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101.com.tw

人生格言,勵志名言,名人名言,國學,散文,詩詞鑑賞,成語大全,周公解夢

Tag: 高呼

國軍抗戰英烈閻海文:高呼“中國無被俘之空軍”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盤踞在我國東北境內的日本侵略軍——關東軍向沈陽的中國駐軍,發動瞭突然襲擊,制造瞭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緊接著,駐在東北各地的日軍傾巢出動,大舉向中國駐軍進攻,不到四個月時間,東北全境失陷。   從此,我國東北大好河山和三千萬同胞淪陷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之下。一九一六年出生於遼寧省北鎮縣的閻海文,當時還是個十多歲的少年。他目睹敵人的殘暴,痛感國土的喪失,雖然懷著滿腔憤慨,無奈赤手空拳,隻有忍痛拋傢棄產負復來到北平,就讀於北平東北中學。時光在流逝,可他卻時刻不能忘卻傢鄉所發生的一切。   望著祖國的沉淪,他熱血沸騰,暗下決心,一定要報那傢仇國恨,把敵人趕出國土去。於是,他努力地鍛煉著自己的體魄,等待時機。   日本帝國主義得寸進尺,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又武裝進犯上海,爆發瞭一二八事變。駐守在上海的十九路軍,在全國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動下,奮起抵抗,開始瞭淞滬抗戰。可是,這次抗戰最後還是失敗瞭。閻海文看到日本的飛機對我國進行狂轟濫炸,猖狂異常,聯系到世界各國爆發的戰爭,他從中得出瞭一個明確的啟示和教訓,認為近代的戰爭,已經從平面變為立體的瞭,一個國傢缺少強有力的空軍是萬萬不行的。“無領空便無領土”,這個思想,也是為當時世界人士所公認的。他對航空救國有瞭深刻的認識,昔日蘊藏心裡已久的“乘風破萬裡浪”的抱負,如今要改換成“凌空復我舊山河”,他決心投筆從戎瞭。   正巧,一九三四年的秋天,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在各地召考飛行員。   機會難得,閻海文毅然前去報名應試。不料想報考的人數竟達萬餘,但隻招收一百名,競爭是相當激烈的。經過極嚴格的體格檢驗和考試,他被錄取瞭,爭取到瞭為國效力的機會。閻海文萬分高興,入伍後他被分到航空學校本部學習飛行。在學習期間,他加倍努力,膽大心細,各科目都完成得很好,甚至在睡夢中還在背誦教官指示的飛行技術。同學和教官對他都很敬佩。學習很快結束瞭,一九三六年十月,閻海文從航空學校畢業,被分配到空軍第五大隊二十四中隊當見習官,一九三七年四月被任命為少尉飛行員。

尼加拉瓜全國抗議 高呼“中國人滾出去”

  導讀:總部設於香港的中資企業承建的尼加拉瓜運河10日後動工之際,反對者周三(10日)趁「國際人權日」首次進軍首都馬那瓜,部分人高呼「中國人滾蛋」。尼加拉瓜運河規模將遠超目前唯一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政府強調新運河會有助改善疲弱經濟,但有民眾質疑運河隻是中國套取利益的幌子,普羅百姓未得益前,自己的農地已遭不公平沒收。  民眾憂未受惠農地已遭沒收  自從尼加拉瓜國會6月批準中資「香港尼加拉瓜大運河開發公司」(HKND)承包修建新運河及其相關工程、兼擁有對運河建成後首100年的經營權後,全國斷斷續續爆發15場示威。隨著工程落實在本月22日動工,民眾趁前日「國際人權日」首次在首都馬那瓜(Managua)示威。運河及其相關工程總造價高達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  數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乘坐卡車和巴士,周三上午與首都的支持者會合遊行。示威者除瞭農民,還有環保人士、人權、婦權和其他非官方組織代表,他們要求中止運河興建計劃。   涉款3900億 途經主要食水來源  示威者質疑,總長約274公裡的運河會有逾1/3長的部分途經中美洲最大淡水湖、沿岸居民主要食水來源「尼加拉瓜湖」(Lago de Nicaragua),質疑有關部門未有就環境及生態評估報告。他們亦關註運河路線土地徵收的賠償和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HKND總部設於香港,董事長兼總裁王靖據報是北京人,外界相信HKND實際上是中資機構,並質疑王靖有內地黨政軍背景,惟當事人否認。部分尼加拉瓜示威者對經營權將長期落入中資企業深感疑慮,高呼「不要運河」和「中國人滾出去」(Fuera Chinos!)的標語和口號,部分青年炮轟總統奧爾特加(Daniel

1927年的蔣經國:為何加入共產黨高呼打倒蔣介石

  導讀:蔣經國在蘇聯《消息報》上發表公開聲明:“蔣介石已經結束瞭他的革命生涯。作為一個革命者,他死瞭!他已走向反革命,並且是中國工人大眾的敵人。他已走向反革命陣營,現在他已是我的敵人瞭!”  蔣經國眼中的共產黨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縱觀這90年的發展歷程,國民黨始終“伴其左右”。兩黨有過歷史性的合作,也有過重大的分裂。  蔣介石之子、原國民黨主席蔣經國,更是與共產黨有著特殊的淵源。他加入過共產黨、反對過共產黨、感謝過共產黨。由於特殊的身份地位,他對共產黨態度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國共兩黨和海峽兩岸關系的變化。  我們應當如何解讀蔣經國的一生:他對共產黨的態度為何發生重大轉折?他眼中的中國共產黨究竟是怎樣的?他為國共關系留下瞭什麼樣的政治遺產?  臺灣紀念他,大陸沒忘他  一位特殊的政治人物  在浙江,寧波溪口和嘉興南湖,是兩個常常連在一塊兒、進行“一日遊”的標志性景點。  1910年4月27日,原國民黨主席蔣經國出生於寧波溪口。在他11歲那年的7月31日,距他150公裡的嘉興南湖一艘遊船上,10餘名代表秘密通過瞭《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從此,蔣經國的命運就和共產黨糾纏在一起——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他在蘇聯接受瞭共產主義教育;蔣介石反共後,他公然與父親決裂;“西安事變”後,他帶著斯大林交給他的“促進國共合作”的使命回國;抗戰結束後,他放棄共產主義理想全力支持父親;初到臺灣時,他牽頭成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積極“反共”;晚年,他又堅決反對臺灣獨立,開放臺灣同胞回大陸探親。  讓臺灣民眾有“幸福感”  1月13日是蔣經國逝世23周年的日子,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和國民黨副主席、蔣經國之子蔣孝嚴前往蔣經國陵寢祭拜。馬英九神情肅穆,在陵前靜靜追思良久,才鞠躬步出。蔣孝嚴則不忘在父親陵前報喜,宣佈兒媳懷孕4個月,蔣傢將再添金孫。同日,臺灣推出電視節目《蔣經國紀事》特輯,詳細描述瞭蔣經國與女兒蔣孝章的父女情。幾天後,臺灣“今日新聞網”舉行瞭一項名為“辛亥百年幸福影響人物”網絡民調,讓臺灣網友票選“誰讓你感到最幸福”。結果,蔣經國高居第二名,是唯一獲選的政治人物。  1月22日,江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宣佈,蔣經國於1942年公佈的《新贛南傢訓》文告,以及他的外室章亞若舊居龍南會館等一批文物,正式入選江西文物“百大新發現”。隨後,在江西省政協第十屆四次會議上,民革江西省委上交提案,建議開發“蔣經國在贛南”活動舊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蔣經國實施‘贛南新政’,在當地留下美譽。蔣經國舊居、中華兒童新村等地,理應打造成一條精品旅遊路線。”  4月6日,蔣經國的故鄉寧波舉行瞭一場莊重的捐贈儀式。曾長期擔任蔣經國私人秘書的宋時選的後人,將12幅反映蔣經國生活、工作的珍貴照片和其他資料無償捐贈給寧波市檔案館。相關閱讀推薦:揭秘:宋美齡為何對蔣經國選李登輝接班有意見?蔣經國的初戀是誰?曾與父親敵人的女兒早戀!蔣經國傢族罕見照曝光【組圖】揭秘蔣介石與蔣經國的關系之謎:並非蔣介石所生蘇聯放蔣經國 蔣介石拿誰向斯大林換回蔣經國?分頁:1/12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獨”  蔣經國之所以獲得人們的肯定,是因為他在晚年推動瞭兩岸關系的“解凍”。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曾說:“臺灣媒體針對臺灣地區歷任領導人的貢獻,做過多次民調,經國先生總是名列第一,滿意度高達七成。”馬英九的副手蕭萬長說:“我們很難想象,若非經國先生在辭世之前做此決策(指開放臺灣人士赴大陸探親),後來還不知道需要多久才有人能夠踏出這歷史性的一步。多年來,‘開放大陸探親’的滿意度,在相關之民調中,都領先其它任何公共政策。”  臺灣《聯合報》在紀念蔣經國誕辰100周年時發表社論稱:“蔣經國一生集其大成的功業,就在毅然實現解嚴及開放兩岸交流;這正是他油盡燈枯、嘔心瀝血之作。如今回顧蔣經國的施政,雖亦不無猶豫曲折之時,但大體上則可謂是其道如矢、一往無前;他的每一重要步履,可說皆是為‘民主進階’及‘兩岸和解’在做積蓄及準備,而最後他在向國傢及歷史繳卷時,也交出瞭解嚴及兩岸開放的漂亮成績單。”  中國共產黨也給瞭蔣經國一些肯定的評價。1988年1月13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播音員張宏民身著黑色中山裝,表情凝重地播報瞭第一條新聞:蔣經國在臺北逝世。第二天,國傢領導人發表談話,肯定瞭蔣經國先生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灣獨立”、主張國傢統一、表示要向歷史作出交待、並為兩岸關系的緩和作出一定的努力這一系列行動。中共中央以及有關人士和蔣經國在大陸的親屬都向臺北發去瞭唁電。   大陸一位學者在評價蔣經國時這樣說:“有的時候,特別是關鍵時刻,一個處於關鍵位置的政治人物,他的取向、選擇往往能決定歷史的走向。”可以說,在兩岸關系上,蔣經國做出瞭正確的選擇。  與父親決裂,加入共產黨,娶瞭蘇聯妻子  “尼古拉同志”的紅色歲月  蔣經國是蔣介石的長子,但很多人不明白,這位國民黨的“太子爺”為什麼會在15歲時隻身去蘇聯接受共產主義教育,甚至加入瞭蘇聯共產黨。從1925年到1937年,蔣經國從未離開過蘇聯。12年的“紅色歲月”,蔣經國是怎樣度過的?又受到瞭怎樣的影響?分頁:2/12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從愛哭小兒到進步青年  蔣經國是蔣介石的第一任妻子毛福梅所生,乳名建豐,號經國。他出生時,蔣介石正在日本,母親和祖母把他撫養長大。據他幼年的傢庭教師回憶:“惟因她婆媳(蔣介石母親和毛福梅)過分疼愛,戲玩不讓遠離膝前,致使小時的經國不免嬌怯易哭。”  1925年,蔣經國進入上海浦東中學就讀,開始關心政治和國傢大事。5月,“五卅慘案”爆發,蔣經國激於愛國義憤,積極參加示威遊行,發起抵制洋貨運動。學校當局以“思想危險、行為越軌”為由,將蔣經國開除。那年夏天,他赴廣東探望時任黃埔軍校校長的父親,在校園遇見許多蘇聯學生,感到“隻有俄國人才是中國的真正朋友”,對世界革命中心蘇聯愈加向往。  為瞭準備出國留學,蔣經國前往北京學習。在此期間,他認識瞭北方中共領導人李大釗,對其十分欽佩,這是他生平結識的第一位共產黨人。李大釗介紹蔣經國認識瞭許多蘇聯友人。蔣經國後來回憶說:“(北京)洋溢著國共友誼的氣氛。我本人亦惑於這種心理環境,徹底改變瞭我原來(赴法留學)的計劃。”  蔣經國提出去蘇聯留學的要求時,蔣介石剛從蘇聯考察歸來,對那裡的印象並不好,沒有同意蔣經國的請求。但在蘇共代表鮑羅廷的竭力推薦和國民黨元老吳稚暉的勸說下,蔣介石終於答應瞭。  1925年10月,蔣經國告別上海,乘海輪啟程前往蘇聯。離滬前,他正式加入瞭國民黨。在船上,他認真閱讀瞭佈哈林的《共產主義ABC》,這是他所讀的第一部有關共產主義的書籍。此時的蔣經國並沒有料到,他這次赴蘇,竟然一去就是12年。   “打倒反革命蔣介石”  一個月後,蔣經國抵達莫斯科。同來的還有邵力子的兒子邵志剛、馮玉祥的兒子馮洪國和女兒馮弗能、於右任的女兒於秀芝、後來成為鄧小平第一任夫人的張錫媛、原名陳紹禹的王明等。在同學中,蔣經國年紀最小。他性格開朗,活潑頑皮,很快得到瞭大傢的喜愛。在莫斯科,蔣經國有瞭一個俄國名字:尼古拉·維拉迪米洛維奇·伊利紮洛夫。  雖然是國民黨員,蔣經國對共產黨員的印象卻比對國民黨員好得多,他曾回憶說:“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有部分國民黨黨員學生,因為行為不端,頗惹人反感。一般人有時覺得共產黨員行為比較檢點,作為也較有出息。”他對當時中共駐莫斯科大學支部的評價頗高,稱“它的黨員組織嚴密,並受到嚴格監督,而且永遠遵照中央集權領導的指示行事。他們生活簡樸,紀律嚴明。因此,我有一陣子對他們的活動產生瞭興趣”。可能正因如此,到莫斯科不久,蔣經國就加入瞭共產主義青年團,他的團小組長是鄧小平(當時名叫鄧希賢)。分頁:3/12頁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蔣經國曾擔任學校墻報《紅墻》的編委,自己也經常寫稿,曾在文章中鼓吹“在中國建立起蘇維埃政權”。但在關於中國革命領導權的問題上,蔣經國與中共的觀點有所不同。他相信,國民黨是國民革命的領導者,將在父親的領導下統一中國,完成國民革命的任務,中共隻能充當配角。  1927年,從上海傳來瞭令人震驚的消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血腥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宣佈實行“清黨”,開始“反蘇反共”。  作為蔣介石之子,蔣經國一下成為瞭矛盾的焦點。他必須立即表明自己的態度,與父親劃清界限,不能有絲毫猶豫。在中山大學舉行的聲討蔣介石罪行的大會上,蔣經國跳到主席臺上,激動地用俄語振臂高呼:“打倒反革命蔣介石!”同學們激動萬分,把他舉起來,拋到半空中,高喊:“烏拉!烏拉!(俄語,為歡呼之意)”  次日,蔣經國又在蘇聯《消息報》上發表公開聲明:“蔣介石已經結束瞭他的革命生涯。作為一個革命者,他死瞭!他已走向反革命,並且是中國工人大眾的敵人。蔣介石曾經是我的父親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陣營,現在他已經是我的敵人瞭!”蔣經國的表現讓他在蘇聯一下子成瞭萬人矚目、傢喻戶曉的新聞人物。許多蘇聯人一見到中國學生就打聽:“哪一個是蔣介石的兒子?”“蔣介石的兒子在哪裡?”以一睹蔣經國的容顏舉止為榮。  但據蔣經國後來說,他當時對國共分裂原因的真實看法,與上述公開表態大相徑庭。據說“四一二”政變發生後,他曾得出結論:“中國在1927年政局動蕩,主要原因是中共領導無方,政策不智亦不周全。”  事後,中共領導人周恩來到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會議期間,曾會見蔣經國。他告訴蔣經國,批判蔣介石固然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仍不應忘記隨時給其父寫信,以保持聯系。蔣經國接受瞭他的勸告。可以看出,在蔣氏父子關系問題上,周恩來目光更為遠大,他看到瞭將來情況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所以希望維系蔣氏父子的關系。後來發生的事證明瞭周恩來的遠見。   數次請求回國未獲批準  1927年4月,蔣經國畢業,要求返回祖國。當時中共代表團擔心蔣經國回國後會成為其父反共的得力助手,堅決主張讓他留在蘇聯。蔣經國在失望之餘申請加入紅軍,獲準進入駐莫斯科的紅軍第一師,成為一名普通士兵。經過一年的訓練,他成為最優秀的五名學員之一,被保送到列寧格勒的紅軍托瑪契夫中央軍事及政治學校深造。這所學校在蘇聯軍隊中的地位,相當於美國的西點軍校。  在校期間,蔣經國加入瞭蘇共,成為一名候補黨員。軍校對他的評價很高,稱其是“全校最優秀的學生”。1930年5月,蔣經國從軍校畢業,再次提出回國,仍然未獲批準。他繼而申請擔任紅軍軍官,以求在軍界發展,但斯大林還是未予同意。  1930年10月,蔣經國被派到莫斯科狄那莫電廠當見習生,生活比較艱苦。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斯大林在莫斯科秘密召見瞭蔣經國,與之討論瞭遠東形勢與中蘇關系,這是斯大林第一次接見蔣經國。分頁:4/12頁  上一頁23456789下一頁  在電廠期間,蔣經國努力工作,獲得瞭各方好評,並被推薦為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但這一建議遭到瞭中共駐蘇聯代表王明的反對,蔣經國一怒之下,與王明發生瞭正面沖突,共產國際因此要求將他流放到西伯利亞。1933年,蔣經國被派到西伯利亞的阿爾泰金礦工作,在冰天雪地裡度過瞭饑寒交迫的9個月。這是蔣經國在蘇聯生活時期最艱難的歲月,帶有某種勞動改造的性質。這既與王明等人的迫害有關,也和當時中蘇關系、國共關系惡化的形勢分不開。  1933年10月,蔣經國進入烏拉重型機械廠當技師,一年後升為廠長助理,兼任當地《重工業日報》的主編,並被接納為蘇共正式黨員。此後幾年他一直在該廠工作,並認識瞭蘇聯姑娘芬娜(即蔣方良),很快結婚生子。  1935年1月,中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正在進行艱苦的長征。蔣經國再次被召到莫斯科與斯大林共進晚餐。當時斯大林關心的問題是:國民黨在剿共勝利之後,其對內對外政策將出現何種變化?蘇聯應采取何種對策?  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扣押瞭蔣介石,迫使其與中共談判。中共代表周恩來在會見蔣介石時,說到蔣經國在蘇聯頗受優待,蔣介石微露思子之意,周恩來便滿口答應將幫助他們父子團聚。此時,蔣經國本人也多次寫信給斯大林和蘇聯政府,堅決要求回國。1937年3月,蔣經國帶著妻兒離開他待瞭12年的蘇聯。