈禧保持緊密合作關系。  恭親王為什麼不學“明成祖朱棣奪侄子皇位”,又或是學“董卓挾天子以令天下”?為什麼偏偏還要尊奉兩宮太後和同治,屈就當個攝政王?恭親王不鏟除慈禧原因有幾種說法。  有人說是因為慈禧在歷史上曾有過失寵的一段時間,而野史有種說法慈禧能重新在後宮得寵與王爺有莫大的關系。也有一種說法是小皇帝其實是恭親王和慈禧生的,所以恭親王才會一路護著慈禧母子。當然,這些都是野史。   也許是因為恭親王也心知肚明,他有帝王之才,卻無九五之命還有人認為恭親王非常正直,他不想做第二個肅順,他是全心全意為大清著想。恭親王對大清忠心耿耿,絕無謀反之心。相關閱讀推薦:為什麼說慈禧是和珅轉世?二人之間有何淵源?慈禧不為人知的一面: 查看士兵穿的是否暖和慈安太後是怎麼死的?慈安太後是慈禧害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